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亮从心脾论治小儿湿疹经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 其难 以治 愈 、 复 发 的 特点r 易 ¨。祖 国 医学 运用 中
.
但 二者 均有剧 烈 瘙痒 , 复发 作 的特点 , 反 致使 患儿 睡 卧不 安 , 神情烦 躁 , 且迁 延 日久 r 引。
1 2 辨 证首重 心 脾 李 秀亮 教 授认 为 湿 疹 的 发生 .
医药治疗 湿 疹积 累 了 丰 富 的经 验 , 根据 不 同体 质及 临床症状 内外 合 治 , 得 了 良好 的 临床 效果 。今 就 取 李 秀亮教 授从 心 脾 论 治治 疗 小 儿湿 疹 证 候 经验 , 介 绍 如下 , 以进 一步 发挥 中医药治疗 湿疹 优势 。
肤 洗 , 过 内服药 物调 其里 之心脾 神机 , 通 外洗 药物驱
其 外侵之 邪 , 共取 合治 速达 之功 。正如 吴师机 在《 理
瀹骈 文 》 中说 “ 治 之理 , 内治 之 理 , 治 之药 , 外 即 外 即
为小 儿“ 常不 足 ” 心有余 ” 脾 “ 。心属 火 、 阳 , , L 属 4 J 体
到 1 0g加 强 燥 湿 , 3剂 。 各
2 1 9O 三诊 。全 身 皮 肤 红 疹 消 褪 , 面 部 0 卜O 一 4 头 结 痂退 落大 部分 , 出嫩红正 常皮 肤 , 面部及 头顶 现 唯 少 许 渗液色 淡黄 , 纳食 可 , 时哭 闹 , 舌红 苔 薄 白, 大小 便正常, 止于风关 , 前方 , 纹 守 内服 方 中去 苍 术 、 茯
作者单位 :1 0 2 都, 607 成 成都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作 者 简 介 : 亮 ( 9 5 )男 ,0 0级 成 都 中 医 药 大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读 。研 究 方 向 : 儿肺 脾 相关 性 疾病 的临 床 研 究 。E maly xnh n 余 18一 , 2 1 小 - i u ice — :
.
水 ) 待温 度适宜 时外 洗全 身约 1 i , 5r n或湿 敷 患处 , a 毛 巾擦干后 直接 穿衣 , 切勿 再用 清水 冲洗 。 2 1一 8 2 二 诊 。患 儿 全 身 皮 肤 颜 色 较 前 转 0 1O — 8 淡, 精神及 食欲转 佳 , 躁及 哭 闹减 , 烦 大便 解之顺 畅 ,
【 键 词 】 湿 疹 / 医药 疗 法 ; 皮 肤 疾病 , 疹 性 ; 心 脾 论 治 ; 儿 童 关 中 湿
d i 1 . 9 9 j is . 6 4 3 6 . 0 2 0 . 0 o :0 3 6 /.s n 1 7 — 8 5 2 1 . 4 0 8
【 图分 类 号 】 R 5 . 3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 7 - 8 5 2 1 ) 4 0 0 — 2 中 782 文 文 6 4 36 (0 2 0 - 3 70
湿 疹 是小 儿常 见病 、 多发病 之一 , 从西 医 医学 角
度来说 湿疹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完 全 明确 , 因此 无 特 异性治 疗方 法 ; 目前 主要 为抗组 胺剂 , 主要 作用 于 其
性 湿疹 、 慢性 湿疹 。祖 国医学认 为 , 病 的发 生 内为 本
母 体胎 火湿 热遗 于小 儿 ; 为风 、 、 外 湿 热邪入 侵 , 留滞 于肌肤 , 损耗 血络 而 发 病 , , L 或 , 因乳 食 不 当, 食 bJ 过 肥 甘厚 味及辛 香 燥热 之 品, 或衣着 过 暖等而 发 , 皮 其 损 有干 湿之别 。中 医 临床 上 常 称 之 为干 歙 与 湿歙 ,
