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害虫(茄科蔬菜害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天敵:主要有草蛉、瓢蟲、蜘蛛、寄生蜂、 寄生蠅等。
(四)防治方法
1. 燈光誘殺(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 2. 田園清潔:定期清理田間落花落莢及枯 葉,消滅越冬寄主源。摘除被害葉片和豆 莢,檢除落花、落蕾。 3. 使用防蟲網阻止產卵。
4.化學防治
• 防治適期
❖ 於成蟲盛發期和卵期噴霧防治,注意噴藥 部位。從現蕾始,每隔7-10天噴花、蕾1次。
為害辣椒
為害番茄
為害大豆、花生 和蘋果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成蟲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
煙青蟲幼蟲及危害狀
主要為害青椒,以幼蟲 蛀食蕾、花、果,也食 害嫩莖、葉和。
2 生活史與習性
2.1 生活史
• 在黃河流域棉區年發生3-4代,長江流域4-5代, 華南地區6代,以滯育蛹在土中越冬。
• 第1代主要在麥田危害,第2代幼蟲主要危害棉 花頂尖,第3、4代幼蟲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 鈴,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
黃昏開始活動,取食花蜜。 有趨光性和趨化性。 (2)卵散產,單雌產卵500~ 1000粒左右。喜生長茂盛、 花蕾多的寄主,產卵在嫩尖、 嫩葉、苞葉、嫩蕾上。
(二) 幼蟲習性
(1)幼蟲5~6齡。初齡幼蟲取食嫩葉,後為害蕾、 花、鈴,多從基部蛀入蕾、鈴,在內取食,並能轉 移為害。
(2)2齡後開始蛀食, 5、6齡為暴食期。 (3)老熟幼蟲入土5~l0cm,做土室化蛹。
(2)成蟲有趨光性,吸食花蜜。產卵於花蕾、花 瓣、花托上。幼蟲5齡,初孵化幼蟲多蛀入花器, 3齡後多蛀莢取食豆粒。一般1莢1蟲。
(三) 發生與環境條件關係
(1)寄主生育期:成蟲盛期與寄主花蕾期吻合 受害重。
(2)氣候因素:適應溫度範圍較廣,7-31℃, 適溫28℃,RH80-85%。喜高溫多濕,連續陰雨 天對其發生有利。
(3) 危害器官多。 葉片背面—變灰色、黃褐色、灰褐色,呈油浸狀。 葉片—捲曲,變小,變窄。(似病毒病) 嫩莖、嫩枝—扭曲、變色、乾枯。 花蕾—影響開花、坐果,落花落蕾。 果實—變色、失去光澤、木栓化、破裂、味苦而澀。 (4)蟲體小,不易發現。
茶黃蟎危害狀
茶黃蟎危害狀
茶黃蟎(側多食跗線蟎)
危害辣椒
3、生物學特性
(1)成蟲 群集越冬、不善飛、畏光、假死性、晝 夜於葉正面和背面危害。產卵於葉背面,喜歡在 出苗早、生長茂盛的田塊產卵。
(2)卵 聚集呈卵塊,直立。 (3)幼蟲 4齡,初孵幼蟲群集危害,2齡後分散。
於植株下部和葉片背面化蛹。
4、發生與環境的關係
(1)與栽培制度有關。 (2)高溫影響初孵幼蟲發育和存活。 (3)馬鈴薯成蟲的生殖力高低與食料有關。
• 常用藥劑 – 蘇雲金桿菌500-600倍。 – 5%抑太保乳油1500-2000倍。 – 80%敵敵畏乳油1000倍 – 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
第八節 葫蘆科蔬菜害蟲
為害葫蘆科蔬菜主要害蟲有黃守瓜蟲、 瓜蚜(棉蚜)、茶黃蟎、溫室白粉虱等。
