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的影响评价
【摘要】目的:评估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的临床
效果。

方法:以抽签原则对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纳入的78例糖尿病
患者进行分组,一组即为39例,试验组予以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参照组
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差异进行比对。

结果:试验组糖尿病
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高于参照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呈现出数据验证统计分析价值。

结论:将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
患者中可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的为2型糖尿病,发病之后具有不能治愈
且需终身用药的特点,住院过程中通过医院医护人员的护理与治疗,能够稳定患
者血糖水平[1];但是如果院后患者不能进行持续性护理,导致不能获得理想地控
制患者自身血糖水平,进而影响生存质量。

为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在2021年5
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中运用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与
常规护理干预的对比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数据即为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参与诊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参考抽签原则实施分组,试验组归入患者39例,最大及其最小年龄:74岁/50
岁,中位年龄(62.54±6.32)岁,女性、男性:19/20。

参照组归入患者39例,最大及其最小年龄:75岁/49岁,中位年龄(62.44±5.99)岁,女性、男性:
20/19;较比验证两组一般资料指标数据,P>0.05,不呈现出组间验证差异。

纳入样本标准:入组样本均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2]相符合;且未伴发糖尿病其他并发症,自愿签署告知书,得到伦理会批复。

排除样本标准: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合并精神异常患者;不配合患者;
年龄超过80岁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提醒患者需要保证均衡的营养,对体质量、血糖进行控制,定期适量开展活动,如果发生严重慢性或者急性并发症,应
该及时告知医生到医院就诊。

并且日常需要做好心理干预,维持良好心态,遵医
嘱用药。

试验组开展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1)构建护理小组,选择若干名具
有经验的专业医务人员构建微信公众号,其中主要包括个人中心(个人基础信息、公共号使用教程)、轻松控糖(血糖历史、控糖知识、血糖监测方法)及其糖尿
病知识板块(简述糖尿病知识、疾病日常护理、账号最新动态)等三部分。

(2)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正确指导其添加医院微信公众号,当患者账号注册好后认
真填写与核对个人基础信息,形成电子档案,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后台。

(3)医
院配专人于每周三、五负责通过图片、视频及其文字等形式将运动、饮食、用药、监测血糖等糖尿病知识上传。

由专科护士在工作日每晚7:30至8:30 进行在线答疑,鼓励平台上患者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定期上传监测数据,分享自身控糖方法
和经验,如发生异常情况,护理人员进行分析了解予以有效方法实施处置。

(4)在微信平台预先设定和糖尿病知识相关的关键词,并且设置为自动回复,当在平
台上搜索关键词以后系统能够进行知识的自动推送。

(5)定期评估,护理人员
于工作日每晚8:00-9:00依次与患者进行及时交流,了解患者情况,解答患者与
家属疑问,告知其需要遵医嘱下运动、用药、饮食与控糖。

1.3 指标数据分析
(1)自我管理水平: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通过糖尿病专科疾病患者自
护行为量表(SDSCA)实施分析,总分即为42分,主要有规律运动、血糖监测、控
制饮食、足部护理、谨遵用药、低血糖预防及处理等6个维度,通过5级评分法进行评估,数值越高表示具有越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2)并发症主要涵盖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血糖水平:对两组患者HbA1c、FBG、2hPBG水平通过生化检测仪进行检测。

1.4 数据统计方法
采取t检验进行验证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进行验证并发症发生率,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实施SPSS26.0 统计学软件包分析,P<0.05,呈现出数据验证统计分析价值。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水平
相比较于参照组,试验组糖尿病患者HbA1c、FBG、2hPBG、SDSCA评分更具优势,P<0.05,呈现出数据验证统计分析价值。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水平对比
组别例

HbA1c(%)FBG(mmol/L)2hPBG(mmol/L)
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
试验
组3
9
8.66±
3.02
7.01±
0.69
8.57±
2.79
6.99±
0.69
11.39±
3.99
9.69±0
.68 3.58
参照
组3
9
8.69±
3.11
7.75±
0.52
8.52±
2.22
7.58±
0.55
11.28±
4.39
10.39±
0.57 4.18
t0.0432 5.34870.0875 4.17560.1157 5.1792 P0.96560.00000.93040.00010.90810.000
2.2 比较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相比较于参照组的17.95%,试验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6%更低,P
<0.05,呈现出数据验证统计分析价值。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组别例

高血糖高
渗状态
低血糖糖尿病酮
症酸中毒
发生率
试验组39100 2.56%
(1/39)
参照组3932217.95%
(7/39)
X2 5.1043 P0.0251 3 讨论
糖尿病疾病的形成可能和胰岛素分泌存在一定联系,但临床尚未获得明确的
发病机制,其中可能和炎症与氧化应激会损害胰岛β细胞等具有关系。

在临床
治疗糖尿病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血糖水平,因此,控制血糖是临床护理的首要目标。

此外,对于出院患者实施长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利于改善患者自我意识,提升
自我管理水平[3]。

延续性护理实际上是予以出院患者协调且持续服务的一种护理方法,利于减
少患者再住院率。

但以往使用的延续性护理方法不能对个体进行精准落实且持续
服务,促使不能体现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4]。

随着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
步与发展,微信逐渐发展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本院考虑通过
微信平台开展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进而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便捷性。

本次结果证实,试验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水平
与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呈现出数据验证统计分析价值。

综合以上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运用微信平台下的延续性护理获得优于常规
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明,许丽颖.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3):59-62.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1(008):041.
[3] 徐亚,徐丹丹. 观察ADOPT问题解决模式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
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8):1509-1512.
[4] 李琳,邓亮. 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2,29(10):1457-14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