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医:医者,意也(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籍里的中医:医者,意也(二)
☯自学中医☯治未病☯
传统医学的神韵,常以“医者,意也”以体现其审因论治的灵活性。

5、张从正击木疗惊
张从正(1156年~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

金代名医,金元四大家之首,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见解,誉为“攻邪派”代表。

睢州考城县郜城乡(今河南省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屯村)人,享年72岁。

张戴人一生著述颇丰,除《儒门事亲》外,尚有《心镜别集》、《张子和治病撮要》、《秘传奇方》等等。

清代俞震《古今医案垵》也记载了张从正的一段故事:
卫德新的妻子,外出旅途中,宿于楼上,夜间遇上盗贼抢劫烧屋,因受惊恐而跌入床下。

从此以后,一听到响声,就昏晕不醒人事,家里人就只能谨慎,连行动都是轻脚妙手慢慢走,生怕惊动她。

这毕竟不是常事,为此请了多位先生治疗,服了许多人参、珍珠、安神定志丸等类药物皆无效,医生大多按心脏病、肝风病来治疗。

卫德新只好慕名请名医张从正来诊治。

张先生诊断后说:“惊者为阳邪,从外而入;恐者为阴邪,从内而出。

惊不知而恐自知,足少阳经络属胆木,此病是因惊而胆气受伤啊。


于是命令两个侍女,把患者之手拉到高椅之上,在她面前放一个木凳。

张戴人手持木棒对患者说:“你看看这凳子”。

随即用木棒猛击木凳,患者大惊。

张先生说:“我用木棒敲木凳,你何必害怕呢?注意,我再敲下,不用怕。

”说着,连续又敲了几下,患者受惊较前轻微。

在相互闲聊一会后,张先生说:“以后不用怕,都是自己人弄出的声音,你看我再敲敲,有什么可怕的嘛。


说着又敲了许多下,并暗地叫人在屋里也敲门打窗。

患者终于安静下来,对张先生笑着说:“莫敲了,我不怕,是请您来给我看病的啊,
不是逗乐,还是开点药吃好了”……
张先生又暗地吩咐家人:夜里使人再给敲打下门窗,让患者逐步能适应就好了。

家人当天晚上如比办理,但患者安然入睡,一直睡到天明……从此头晕心h慌的病也就没有再泛了。

在回程的路上,张戴人的徒弟问师父:“为什么敲木头也能治头晕、昏倒病呢?”师父说:“惊者平之”是《黄帝内经》的治则之一;平者,常也,平常见到的,哪有惊慌的道理。

叫患者居高临下,下视收神以安神志;神志安定,司空见惯,当然不惊;又配合药物安眠养神,自然会好的。

徒弟赞曰:“医者,意也!真是精思颖悟的师父老手笔啊!”
6、葛可久拍案催产
葛可久,名乾孙,元代医学家,平江路(今江苏苏州吴县)人。

世代业医,其父葛应雷为名医,他幼承家学,医术精良。

其他医生不能治愈的病,往往求葛先生治,多有奇验,因而名闻大江南北。

著有《十药神书》、《医学启蒙》等书,大多已失传,名存实亡。

现存的有《十药神书》一卷,刊于1348年。

收载了十种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等天干次序排列。

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

1949年后有影印本。

明代黄玮《蓬窗类记》记载到:一邻家妇女,怀孕将到十月,忽然胎气上攻,痛得忍耐不住,诸医束手无策,又请来葛可久先生治疗。

葛先生一诊察,就用手猛拍桌案,严励地猛吼一声,孕妇吓得大惊,顿时婴儿出世了。

葛先生又来安慰她说:“我看到您两面泛青,这是胎气不降反而上升的缘故,如果不急时抢救,是很危险的。

所以,我才专门设法使您受惊的,您猛然受惊,胎气必然下降,胎儿可以自然降生”。

注:《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葛先生施“击案猛叫”之法,使孕妇得以顺产,并非偶然,而是先生对经典的熟识活用,说明先生的医术高明是有娴熟经典渊源的。

7、滑伯仁桐叶助生
滑寿(1304~1386),字伯仁,晚号樱宁生,元代医学家,襄城(今河南襄城县)人,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

自幼灵敏好学,攻习文词,通经史诸家,后精医学……
滑先生不仅精通《素问》、《难经》,而且融通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三家学说,所以给人治病有“奇验”;“决生死无差憾。

”他还著有《读伤寒论抄》等医书多种,受到后世医人的赞誉。

明代许浩《复斋日记》记载说:滑寿先生给人治病,不拘泥古方,用药效果百发百中。

有年秋天,苏州一些做官的人,邀请滑先生同游虎丘山。

偶遇一家孕妇难产,就请滑先生去家诊治,同游的伙伴又不想撤伴让他走,这时滑先生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走到石台阶下,捡起刚落地的梧桐树叶,交给病家说:“拿回去赶快煮水给孕妇喝,汤喝下就下了”……
一同游山的人坐下宴饮未尽,病家来酬谢滑先生说:“小儿己生下来了……”
同遊的人都觉得很神奇,就问滑先生究竟有什么密诀?医书上有记载吗?
滑先生漫条斯理地说:“医者,意也!临床以意度事,哪有固定的方药啊。

凡妇女怀孕,滿十月临产属正常,超时难产多为气虚的缘故。

梧桐叶得秋金肃降之气而落,煎汤借其肃降之气,以辅助产妇之正气下迫;正气有了拍降的大趋势,哪有不顺产的道理?”
注:秋气肃降,万物凋零,滑先生借梧桐叶降落之金气以催胎儿下降,沒说梧桐叶真能催生,意在借用秋降之气。

8、韩飞霞墨符活人
韩飞霞,名茂,字天爵,号飞霞道人,16世纪生活在今四川泸州。

因自幼体弱,母亲多病,而弃儒从医。

后得峨眉山隐医真传成为名医。

著有《韩氏医通》二卷,言筒意赅,切合实用。

鲍东藩《煮石轩笔记》记载:韩飞霞治一风湿痹痛病人,这人迷信鬼神而不信医药,多医诊治,皆不服药。

韩先生就其意,用霞天膏和
白芥末作成墨汁,以此墨汁写符书,划在水杯中,叫病人一次服下。

病人服符后,上吐下泻,排出浊痰臭汁很多,病也逐渐好了。

患者病好后说:“韩先生画的符水有神,真灵!”
实际上,是韩先生用符水顺从了病人心意,是先生用药途径的一种方式。

自古以来的祝由科,都是借神力以治心病,对迷信鬼神之人,就是一种顺藤摸瓜的心理疗法。

即“医者,意也”。

(未完待续)
医养服务,众心所向;健康长寿,人之所盼!
申明:
1、此公众号,是学习、探讨“古中医治未病”内容,“知识产权”属于中华祖宗,文化无界,后学“但去耕耘,不问收获”。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收藏和转发!文中配图大多源于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