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架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03)
1.工程简介 (03)
2.快拆架简介 (04)
3.
4.
5.
第二章
1.
2.
3.
1.
2.
3.
1.
2.施工要点 (12)
第五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
1.组织保障措施 (14)
2.技术措施 (14)
3.应急预案 (15)
4.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8)
5.监测监控 (19)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20)
1.劳动力计划 (20)
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及要求 (20)
3.
1.
21~24,27~29#
0.05g
规
框架柱截面尺寸主要有:300*400/700/892、400*800、500*500/1000、700*1000mm;
剪力墙厚度主要有:200、310mm;
4.平面布置
根据总平面布置方案,场内做到施工道路、加工场地、材料堆场硬化;在总平面布置上,明确施工区域的划分;以规划的小区入口、消防通道路线进行施工大门、施工道路的布设,利于车辆、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和物资材料的水平、垂直运输,减少对车库顶板承载力的影响;满足施工
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在保证场内交通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
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在施工现场总平面利用上,尽量减少各工种间相互干扰;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安全技术要求及防火规范;做好对总平面的统一分配和管理,协调各专业和各分包单位对总平面的使用。
本工程场外施工道路收场地限制,规划设置两条临时道路进入施工现场,第一条路线由“金佛北路→北城施工大门→北城施工区域→项目南侧施工次入口”进入现场,第二条路线由“金佛北路→龙济二路(北城硬化道路)→金龙西路→项目北侧施工主入口/次入口”进入现场。
待龙济一路投入使用后,由“龙济一路→金龙西路→施工主入口”进入现场。
27-29#
楼设置2(减臂)。
楼设置
450m2,
5.
1.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部[2002]219号文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渝建发[2014]16号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渝建发[2008]169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47号
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重庆市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项目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渝建发[2002]7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安全施工的规定渝建安发[2003]21号
2.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
洋房:一~七层6天/层,坡屋面层10天。
2.材料准备计划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工艺流程
1.1.搭设流程
按照方案的要求计算配备所需构配件→放立杆控制线→立立杆并将横杆的插头插进立杆插座→横杆与相邻立杆通过插头插与插座形成稳定的结构→搭设梁底找平杆(承重杆)→立杆顶部插入可调顶托→搭设梁、板底模板
1.2.模板安装
(1)柱模板安装:
①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
②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
③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5mm厚模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
④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
⑤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
(
(
(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
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
(6)整理
(7
(8
1.4.
(1
(2
(3
(4
1.5.
正立面图俯视图
插座示意图
插头示意图
2.施工要点
2.1.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
2.2.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
2.3.扫地杆和水平杆横杆的插头与立杆的插座用铁锤敲紧至安全插入深度,且不得小于
30mm。
2.4.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2.5.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
2.6.立杆下需铺设木板,木板可采用木方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的木板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
2.7.U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
跨度大于4m按2‰起拱,避免虚支。
200mm,
应为45o
1.组织保障措施
1.1.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以安全负责人牵头、生产负责人参与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
安全管理组长:项目经理:毛云锋
执行组长:生产经理(熊军)、技术负责人(陶峰)、安全负责人(杨自勇)
副组长:各栋号长、劳务负责人(李伟)
成员:何亚运、任家兵、陈业、夏饶东、张梁山,劳务队伍专职安全员、模板班组长、模板班组兼职安全员。
1.2.明确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1)安全管理组长(执行组长):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小组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撑体
系的安全性、稳定性的检查验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意见,并定人、定时、定措施要求责任人整改。
复查整改情况,对未消除安全隐患的,必须责令继续整改,直至消除隐患。
(2)执行组长(技术负责人):参加楼层模板支撑体系的检查验收,对未按方案要求搭设的
(3)
(4)
(5)
(6)
2.