香爐瓜
葫蘆科蔬菜及其害蟲
蔬菜害蟲
茄科蔬菜害蟲
茄科蔬菜害蟲
我國栽培茄科蔬菜主要番茄、辣椒、茄 子、馬鈴薯四大類。害蟲有30餘種,除地 下害蟲外,山東主要有棉鈴蟲、煙青蟲、 棉葉蟎、茶黃蟎、茄二十八星瓢蟲、馬鈴 薯瓢蟲、溫室白粉虱等。棉鈴蟲、煙青蟲 常年發生為害,主要蛀食番茄、辣椒果實。 棉葉蟎、棉葉蟬刺吸為害葉片,造成失綠 斑點或落葉。
3.2 天敵
• 寄生性天敵:赤眼蜂、姬蜂、寄生蠅等; • 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蟲、
螳螂、鳥類等。 • 施藥過多或選用農藥不當,殺傷了大量天
敵,失去了天敵對棉鈴蟲種群的自然控制, 是棉鈴蟲成災發生的主要原因。
4.3 抗藥性
• 棉鈴蟲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 菊酯等多類殺蟲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 藥性。
(1)人工釋放赤眼蜂
(2)使用Bt製劑
Bt是一種微生物殺蟲劑,噴灑在作物上, 其活性部分轉變成一種有毒的蛋白質晶體, 能殺死棉鈴蟲等的幼蟲,且對人類和其他動 物無害,能在環境中迅速降解,不會污染地 下水。目前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批准使用Bt 殺蟲劑。
(2) 藥劑防治
化學防治一般在棉鈴蟲卵的盛期用藥,效果較 理想。第2代棉鈴蟲的化學防治採用“雪花蓋頂”的 方式,第3、4代的防治採用“兩翻一扣,四面打透” 的方式。主要藥劑有:2.5%抑太保或卡死克乳油稀 釋1000倍,或愛福丁等生物性農藥。
⑵ 楊樹枝把誘殺成蟲:每畝用楊樹枝把810把效果顯著。此外應用性誘劑效果較 好,可減少田間有效卵量。
4.3 生物防治
⑴ 以蟲制蟲:通過推行棉麥套種,棉花 與油菜間作等方式保護棉田有效態天敵, 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或釋放 赤眼蜂等。
⑵ 以菌治蟲:可以大面積推廣使用Bt製 劑及棉鈴蟲病毒製劑。
馬鈴薯瓢蟲危害狀
茄二十八星瓢蟲危害狀
2.發生規律
茄二十八星瓢蟲在山東1年發生2代,江 南發生4-5代,以成蟲在被風向陽的雜草、 秸杆、土縫等處越冬。
山東5月下旬開始遷往春馬鈴薯地為害, 5月下-6月上旬為第一代幼蟲發生盛期,為 害馬鈴薯嚴重。二代幼蟲為害盛期在8月中。
越冬蟲態 越冬場所
茄28星瓢蟲
黃瓜
美洲斑潛蠅
冬瓜
溫室白粉虱
西葫蘆
煙粉虱
甜瓜
瓜蚜
南瓜
黃守瓜
朱砂葉蟎
苦瓜
南美斑潛蠅
絲瓜
瓜絹螟
西瓜
棕櫚薊馬
一、黃守瓜
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
(一)寄主與危害 寄主:西瓜、甜瓜、黃瓜、冬瓜、絲瓜等。
• 成蟲危害瓜葉時,先以身體為半徑旋轉咬食一圈,然 後在圈內取食葉片,留下若干環形食痕或圓形、半圓 形孔洞;成蟲還可危害果實皮層,形成指甲環掐圓印。
三、茄二十八星瓢蟲
屬鞘翅目、瓢蟲科。 山東茄二十八星瓢蟲和馬鈴薯瓢蟲都有, 以茄二十八星瓢蟲分佈廣,為害重。
茄二十八星瓢蟲
馬鈴薯瓢蟲
1.發生與危害
(1)兩種瓢蟲主要為害茄子、馬鈴薯、番 茄、辣椒、瓜類、豆類蔬菜。其中以馬鈴 薯、茄子受害最重。
(2)均以成蟲和幼蟲啃食葉片,被害葉殘 留一層表皮,形成許多透明的網紋。還能 為害果實和嫩莖。
• 選用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蟲劑交替使用或 輪換使用,減緩殺蟲劑抗藥性的發展。
