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中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中软硬质景观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讨,同理论上的推敲和设计手法探讨具
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分别根据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分类标准确定园林景观塑造
过程中常见的施工问题与对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提升园林景观中的软硬质景观施
工效率、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软硬质景观的区分标准在于施工
材料的自然属性和人工属性。

软质景观的塑造以有苗木或者天然未加塑造的材料
为主,硬质景观的塑造以圬工材料为主以及人工装饰性材料。

软质景观需要注重
水体景观和植物景观的施工,强调因地制宜以及对于环境的低影响开发。

硬质景
观需要注重道路等硬质铺装和景观小品的设置,强调与园林整体气质的符合和施
工方式方法的正确选择。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施工的管理,做到施工前充分准备、施工全流程监督以及健全的施工反馈。

关键词:园林景观;软质景观;硬质景观;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风景园林与建筑、艺术、规划、生物、工程等多学科有着密切的交融互动关系,具有很强的艺术美学特征的同时,又是一门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技术类学科。

风景园林的理论研究和规划设计都是为了园林景观最终的施工,最终在现实层面
上服务于人的生活与生产。

所以,对于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探讨同风景园林理论
研究与设计方法探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施工技术的探讨需要针对软质景观和
硬质景观进行区分并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1.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区分与定义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区分不在于感官上的软与硬,根本区分在于进行景观
设计与创造的同时所使用的材料的不同。

软质景观取材料是为经人工过度雕琢材
料以及有生命的苗木,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然材料,如植物、水体和天然石头等。

硬质景观的施工材料是通过人工合成或人工雕饰材料,如铺地、亭台楼阁、雕塑、
座椅等。

软质景观的施工是以自然的材料按照人的审美进行艺术性地加工创造,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人性化的自然美景。

硬质景观的施工是以人工的材料辅
助于自然景观,在表现自然之美的同时方便人的使用,是自然化的人文景观。


以无论是软质景观还是硬质景观,其本质都是人本位的景观,最终塑造的目的是
满足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的使用。

1.
软质景观施工常见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
1.
水体景观问题与解决措施
水体景观是园林中最灵动的要素。

人的本质是亲水的,水景与其他景观的结
合能给人以放松愉悦之感。

但是当水体的循环与净化处理不好的时候,水体就会
产生异味,其观赏价值会下降。

变色有异味的水体对于周边其他景观的塑造都有
着很大的破坏作用[1]。

除了水体的变质问题,还有水体的干涸问题,干涸的水体
同样有损整体景观效果。

首先水体需要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天然水体,让水体形成天然的循环防止水
体变质。

在较为缺水的北方地区,有必要在缺水的季对园林中的水体进行及时的
补充,同时还要定期监测水质。

水体的施工宜采用叠级顺势的手法进行施工以确
保水具有流动性,不宜进行过大的改动原有地形地貌条件,防止产生过高的成本。

水体施工产生的土方可以用于园内地形的塑造以减少造价。

1.
植物景观问题与解决措施
绿化苗木是园林造景中的灵魂,植物满足了人源于自然的天性。

植物的种类
搭配、色彩搭配、种植间距、形态选择等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园林最终的景观
效果。

例如,在树种选择上应该根据季节变化搭配植物,使得四季景色不同;在
生长速度上,速生苗木和慢生苗木应当合理搭配;在种类选择上,植物应当乔灌
草互相搭配;在苗木种植搭配形式上,孤植、对植、丛植、群植等布置手法相互
组合应用。

同时植物配置上还要注意尽量选用本地品种,本地植物易成活、易维护。

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注意所种植的植物习性,如对于光照的偏好和对于水分
的需求以及土壤酸碱度的耐受等[2]。

需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都具备基础的植物
学常识,防止将植物配置在不宜生长的环境中。

比植物种植阶段更重要的是植物
后续的维护,重点在于植物对于各种养料需求的平衡、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定期的
修理。

1.
硬质景观施工常见技术问题与解决措施
1.
道路铺装问题与解决措施
道路在园林造景手法中较为自由,限定条件较少,只是简单规定了道路的宽度、材质和线型,在施工环节主观随意性较大。

但是道路的转角流畅度、道路铺
砖的实际组合、铺设的方法等施工细节都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道路与园林整体气质的不吻合会造成游客游玩的体验感下降的后果,施工质量较差的道路和铺装甚至会严重影响园林的实际使用。

道路铺装要注重施工前的精细化设计与深入实地的指导施工。

在设计阶段需
要对园林的道路铺装选取重要节点做精细化的施工导则,明确所使用的铺装材料
的材质、尺寸和铺设方法。

在施工环节需要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指导,并及时发现
并规避可能存在的问题,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施工完成后,后续对于道路和铺
装的维护也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尽量选择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防止出现“拼贴”的现象,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1.
小品设置问题与解决措施
景观小品的种类包括园林雕塑、座椅、喷泉、器材等,在整体景观塑造中起
到点缀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时,往往不会很详细地确定小品的具体形态,只是确
定了小品基本的位置与大概类型风格。

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往往存在小品气质与园
林整体气质不符、小品的类型单一重复缺少趣味性、小品的制作工艺粗糙甚至有
安全隐患等问题[3]。

小品类型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满足美学
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其实用性,即服务功能。

在确定小品设置的位置和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需要更进一步明确小品的主题
与想要营造的景观效果,需要对重要节点的小品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化设计,可
以提供更多的设计效果图来方便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小品的位置等结合现实
进行综合性考量,需要排除小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也需要充分考虑其景观效果。

1.
加强软硬质景观施工的管理
1.
施工充分准备
从设计图纸到具体的施工落地阶段需要做很多改变。

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准
备调研工作以及设计方案的预演,能够预判很多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还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相关从业
人员的专业素养。

以问题解决为宗旨,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问题处理能力,才能
以从容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1.
施工过程监督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后续返工带来的经济成本上的
浪费。

监督管理及时纠偏应该体现在整个景观施工的过程中。

在开工前要对于相
关施工材料的选购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过量浪费和选择错误的情况,控制成本。

在开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方式方法和施工进度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出现方式方法
错误和方向选择错误的情况。

在施工完成后要加强施工成果的监督,及时差缺补漏。

1.
施工及时反馈
施工管理的前期准备和过程监督都离不开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4]。

在施工操作中有时并不缺乏能够发现问题的人员,缺乏的是畅通的反馈途径。

可以建立一套反馈奖励机制,鼓励实际操作人员向上反馈问题。

只有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反馈渠道以及提升团队的整体问题解决能力,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提高效率、规避风险和节约成本。

五、结束语
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探讨需要从实践案例中大量总结经验,因地制宜,从实际案例中总结出共性问题。

在面对共性问题时,需要从多维视角辩证看待,以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

从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角度分门别类的进行探讨只是施工技术探讨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陆国云.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J].现代园
艺,2019(02):184-185.
2.
靳凤玲.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J].现代园
艺,2021,44(10):178-179.
3.
刘小兰.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J].现代园
艺,2019(10):192-193.
4.
朱关铃.园林硬质景观的具体内容及施工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
材,2021(06):183-1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