150*150
2.5.工人进场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凡有劳动、安全、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不准上岗的病患者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2.6.工地设配电箱,每台木工圆盘锯单独安装专用开关及漏电保护开关,所用电源线路均须架空设置,严禁拖地,严禁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电闸箱应有门、有锁、有防雨盖板、有危险标志。
2.7.各种机具设备均须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
接零线或接地线不准用独股铝线。
严禁在同一系统中接地两种保护混用。
2.8.电锯、木工电平刨等机械、机具按规定配备和安装防护装置。
机械的传动带、明齿轮、皮带轮、飞轮等都要有防护网或罩。
2.9.操作人员应按规定佩带个人防护用具。
2.10严禁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检修,机械检修时必须拉闸断电,并设专人看护电闸。
3.应急预案
3.1.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组长:毛云锋电话:
(1)
a)
b)
c)
d)
e)
f)
报。
(2)
门及各分包单位。
全面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组长:熊军电话:
副组长:杨自勇电话:
成员:夏饶东、张梁山、银志强、张亮、任家兵、杨自勇、何亚运、刘德会、胡燕
(3)技术保障组:
职责:为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组长:陶峰电话:
成员:刘程
(4)后勤保障组:
职责:为应急救援提供后勤保障
组长:陈业电话:
3.3.报警及通讯联络
(1)程序:
首先第一个发现者用最快的速度电话通知副组长,简单地说明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伤亡情况;
(2)
(3)
3.4.
3.5.施救注意事项
(1)请医护抢救人员携相关器械药品赶赴现场,并请相关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2)维护现场治安,设置警戒线,确定警戒范围。
(3)清点确定死亡人数。
(4)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事故现场,清点现场人员。
3.6.事故调查
轻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人员及相关分包单位负责人进行调查。
重伤事故和死亡事故由分公司(公司)进行调查,项目部应积极配合。
调查要点:
(一)事故的时间、地点。
(二)调查事故的原因、责任人。
(三)调查事故的班组及现场第一目击者。
(四)调查事故的发生经过,弄清事故的发生的各种因素。
(五)事故原因分析。
(六
(七
(八
(九
(十
4.1.
4.2.
4.3.
4.4.
4.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
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
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4.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
2.7.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
2.8.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
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
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2.9.
夜间
5.
5.1.
5.2.
荷载。
5.3.。
5.4.
5.5.
5.6.
5.7.
5.8.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⑴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⑵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⑶快拆架插头、插座连接是否松动,普管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⑷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⑸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⑺快拆架架体和快拆架横杆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⑻快拆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5.9.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
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第六章劳动力计划
1.劳动力计划
一类梁:梁宽为200,梁高h≤600(以200*600的梁,层高3m进行计算)
1.工程参数
2.时,H F c γ==26×0.6=15.6kN/m 2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6kN/m3;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6m ; 3.梁侧模板面板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5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
计算宽度取1000mm 。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1000×15×15/6=37500mm 3; 截面惯性矩I=1000×15×15×15/12=281250mm 4;
(1)强度验算
①面板按三跨连续板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20m。
②荷载计算
=15.6kN/m2,砼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Q
=2kN/m2。
2K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1.2×15.6+1.4×2)×1=21.52KN/m
M
1
σ
(2
q=1
ν
4.梁侧模板次楞验算
次楞采用40×80mm(宽度×高度)方木,间距:0.2m,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40×80×80/6=42667mm3;
截面惯性矩I=40×80×80×80/12=1706667mm4;
(1)强度验算
①次楞承受面板传递的荷载,按均布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取主楞间距,L=0.5m。
②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15.6kN/m2,砼下料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
Q
2K
=2kN/m2。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1.2×15.6+1.4×2)×0.2=4.304KN/m
q2=(1.35×15.6+1.4×0.7×2)×0.2=4.604KN/m
取较大值q=4.604KN/m作为设计依据。
M
max
σ
(2
(3
q=15.6×0.2=3.12kN/m;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500/250=2mm;
次楞弹性模量:E=10000N/mm2;
ν= 0.677ql4
=
0.677×3.12×5004
=0.077mm<2mm 100EI 100×10000×1706667
满足要求!
5.梁侧模板主楞验算
主楞采用双钢管,间距:0.5m,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W=4490mm3;
截面惯性矩I=107800mm4;
(1)强度验算
①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2.53kN,按集中荷载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其计算跨度
算
(2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其作用效应下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1.716kN,主楞弹性模量:E=206000N/mm2。
主楞最大容许挠度值:500/250=2mm;
=0.169mm<2mm。
经计算主楞最大挠度V
max
满足要求!