gin @ sn . o 。 l g a ia c m
【 要 】 李 秀 亮 教 授 根 据 小 儿 特 殊 体 质 及 中 医 药特 殊 优 势 , 合 自身 多 年 的临 床 经 验 , 倡 从 心 脾 论 摘 结 力
治、 内外 合 治 小 儿 湿 疹 , 得 了 很 好 的 临 床 效 果 。 取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儿 科 学 2 1 0 2年 8月 第 4卷 第 4期
ChnP darItg i e i nerTrdtWet d Au 0 2 V l , . t ai s Me , g2 1 , o No 4 4
李 秀 亮 从 心脾 论 治小 儿 湿 疹 经 验
余 亮 , 田 知 音 , 王 蕊 娟
六淫 侵袭 , 或伤 饮食 , 或感 时气 , 热煽动 心火 , 积 燔灼
、
肺经 , 湿 内 困脾 胃, 主皮 毛 , 主 肌 肉, 热 相 积 肺 脾 湿 搏 , 浸 淫于肌 肤 , 为湿 疹 , 以对 小儿 湿疹 , 以 外 发 所 应 心脾 为纲来 诊治 。选 方 : 风热所 致者 , 以银翘 消风 多
内治之药 , 异者 法耳 。 所 ”
属纯 阳 , 在生 理 上 心 火 、 阳 自然 相对 有余 , 病 故 心 在 1 1 小 儿湿 疹病 因 中医又 称 为“ . 奶癣 ‘ 敛 疮”. 理上 小儿 心火 易炽 , 胎 加之 小儿 “ 阴” 稚 之体 , 胃功能 脾
主要 表现 为对 称 发 作 , 皮损 多 形 , 随 剧 烈 瘙痒 , 伴 因 皮 损部位 及发 病 特 点 的不 同 而病 名 不 同 , 发 于婴 如 儿 称“ 癣” 发于 耳部 称“ 耳风” 发 于肘膝关 节 内 奶 . , 旋 , 侧 者称“ 四弯 风” 。临床 以皮肤起 红斑 、 等 丘疹 、 丘疱 疹、 水疱 , 至糜 烂 、 出, 病 程 迁 延 则 见苔 藓 样 甚 渗 若 变, 常伴 有剧 烈 瘙 痒 为 特征 L 。现代 医学认 为湿 疹 2 ] 多 与免疫 有关 , 临床 上 分 为 3型 , 即急 性 湿疹 、 急 亚 相对 不足 , 因乳母 过 食 炙 : 品 , 热 于儿 ; 有 复 崞之 遗 外
I型变 态反 应 , 而湿 疹 发 病机 制 主要 是 Ⅳ 型变 态 反
应 。多 数情 况下 , 组 胺 药物 对 疾 病 的过 程 无 明 显 抗
的影响 , 能缓解 瘙 痒 , 仅 减少 刺激 。皮 质类 固醇和 免
疫 抑制 剂可 抑制 Ⅳ型 变态 反 应 , 会 产 生严 重 副 反 但 应, 不宜 作 为抗 湿疹 一线 药 物 。其 他 如维 生 素 和钙
壅 遏而 不得行 … …” 以李 秀亮 教 授在 祛 风 , 热 , 所 清 解 毒药 之外 , 常配 以和 营之剂 , 如地龙 、 花 、 皮等 红 丹
以 调 和 气 血 , 谓 “ 风 先 治 血 , 行 风 自灭 ” 所 治 血 。
1 4 内外 同行 李 秀亮 教 授 始终 坚 持 药 物 内服 与 . 外 洗结合 治疗 。内服药 物以连 翘生地 饮 ( 连翘 、 生地 黄、 黛 、 青 丹皮 、 玄参 、 蝉蜕 、 防风 、 白薜 皮 、 灯芯草 、 淡 竹叶、 山药 、 术 、 苍 生甘 草 ) 主方 , 用 药 物 以爽 肤 为 外 洗( 黄柏 、 苦参 、 百部 、 白芷 、 五倍 子 、 床子 、 蛇 地肤 子 、 千里 光 、 冰片 、 忍冬 藤 、 蒲公 英 、 白解皮 、 紫荆 皮 、 紫花 地 丁) 为主方 , 根据 患 儿 的不 同证 型 给予 加 减 , 重 风
小便 稍黄 , 量较前 增 多 , 面 部 渗 出 液减 少 , 分 结 头 部
痂开 始退 落 , 可见 嫩红 皮肤 , 舌红 , 薄腻 , 苔 指纹 止 于
气 关 。仍守 前方 , 内服 方 中去野 菊 , 黄 芩 1 , 加 0g 茯 苓 1 , 2g 车前 子 1 , 2g 以清 热 利湿 ; 洗 方 中枯矾 增 外
李 秀亮 教 授 结 合小 儿 特殊 生 理 特点 , 倡 心脾生 地饮 与 外 洗 方爽
