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l、本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交卷只交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否则计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
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
边表示女性人口。
图1是、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1~3题。
1.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造成、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B.教育水习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3.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
读图2和图3并回答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D.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
5.近年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化问题严重D.影响我自近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指引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并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
这一结果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
回答6~7题。
6.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最主要的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农业技术
7.从材料的分析可知,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提高粮食总产量B.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C.发展农业技术D.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读右图4回答8~1 0题。
8.如果图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
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
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9.如果图示曲线表示传统工业和新工业发展速度,则
A.曲线A代表新工业的发展过程
B.曲线A所代表的工业往往要求分散分布
C.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
D.曲线B所代表的工业多是接近原料产地或动力基地
10.下列工业地域中,可作为曲线B所示工业的典型代表的是
A.德国鲁尔区B.日本神户C.中国攀枝花D.美国“硅谷"
右图是铁路、水运、公路、管道四种运输方式的示意图,回答11~1 2题。
11.表示水运运输方式的是
A.B.Y C.D.W
12.宜采用铁路运输的距离区间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
14.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15.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越多地进人家庭。
据此回答16~18题。
16.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B.提高交通效率C.扩大居民出行D.节省城市用地17.对大城市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18.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读“世界某地农业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问题。
19.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
20.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
A.商品率高B.以种植业为主
C.科技水平低D.生产规模小
21.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类获取资和利用资的手段、方法的改进
B.大面积地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C.开垦草原和草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22.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要
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23.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①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
B.在②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
C.在③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
D.在④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可建一所幼儿园
24.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5.影响下列工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①印刷厂②电器装配厂③炼铝厂④水果罐头厂
A.①原料②动力③劳动力④市场B.①动力②劳动力③原料④市场C.①市场②劳动力③动力④原料D.①原料②动力③市场④劳动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右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10分)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_________(2分)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2分)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6分)
27.读“未人口、资、环境”关系图,回答:(14分)
(1)目前三者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
(6分)
(2)在三条曲线的相互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6分)
(3)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8.读下列材料以及印度矿产资、黄麻和工业的分布
图,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目前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
第二位。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印度的人均耕地逐年下降,1960
年为0.21公项,1999年已成为0.10公顷,减少了一半还
多。
预计到2050年,人均耕地只有0.07公项。
40年,印度
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倍,但人均粮食增长量只有35%。
材料二:印度矿产资、棉花、黄麻和工业的分布图
(1)从材料可以看出,目前印度在人口、耕地、粮食方面的矛
盾日益尖锐,主要表现是_____。
(6分)
(2)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硅谷”,其发展类型属于__________指向型。
(2分)
(3)分析班加罗尔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9.阅读下图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河流或矿产资)。
该城市未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
(4分)
(2)A、B、C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4分)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和自水厂。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
成下表。
(6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5DADDB 6~10DBACD 11~15CBABC 16~20CDDBA 21~25ABAAC
26.(1)17%左右(2)C(3)增加住房和就业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社会治安下降等。
27.(1)人口数量下降,环境污染减轻,资可利用时间变长
(2)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使人类向环境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越环境的再生速度,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产生环境问题。
(3)控制人口增长,使其在人口合理容量范围内。
28. (1)印度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减少;粮食出现短缺。
(2)技术
(3)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市场广阔;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政策的支持等。
29.(1)河流东北方向有新建的铁路及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好;有河流经过,用水方便,水运便利。
(2)B 环境优美;靠近文化教育区;位于河流上游;距工业区远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