(3)悬挑段强度验算
穿梁螺栓距梁底距离150mm,次楞间距200mm,
弯矩M=2.53×0.15=0.38kN·m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σ= M
=
0.38×106
= 84.633N/mm2<205N/mm2 W 4490
满足要求!
(4)悬挑段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其作用效应下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
6.
a
F
s
A
n
f
t
b
N
t
b
7.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100×1.5×1.5/6=37.5cm3;
截面惯性矩I=100×1.5×1.5×1.5/12=28.125cm4;
(1)强度验算
①梁底次楞为2根,面板按简支板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梁底次楞间距,L=0.2m。
②荷载计算
作用于梁底模板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35×(26×0.6+0.3)+1.4×3]×1=25.67kN/m
计算简图(kN)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2.567kN;N2=2.567kN;
=0.128kN·m
最大弯矩M
max
梁底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2.5N/mm2;
σ
(2
q=1
8.
W=4
I=4
(1)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取受力最大的次楞,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次楞下横向水平杆的间距,L=1m。
次楞计算简图
荷载设计值q=2.567/1=2.567kN/m;
=0.1ql2=0.1×2.567×12=0.257kN·m;
最大弯距M
max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
σ= M
max
=
0.257×106
=6.023N/mm2<17N/mm2 W 42.667×103
次楞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V=0.6ql=0.6×2.567×1=1.540kN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
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3
9.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101kN;N2=4.932kN;N3=0.101kN;
最大弯矩M
max
=0.196kN·m;
最大变形V
max
=0.057mm。
(1)强度验算
支撑钢管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N/mm2;;
支撑钢管的弯曲应力按下式计算:
σ= M
max
=
0.196×106
=43.653N/mm2<205N/mm2 W 4.49×103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支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值:l/250=600/250=2.4mm或10mm;
最大变形V
max
=0.057mm<2.4mm
满足要求!
4.93 4.93 4.93 4.93(
式中A
n --一步一跨范围内的挡风面积,A
n
=(l
a
+h0.325l
a
h)d=0.143m2
l
a
--立杆间距,1m;h--步距,1.5m;d---钢管外径,0.048m;系数1.2-----节点面积增大系数;系数0.325---支撑架立面每平米内剪刀撑的平均长度。
单排架无遮拦体形系数:μ
st
=1.2?=1.2×0.114=0.14
无遮拦多排模板支撑架的体形系数:
μs=μ
st 1-ηn
=0.14
1-0.9510
=1.12 1-η1-0.95
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n----支撑架相连立杆排数。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距地面计算高度H=3m,按地面粗糙度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
z
=0.65。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风荷载标准值ω
k =μ
z
μ
s
ω
=0.65×1.12×0.3=0.218kN/m2
(2)风荷载作用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WK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N
WK =
n
wa
ω
k
l
a
H2
=
4×0.218×1×32
=0.39kN
ωk
n
wa
H
(3
M
W
13.
(1
梁侧立杆轴向力设计值:10.84kN;
立杆最大轴向力设计值N=10.84kN;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轴力:0.39kN
N=10.84+0.9×0.39=11.19kN
(2)立杆计算长度L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单元框架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时,立杆计算长度L
0=β
H
β
a
μh
μ—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表中主要参数取值如下:
支撑结构的刚度比h
l hk EI K y
6+=, 其中E--弹性模量,取206000(N/mm 2) I —立杆的截面惯性矩,取107800(mm 4) h —立杆步距,取1500mm
k —节点转动刚度,取10kN ·m/rad l y —立杆的y 向间距,取1000mm
a x n x x x x x βa 其中a 2a —a βH L 0=β(3f N N W M A
N E
≤-+)'1.11(ϕ
ϕ
N--立杆轴力设计值,取11.19kN ;
ϕ--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L o /i 查规范附录A 取值;
λ—计算长细比,λ=L o /i=3560/15.9=224,查表ϕ=0.145; L 0—立杆计算长度,取3560mm ,i —杆件截面回转半径,取15.9mm ;
A—杆件截面积,取424mm2;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M—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设计值,M=0.062kN·m
W—杆件截面模量,W=4490mm3
N’
E
—立杆的欧拉临界力,
N’
E =
π2EA
=
3.1422×206000×424
=17.18kN λ22242
立杆稳定性验算如下:
(
B—杆件截面积,取424mm;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
M—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设计值,M=0.062kN·m
W—杆件截面模量,W=4490mm3
N’
E
—立杆的欧拉临界力,
N’
E =
π2EA
=
3.1422×206000×424
=17.18kN λ22242
立杆稳定性验算如下:
10.84×103
+
0.062×106 0.145×424 4490×(1-1.1×0.145×10.84
)17.18
=176.318+15.354=191.672N/mm2<f=205N/mm2
立杆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
二类梁:梁宽为200mm;600mm<梁高≤1000mm(以200*1000的梁,层高3m进行计算)1.