4. 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4.1 農業防治法 (1)秋耕冬灌,壓低越冬蟲口基數。
秋季棉鈴蟲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 等農田,進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 壞越冬場所,提高越冬蛹死亡率,減少 第一代發生量。
(2)種植誘集作物
茶黃蟎
2 發生規律
(1) 北方冬季主要在溫室內越冬,少數雌成蟎 可在冬作物或雜草根部越冬。 (2)大棚6月下-9月中旬為盛發期,露地蔬菜79月受害重,茄子發生裂果期為8月中-9月上。 (3)具有很強的趨嫩性,多在植株的幼嫩部。 (4)發育、繁殖最適溫度為16-23℃,相對濕度 80-90%。溫暖、潮濕環境有利於其發生。
豆蛀螟危害特點
以幼蟲主要蛀害豇豆、菜豆、扁豆、青豆等 豆科蔬菜,蛀食豆莢、蕾、花瓣、嫩莖等,並可 吐絲卷食葉片,造成落夾、落蕾、落花和枯梢。 蛀孔處堆有腐爛狀的綠色蟲糞,影響產量和品質。
豆蛀螟危害狀
豆莢螟
(二)發生規律
(1)華北每年發生3-4代,長江流域5-6代,以蛹 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為害菜豆,第2、3代主要 為害豇豆,後期在扁豆上發生量較大。從第2代 開始世代重疊,田間以6/中-9/中危害最盛。
成蟲 在各種隱蔽場所
馬鈴薯瓢蟲
成蟲 在各種隱蔽場所
世代數
4-5
2
越冬成蟲出蟄 5/初,盛期5/中
4/中,盛期5/中
第一代危害期 5/下-6/上,危害馬鈴薯 6/上中,危害馬鈴 薯
第二代危害期 7/上中,危害茄子
8/中,危害馬鈴薯
第三代危害期 8/上中,危害茄子 第四代危害期 8/下-9/中,危害茄子
棉鈴蟲成蟲
棉鈴蟲卵
卵半球形,乳白色,卵殼上有網狀花紋。
棉鈴蟲卵
棉鈴蟲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3042mm,體色有淡綠、 綠、淡紅、黑紫等 色。兩根前胸側毛 連線與前胸氣門下 端相切,甚至通過 前胸氣門,體表佈 滿褐色和灰色小刺, 小刺長而尖。
棉鈴蟲幼蟲
棉鈴蟲蛹
蛹體長17-21mm, 紡錘形,黃褐 色。腹部第5-7 節背面和腹面 密佈半圓形刻 點,腹末端有 臀刺兩根。
• 幼蟲蛀食瓜類寄主的根部,輕者植株生長不良,重者 整株枯死;也可蛀入瓜貼地面處,引起腐爛。
黃守瓜、黑守瓜
(二)發生規律
1世代和越冬:山東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避風向陽 的雜草、落葉及土縫間潛伏越冬,越冬成蟲常有群 集性。
2發生時間:當土溫達6℃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10℃ 後全部出蟄,以中午前後活動最盛。 5/下-7月越冬成蟲產卵期。6月份為盛期。 6-8月為幼蟲為害盛期,7月分尤重。 8/中成蟲羽化盛期,危害秋季瓜類和其他蔬菜。
(1)農業防治:清潔田園,剷除雜草,收穫後及時清 除枯枝落葉,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關鍵要抓早期防治,噴藥重點是植株 上部嫩葉等,還要注意花器和幼果。 初花期開始噴第1次藥,每隔10天噴1次,連續3次。 可選用10%瀏陽黴素乳油1000倍液,15%噠蟎靈乳 油 20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 2000倍等。