属 土 , 易 为 湿 邪所 伤 。心 为 阳 中之 阳 , 最 主血 脉 , 藏
神 , 行 属 火 , 易 为 热 邪 所 伤 。小 儿 生 理 特 点 是 五 最 “ 五脏 六 腑 , 而未 全 , 而未 壮” 病理特 点是 “ 成 全 ; 脏腑 柔弱 , 虚易实 , 易 易寒 易 热 。 明代儿 科 医家 万全 氏认 ”
生风者 , 以养 血 熄 风散 为 主 方 治 之 。在 治疗 过 程 多
煮 约 2 0mL 1 0 , 次内服约 3 OmL, 日 3次 , 每 2日 1 。 剂 外洗 方 : 黄柏 、 苦参 、 百部 、 白芷 、 千里 光 、 冬藤 、 忍 蒲公
中, 常常 注意顾 护脾 胃, 苦 寒 伤脾 , 恐 临证 中常 选 用 淮 山药等 保护脾 胃。 1 3 表里 同治 . 李 秀亮教 授在运 用清 心降 火 , 热 清 燥湿 , 养血熄 风 , 健脾祛 湿 等法治 疗t J, 时始终 JI , 湿疹 不 忘凉 血解 毒 , 风 和营 。“ 为百 病 之 长 ” “ 为 祛 风 ,风 六淫之 首 ” 。风 常无 形 , 隙 必 趁 , 有 入侵 于皮 毛 腠理 之间 , 为 阳邪 且 善 行 数 变 , 于 化 火 化 热 伤 及 营 风 易
湿 歙皮 损 常 以红 斑 、 泡 、 水 糜烂 、 液为 主 , 为风 、 渗 多 湿 、 三 证 俱 存 ; 歙 多 以 皮 肤 潮 红 、 燥 、 屑 为 热 干 干 脱
主, 以风 热人 络居 多 , 性 湿 疹 多 与血 燥 生 风 有关 , 慢
剂 仅作 为辅 助性 治 疗 , 仅 以外 用 制 剂 治疗 无 法解 而
散为 主方 ; 心经 热 炽者 , 以连 翘 生 地黄 汤为 主 方 ; 多
脾经 湿热 者 , 以黄苓 滑 石汤或 四妙 散为 主方 ; 燥 多 血
’
鱼 堕堕笙盒
笙 旦箜 ! 鲞箜 塑 C i Pd t It r r iWet dA g21 , o 4N . h eir ne a t s Me, u 02V l , o4 n a g T d
经 脉之 中, 血泣 而 不行 , 行 则 卫 气 从 之而 不 通 , 则 不
.
英、 白薜皮 、 紫荆 皮 、 紫花 地 丁各 2 , 5g 五倍 子 3 , 0 g 蛇 床子 、 地肤 子各 3 , 5g 黄连 i , 矾 6g 冰片 ( 0g 枯 , 后
下 ) , 5g 3剂 ; 1剂煎 煮约 30 0mL, 出药 汁后 加 入 0 倒 冰 片及枯 矾 搅 拌 均 匀 , 忌 加 入 生 水 ( 加 人 冷 开 切 可
卫 。《 灵枢 ・ 藏篇 》 :卫气 者 , 以温分 肉 , 本 日 “ 所 充皮 肤, 肥腠 理 , 司开 阖者也 ” 《 枢 ・邪客篇 》 :营气 ;灵 日 “ 者 , 其 津液 , 之 于脉 , 以为血 , 泌 注 化 以营 四末 , 内注 五脏六 腑 ……” 营卫充 足 , 则腠 理致 密 , 肤润 泽 , 皮 外 邪 不易 入侵 ; 营卫 失和 , 则卫外 失 固 , 腠理 不 密 , 外风 易 袭 , ,L 常不 足 , 外功 能低下 , /J肺 ] 卫 易受 风邪 内侵 , 肌 肤失 养而 发病 。《 灵枢 ・ 疽篇 》 “ 痈 日: 营卫稽 留于
苓、 黄芩 、 前子 , 赤 芍 1 , 车 加 0g 当归 1 , 0g 黄芪 1 2g
以益气 养血 和营 I 方 中去 黄 连 、 矾 , 刺 猬 皮 夕洗 枯 加 1 , 贞子 1 0g 女 2g以清 热 凉血 , 毒 润肤 , 3剂 , 解 各 后 逐 步调 理而 愈 , 随访 至今 患儿 成长 康健 。
l 李秀 亮从 心脾 论 治小儿 湿疹 的学术 思想
多 责外感 风湿 热 邪 , 因体质 多脾 常 不 足 。心 热 为 内 火, 脾多 生湿 , 多与心 脾关 系密切 。《 故 内经 》 机 十 病 九条 日 :诸痛 痒疮 , “ 皆属 于 心 ” “ 湿肿 满 , 属 于 ,诸 皆 脾” 。脾 胃为后 天 之本 , 主运 化 , 脾 喜躁而 恶湿 , 五行
.