2.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计算
依据《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浇筑速度大于10m/h,或砼坍落度大于180mm时,新浇筑砼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H
Fγ
==26×1=26kN/m2
其中
H--
3.。
(1
=2kN/m2。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
1=0.1q
1
l2=0.1×37.06×0.202=0.15kN·m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12.5N/mm2;
σ= M
max
=
0.15×106
=4N/mm2<f=12.5N/mm2 W 37500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1×26=26kN/m;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200/400=0.5mm;面板弹性模量:E=4500N/mm2;
ν= 0.677ql4
=
0.677×26.000×2004
=0.22mm<0.5mm 100EI 100×4500×281250
满足要求!
3.
:
(1
L=0.5m
=2kN/m2。
M
max
次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
σ= M
max
=
0.185×106
=4.336N/mm2<17N/mm2 W 42667
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次楞最大剪力设计值V
1=0.6q
1
l=0.6×7.412×0.5=2.224kN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1.6N/mm2;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τ=
3V
=
3×2.224×103
=1.043N/mm2<fv=1.6N/mm2 2bh 2×40×80
次楞抗剪强度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故其作用效应的线荷载计算如下:q=26×0.2=5.2kN/m;
次楞最大容许挠度值=500/250=2mm;
4.
(1
算
最大弯矩M
max
=0.520kN·m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σ= M
max
=
0.520×106
= 115.813N/mm2<205N/mm2 W 4490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不考虑可变荷载值,仅考虑永久荷载标准值,其作用效应下次楞传递的集中荷载P=2.860kN,主楞弹性模量:E=206000N/mm2。
主楞最大容许挠度值:500/250=2mm;
(3
σ
(4
5.
a——对拉螺栓横向间距;b——对拉螺栓竖向间距;
F
s
——侧模板承受的荷载设计值:
Fs=0.95(r
G G
4k
+r
Q
Q
2k
)=0.95×(1.2×26+1.4×2)=32.30kN。
N=0.50×0.50×32.30=8.08kN。
对拉螺栓可承受的最大轴向拉力设计值N
t b=A
n
f
t
b
A
n ——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M12螺栓A
n
=76.0mm2
f
t b——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5.6级,f
t
b=210N/mm2
b=210×76.0/1000=15.96kN>N=8.08kN。
N
t
对拉螺栓抗拉强度满足要求!
6.梁底模板面板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5mm。
取梁底主楞间距1m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100×1.5×1.5/6=37.5cm3;
截面惯性矩I=100×1.5×1.5×1.5/12=28.125cm4;
(1)强度验算
σ
(2
q=1×(26×1+0.3+3)=29.30kN/m;
面板弹性模量:E=4500N/mm2;
=0.482mm
经计算,最大变形V
max
梁底模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200/400=0.5mm;
最大变形V
=0.482mm<0.5mm
max
满足要求!
7.梁底模板次楞验算
本工程梁底模板次楞采用方木,宽度40mm,高度80mm。
次楞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8×8/6=42.667cm3;
I=4×8×8×8/12=170.667cm4;
(1)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取受力最大的次楞,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次楞下主楞的间距,L=1m。
σ
(2
(3
q=2.930/1=2.93N/mm;
次楞弹性模量:E=10000N/mm2;
ν= 0.677ql4
=
0.677×2.93×10004
=1.162mm<4mm 100EI 100×10000×170.667×104
次楞挠度满足要求!
