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面对疫情恐慌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情绪但越是如此我们①_______________ 过度的恐慌不仅是谣言的温床②_______________ 譬如盲目就医、抢购物资等等这些举动不仅会影响医疗秩序冲击物价还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进一步恶化为此媒体、专业人士应努力将科学的防疫方法告知更多的人③_______________ 并掌握自我鉴别、自我隔离的基本方法从而平抑恐慌情绪这不仅能够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秩序也能让有限的防疫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答案】①越是要克服这种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 ②也可能使人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举动, ③让人们认识到恐慌无用
【解析】①通过前句中的“但”一词可知此处应与前文“恐慌是一种难以避免的情绪”构成转折关系由“越是”一词可知此处应用“越是……”的句式后文“过度的恐慌不仅是谣言的温床……”提到了过度的恐慌造成的负面影响故此处应填“越是要克服这种情绪造成的负面影响”之类的句子
②通过前句中的“不仅”一词可知此处应与前句形成递进关系需要包含“也”或“还”等关联词后句“譬如盲目就医、抢购物资等等”例举了过度的恐慌可能会带来的举动故此处应填“也可能使人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举动”之类的句子
③从“为此”一词可知此处是对前文的总结后文“并掌握自我鉴别、自我隔离的基本方法从而平抑恐慌情绪”是对前句“媒体、专业人士应努力将科学的防疫方法告知更多的人”目的及影响的分析所以此处也应当是对前句目的及影响的分析并且紧扣前文的主题词“恐慌” 故此处应填“让人们认识到恐慌无用”之类的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2.(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至治然视今日承平亦希矣!
②帝新听政珏数称道《无逸篇》以劝
A. 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
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B. 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C. 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D. 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答案】B
【解析】(1)原文标点为夫王者之举为天下法不可不慎且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
“法”在语境中属于动词是“学习”的意思作“举”的谓语故应在“法”与“不”之间断开排除A、D两项“可也”是对“召之”的评价二者不可断开排除A、C两项
故选B
【答案】D
【解析】(2)D项太子宾客官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答案】A
【解析】(3)A项“尚未成年”错“甫冠”是“刚成年”的意思
【答案】(4)①治理天下十四年虽然没有达到最好的治理不过看今日天下太平也是少见的呀!
②皇帝刚刚临朝听政李珏多次称扬《无逸篇》来勉励
【解析】(4)①临降临此处引申为“治理” 至治最好的治理至极治治理承平天下太平希少
②新刚刚听政此处指“处理政务” 称道称赞劝勉励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2)颈联为什么要写蒋诩和邵平?请简要分析
A. 听闻弟弟杜观奔赴蓝田迎接妻儿并将一同到江陵兄弟团聚未来可期诗人喜不自胜
B. 庾信和罗含在江陵都有住宅只是现在不知“作谁家” 表达了深沉的昔盛今衰之感
C. 颔联对仗工整其中以“若在”与“如存”相对想象江陵住处短墙和乔木若存之景
D. 因为最近几年生病诗人只能喝一点点酒但是兄弟相聚劝酒尽可畅饮无须叹息
【答案】B
【解析】(1)B项“深沉的昔盛今衰之感”不当首联借庾信和罗含的典故旨在说明江陵曾是先贤雅居之地只是不知道那些旧时宅第现在成了何人之家
【答案】(2)①写作者对住处的设想希望自己可以效仿蒋诩在门前开三条小路可以像邵平一样在园中种瓜②表达对安定自足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宁静的人生追求
【解析】(2)此处写蒋诩和邵平运用了典故蒋诩在门前开三条小路只通向其他高士而不与其他俗人交游邵平为布衣在园中种瓜杜甫在这里提到蒋诩、邵平是因为他们都是以前的隐士但不能拘泥地认为杜甫一定门前只开“三径” 或肯定要去种瓜颈联两句是说等我们到了江陵我们在那里盖房子、在那里的生活也要学从前隐士高人的样子由此可见杜甫渴望像蒋诩和邵平一样过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安定自足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宁静的人生追求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4.(1)以下不符合“母亲是我的严师”的一项是()
4.(2)以下对语段的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4.(4)下列选项中不属选文内容的一项是()
4.(5)结合全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地责罚“我”
B. 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C. 犯的事小母亲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D. 母亲听闻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就真用舌头舔“我”的病
【答案】D
【解析】(1)D项“母亲听闻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就真用舌头舔‘我’的病”体现的是母亲是“慈母” 而不是“严师”
【答案】A
【解析】(2)A项“是为了养成孩子不向别人卑躬屈节的人格养成不容许别人歧视、
侮辱的品质”理解有误母亲从来不在別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是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
【答案】A
【解析】(3)根据“先……然后……或……或……”的先后动作来看应该是先“责备”再“行罚” “行罚”的内容就是“罚跪”或“拧我的肉”
故选A
【答案】C
【解析】(4)根据选文内容来看母亲的行为有“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但她已
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
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添我的病眼” 并没有“每天叫‘我’起床教育‘我’”
故选C
【答案】C
【解析】(5)A项“字退之”错误字“适之”
B项“用成年人的笔法回忆童年生活”说法错误本文是作者用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

D项“以说明形式”说法错误应该是以叙述的形式
故选C
