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静坐听雨,但求真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西东》——静坐听⾬,但求真⼼中部的冬天,若是没有阳光的⽇⼦,室内便冷得不像话。
在这个安静的午后,我⼀⼿抱着奶茶,⼀⼿在微信群⾥与西学班的同学们聊天。
忽然,窗外传来沉闷的啪嗒啪嗒的⾬声,不久,就有⾬⽔顺着屋檐流下,声⾳煞是清脆,让⼈想起了⼭涧⾥,顺流⽽下的泉⽔。
⾃从看了《⽆问西东》,每逢下⾬之时,我便会想起电影⾥的那个场景:因经费不⾜,只能⽤茅草作为临时教室的屋顶。
⾬季来临,倾盆⼤⾬会透过茅草⽽下,淋湿⽼师和同学们的⾐服和课桌。
更⿇烦的是,⾬声稀⾥哗啦,即使台上的⽼师已经很⽤⼒在讲课,同学们也没法听清⽼师在讲什么。
此时,⽼师在⿊板上⼀笔⼀划地写道:“静坐听⾬”。
同学们敛⽓凝神,听⾬。
沈光耀推开窗,听见⾬⽔打在屋檐落在黄⼟地上的声⾳;看见渔夫收⽹,⼀条⼤鱼在⽹⾥挣扎着跳跃;有班级在上体育课,⽼师和同学们有⼒量的呐喊……
这不是⼀个煽情的场景,却打动了我。
“静坐听⾬”四个字,深深印进我的⼼⾥。
这是何等的⼈⽣态度?
⾯对恶劣的环境,没有抱怨,没有泄⽓,没有⼀丝的不愉悦,坦然接纳,⽤⼀种诗意的⼼情去对待。
静坐听⾬,听的不是⾬,是⼀种⼼境。
佩服这位⽼师,也许这就是清华作为中国最⾼学府之⼀的精神吧!
⽽“静坐听⾬”也是影⽚想要传达的⼀种境界。
⼈⽣不如意之事⼗之⼋九,在⾯对困难与挫折之时,我们应该⽤“听⾬”的⼼态对待。
想起梅贻琦校长说的那句:“⼈把⾃⼰置⾝于忙碌当中,有⼀种⿇⽊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
”
我们经常在感慨当今社会的⽣活压⼒很⼤,总是很忙碌,⽇复⼀⽇地疲于奔命,却往往忘记了停下来思考。
在某个⾬天,隔着窗⼦,看倾泻⽽下的⼤⾬,洗净茂叶繁花青草,或推开窗户,听⾬滴敲打绿叶屋檐玻璃,在这种惬意中感受内⼼的平和,去探究内⼼深处的真实感。
当下感受如何?到底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成为怎样的⼈?
⽽唯有对⾃⼰真实的⼈,才可以真正获得⾃由——⽆论是精神上的、⼈格上的还是⾏动上的。
正如梅贻琦校长的另⼀句话:“有⼀种从⼼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恼、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若不够真实,也许只能在痛苦中⽣活。
⼀如不能坦然承认⾃⼰也参与写信、事后在王敏佳墓前忏悔的李想;⼀如放着⾃⼰主要科⽬能拿超优的⽂科不念⽽盲从他⼈念实科、在思索⽣命意义时觉得羞愧的吴岭澜;⼀如明明不再爱刘淑芬却依然娶她为妻、⽇后⽤冷暴⼒对待妻⼦同时也处在家庭暴⼒中的许伯常。
在我看来,许伯常是这部电影中最悲剧的⼈物,⽐起爱⽽不得、备受冷暴⼒、最后跳井的刘淑芬更悲剧。
他是王敏佳、陈鹏和李想⼼中的优秀⽼师,却经常被他们看见⾃⼰被妻⼦打骂,毫⽆颜⾯。
他是好邻居,经常为他们的孩⼦辅导功课,却在见到妻⼦和邻居同时在院⼦⾥洗东西时选择了帮邻居。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夫,概⾔之。
他曾拥有过爱情。
在刘淑芬跳井之前,她⾛过四合院,看到的是曾经他们俩的甜蜜时光,琴瑟相谐,岁⽉静好。
之后他去上⼤学,刘淑芬⾟苦⼯作,为他承担⼀切费⽤,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许是在⼤学见到了更好的⼈,许是有了更崇⾼的理想,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他想要毁了婚约。
得知消息的刘淑芬提着⼑⼦去见他,他妥协,与她结婚,开始了两个⼈的悲剧。
他不与她同床,不与她⽤同⼀个杯⼦同⼀个碗,⼀切都分得清清楚楚。
这种界限感,⽤刘淑芬的话说,深深地打在⼼⾥。
她不⽢⼼,于是开始发疯似的报复,动辄打骂他,希望能激起他的⼀点点在意。
却不料,他竟然不反抗也不⽣⽓。
对⼀个⼈最⼤的惩罚就是忽略TA的所有⾏为,对刘淑芬来说更是羞辱,于是变本加厉地打骂。
他们在互相折磨中忘了,如果不放下,如何能放过⾃⼰?让对⽅难受的同时,其实也在惩罚⾃⼰啊。
若他们懂得对⾃⼰真实,聆听内⼼的想法,适时放⼿,结局是否会截然不同?也许多年后,他们携着⾃⼰的另⼀半和孩⼦,在路上偶遇,能相视⽽笑,互相祝福,庆幸当时并没有在⼀起。
电影⽚尾的彩蛋,着实让⼈惊喜。
那些⼈物在历史长河中就像在影⽚中仅匆匆⼀瞥,却也像在彩蛋中的简介⼀样惊艳了岁⽉。
我想,这些⼤师,⽆⼀不是能“静坐听⾬”的,也都是能对⾃⼰真实的⼈,才能让他们在各⾃的领域⾥,扎下深根,长出茂密的枝叶,开出灿烂的花朵,并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我们后⼈既能在树下乘凉,⼜能享受丰收的喜悦。
感恩⽣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也向先⼈致敬!
愿未来,可静坐听⾬,亦可从⼼所欲。
⽆问西东,但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