8.梁底模板主楞验算
主楞采用:单钢管
截面抵拒矩W=4.49cm3
截面惯性矩I=10.78cm4
集中荷载P为次楞传递荷载。
计算简图(kN) (1)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图(kN·m) 经计算,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2
9.
(1
ω0
μs
式中A
n --一步一跨范围内的挡风面积,A
n
=(l
a
+h0.325l
a
h)d=0.143m2
l
a
--立杆间距,1m;h--步距,1.5m;d---钢管外径,0.048m;系数1.2-----节点面积增大系数;系数0.325---支撑架立面每平米内剪刀撑的平均长度。
单排架无遮拦体形系数:μ
st
=1.2?=1.2×0.114=0.14
无遮拦多排模板支撑架的体形系数:
μs=μ
st 1-ηn
=0.14
1-0.9510
=1.12 1-η1-0.95
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n----支撑架相连立杆排数。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距地面计算高度H=3m ,按地面粗糙度C 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65。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风荷载标准值ωk =μz μs ω0=0.65×1.12×0.3=0.218kN/m 2 (2)风荷载作用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WK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N WK =
n wa ωk l a H 2 =
4×0.218×1×32
=0.39kN
2B
2×10
ω
k n wa H (3M W 10.(1(2
a μh
μ支撑结构的刚度比h
l hk EI K y
6+=, 其中E--弹性模量,取206000(N/mm 2) II —
立杆的截面惯性矩,取107800(mm 4)
h —立杆步距,取1500mm
k —节点转动刚度,取10kN ·m/rad l y —立杆的y 向间距,取1000mm
K=
206000×107800 +
1000 =1.59
1500×10×106
6×1500
a x —单元框架x 向跨距与步距h 之比,a x =l x /h=1.2/1.5=0.80 n x —单元框架的x 向跨数,n x =4
x 向定义: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同,x 向分别取纵向、横向进行计算,μ取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x 向为立杆横距方向时,K=1.59,ax=0.80,nx=4,查表得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33 x 向为立杆纵距方向时,K=1.61,ax=0.67,nx=4,查表得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28 x
βa 其中a 2a —a βH L 0=β(3A
N ϕN--ϕλL 0C —
杆件截面积,取424mm 2;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 2;
M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设计值,M=0.062kN ·m W —杆件截面模量,W=4490mm 3 N ’E —立杆的欧拉临界力,
N ’E
=
π2
EA
=
3.1422×206000×424
=17.18kN
λ2
2242
立杆稳定性验算如下:
4.90×103
+
0.062×106 0.145×424 4490×(1-1.1×0.145×
4.90
)17.18
=79.701+14.467=94.168N/mm2<f=205N/mm2
立杆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
第二节楼板模板计算
1.
2.模板面板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5mm,取主楞间距1m的面板作为计算宽度。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1000×15×15/6=37500mm3;
截面惯性矩I=1000×15×15×15/12=281250mm4;
(1
q
1
q
1
M
1
M
2
取M
max
=0.067KN·m验算强度。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12.5N/mm2;
σ= M
max
=
0.067×106
=1.79N/mm2<f=12.5N/mm2 W 37500
面板强度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时,荷载效应组合取永久荷载+施工均布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q=1×(25.5×0.13+0×0.13+0.3+3)=6.615kN/m;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值:100/400=0.3mm;
面板弹性模量:E=4500N/mm2;
ν= 0.677ql4
=
0.677×6.615×1004
=0mm<0.3mm 100EI 100×4500×281250
满足要求!
3.
: (1
q
1
q
1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
M
1=0.1q
1
l2=0.1×0.768×1.22=0.111kN·m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M
2=0.08q
2
l2+0.213Pl=0.08×0.032×1.22+0.213×1.575×1.2=0.406kN·m
取M
max
=0.406kN·m验算强度。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17N/mm2;
σ= M max= 0.406×106 =9.52N/mm2<f=17N/mm2
W 42667 次楞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时:
V
1=0.6q
1
l=0.6×0.768×1.2=0.553kN
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
V
2=0.6q
2
l+0.65P=0.6×0.032×1.2+0.65×1.575=1.047kN
取
(3
ν
4.