• 第4、5代幼蟲除危害棉花外,還會成為玉米、 花生、豆類、蔬菜和果樹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蟲。
山東4~5代/年。 第1代主要發生在小麥、大麥、苜蓿等作物上。 第2代主害棉花、春大豆、春花生及番茄、辣椒等。 第3、4代幼蟲除為害棉花外,還為害玉米、高梁、 大豆、花生、蕃茄、向日葵等。
2.2 主要習性
(一)成蟲習性 (1)成蟲白天隱藏在葉背等處,
豆科蔬菜及其害蟲
豇豆
菜豆蚜
菜豆
截形葉蟎
豆蛀螟、豆莢螟
豌豆
斑潛蠅
大豆潛葉蠅
扁豆
白粉虱
豌豆潛葉蠅
荷蘭豆
豆稈蛇潛蠅
毛豆
一、豆蛀螟 Maruca testulalis
鱗翅目,螟蛾科, 又稱豆野螟。
豆蛀螟
豆蛀螟
(一)分佈、寄主及危害
國內分佈普遍,山東普遍為害嚴重。 主要危害豆科植物(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 蠶豆、大豆等),給豆科蔬菜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在棉田、菜田邊點 種玉米誘集帶,選 用早熟玉米品種。 利用成蟲喜歡在玉 米喇叭口棲息和產 卵的習性,每天清 晨抽打心葉,消滅 成蟲,減少蟲源。
4.2 誘殺成蟲
⑴ 燈光誘殺成蟲:用高壓螢光汞燈、黑光 燈誘殺棉鈴蟲成蟲效果顯著,尤其在棉 鈴蟲大發生時,可減少棉田等落卵量50% 以上,每燈距200米左右。對天敵殺傷小。
5、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利用群集性捕殺越冬幼蟲。利用偽死性,振落
捕殺。摘除卵塊,捕殺幼蟲。
(2)化學防治 於成蟲盛發期和幼蟲孵化期,用低毒殺蟲劑噴
霧防治。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 2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等。
第七節 豆科科蔬菜害蟲
• 山東豆科蔬菜主要害蟲有豆蛀螟、豆莢 螟、菜豆蚜、棉葉蟎、溫室白粉虱等。
3 影響發生的主要環境因素
3.1 溫濕度 • 棉鈴蟲發生最適宜溫度為25℃~28℃,相對濕
度70%~90%。第二代、第三代危害最重, • 秋季和春季氣溫變化直接影響棉鈴蟲越冬基數
和存活率。9~10月溫度偏高,氣溫下降慢, 次年春季氣溫穩定回升,棉鈴蟲越冬基數大、 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鈴蟲大發生。冬季氣候變 暖,有利於棉鈴蟲越冬。
茶黃蟎取食危害較老的和嫩的葉片。無論怎樣 取食植物,都會使被害部位畸形。引起畸形的原因, 可能是跗線蟎分泌唾液中的毒素所致。有些跗線蟎 與癭蟎有群居寄生關係,故跗線蟎是以畸形後的某 些植物組織為食的。目前尚不能排除跗線蟎捕食癭 蟎的可能性。也有人證實,粉虱等昆蟲是攜播跗線 蟎的主要媒介。
3 防治措施
茄科蔬菜種類及其害蟲
茄二十八星瓢蟲
茄子
桃蚜
無網長管蚜、棉葉蟬
番茄
側多食跗線蟎(茶黃蟎)
截形葉蟎 二斑葉蟎
辣椒
棉鈴蟲 甜菜夜蛾
(菜椒)
煙青蟲
馬鈴薯
美洲斑潛蠅 番茄斑潛蠅
溫室白粉虱
馬鈴薯瓢蟲
一、棉鈴蟲
屬鱗翅目夜蛾科。 1.發生與危害:食性極雜,分佈很廣。主要為害番 茄、辣椒、茄子等蔬菜,以 幼蟲蛀食為主,常造 成落花、落果、蟲果腐爛或莖中空、折斷等。
