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 第2期 邢 台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V ol.38 No.2 2021年4月 Journal of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Apr. 2021
收稿日期:2021—01—06
基金项目: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新型农业发展中遏制农地非农化政策的执行力研究”,项目编号:HB19GL015。

作者简介:张文霞(1987—),河北邯郸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纪检审计监察办公室,讲师。

68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张文霞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邢台 054035)
摘 要:新型农业项目涉及农业资源低碳利用、农业循环经济、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多种类型,具有生产和管理方式先进、模式化和集约式经营等优点,在国家各项涉农扶贫政策助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掌握新型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是否规范以及项目实施效果如何,开展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十分有必要。

目前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21)02—0068—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强化农业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旨在保障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一、新型农业项目与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的含义
新型农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经营体系,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循环经济、农业资源低碳利用、农产品加工等为主要形式,以农业增效、农业创新为主题。

跟传统的农业项目相比较,新型农业项目具有市场化程度高、能合理利用资源、生产和管理方式先进、模式化和集约式经营等特点,项目建成实施后可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借此契机,我国新型农业得到大力发展,新型农业项目的规模明显增大、数量明显增多。

为了促进新型农业项目的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在政策上给予农业项目更多倾斜和优惠,还应对新型农业项目开展
审计工作,以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使用。

目前农业项目审计均为事后监督,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往往等发现问题时,为时已晚,只能对有关人员进行问责,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国家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从项目建立初期就开展审计工作,在项目前期论证、立项、设计、工程招标与施工、实施与运行等全过程中进行跟
踪审计,并对项目的运行质量、推广现状和总体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以及评价职能,保证新型农业项目的高效率性和高经济性。

二、目前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事前的跟踪审计和项目建成之后的后续跟踪审计
部分新型农业建设项目在实施前没有认真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

有的新型农业建设项目根本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没有进行项目论证,随意确定建设项目;有的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开展得不认真不深入,敷衍了事走过场,项目立项把关不严;还有的为了完成上级任务,无计划盲目地将农业资
金投入到项目中,或者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像“撒胡椒面”一样将资金投入到不同的项目中。

可行性研究工作不认真开展造成的结果是严重的资金浪费,致使支农资金投入的产出效益极差。

此外,目前对项目建成之后的后续跟踪审计有所忽视。

农业项目由于其特殊性,效益体现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有的成果需要经过多个农业生产周期后才能显现。

如果忽视后续跟踪审计,就不能做出客观合理的审计评价结果。

(二)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人员少、综合素质欠缺。

1.审计人员少,审计力量不足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不仅要追究资金的来龙去脉,还要对项目的前期论证、立项、设计、工程招标与施工、实施与运行等全过程进行审计,并对项目的运行质量、推广现状和总体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比起传统审计来说,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点多、面广,在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都更为复杂,比传统审计的任务量大。

但审计人员力量明显不足,基层审计机关的人数一般很少,有的甚至只有几人。

而且审计机关一般是根据上级交办的审计任务或者工作需要安排审计任务,只能被动地接受审计任务,无法主动地提前制定审计计划,不能按计划提前储备审计人力,审计人员数量和审计任务量不能合理匹配。

由于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任务量繁重,审计质量也会有潜在的风险。

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欠缺,缺乏复合型人才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要求审计队伍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除了会计、审计知识以外,还需要精通农业经济、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资源环境、社会学等各方面综合知识。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资金的投入产出比,除了简单的财务计算,还会用到运筹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效益关注的是项目实施后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需要用到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知识;社会效益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评价项目实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精通社会学、宏观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所以说,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人员只掌握审计、会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发展具备复合型知识的人才队伍是必然趋势。

尤其是重大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实施过程和应用技术复杂,专业性更强,更需要精通各类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但现阶段我国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存在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经验交流不畅、业务水平不高等现象,导致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不能有效开展。

3.新型农业项目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想得到公平合理的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结果,需要有客观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依据,但现阶段缺乏通用的、公认的新型农业项目评价标准,大多数单位只关注投入到新型农业项目中的资金数量,而并不关心财政农业资金投入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缺少项目实施效果方面的评价指标。

三、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对策思考
(一)重视事前的跟踪审计和项目实施后的后续跟踪审计
目前农业项目审计一般为事后监督,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有必要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实施等全过程中,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审查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实地考察项目建设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止国家支农资金的浪费,降低相关各类风险。

尤其要重视事前的跟踪审计,因为项目前期论证的科学性对项目的成败影响最大。

要注重审查新型农业建设项目立项背景调查得是否仔细,是否认真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内容的完整性如何,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如何,与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是否符合,项目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如何。

此外,项目建成之后的后续跟踪审计需要加强,农业项目由于其特殊性,大多数项目的效益体现有一定的滞后性,例如优畜改良项目和种子工程项目等,效益体现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需要几年之后再进行“回头看”,对项目实施后体现出的效益进行评估,提出最终客观的审计评价结果。

(二)加强新型农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队伍建设
新型农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面较广、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69
1.扩充多专业审计人员,改善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目前我国审计机关队伍中,财务专业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农业技术、工程、环境与资源、计算机等技术人才极度匮乏,为了完成好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任务,扩充非财务专业人员的审计队伍有利于规避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成效。

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需要审计人员精通农业经济、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资源环境、社会学、现代审计技术等知识,建议审计单位在吸纳人才时,合理配备经济、工程、资源与环境、社会学、计算机等人才,改善现有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2.加强审计人员培训,提升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审计文化道德方面的培训,培训审计发展史、审计现状、审计发展展望等方面的内容,使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充满使命感和认同感;此外还应加强对审计人员审计纪律方面的宣传教育,使审计人员树立公正审计、依法审计的职业操守,维护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注重审计业务方面的培训,尤其是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训内容除了应包括国内外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应重点培训新型农业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资源与环境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以拓宽审计思路、提升审计成效。

(三)建立完善的新型农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有一套科学、完善的新型农业项目评价体系,是得到正确审计结果的前提。

新型农业项目评价标准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能反映农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指标,需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为依托,建立政策评价方面的标准。

二是能反映新型农业项目资金运用状况的评价指标,包括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真实等情况,如新型农业建设项目完工率、新型农业建设项目有效利用率、新型农业建设项目资金闲置率等。

三是能反映新型农业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项目实施后是否达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贫困户减少数、贫困人员减少数、村人均收入增加额、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额等。

四是能反映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需要针对当地人文习俗、资源环境、自然条件等情况科学设置。

参考文献:
[1]周庆元.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机理与实施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96-98.
[2]杨荣荣.农业专项资金跟踪审计问题研究及对策思路[J].财政监督,2019(14):86-89.
[3]林宣佐.新型农业项目绩效审计机理及实施策略[J].山西农经,2020(09):152-15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Follow-up Auditing for New-type
Agricultural Projects
ZHANG Wen-xia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Xingtai, Hebei 054035, China)
Abstract: New-type agricultural projects involve low-carbon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 agricultural product e-commerce and other types. They have the advantages, such as advance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ethods, modular 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help of various national agricultural-rela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In order to grasp whether the use of funds for new agricultural projects is standardized and how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follow-up auditing for new agricultural project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follow-up auditing for new-type agricultural projec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follow-up auditing for new-type agricultural project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ew-type agricultural projects; follow-up auditing; countermeasures
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