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 第二章 细胞工程 1.2.3 细胞融合技术规范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第二章细胞工程
1.2.3 细胞融合技术规范训练中图版选修3
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大意义是( )。

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获取杂交细胞产品
D.生产杂交细胞
解析与植物体细胞相似,进行动物细胞融合的最大意义是突破了有性杂交
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B、C、D项均为动物细胞融合的应用。

答案 A
2.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用氯化钙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C.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D.该杂交瘤细胞的增殖方式和产物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解析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需要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或物理因
素来诱导,氯化钙不能作为诱导剂。

氯化钙的作用是在基因工程中用于扩大
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便于重组质粒进入细菌的细胞内。

答案 B
3.灭活的仙台病毒 ( )。

A.失去抗原性,具有感染力
B.具有抗原性,也具有感染力
C.失去抗原性,也失去感染力
D.具有抗原性,失去感染力
解析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灭活是指用高温或其他条件使病原体失去感染能力,但仍保留其抗原性,即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受破坏。

答案 D
4.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 )。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
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
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
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
解析细胞壁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是非生命结构,会阻碍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

答案 C
5.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下列步骤中正确的是 (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自然融合→再生细胞壁→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C.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D.分离原生质体→脱分化→再分化→得到杂种植株
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首先要获得不同生物的体细胞,用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成为杂种细胞,再经组织培养的过程形成杂种植株。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0分)
6.(16分)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________,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

(2)图中细胞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的特点,但难以在体外培养。

甲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2,是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的骨髓瘤细胞,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能____________,但不会产生抗体。

(3)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细胞3,这种细胞称为
____________。

把它在乙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4)过程①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过程②或③的培养方法能产生大量________抗体。

解析(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存在凝集原,其实质是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它可以与血浆中的凝集素特异性结合。

(2)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该细胞可以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但难以在体外培养,如果能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
交瘤细胞,就集中了B细胞可以产生单一抗体和骨髓瘤细胞可以无限增殖的优点。

(3)受抗原处理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在
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则能产生大量的细胞群的方法称细胞水平的克隆(或“单克隆”)。

(4)受抗原处理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要经过选择培养基的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要在小鼠腹腔内培养或体外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

答案(1)糖蛋白抗原(2)效应B淋巴(浆) 单一的抗A抗体(或单一的特异性抗体) 快速大量增殖(3)杂交瘤细胞单克隆(4)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抗A单克隆
7.(14分)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②是用________处理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后经③过程诱导原生质体
融合,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原生质体可能会形成________种细胞团(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

④是________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2)在⑤过程培养中,首先要经过____________进而进行____________才能形
成杂种植物幼苗,其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

(3)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
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________条染色体,还必须用_______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此时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4)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杂种植株为____________倍体。

解析(1)图示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图中①②表示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原生质体融合后可能形成三种细胞,即两个番茄原生质体融合、两个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一个番茄原生质体与一个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图中④是杂种细胞壁再生的过程,与该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因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

(2)杂种细胞首先经过脱分化进而进行再分化才能形成试管苗。

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3)番茄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A/2条染色体,马铃薯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B/2条染色体,利用杂交育种获得的后代体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各包含两 亲本的一半,即(A +B)/2,此植株是高度不育的,必须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使 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A +B)条,植株可育。

(4)番茄细 胞含2个染色体组,马铃薯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则杂种植物含6个染色体 组,为异源六倍体。

答案 (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 细胞壁再生 高尔基体 (2)脱分化 再分 化 有丝分裂 (3)(A +B )2
秋水仙素 A +B (4)六27214 6A4E 橎24981 6195 憕 +25428 6354 捔29808 7470 瑰31679
7BBF 箿^23642 5C5A 屚29084 719C 熜Ak21856 5560 啠&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