二、茶黃蟎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側多食跗線蟎
屬蜱蟎目、跗線蟎科。 1. 寄主和危害:
(1) 分佈廣。 (2) 寄主多。30個科、70多種植物,包括茄科、 豆科、葫蘆科、傘形科蔬菜。以辣椒、茄子受害較 重。以成、若蟎群集在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受害葉 片背面呈灰褐色葉片邊緣向下卷,嫩莖嫩葉變黃, 扭曲畸形。
(四)防治方法
1. 燈光誘殺(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 2. 田園清潔:定期清理田間落花落莢及枯 葉,消滅越冬寄主源。摘除被害葉片和豆 莢,檢除落花、落蕾。 3. 使用防蟲網阻止產卵。
4.化學防治
• 防治適期
❖ 於成蟲盛發期和卵期噴霧防治,注意噴藥 部位。從現蕾始,每隔7-10天噴花、蕾1次。
為害辣椒
為害番茄
為害大豆、花生 和蘋果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成蟲
煙青蟲與棉鈴蟲區別
煙青蟲幼蟲及危害狀
主要為害青椒,以幼蟲 蛀食蕾、花、果,也食 害嫩莖、葉和。
2 生活史與習性
2.1 生活史
• 在黃河流域棉區年發生3-4代,長江流域4-5代, 華南地區6代,以滯育蛹在土中越冬。
• 第1代主要在麥田危害,第2代幼蟲主要危害棉 花頂尖,第3、4代幼蟲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 鈴,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
黃昏開始活動,取食花蜜。 有趨光性和趨化性。 (2)卵散產,單雌產卵500~ 1000粒左右。喜生長茂盛、 花蕾多的寄主,產卵在嫩尖、 嫩葉、苞葉、嫩蕾上。
(二) 幼蟲習性
(1)幼蟲5~6齡。初齡幼蟲取食嫩葉,後為害蕾、 花、鈴,多從基部蛀入蕾、鈴,在內取食,並能轉 移為害。
(2)2齡後開始蛀食, 5、6齡為暴食期。 (3)老熟幼蟲入土5~l0cm,做土室化蛹。
(2)成蟲有趨光性,吸食花蜜。產卵於花蕾、花 瓣、花托上。幼蟲5齡,初孵化幼蟲多蛀入花器, 3齡後多蛀莢取食豆粒。一般1莢1蟲。
(三) 發生與環境條件關係
(1)寄主生育期:成蟲盛期與寄主花蕾期吻合 受害重。
(2)氣候因素:適應溫度範圍較廣,7-31℃, 適溫28℃,RH80-85%。喜高溫多濕,連續陰雨 天對其發生有利。
(3) 危害器官多。 葉片背面—變灰色、黃褐色、灰褐色,呈油浸狀。 葉片—捲曲,變小,變窄。(似病毒病) 嫩莖、嫩枝—扭曲、變色、乾枯。 花蕾—影響開花、坐果,落花落蕾。 果實—變色、失去光澤、木栓化、破裂、味苦而澀。 (4)蟲體小,不易發現。
茶黃蟎危害狀
茶黃蟎危害狀
茶黃蟎(側多食跗線蟎)
危害辣椒
3、生物學特性
(1)成蟲 群集越冬、不善飛、畏光、假死性、晝 夜於葉正面和背面危害。產卵於葉背面,喜歡在 出苗早、生長茂盛的田塊產卵。
(2)卵 聚集呈卵塊,直立。 (3)幼蟲 4齡,初孵幼蟲群集危害,2齡後分散。
於植株下部和葉片背面化蛹。
4、發生與環境的關係
(1)與栽培制度有關。 (2)高溫影響初孵幼蟲發育和存活。 (3)馬鈴薯成蟲的生殖力高低與食料有關。
• 常用藥劑 – 蘇雲金桿菌500-600倍。 – 5%抑太保乳油1500-2000倍。 – 80%敵敵畏乳油1000倍 – 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
第八節 葫蘆科蔬菜害蟲
