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乡村四月课堂实录.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四月课堂实录
一、入诗
1、诵春
:(出示《春》、《小池》、《宿新市徐公店》)同学都熟悉些描写春天美景的句吧,一起一。
生:古。
2、感春
:一首首描春天的句,我仿佛走了那一幅幅美的春的画卷中。
今天老将要和同学一起走1000 年前的村,去感受四月的光。
3、说春
:如果你画一幅那村的画,你会在画上画出村的哪些事物?
生1:我要在画上画出漂亮的房子。
生2:我要在画上画出高大的木和青青的小草。
生3:我要在画上画出忙碌的人民。
⋯⋯
:作者翁卷就住在的村,他是南宋人,一生都没有做官,开始是在将府
里面当,后面又在私塾里面教,非常擅描写田园生活,首就是人翁卷的代表作之一。
二、解诗
1、读诗
:同学已学很多古了,你能用你以前的一首?
生 1 朗。
:你的真有感情。
但是要注意“了” “li ǎo”。
生 2 朗。
:(出示“蚕” “桑”)你的两个平舌音的非常准确。
一起来一。
:同学美的朗声起了老的朗趣,你也来老一。
(老用手打着奏。
)
生 1:老的非常的慢。
生 2:老第三句的更大声。
:老在朗的手上作了?是在朗干什么?
生:打奏。
:了。
要好一首,首先得要它画上奏,一好?
(同学自由地打着奏。
)
注:(出示奏)你的奏和老的一?更有胆量在大家面前展示你的朗声,
意出奏。
生1 。
:你的奏不明。
生2 。
:奏感真烈。
:下面我来分男女生,看看是男同学的更洪亮是女同学的更听。
男女生分。
2、论诗
:古的非常有味道了,那里面的句你理解了多少呢?下面我就来分小班合作
学:你都懂了哪些和句的意思? 3 分,待会儿,小班派代表言。
开始。
(同学分小班合作学。
)
3、析诗
:到,准好了?
A(子声里雨如烟)
小班 1:我小班从“子声里雨如烟”中理解到了在烟雨蒙蒙之中依稀能听得到杜的叫声。
:哪里有杜啊?
小班 1 :就是“子”。
:是的,子又叫杜、布谷,是勤的象征。
到杜,它和我四川有着一个非常凄美的呢?
想听?
以前我四川叫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望帝,他百姓也生,常四川人民开荒地,种植五谷。
辛苦了多年,把蜀国建成丰衣足食、一般的天府之国。
他死后都
放不下事,最成了布谷,会在春天蒙蒙雨中叫“布谷、布谷” ,仿佛在提醒着人“播种、播种” 。
所以,民把子看作是播种的使者,从不害它。
:你能用子般清脆的叫声一?
小班 1 。
:子在怎的境下啼叫?
小班 2:在如烟的雨中啼叫。
:(出示雨)蒙蒙雨,春雨,像牛毛,像花,像,滋了干涸的土地,滋养了地上的一
草一木,大地出勃勃生机。
你能出烟雨蒙蒙的感?
小班 2 。
全班。
B(村四月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小班 3:我从“ 村四月人少”中明白了民都非常地忙碌。
:“ 人少”就是“忙人多”。
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民的忙碌?
小班 3:从“才”和“又”可以看出来。
:(出示插秧、养蚕片)民都在忙碌些什么?
小班 4:民正在忙着插秧苗和蚕桑的事。
:民可能会忙碌些什么?
小班 5:他会除草、割草、可能中午了要回家做。
:那你能像人一用“才了⋯⋯又⋯⋯”来?
小班 5:才了除草又做。
:掌声送他。
小班 6:才了灌田又喂。
小班 7:才了挖土又插秧。
:面“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民,你有什么想要他?
小班 3:他每天作非常辛苦。
小班 5:民很朴。
小班 9:我想他你是最棒的。
⋯⋯
:(出示《》)是啊,一年之在于春,面辛勤作的民,李写道:生: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知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那诗歌还有第一句,哪个小班愿意来汇报的?
C(绿遍山原白满川)
生:我们从“绿遍山原白满川”中了解到了乡村的山岭和原野一片绿色。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绿色啊?(出示图片)
师生:有嫩绿、有翠绿、有深绿、有墨绿。
有树木的绿、有小草的绿、有庄稼的绿,山
坡上绿了,山坡下绿了,平地上绿了。
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
师:谁能读出这样不同层次的绿?
生1:绿遍山原白满川。
生2:绿遍山原白满川。
生
齐读: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
那怎样理解白满川呢?
生1:是指平地。
生2:是指田野。
师:(出示图片)看看吧,灌满水的田地,水波粼粼的,像一面面反光的镜子。
就是
“白满川”。
面对这样美丽的春景,难怪朱熹会在《春日》中赞美道: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三、画诗
师:一片片碧绿的乡村土地,一块块灌满水的稻田,再加上清脆的子规声叫,蒙蒙的细
雨如烟,插秧的劳动人民,这样的景物让我们用图画试着画出来吧。
生画图。
师:那绿的山原,白的水田,如烟的雨,如歌的子规声,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难怪诗
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
生配乐齐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四、唱诗
师:一首诗不仅是一幅画,还是一支歌。
想来唱一唱吗?
师根据音乐教唱。
师: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支歌,一首诗还是一篇文,同学们下课后试着把你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
绿地、田野
子规、细雨
蚕桑、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