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
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整个世
界的经济环境都在持续发生改变。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面对这种瞬息万变的经济
环境,只有加强战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优势的地位。
实践证明,通过战略管理,国有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可以得到显著增强,这对于企业的可
持续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改革的深化指明方向。
基于此,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进
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策略
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经
济环境呈现出了竞争激烈、资源配置全球化等特点,这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战略管理指的是对企业或组织在特定时期内全局性与长远性的发展
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任务以及资源调配所作出的决策和表现出的管理艺术。
通
过战略管理,国有企业可以确定发展使命,基于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来对
未来发展设定一个目标,并以此为核心来实现进度的谋划,并将这种谋划和决策
在实践当中落实,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企业的动态化管理[1]。
1.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
在经过政企分开、公司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国有企业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民生、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机械、电子、
冶金、有色和建材等重要产业中,大型国有企业还担负着科技创新的责任[2]。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需要将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情况与企业资源能力的情况作为基础,
不断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与企业实际发展情
况相适应的战略,实现全局性、动态性的布局以及谋划。
国有企业的具体战略管
理特点如以下:
(1)科学性。
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经营
通常涉及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基础性行业,所以战略管理
需要具有科学性,在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与我国的国情相符合,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运行体制。
(2)长期性。
国有企业的战略制定需要研究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
性问题,需要指明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宏观性指导作用,在制定国有
企业发展战略时,需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各种问题。
在制定后,需要切实地推进
实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连贯。
(3)动态性。
企业战略是基于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的分析而对未来
作出的系统性、全局性的谋划。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适时跟踪内外部环境和资源
的变化,并且根据变化情况,不断对战略进行动态调整,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战
略计划以及阶段性任务。
(4)前瞻性。
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科学判断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
行前瞻性的谋划,认清环境和条件的利弊,趋利避害,从而抓住机遇,赢得未来
发展的主动权。
2.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
2.1战略分析
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战略分析是首要的步骤,同时也是整个管理流程的起点。
科学的战略分析,首先要借助科学的战略分析方法进行战略环境分析,为在
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出有效的战略决策奠定基础。
战略环境分析可分为外部、内
部环境分析及环境综合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生态、法律等宏观环境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行业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
括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等资源能力分析;环境综合分析可以运用SWOT
分析法来正确认识自身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优势和劣势,同时对新时代背景下企业
的发展机遇和威胁进行挖掘和识别。
从整体上来说,国有企业主要是由政府部门
出资设立的,在政策支持、政府关系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其他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更为多样,在战略目标设定的时候除了要
关注企业自身的利益之外,还要关注整个社会的利益,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
避免的劣势[3]。
对于机会和威胁,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一样,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能力、生存环境等进行分析。
2.2战略制定
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要设定战略目标。
其次要制定多种系统的、全面
的战略方案。
第三要从合理性、可接受性、能否发挥优势抵消劣势等方面对战略
方案进行评价并从多种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国有企
业战略的制定往往由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本身共同完成,不仅仅考虑企业如何在
市场中赢得持续竞争优势,战略制定的过程表现出了多重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战
略目标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可能会发生改变,原来的次要目标可能会变成主要目标,而原本的主要目标也会被调整。
这要求国有企业管理者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能够基于多重关系来提高战略制定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3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是将战略从理论转变为实践的过程,要对组织进行调整、对资源进
行调动,同时还要对管理进行变革。
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战略控制,即根
据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评审,及时发现偏差并纠正。
当前,国有企业通常首先通过年度预算管理来分解战略目标,制定绩效标准和奖
惩制度。
其次,通过年度绩效考核来衡量实际绩效并与奖惩挂钩。
第三,通过审计、督查等来加强监督,推动并强化战略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通过战
略滚动修编来采取优化纠偏措施,以顺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3.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策略
3.1对战略管理理念进行革新
国有企业战略一般分为企业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企业
总体战略以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决定企业的使命、目标,一般由国有企业的集
团总部制定。
企业业务战略研究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取得某一经营领
域的竞争优势,一般由国有企业的战略经营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制定。
企业职
能战略是各关键职能部门为支持企业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而制定的工作规划,一
般由国有企业总部的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能管理垂直条线统筹制定。
国有企业在指
令性计划经济时代,战略通常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在战略管理部门的辅助下确定,
然后按照企业的组织层次逐级向下分解。
在新时代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
业要对这一传统的战略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来
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对市场环境的应对能力[4]。
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高层管理者挂帅、覆盖各层次、各部门的战略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战略管
理仅局限于战略管理部门专职人员的传统方式;其次,在集团总部统筹工作标准、进度的前提下,要进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多轮次的沟通优化,以充分
听取各方面意见,增强三个层次战略的系统性。
3.2制定明确的战略管理目标体系
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前
提和关键,也是企业开展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在战略管
理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首先必须进行科学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其次要将企业的愿
景与使命转化为具体的、可衡量、可客观考核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业绩目标,以
及实现目标的具体时间。
第三,各层次的战略目标必须形成体系。
企业总体战略
目标为业务和职能战略目标提供制约和指导,业务和职能战略目标为总体战略目
标提供支持与保障。
3.3突出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
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在于赢得竞争优势,战略变革创新是为了获得可持续竞
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获得
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的,竞
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关系竞争力、资源竞争力
和能力竞争力三个方面。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首先与政府的良好关系、优秀的人
力资源队伍、低成本的资金资源、国计民生行业的资源及进入门槛都是其核心竞
争力,需要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不断放大和发挥。
其次,国有企业还要实施差异化
战略,推进差异化管理。
对运营过程当中的“深海”进行探寻,寻求更多待开发
的市场空间,在创造新需求的同时拓展更多的利润,寻找创造价值的新元素,这
样才能为差异化管理的实施创造条件[5]。
最后,国有企业还要大力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出体现自身特色的差异化文化背景,以独特的价值观和文化特色打造核心竞
争力的灵魂和精神内核。
3.4不断增强战略执行的力度
战略执行是战略管理的重要步骤,国有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不断增强战略执
行的力度。
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将战略目标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还要确保企业战略执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第一,积极加
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要提高领导的战略决策能力
以及战略管理能力,为战略实施提供有效保障,以更好地为广大员工提供正确的
指导。
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战略管理的热情,对他们进行
战略宣贯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同时加强员工绩效
考核,落实奖惩机制。
第二,积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增强组织对战略的适配性。
改变单一简单的直线型结构,立足实际选择与国企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多元组织结构,以强有力的组织来保证战略目标圆满实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
使企业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促进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企业战略管理的步骤分为战略分析、战略制定以及战略实施这三个环节。
在这个
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对战略管理理念进行革新,要明确战略管理的目标,同时还
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并不断增强战略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婷娜,陈皓,赵煜,李特,赵艳娇,茹毅,刘士诚,张明宇,彭福亮,杨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云南国有企业科技项目管理研究[J].云南科技管
理,2021,34(03):29-32.
[2]张惠琴,杨瑚.境外资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战略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3):23-29.
[3]叶广宇,刘洋.范式转变中的全球价值链整合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第八届中国战略管理学者论坛观点述评[J].经济管理,2016,38(01):188-199.
[4]宋铁波,唐研,何丹.新形势下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与展望——“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J].管理学
报,2018,11(05):669-674.
[5]李宝元,王文周,王明华,田雅琳.中国企业如何打造“战略中心型组织”——基于青啤BSC导入实践的案例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
发,2018(21):77-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