為害葫蘆科蔬菜主要害蟲有黃守瓜蟲、 瓜蚜(棉蚜)、茶黃蟎、溫室白粉虱等。
香爐瓜
葫蘆科蔬菜及其害蟲
蔬菜害蟲
茄科蔬菜害蟲
茄科蔬菜害蟲
我國栽培茄科蔬菜主要番茄、辣椒、茄 子、馬鈴薯四大類。害蟲有30餘種,除地 下害蟲外,山東主要有棉鈴蟲、煙青蟲、 棉葉蟎、茶黃蟎、茄二十八星瓢蟲、馬鈴 薯瓢蟲、溫室白粉虱等。棉鈴蟲、煙青蟲 常年發生為害,主要蛀食番茄、辣椒果實。 棉葉蟎、棉葉蟬刺吸為害葉片,造成失綠 斑點或落葉。
3.2 天敵
• 寄生性天敵:赤眼蜂、姬蜂、寄生蠅等; • 捕食性天敵: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蟲、
螳螂、鳥類等。 • 施藥過多或選用農藥不當,殺傷了大量天
敵,失去了天敵對棉鈴蟲種群的自然控制, 是棉鈴蟲成災發生的主要原因。
4.3 抗藥性
• 棉鈴蟲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 菊酯等多類殺蟲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 藥性。
(1)人工釋放赤眼蜂
(2)使用Bt製劑
Bt是一種微生物殺蟲劑,噴灑在作物上, 其活性部分轉變成一種有毒的蛋白質晶體, 能殺死棉鈴蟲等的幼蟲,且對人類和其他動 物無害,能在環境中迅速降解,不會污染地 下水。目前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批准使用Bt 殺蟲劑。
(2) 藥劑防治
化學防治一般在棉鈴蟲卵的盛期用藥,效果較 理想。第2代棉鈴蟲的化學防治採用“雪花蓋頂”的 方式,第3、4代的防治採用“兩翻一扣,四面打透” 的方式。主要藥劑有:2.5%抑太保或卡死克乳油稀 釋1000倍,或愛福丁等生物性農藥。
⑵ 楊樹枝把誘殺成蟲:每畝用楊樹枝把810把效果顯著。此外應用性誘劑效果較 好,可減少田間有效卵量。
4.3 生物防治
⑴ 以蟲制蟲:通過推行棉麥套種,棉花 與油菜間作等方式保護棉田有效態天敵, 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或釋放 赤眼蜂等。
⑵ 以菌治蟲:可以大面積推廣使用Bt製 劑及棉鈴蟲病毒製劑。
馬鈴薯瓢蟲危害狀
茄二十八星瓢蟲危害狀
2.發生規律
茄二十八星瓢蟲在山東1年發生2代,江 南發生4-5代,以成蟲在被風向陽的雜草、 秸杆、土縫等處越冬。
山東5月下旬開始遷往春馬鈴薯地為害, 5月下-6月上旬為第一代幼蟲發生盛期,為 害馬鈴薯嚴重。二代幼蟲為害盛期在8月中。
越冬蟲態 越冬場所
茄28星瓢蟲
黃瓜
美洲斑潛蠅
冬瓜
溫室白粉虱
西葫蘆
煙粉虱
甜瓜
瓜蚜
南瓜
黃守瓜
朱砂葉蟎
苦瓜
南美斑潛蠅
絲瓜
瓜絹螟
西瓜
棕櫚薊馬
一、黃守瓜
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 (Weise)
(一)寄主與危害 寄主:西瓜、甜瓜、黃瓜、冬瓜、絲瓜等。
• 成蟲危害瓜葉時,先以身體為半徑旋轉咬食一圈,然 後在圈內取食葉片,留下若干環形食痕或圓形、半圓 形孔洞;成蟲還可危害果實皮層,形成指甲環掐圓印。
三、茄二十八星瓢蟲
屬鞘翅目、瓢蟲科。 山東茄二十八星瓢蟲和馬鈴薯瓢蟲都有, 以茄二十八星瓢蟲分佈廣,為害重。
茄二十八星瓢蟲
馬鈴薯瓢蟲
1.發生與危害
(1)兩種瓢蟲主要為害茄子、馬鈴薯、番 茄、辣椒、瓜類、豆類蔬菜。其中以馬鈴 薯、茄子受害最重。
(2)均以成蟲和幼蟲啃食葉片,被害葉殘 留一層表皮,形成許多透明的網紋。還能 為害果實和嫩莖。
