音韵学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说说学音韵学之前应该预先掌握的知识:
1。

普通语音学,特别是国际音标,
2。

现代汉语语音学,特别是普通话语音系统,应该会用宽、严两套国际音标以及三种标调法标注。

以上两条掌握了,可以开始学习音韵学。

必备的工具书应该有“两书一图”,其中“一书一图”是指《广韵》和《韵镜》,并且最好是有校勘的本子。

另一书是《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这三本是必不可少的。

然后就是必要的、成系统的教科书,根据各人情况不同,分别推荐两本:比较适合课堂讲授、跟着老师学的,是《音韵学教程》(唐作藩);比较适合自学的,是丁声树、李荣的《汉语音韵学》(我可能把名字记错了),上海教育出版社80年当代的版本。

最后还要适当看一些参考书:
首先推荐的是王力《汉语音韵学》,特别是其中的小字部分印刷的“参考资料”,因为这些东西多为古籍上的,现在很不好找,汇集在一起更是难得。

然后是王力的《汉语音韵》。

王先生每次写音韵学的东西,体系都不完全一样,每次都有新发展。

接着是唐作藩的《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可以和丁、李的教材配合着看。

还有一本是何久盈的《古汉语音韵学述要》(浙江教育),特别是其中讲“等韵学”的部分,对王、唐、丁、李的教材都是一种补充,应该格外引起注意!
学习了以上的东西,如果能把《广韵》反切准确折合为普通话读音,能讲清《广韵》到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则,能把常见的音韵学名词术语解释清楚,能熟练背诵一些基本内容,就算入门了。

在此基础上,可以参考其他一些书籍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跟汉语语音史有关的书籍。

当然,如果再学习一下汉语方言学的常识,并能亲自进行一次田野调查,效果会更好。

谢谢陈班竹如此详细的回复!
谢谢陈班竹如此热心的帮助!
想学音韵学可是没有老师指点,基本上靠自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看了北大和北师大给研究生开的古汉语课程,好生羡慕!
就我个人而言,音韵学是不大好学的,比如我把唐作藩老师的《音韵学教程》看了两篇,依然困惑一大堆。

现在看来,语音学的基本知识是必备的。

一开始就看音韵学,肯定难以消化。

手头上还有其他几本教材:《汉语音韵》(王力)、《上古音研究》(李方桂)、《音韵学概要》(林焘、耿振生)、《古音系研究》(魏建功)、《汉语音韵学方法论》(耿振生)、《汉语音韵研究教程》(刘晓南),都是自己在书店买的,有的看了,有的没。

感觉看书不能贪多,因而打住,想听听高人的建议。

您手头上的一些书都还不错,有一些我已经说过了,现在针对你的情况再说一说:
《音韵学概要》前半本比较适合初学,后半本则适合提高。

书中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很有价值。

《汉语音韵研究教程》太新了,我还没来得及读,没法作出判断,暂时不说。

其他几本是比较艰深的,特别是李方桂,在没有一定基础之前一定要慎重,否则很容易陷进去。

要知道,李先生6、70年代的这本小书,他的对象是丁邦新这一流的大家们,一些基
本的常识性问题、背景知识,在这些人面前是根本不用交代的。

所以李先生有好多东西并没有说,直接就把结论摆在那里了。

对丁先生他们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对初学者来说就太成问题了。

如果有了王力先生的上古音框架作为基础,有了李荣的中古音框架作为基础,相对会好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