但 二者 均有剧 烈 瘙痒 , 复发 作 的特点 , 反 致使 患儿 睡 卧不 安 , 神情烦 躁 , 且迁 延 日久 r 引。
1 2 辨 证首重 心 脾 李 秀亮 教 授认 为 湿 疹 的 发生 .
医药治疗 湿 疹积 累 了 丰 富 的经 验 , 根据 不 同体 质及 临床症状 内外 合 治 , 得 了 良好 的 临床 效果 。今 就 取 李 秀亮教 授从 心 脾 论 治治 疗 小 儿湿 疹 证 候 经验 , 介 绍 如下 , 以进 一步 发挥 中医药治疗 湿疹 优势 。
肤 洗 , 过 内服药 物调 其里 之心脾 神机 , 通 外洗 药物驱
其 外侵之 邪 , 共取 合治 速达 之功 。正如 吴师机 在《 理
瀹骈 文 》 中说 “ 治 之理 , 内治 之 理 , 治 之药 , 外 即 外 即
为小 儿“ 常不 足 ” 心有余 ” 脾 “ 。心属 火 、 阳 , , L 属 4 J 体
到 1 0g加 强 燥 湿 , 3剂 。 各
2 1 9O 三诊 。全 身 皮 肤 红 疹 消 褪 , 面 部 0 卜O 一 4 头 结 痂退 落大 部分 , 出嫩红正 常皮 肤 , 面部及 头顶 现 唯 少 许 渗液色 淡黄 , 纳食 可 , 时哭 闹 , 舌红 苔 薄 白, 大小 便正常, 止于风关 , 前方 , 纹 守 内服 方 中去 苍 术 、 茯
作者单位 :1 0 2 都, 607 成 成都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作 者 简 介 : 亮 ( 9 5 )男 ,0 0级 成 都 中 医 药 大学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读 。研 究 方 向 : 儿肺 脾 相关 性 疾病 的临 床 研 究 。E maly xnh n 余 18一 , 2 1 小 - i u ice — :
.
水 ) 待温 度适宜 时外 洗全 身约 1 i , 5r n或湿 敷 患处 , a 毛 巾擦干后 直接 穿衣 , 切勿 再用 清水 冲洗 。 2 1一 8 2 二 诊 。患 儿 全 身 皮 肤 颜 色 较 前 转 0 1O — 8 淡, 精神及 食欲转 佳 , 躁及 哭 闹减 , 烦 大便 解之顺 畅 ,
【 键 词 】 湿 疹 / 医药 疗 法 ; 皮 肤 疾病 , 疹 性 ; 心 脾 论 治 ; 儿 童 关 中 湿
d i 1 . 9 9 j is . 6 4 3 6 . 0 2 0 . 0 o :0 3 6 /.s n 1 7 — 8 5 2 1 . 4 0 8
【 图分 类 号 】 R 5 . 3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 1 7 - 8 5 2 1 ) 4 0 0 — 2 中 782 文 文 6 4 36 (0 2 0 - 3 70
湿 疹 是小 儿常 见病 、 多发病 之一 , 从西 医 医学 角
度来说 湿疹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完 全 明确 , 因此 无 特 异性治 疗方 法 ; 目前 主要 为抗组 胺剂 , 主要 作用 于 其
性 湿疹 、 慢性 湿疹 。祖 国医学认 为 , 病 的发 生 内为 本
母 体胎 火湿 热遗 于小 儿 ; 为风 、 、 外 湿 热邪入 侵 , 留滞 于肌肤 , 损耗 血络 而 发 病 , , L 或 , 因乳 食 不 当, 食 bJ 过 肥 甘厚 味及辛 香 燥热 之 品, 或衣着 过 暖等而 发 , 皮 其 损 有干 湿之别 。中 医 临床 上 常 称 之 为干 歙 与 湿歙 ,