• 選用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蟲劑交替使用或 輪換使用,減緩殺蟲劑抗藥性的發展。
4. 防治措施---綜合防治
4.1 農業防治法 (1)秋耕冬灌,壓低越冬蟲口基數。
秋季棉鈴蟲危害重的棉花、玉米、番茄 等農田,進行秋耕冬灌和破除田埂,破 壞越冬場所,提高越冬蛹死亡率,減少 第一代發生量。
(2)種植誘集作物
茶黃蟎
2 發生規律
(1) 北方冬季主要在溫室內越冬,少數雌成蟎 可在冬作物或雜草根部越冬。 (2)大棚6月下-9月中旬為盛發期,露地蔬菜79月受害重,茄子發生裂果期為8月中-9月上。 (3)具有很強的趨嫩性,多在植株的幼嫩部。 (4)發育、繁殖最適溫度為16-23℃,相對濕度 80-90%。溫暖、潮濕環境有利於其發生。
豆蛀螟危害特點
以幼蟲主要蛀害豇豆、菜豆、扁豆、青豆等 豆科蔬菜,蛀食豆莢、蕾、花瓣、嫩莖等,並可 吐絲卷食葉片,造成落夾、落蕾、落花和枯梢。 蛀孔處堆有腐爛狀的綠色蟲糞,影響產量和品質。
豆蛀螟危害狀
豆莢螟
(二)發生規律
(1)華北每年發生3-4代,長江流域5-6代,以蛹 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為害菜豆,第2、3代主要 為害豇豆,後期在扁豆上發生量較大。從第2代 開始世代重疊,田間以6/中-9/中危害最盛。
成蟲 在各種隱蔽場所
馬鈴薯瓢蟲
成蟲 在各種隱蔽場所
世代數
4-5
2
越冬成蟲出蟄 5/初,盛期5/中
4/中,盛期5/中
第一代危害期 5/下-6/上,危害馬鈴薯 6/上中,危害馬鈴 薯
第二代危害期 7/上中,危害茄子
8/中,危害馬鈴薯
第三代危害期 8/上中,危害茄子 第四代危害期 8/下-9/中,危害茄子
棉鈴蟲成蟲
棉鈴蟲卵
卵半球形,乳白色,卵殼上有網狀花紋。
棉鈴蟲卵
棉鈴蟲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3042mm,體色有淡綠、 綠、淡紅、黑紫等 色。兩根前胸側毛 連線與前胸氣門下 端相切,甚至通過 前胸氣門,體表佈 滿褐色和灰色小刺, 小刺長而尖。
棉鈴蟲幼蟲
棉鈴蟲蛹
蛹體長17-21mm, 紡錘形,黃褐 色。腹部第5-7 節背面和腹面 密佈半圓形刻 點,腹末端有 臀刺兩根。
• 幼蟲蛀食瓜類寄主的根部,輕者植株生長不良,重者 整株枯死;也可蛀入瓜貼地面處,引起腐爛。
黃守瓜、黑守瓜
(二)發生規律
1世代和越冬:山東1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避風向陽 的雜草、落葉及土縫間潛伏越冬,越冬成蟲常有群 集性。
2發生時間:當土溫達6℃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10℃ 後全部出蟄,以中午前後活動最盛。 5/下-7月越冬成蟲產卵期。6月份為盛期。 6-8月為幼蟲為害盛期,7月分尤重。 8/中成蟲羽化盛期,危害秋季瓜類和其他蔬菜。
(1)農業防治:清潔田園,剷除雜草,收穫後及時清 除枯枝落葉,減少蟲源。
(2)化學防治:關鍵要抓早期防治,噴藥重點是植株 上部嫩葉等,還要注意花器和幼果。 初花期開始噴第1次藥,每隔10天噴1次,連續3次。 可選用10%瀏陽黴素乳油1000倍液,15%噠蟎靈乳 油 2000倍、1.8%阿維菌素乳油 2000倍等。
• 第4、5代幼蟲除危害棉花外,還會成為玉米、 花生、豆類、蔬菜和果樹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蟲。