5.(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2)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促进成果转化、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创新激励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有力手段
B. 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阶段
C. 如果解决供给侧短板、社会发展瓶颈等问题就一定能全面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D. 不管是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还是社会组织能够替代的服务功能政府都要减少干预
【答案】A
【解析】(1)B项“当今中国重大颠覆性技术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错原文中
“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
C项“就一定能全面提高”说法太绝对化
D项“政府都要减少干预”表述有误原文是“政府部门都可以放手”
故选A
【答案】D
【解析】(2)D项文章中没有用对比的手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低于世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水平”也于文无据
【答案】C
【解析】(3)C项理解有误原文是说“我国科技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3)王国维指出诗歌意境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下列诗句中最属于王国维所说“无我之境”的一句是()
6.(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推断“有我之境”的内涵
6.(5)王国维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隔”之句请结合材料一作简要分析
A. 一篇作品想要实现写景写情“语语都在目前” 需要诗人扫尽一切阻隔把自己深入到事物当中进行审美观照
B. 王国维赞周美成“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轻圆一一风荷举”得荷之神理在于他咏物时真情流露、自然动人
C. 梦窗诸家写景虽格韵高绝然读者欣赏时常有“隔雾看花”之恨主要原因是作者在表现物我关系时物我不分
D. 对于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进行的深入阐述折射出道家思想对王国维的影响
【答案】C
【解析】(1)C项“主要原因是作者在表现物我关系时物我不分”归因错误“物我不分”是一种不隔的状态材料一原文说“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因为他们作词皆喜在表面文字辞藻上下功夫刻意追求婉曲文饰之美使读者欣赏时常有‘隔雾看花’之恨” 可见主要原因是“隔”
【答案】B
【解析】(2)B项“无感情、无个性”错误材料二原文说“这种‘无我之境’不是无感情、无个性的境界”
【答案】C
【解析】(3)A项“自在”“愁”是作者主观情感的直接表现
B项“我”将孤独的情感投射外物之中将春寒袭人、夕阳西下、杜鹃啼血这些凄凉的景象集中在一起
C项诗中看不到作者的身影和情感是用纯客观的眼光在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属于“无我之境”
D项作者将自我的愁苦心境移落到客观景物“篱菊”“渚莲”之上
故选C
【答案】(4)①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物我各自独立界限分明②在写作过程中受利害关系的影响不能超脱人生世俗的藩篱
【解析】(4)“有我之境”的内涵可根据“无我之境”来推断“无我之境”受庄子影响材料二原文“无我”就是“回归自然天性取消自我” 可见“无我”是一种对待自然的态度“我”与万物为一体成为万物中的一物那么与之相对的“有我之境” 就是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物我各自独立界限分明“无我之境”在创作中的表现是“所谓‘无我’ 是指诗人对自我的超越把我视为万物中的一物对它物没有任何欲求从而使所创造的意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无我之境’乃是指审美主体‘我’与外物‘无利害之关系’ 审美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全部沉浸于‘外物’之中达到了与物俱化的境界” 也就是在创作中超脱了世俗的藩篱不受利害关系影响与之相对的“有我之境”则是在写作过程中受利害关系的影响不能超脱人生世俗的藩篱据此理解“有我之境”的内涵即可
【答案】(5)【示例】描写对象作者选取菊、东篱、南山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人闲逸而自在山高远而静穆的画面
描写态度把自己深入到自然中的一景一物当中创造出天(自然)与人合一、物我两忘
的境界
个人情感审美主体“我”与外物超脱人生世俗的樊篱无利害之关系
读者感受能真正领会作者状写的情与景感知诗人已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生命在那一刻达到完美的境地
【解析】(5)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不隔”的含义“所谓不隔就是指诗人以艺术思维的
方式来进行审美观照诗人扫尽一切雾障阻隔把自己深入到事物当中” 然后赏析诗句“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了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
恰与南山相会后句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 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
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从描写对象上看作者选取菊、东篱、南山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人闲逸而自在山高远而静穆的画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此景物在眼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看到从个人情感上看作者把自己深入到
自然中的一景一物当中创造出天(自然)与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正如庄子所说“超脱人生世俗的樊篱了解宇宙变化真性” 诗句中的“我”与“南山”是平等而自然的关系“我”和“南山”都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此诗句中审美主体“我”与外物超脱人生世俗的樊
篱无利害之关系从读者感受来看“不隔”是“作者本身具备真挚的情意这样才能做到言
情真切写景鲜明和文辞自然的统一如此才能令读者真正领会感知作者状写的情与景”
而“隔”则是“使读者欣赏时常有‘隔雾看花’之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能使读者真正
领会作者状写的情与景感知诗人已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生命在那一刻达到完美的境地
因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不隔”之句
7.(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7.(2)小说中画线的老布莱森说的话表层意思是什么?又有怎样的潜台词?
