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电容式传感器共8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x
b(a
d
x)
C0
b
d
x
C0
1
x a
因此,C x 与位移 x 呈线性关系。
b)直线位移式
初始电容C0为: C 0
2 0 L ln D0
D1
当内筒上移x时,内外筒间
的电容Cx为:
Cx
20Lx
lnD0
C01Lx
D1
同前面两种情况,与x
成线性关系。
D1 x L
D0
c)直线位移式(筒形)
这类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大多用来检测位移等参数。
ln
R r
K 2 1 2
ln
R r其中,A
为常数,K为灵敏度系数
则CAKh1
电容C与液位h1之间呈线性关系.
右有例图 面相积2 当S电相于容同两:厚个电度容计串联,这两个电容只
C0
0
S d0
;C1
1
S d1
C C0 C1
S
C0 C1
3.6
d1
1
d0
0
这里,电容C与极板距离d和介电常数之间呈非线性函数关系!
当d0 、d1不变时,可用来测量介质的介电常数ε1;即介电常数 测量仪。
当ε0 、ε1不变时,可用来测量d1距离,即作为测厚仪。
3)变极板间距型电容传感器
C s 0rs
dd
初始电容:C0
s
d0
当d0减少d时,dd0d 电容C增加C,CC0C
dC
C
d
ΔC
C0
Δd
d d0






C s C0
C S 0r S
d
d
ε ——极板间介质的介电系数;
ε0 ——真空的介电常数,ε0 =8.854×10-12 F/m;
εr ——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对于空气介质, εr ≈1。
S ——极板间相互覆盖面积(m2);
d ——极板间距离(m);
C S 0r S
d
d
改变三个参数中任何一个都可以使电容值C发生变化,这
就是电容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1)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
C S
d
θ 定片
0,
0,
S C0
d
C C0(1/)
因此,C 与角位移 呈线性关系。
动片 (a)角位移式
当其中一个极板发生x位移后,
改变了两极板间的遮盖面积S ,电容 CS0r S
量C同样随之变化。
x 0,
C0
ab
d
d
d
x 0,
C1
2
ln
h1 1
R r
C2
2 h2 2
ln
R r
2 h h1 2
ln
R r
CC1 C2
C C1 C2
2 h h1 2 2 h1 1
ln
R r
ln
R r
2
ln
h 2
R r
2 1 2
ln
R r
h1
令 A 2 h 2 ,
应用:
压力、位移、厚度、加速度、液位、物位、湿 度和成分含量等测量之中。
电容式传感器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3.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2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3.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示例
3.1 工作原理
两个平行极板组成一个电容器,若忽略 d
边缘效应,它的电容量C应为:
与电阻式、电感式传感器相比的不足之处:
1.寄生电容影响大:导线电容、泄露电容。降 低了灵敏度,非线性输出,甚至不稳定。
2.当用变间隙原理进行测量时,具有非线性输 出特性。
由于材料、工艺,特别是测量电路及半导体集成技术等方面 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寄生电容的影响得到较好地解 决,使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
概述 电容式传感器示例
电容式接近开关
电容式变送器
电容式指纹传感器
差压传感器
飞机油量检测
炸弹 延时 起爆
电容 式加 速度 传感 器





测量管道液位高度



电容器是电子技术的三大类无源元件 (电阻、电感和电容)之一。
利用电容器的原理,将非电量转换成电 容量,进而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化的器件 或装置,称为电容式传感器。
d0 d 1dd0
d
C
d0
C0 1 d d0
当 d d0 时,1用泰勒级数展开
C d[1 d( d)2( d)3]
C 0 d0 d0 d0
d0
忽略高次项
C
d
C0
d0
d 1.0
d0
即当
(一般取0.02-0.1)时,电容的相对变化量ΔC与极
板间距离变化量近似呈线性关系。
❖ 传感器灵敏度
KCC0 S
θ 定 片
动 片 (a)角位移式
C C0(1/)
K dC C0
d
D
1
x
L
b)直线位c)移直式线位移D式0 (筒形)
CxC01x/a
K dCx C0 dx a
CxC01x/L
K dCx C0 dx L
不论是角位移式还是直线式,电容值都与引起遮盖面积变化的因素(转角θ 或直线位移x)呈线性关系。灵敏度系数K与初始电容C0呈正比。
C C1 C2
C0
2
d
d0
2
d d小: C 2 d
C0
d0
❖ 灵敏结度论K : C d 2dC00 2d0S 2
上下两部分的初始电容:
C0
S
d0
上移 d 后: C 1
S d0 d
;
C2
S d0 d
展开: C 1C 0 1 dd 0 dd 0 2 dd 0 3L
C 2C 0 1 d d 0 d d 0 2 d d 0 3L
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为:
d d0 d02
❖ 非线性误差 d 100%
d0
d0越小,灵敏度系数K越高;
• 待测非电量与电容C之间,呈线性关系固然很 好,但并不是必须的,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即可 ;
• 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近似处理(泰勒展开); • 非线性误差的问题。
4)差动式电容传感器 为提高灵敏度和改善非线性,一般采用差动结构。
它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与电阻式、电感式传感器相比的优点:
1.测量范围大:相对变化量可达100%。
2.灵敏度高:可达10-7。
3.动态响应时间短:可动部件质量小,固有频 率高,适合于动态信号的测量。
4.机械损失小:电极间引力小,无摩擦,热效 应小,因此,精度高。
5.结构简单,适应性强:金属做电极,无机材 料绝缘支撑,能承受大的温度变化和强辐射, 适合于恶劣环境工作。
电容C的说明
r x L
R
d
C S d
C 2 L ln ( R / r )
2)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
C S
d
变介质型传感器
多用来测量电介质的厚度、液位,还可根据极间介质的介 电常数随温度、湿度改变而改变来测量介质材料的温度、湿度 等。
例1 电容液位计
右图相当于两个电容器的并联,1、2
为筒状极板。上面的电容器以ε2为 介质,下面的电容器以ε1为介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