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版北师大版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改版北师大版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过程中C的转移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B.模型建构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C.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D.假说-演绎法: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和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发现
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时运用到模型构建的方法
B.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论证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科学家在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用到了核移植的方法
D.科学家探究细胞膜结构特点的实验用到同位素标记法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冬眠动物数量依次增加D.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B.—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年龄组成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某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5.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 t+1/N1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 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 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改善
6.下列关于三幅模式图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Ⅰ表示食物网,则能量最少的营养级是A所在的营养级
B.若图Ⅱ表示人体的体液之间的关系,则,甲的渗透压降低可能导致组织水肿
C.若图Ⅲ表示碳循环的过程,则④所代表的大气中的CO2库还有其他来源
D.若图Ⅲ表示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联系,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④固定的太阳能7.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垂直分层是空间异质性的一种表现
B.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大多是均匀的
C.环境条件能影响生物的水平分布格局
D.群落的昼夜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8.下列物质可能通过大气进入水体,污染损害水生植物的是()
A.CO2B.SO2C.沼气D.HNO2
9.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B.C.D.
10.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同等干扰强度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D.森林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动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12.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流入兔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通过兔的粪便排出最终被分解者利用
B.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D.供草合成有机物利用
三、填空题
13.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
1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又称K值。
15.根据课本基本概念和原理填空
(1)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能促进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两类。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____的稳定。
(4)植物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
(5)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6)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7)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
四、实验题
16.某河流的中下游流域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近几年随着生态治理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
当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时,会导致某些鱼类等种群不断减少甚至消失,使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明显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该河流中下游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
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和P元素引起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从绿色的河水中取样,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
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