7.(3)欧·亨利式结尾的最大特点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本篇小说结尾的这个特点
A. 题目“一千美元”是这篇小说的线索从开始律师宣读遗嘱到吉伦按照遗嘱去花这一千
美元再到律师开启秘密附则都与之密切相关
B. 读者从吉伦简单的话语中可以侧面了解到吉伦的叔叔生前经营着一家进行医学科学
研究的公司此人对自己的亲属和管家十分刻薄吝啬
C. 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作者往往将人物完整的一句或几句话分割开来
进行叙述这样显得灵活不呆板且具有缓冲作用
D. 小说中律师托尔曼这一角色非同小可自不必说老布莱森和海澄小姐这两个人物也不
可等闲视之尤其是海澄小姐小说主题与之相关
【答案】B
【解析】(1)B项“吉伦的叔叔生前经营着一家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公司”“此人对自己
的亲属和管家十分刻薄吝啬”错误选项依据不足不能从“他把一部分钱留给了培育出一
种新细菌的人把其余的用来建立一所能杀死这一细菌的医院”这句中得出这个结论也
不能从“他的两个管家各得到一枚印章戒指和十美元他的侄女得到了一千美元”这句中
认定吉伦的叔叔生前为人刻薄吝啬
【答案】(2)表层意思给吉伦提供几个一千美元可以做的事情供其参考潜台词①暗
示吉伦应该用一千美元去做有意义的事情②暗示吉伦曾挥霍金钱
【解析】(2)这句话是老布莱森对吉伦“一个人用一千美元到底能干什么呢”这个问题
的回答“可以用它置起一个幸福家庭”“可以为一百个孩子买足他们一个季度要喝的牛
奶”“可以资助一个有抱负的孩子完成学业”“可以给你喜欢的人买上一条钻石项链”是老
布莱森给吉伦提供几个一千美元可以做的事情供其参考即老布莱森说的话表层意思
其中“可以用它置起一个幸福家庭”“可以为一百个孩子买足他们一个季度要喝的牛
奶”“可以资助一个有抱负的孩子完成学业”这些是有意义的事“至于你可以给你喜欢的
人买上一条钻石项链”中的“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即在老布莱森的认知中吉伦是不会做
这些有意义的事的暗示吉伦曾挥霍金钱同时也暗示吉伦应该用一千美元去做有意义的
事情
【答案】(3)①主人公吉伦本来将叔叔遗赠的一千美元给了他心爱的海澄小姐但最后将事先如实写好的花销报告撕掉撒谎说自己将一千美元赌赛马输掉了吉伦本来十分看
重这一千美元并按法律程序履行消费规则但最后的举动让人感到出乎意料②在托尔
曼最后向吉伦宣读秘密附则时吉伦知道了如果自己胡乱花掉这一千美元叔叔留下的五
万美元的债券将给海澄小姐于是他撒谎目的是让海澄小姐得到这五万美元债券吉伦为了爱情为了海澄不惜撒谎自毁这又在情理之中
【解析】(3)①主人公吉伦本来将叔叔遗赠的一千美元给了他心爱的海澄小姐但最后将事先如实写好的花销报告撕掉撒谎说自己将一千美元赌赛马输掉了吉伦本来十分看
重这一千美元并按法律程序履行消费规则但最后的举动让人感到出乎意料②在托尔
曼最后向吉伦宣读秘密附则时吉伦知道了如果自己胡乱花掉这一千美元叔叔留下的五
万美元的债券将给海澄小姐于是他撒谎目的是让海澄小姐得到这五万美元债券吉伦为了爱情为了海澄不惜撒谎自毁这又在情理之中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历史上曾先后建立过捍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等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重镇从20世纪70年
代起我国考古科研人员就对此处遗址进行了持续发掘研究 2020年考古人员集中对白
帝城遗址中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成片发掘其中子阳城皇殿台、中间台两个高台遗址发
掘清理了一批汉代、六朝、晚唐五代和南宋建筑遗存确认了子阳城遗址东汉始建、六
朝沿用、晚唐五代筑台、南宋拓展的历史演变过程建立了子阳城遗址的年代序列为探
讨历代白帝城的空间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答案】2020年考古人员对白帝城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成片发掘确认了子阳城的历
史演变过程建立了遗址的年代序列
【解析】对于压缩语段的问题应首先找到语段的关键信息关键信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事件、以及事件的影响或所导致的后果然后将关键信息连贯成一句通顺的句子即可本
题中时间为“2020年” 事件为“考古人员对白帝城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成片发掘” 事件的影响是“确认了子阳城的历史演变过程建立了遗址的年代序列” 据此进行整合作答即可
注意字数要求
9.(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莫言、曹文轩、贾平凹、阎连科、麦家、刘慈欣……”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9.(2)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A.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
C.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人了”
D. 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答案】B
【解析】(1)原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
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
B项表列举同类事物省略与例句相同
C项表说话断断续续
D项表疑问
故选B
【答案】(2)①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②迈入新的一步
【解析】(2)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第①处根据前文“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实现了从学习到对话的转变这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可知此处说的有关于改革开放对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影响根据后文“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可知此处可以使用“不仅”作为连接词据此可填写“改革开放不仅转变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之类的语句
第②处根据后文“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可知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迈进了新的一步据此进行填写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