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玉二中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九)
主备课人:丁响宇备课组长:时间:满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名(),字(),()时期邹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是继孔子之后第二代()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
本文中心论点是
()。
阐述了孟
()的人才观。
二、基础回顾
1、解释加线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
百里溪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3)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人恒过,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微写作:
1、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2、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适当的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
四、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
②方:正在。
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