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模式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护理管理创新项目汇编
中国护理管理 2020年11月30日 第20卷 增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紧急医疗救援受到广泛关注。

急诊绿色通道是紧急医疗救援的基础,它是指医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其工作由急诊科承担,目的是使患者赢得最佳治疗,特别是专科治疗的宝贵时间,降低死亡率。

因此,提高绿色通道的服务效能是诸多医院探讨和待解决的难题。

我院目前在绿色通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未建立统一的绿色通道信息化管理模式,不能在第一时间形成高效指挥;急诊绿色通道的诊疗信息传递及审批大多依赖人工传递,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有效途径对绿色通道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追踪、监管及评价;大众对绿色通道的认知不足,以普通流程就诊,贻误最佳救治时机。

因此,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绿色通道的综合管理,对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信息化智能平台的急诊绿色通道管理模式构建
宋晔 李敏玲 李会玲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案例背景:
作者简介:
宋晔,硕士,主管护师,急诊科副护士长,E-mail:*****************模式介绍
我院以急诊科为主体于2019年5月建立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动管理模式,设计研发急诊绿色通道信息化系统,优化绿色通道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建立绿色通道多学科联动管理
模式
建立点、线、面结合的响应机制:在主管院长的支持下,成立了多部门、多学科联动的管理模式。

由急诊科一键启动绿色通道并确定收治科室,专科病种专线响应,复杂疾病联合响应,提高急危重患者检查和住院效率。

建立护理快速反应团队:信息平台发送绿色通道启动信号,科室、辖区按照不同级别响应,根据不同病种设立结构化护理救治模式,明确分工,提高配合及抢救效率。

2 开发急诊信息化系统,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1)早期识别。

建立分诊评估索引,实现分诊的同质化,智能评估完成病情分级,帮助护士早期识别绿色通道患者。

(2)快速安置。

①直观浏览科
室床位占用情况,及时分流调整,分诊护士通过信息系统查看各区域床位使用情况,电话指挥快速完成抢救空间的预留和调整,保障绿色通道患者的安置;②信息平台设定绿色通道“虚拟”床号,建立专病绿色通道救治单元,急诊科及联动
科室随时保留移动监护设备一套,灵活划定空间作为绿色通道患者接诊区,提高救治效率。

(3)专属标记。

通过系统确认
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后,在其检查、检验、处方等同步生成绿色通道标记,优先处置。

(4)简化流程。

①接诊流程前移,缩短绿色通道开通时间,建立绿色通道虚拟账号,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接诊,避免了以往纸质审批获得实体卡才能接诊的弊端;②预设疾病医嘱包,一键勾选,提高医生工作效率;③建立绿色通道
护理记录模板,提高记录的规范性,缩短记录时间;④医护信息共通,
医护共享信息界面,无需进行系统切换,可查阅患者诊疗及护理信息。

(5)高效会诊。

①会诊、检查信息同步上传,专科医生提前获取患者病情信息,有的放矢,提高会
诊效率;
②突发事件患者数量较多时,可查询患者的床号及数量,能够及时调派会诊医生,并实现远程会诊。

3 基于信息化完成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效能(1)实现过程跟进及阶段性诊
9
护理管理创新项目汇编
中国护理管理 2020年11月30日 第20卷 增刊
疗评价。

信息系统自动记录绿色通道患者入院、检查、会诊、治疗的时间节点,便于对患者救治过程的追踪及各阶段诊疗效率的改进评价。

(2)全方位掌握患者病情进展及变化。

实时查看患者生命体征、诊疗状态及治疗全周期的信息。

(3)能够对不良事件进行反查
和溯源。

信息系统存留并固化客观证据,可有效进行问题调查。

4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大众宣教提高民众对绿色通道就诊流程及现场处置的知晓率
通过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完成知识普及,定期更新;设计原创心肺复苏宣教操,便于大众掌握;院内每周定时进行医护联合绿色通道相关知识宣讲。

创新亮点
构建绿色通道管理架构,对患者进行全流程管理,促进质量提升;智能评估,同质化分诊,早期精准识别急危重症患者,早期启动绿色通道流程;优化绿色通道开通及诊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取得成效
对比2019年项目实施前(2019年1—5月)和实施后(2019年6—11月)开通绿色通道的患者相关数据,实施前绿色通道患者为90例,实施后为94例,实施后均获得有效改善。

1 绿色通道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节
点处置时间缩短
分诊处置时间(护士完成病情分级并安置患者至相应床位所需时间)、绿色通道开通所需时间(医生首次接触患者至完成医嘱开立所需时间)、专科介入时间(绿色通道会
诊信息发出至会诊医生到达患者床边所需时间)、检验获取时间(血样送至检验科至获得报告的时间)、检查获取时间(患者进入CT 室至获得报告的时间)、急诊滞留时间(患者进入急诊至离开急诊住院的时间)
均比实施前减少,见表1。

2 重点病种关键点处置时间缩短
(表2)
3 绿色通道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
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表3)4 分诊准确率提高
分诊准确率是指护士的病情分级与医生再次评估分级相符的比
例,项目实施后,护士分诊准确率由实施前的90.11%提高至98.9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 =0.013)。

5 患者满意度提升(表4)
推广价值
急诊科借助信息化平台对绿色通道患者进行多学科联动管理,做到智能分诊,早期识别,快速安置;简化诊疗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促进质量改进;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及医护患满意度,实现了绿色
通道的闭环管理。

(编辑:孙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