gin @ sn . o 。 l g a ia c m
【 要 】 李 秀 亮 教 授 根 据 小 儿 特 殊 体 质 及 中 医 药特 殊 优 势 , 合 自身 多 年 的临 床 经 验 , 倡 从 心 脾 论 摘 结 力
治、 内外 合 治 小 儿 湿 疹 , 得 了 很 好 的 临 床 效 果 。 取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儿 科 学 2 1 0 2年 8月 第 4卷 第 4期
ChnP darItg i e i nerTrdtWet d Au 0 2 V l , . t ai s Me , g2 1 , o No 4 4
李 秀 亮 从 心脾 论 治小 儿 湿 疹 经 验
余 亮 , 田 知 音 , 王 蕊 娟
六淫 侵袭 , 或伤 饮食 , 或感 时气 , 热煽动 心火 , 积 燔灼
、
肺经 , 湿 内 困脾 胃, 主皮 毛 , 主 肌 肉, 热 相 积 肺 脾 湿 搏 , 浸 淫于肌 肤 , 为湿 疹 , 以对 小儿 湿疹 , 以 外 发 所 应 心脾 为纲来 诊治 。选 方 : 风热所 致者 , 以银翘 消风 多
内治之药 , 异者 法耳 。 所 ”
属纯 阳 , 在生 理 上 心 火 、 阳 自然 相对 有余 , 病 故 心 在 1 1 小 儿湿 疹病 因 中医又 称 为“ . 奶癣 ‘ 敛 疮”. 理上 小儿 心火 易炽 , 胎 加之 小儿 “ 阴” 稚 之体 , 胃功能 脾
主要 表现 为对 称 发 作 , 皮损 多 形 , 随 剧 烈 瘙痒 , 伴 因 皮 损部位 及发 病 特 点 的不 同 而病 名 不 同 , 发 于婴 如 儿 称“ 癣” 发于 耳部 称“ 耳风” 发 于肘膝关 节 内 奶 . , 旋 , 侧 者称“ 四弯 风” 。临床 以皮肤起 红斑 、 等 丘疹 、 丘疱 疹、 水疱 , 至糜 烂 、 出, 病 程 迁 延 则 见苔 藓 样 甚 渗 若 变, 常伴 有剧 烈 瘙 痒 为 特征 L 。现代 医学认 为湿 疹 2 ] 多 与免疫 有关 , 临床 上 分 为 3型 , 即急 性 湿疹 、 急 亚 相对 不足 , 因乳母 过 食 炙 : 品 , 热 于儿 ; 有 复 崞之 遗 外
I型变 态反 应 , 而湿 疹 发 病机 制 主要 是 Ⅳ 型变 态 反
应 。多 数情 况下 , 组 胺 药物 对 疾 病 的过 程 无 明 显 抗
的影响 , 能缓解 瘙 痒 , 仅 减少 刺激 。皮 质类 固醇和 免
疫 抑制 剂可 抑制 Ⅳ型 变态 反 应 , 会 产 生严 重 副 反 但 应, 不宜 作 为抗 湿疹 一线 药 物 。其 他 如维 生 素 和钙
壅 遏而 不得行 … …” 以李 秀亮 教 授在 祛 风 , 热 , 所 清 解 毒药 之外 , 常配 以和 营之剂 , 如地龙 、 花 、 皮等 红 丹
以 调 和 气 血 , 谓 “ 风 先 治 血 , 行 风 自灭 ” 所 治 血 。
1 4 内外 同行 李 秀亮 教 授 始终 坚 持 药 物 内服 与 . 外 洗结合 治疗 。内服药 物以连 翘生地 饮 ( 连翘 、 生地 黄、 黛 、 青 丹皮 、 玄参 、 蝉蜕 、 防风 、 白薜 皮 、 灯芯草 、 淡 竹叶、 山药 、 术 、 苍 生甘 草 ) 主方 , 用 药 物 以爽 肤 为 外 洗( 黄柏 、 苦参 、 百部 、 白芷 、 五倍 子 、 床子 、 蛇 地肤 子 、 千里 光 、 冰片 、 忍冬 藤 、 蒲公 英 、 白解皮 、 紫荆 皮 、 紫花 地 丁) 为主方 , 根据 患 儿 的不 同证 型 给予 加 减 , 重 风