山東4~5代/年。 第1代主要發生在小麥、大麥、苜蓿等作物上。 第2代主害棉花、春大豆、春花生及番茄、辣椒等。 第3、4代幼蟲除為害棉花外,還為害玉米、高梁、 大豆、花生、蕃茄、向日葵等。
2.2 主要習性
(一)成蟲習性 (1)成蟲白天隱藏在葉背等處,
豆科蔬菜及其害蟲
豇豆
菜豆蚜
菜豆
截形葉蟎
豆蛀螟、豆莢螟
豌豆
斑潛蠅
大豆潛葉蠅
扁豆
白粉虱
豌豆潛葉蠅
荷蘭豆
豆稈蛇潛蠅
毛豆
一、豆蛀螟 Maruca testulalis
鱗翅目,螟蛾科, 又稱豆野螟。
豆蛀螟
豆蛀螟
(一)分佈、寄主及危害
國內分佈普遍,山東普遍為害嚴重。 主要危害豆科植物(豇豆、菜豆、扁豆、四季豆、 蠶豆、大豆等),給豆科蔬菜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在棉田、菜田邊點 種玉米誘集帶,選 用早熟玉米品種。 利用成蟲喜歡在玉 米喇叭口棲息和產 卵的習性,每天清 晨抽打心葉,消滅 成蟲,減少蟲源。
4.2 誘殺成蟲
⑴ 燈光誘殺成蟲:用高壓螢光汞燈、黑光 燈誘殺棉鈴蟲成蟲效果顯著,尤其在棉 鈴蟲大發生時,可減少棉田等落卵量50% 以上,每燈距200米左右。對天敵殺傷小。
5、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 利用群集性捕殺越冬幼蟲。利用偽死性,振落
捕殺。摘除卵塊,捕殺幼蟲。
(2)化學防治 於成蟲盛發期和幼蟲孵化期,用低毒殺蟲劑噴
霧防治。80%敵敵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 2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等。
第七節 豆科科蔬菜害蟲
• 山東豆科蔬菜主要害蟲有豆蛀螟、豆莢 螟、菜豆蚜、棉葉蟎、溫室白粉虱等。
3 影響發生的主要環境因素
3.1 溫濕度 • 棉鈴蟲發生最適宜溫度為25℃~28℃,相對濕
度70%~90%。第二代、第三代危害最重, • 秋季和春季氣溫變化直接影響棉鈴蟲越冬基數
和存活率。9~10月溫度偏高,氣溫下降慢, 次年春季氣溫穩定回升,棉鈴蟲越冬基數大、 成活率高,易造成棉鈴蟲大發生。冬季氣候變 暖,有利於棉鈴蟲越冬。
茶黃蟎取食危害較老的和嫩的葉片。無論怎樣 取食植物,都會使被害部位畸形。引起畸形的原因, 可能是跗線蟎分泌唾液中的毒素所致。有些跗線蟎 與癭蟎有群居寄生關係,故跗線蟎是以畸形後的某 些植物組織為食的。目前尚不能排除跗線蟎捕食癭 蟎的可能性。也有人證實,粉虱等昆蟲是攜播跗線 蟎的主要媒介。
3 防治措施
茄科蔬菜種類及其害蟲
茄二十八星瓢蟲
茄子
桃蚜
無網長管蚜、棉葉蟬
番茄
側多食跗線蟎(茶黃蟎)
截形葉蟎 二斑葉蟎
辣椒
棉鈴蟲 甜菜夜蛾
(菜椒)
煙青蟲
馬鈴薯
美洲斑潛蠅 番茄斑潛蠅
溫室白粉虱
馬鈴薯瓢蟲
一、棉鈴蟲
屬鱗翅目夜蛾科。 1.發生與危害:食性極雜,分佈很廣。主要為害番 茄、辣椒、茄子等蔬菜,以 幼蟲蛀食為主,常造 成落花、落果、蟲果腐爛或莖中空、折斷等。
二、茶黃蟎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側多食跗線蟎
屬蜱蟎目、跗線蟎科。 1. 寄主和危害:
(1) 分佈廣。 (2) 寄主多。30個科、70多種植物,包括茄科、 豆科、葫蘆科、傘形科蔬菜。以辣椒、茄子受害較 重。以成、若蟎群集在幼嫩部位刺吸汁液,受害葉 片背面呈灰褐色葉片邊緣向下卷,嫩莖嫩葉變黃, 扭曲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