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的构成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授的内容是现代汉语当中词的构成问题。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应该先知道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单句、复句)——句群(句组)。
从这个序列表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位于二级序列,所以,要了解它,我们首先得了解语素,再来分析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
语素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因此,我们可以讲,语素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而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
有的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像“吩咐”“葡萄”“咖啡”“马”“牛”等。
“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
这种情况下,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
有的词是由好几个语素构成的,像“语言”“鸡蛋”“书本”,“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
这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些词中到底有几个语素。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指的是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完美”“健美”等。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
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
这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
这类语素活
动能力比较弱。
不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也不能独立成词,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比较固定。
这类语素活动能力很有限,粘附性很强,所以又叫粘附语素。
如“阿”“初”“子”等。
根据在词中的作用的不同,我们把这些语素分为词根、词缀两类。
词根: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是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例如“电线、电视、电影、电话、电灯”等,其中的语素都是词根语素。
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词根一起构成词。
汉语的词大部分是由词根语素构成的。
词缀:词缀是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
根据位置的不同,一般把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三种。
词缀不同于词根,它们只能粘附在词根上,主要作用是构成新词,它们自己不能独立构成词,只能缀挂在词根上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这么总结:自由语素都是词根,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属于词缀。
现代汉语中根据语素构成词的方式,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两类词语:
一、单纯词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
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也是单纯词。
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
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
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
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联绵词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一起形成词义的单纯词。
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
1.双声联绵词
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2.叠韵联绵词
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3.非双声非叠韵联绵词
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
例如“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二)叠音词
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猩猩”“姥姥”“爷爷”“奶奶”“婆婆”“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
(三)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例如“嘎吱”“知了”即是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又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
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四)外来词(音译词)
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
例如“咖啡”“的士”即是模拟英语词的声音形式形成的词。
又如“幽默”“巴黎”“吉普”“马拉松”“白兰地”“乌托邦”“歇斯底里”“英特纳雄耐尔”等。
音译词无论其音节有多长,单个的音节都没有意义。
二、合成词
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是词根语素,还是词缀语素,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
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三种:
(一)复合式
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合成词内部结构的方式就有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并列式(联合式)
并列式(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
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
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小练习】说明下列并列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途径体制价值关闭收获改革
B. 骨肉尺寸领袖眉目买卖始终
C. 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
A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B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结合后产生新的意义,如“骨肉”是至亲的意思,“眉目”是头绪、条理的意思。
C 组的合成词,两个词根组合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如“忘记”只有“忘”的意思,“动静”只有“动”的意思。
C 组合成词又称“偏义词”。
2.偏正式
偏正式复合词是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
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小练习】说明下列偏正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人流气功冰箱热心小说
B. 密植游击腾飞倾销筛选
说明:A 组为定中关系,B 级为状中关系。
3.补充式
补充式复合词是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小练习】说明下列补充式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的不同。
A. 提高说服推翻立正阐明合成
B. 车辆书本马匹枪支人口羊群
说明:A 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B 组合成词,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4.动宾式
动宾式复合词是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
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
主谓式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
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
重叠式复合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
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疑难点: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两个音节拆开后没有意义或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就是单纯词,反之是合成词。
(三)附加式
附加式的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根据词缀所在的位置分为两种情
形。
1.前缀+词根(词缀在前,词根在后)。
例如“老师”“阿姨”“老虎”“老百姓”“阿哥”“阿妹”“第一”“第二”“初一”“初二”等。
2.词根+后缀(词根在前,词缀在后)。
例如“扣子”“桌子”“现代化”“甜头”“作者”“自觉性”“风儿”“突然”“忽然”“邮递员”“酸溜溜”“黑乎乎”等。
同样是词缀,构词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如“老师”“老百姓”中的“老”,“桌子”“石头”中的“子”没有什么意义,主要陪衬音节。
有些有一定附带的意义,如“第一”“初二”中的“第”“初”表示次第的意义,“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乎乎”带有某种强化的意义。
还有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如“扣子”“想头”中的“子”和“头”将动词“扣”和“想”变成了名词。
此外,同样一个成分,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语素。
如“老”,在“老者”“老人”“长老”“王老”等词中,是词根语素,在“老师”“老大”“老鼠”“老虎”“老百姓”等词中,是词缀语素。
应注意分辨。
合成词可以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多个语素组合而成,该类复杂的合成词有多个结构层次,每个结构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关系。
如“痱子粉”(也可称为短语),“痱子”和“粉”是一个大层次,两者之间是偏正关系;其中“痱子”内部还可以再分出一个层次“痱”和“子”,两者之间是词根加词缀的附加关系。
无论怎样复杂,合成词的结构关系都应以第一个结构层次为依据来确立。
“痱子粉”的结构方式是偏正式而非附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