主楞采用:双钢管,截面抵拒矩W=8.98cm,截面惯性矩I=21.56cm
(1)强度验算
当进行主楞强度验算时,施工人员及设备均布荷载取3kN/mm2。
首先计算次楞作用在主楞上的集中力P。
作用在次楞上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
11
=0.9×[1.2×(25.5×0.13+0×0.13+0.3)+1.4×3]×0.1=0.768kN/m
q
12
=0.9×[1.35×(25.5×0.13+0×0.13+0.3)+1.4×0.7×3]×0.1=0.704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
1
=0.768kN/m作为设计依据。
次楞最大支座力=1.1q
1
l=1.1×0.768×1.2=1.014kN。
次楞作用集中荷载P=1.014kN,进行最不利荷载布置如下图:
计算简图(kN)
弯矩图(kN·m)
最大弯矩M
max
=1.274kN·m;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σ= M
max
=
1.274×106
= 141.871N/mm2<205N/mm2
(2
5.
(1
ω0
μs s n a
式中A
n --一步一跨范围内的挡风面积,A
n
=(l
a
+h0.325l
a
h)d=0.158m2
l
a
--立杆间距,1.2m;h--步距,1.5m;d---钢管外径,0.048m;系数1.2-----节点面积增大系数;系数0.325---支撑架立面每平米内剪刀撑的平均长度。
单排架无遮拦体形系数:μ
st
=1.2?=1.2×0.105=0.13
无遮拦多排模板支撑架的体形系数:
μs=μ1-ηn=0.13 1-0.962 =0.25
st
1-η 1-0.96
η----风荷载地形地貌修正系数。
n----支撑架相连立杆排数。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距地面计算高度H=3m ,按地面粗糙度B 类 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
支撑架顶部立杆段风荷载标准值ωk =μz μs ω0=1×0.25×0.25=0.063kN/m 2 (2)风荷载作用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WK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N WK ωk n wa H (3M W 6.(1(2
a μh
μ—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表中主要参数取值如下:
支撑结构的刚度比h
l hk EI K y
6+=, 其中E--弹性模量,取206000(N/mm 2) III — 立杆的截面惯性矩,取107800(mm 4) h —立杆步距,取1500mm
k —节点转动刚度,取10kN ·m/rad
l
y
—立杆的y向间距,取1000mm
K= 206000×107800
+
1000
=1.59 1500×10×1066×1500
a x —单元框架x向跨距与步距h之比,a
x
=l
x
/h=1.2/1.5=0.80
n x —单元框架的x向跨数,n
x
=4
x向定义:立杆纵横向间距不同,x向分别取纵向、横向进行计算,μ取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x向为立杆横距方向时,K=1.59,ax=0.80,nx=4,查表得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33
(3
A—杆件截面积,取424mm2;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mm2;
N
= 11.61×103
=188.842N/mm2<f=205N/mm2
ϕA 0.145×424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4)立杆局部稳定性验算
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组合风荷载时,还应按下式进行立杆局部稳定性验算:
f N N
W M A
N E
≤-+)
'1.11(ϕϕ
N--立杆轴力设计值,取11.61kN ;
ϕ--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L o /i 查规范附录A 取值;
λ—计算长细比,λ=L o /i=250/1.59=157,查表ϕ=0.284
L 0—立杆计算长度,进行局部稳定性验算时,L 0=(1+2a )h=(1+2×0.333)×1.5=2.50m
立杆局部稳定性验算满足要求! 7.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架应按砼浇筑前和砼浇筑时两种工况进行抗倾覆验算,抗倾覆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γ0M 0≤M r
M r ---支架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 o ---支架的倾覆力矩设计值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
架体高度3m,宽度30m,取一个立杆纵距1m作为架体计算长度。
(1)砼浇筑前架体抗倾覆验算
混凝土浇筑前,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倾覆力矩主要由风荷载产生。
①风荷载倾覆力矩计算
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
k
=0.063kN/m2
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γ
0M
=1×1.4×0.063×1×3×3/2=0.40kN·m
②架体抗倾覆力矩计算
M
r
M
(2)
产生,
M
<Mr,抗倾覆验算满足要求!
第三节柱模板计算参见“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第四节墙模板计算参见“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