小便 稍黄 , 量较前 增 多 , 面 部 渗 出 液减 少 , 分 结 头 部
痂开 始退 落 , 可见 嫩红 皮肤 , 舌红 , 薄腻 , 苔 指纹 止 于
气 关 。仍守 前方 , 内服 方 中去野 菊 , 黄 芩 1 , 加 0g 茯 苓 1 , 2g 车前 子 1 , 2g 以清 热 利湿 ; 洗 方 中枯矾 增 外
李 秀亮 教 授 结 合小 儿 特殊 生 理 特点 , 倡 心脾生 地饮 与 外 洗 方爽
属 土 , 易 为 湿 邪所 伤 。心 为 阳 中之 阳 , 最 主血 脉 , 藏
神 , 行 属 火 , 易 为 热 邪 所 伤 。小 儿 生 理 特 点 是 五 最 “ 五脏 六 腑 , 而未 全 , 而未 壮” 病理特 点是 “ 成 全 ; 脏腑 柔弱 , 虚易实 , 易 易寒 易 热 。 明代儿 科 医家 万全 氏认 ”
生风者 , 以养 血 熄 风散 为 主 方 治 之 。在 治疗 过 程 多
煮 约 2 0mL 1 0 , 次内服约 3 OmL, 日 3次 , 每 2日 1 。 剂 外洗 方 : 黄柏 、 苦参 、 百部 、 白芷 、 千里 光 、 冬藤 、 忍 蒲公
中, 常常 注意顾 护脾 胃, 苦 寒 伤脾 , 恐 临证 中常 选 用 淮 山药等 保护脾 胃。 1 3 表里 同治 . 李 秀亮教 授在运 用清 心降 火 , 热 清 燥湿 , 养血熄 风 , 健脾祛 湿 等法治 疗t J, 时始终 JI , 湿疹 不 忘凉 血解 毒 , 风 和营 。“ 为百 病 之 长 ” “ 为 祛 风 ,风 六淫之 首 ” 。风 常无 形 , 隙 必 趁 , 有 入侵 于皮 毛 腠理 之间 , 为 阳邪 且 善 行 数 变 , 于 化 火 化 热 伤 及 营 风 易
湿 歙皮 损 常 以红 斑 、 泡 、 水 糜烂 、 液为 主 , 为风 、 渗 多 湿 、 三 证 俱 存 ; 歙 多 以 皮 肤 潮 红 、 燥 、 屑 为 热 干 干 脱
主, 以风 热人 络居 多 , 性 湿 疹 多 与血 燥 生 风 有关 , 慢
剂 仅作 为辅 助性 治 疗 , 仅 以外 用 制 剂 治疗 无 法解 而
散为 主方 ; 心经 热 炽者 , 以连 翘 生 地黄 汤为 主 方 ; 多
脾经 湿热 者 , 以黄苓 滑 石汤或 四妙 散为 主方 ; 燥 多 血
’
鱼 堕堕笙盒
笙 旦箜 ! 鲞箜 塑 C i Pd t It r r iWet dA g21 , o 4N . h eir ne a t s Me, u 02V l , o4 n a g T d
经 脉之 中, 血泣 而 不行 , 行 则 卫 气 从 之而 不 通 , 则 不
.
英、 白薜皮 、 紫荆 皮 、 紫花 地 丁各 2 , 5g 五倍 子 3 , 0 g 蛇 床子 、 地肤 子各 3 , 5g 黄连 i , 矾 6g 冰片 ( 0g 枯 , 后
下 ) , 5g 3剂 ; 1剂煎 煮约 30 0mL, 出药 汁后 加 入 0 倒 冰 片及枯 矾 搅 拌 均 匀 , 忌 加 入 生 水 ( 加 人 冷 开 切 可
卫 。《 灵枢 ・ 藏篇 》 :卫气 者 , 以温分 肉 , 本 日 “ 所 充皮 肤, 肥腠 理 , 司开 阖者也 ” 《 枢 ・邪客篇 》 :营气 ;灵 日 “ 者 , 其 津液 , 之 于脉 , 以为血 , 泌 注 化 以营 四末 , 内注 五脏六 腑 ……” 营卫充 足 , 则腠 理致 密 , 肤润 泽 , 皮 外 邪 不易 入侵 ; 营卫 失和 , 则卫外 失 固 , 腠理 不 密 , 外风 易 袭 , ,L 常不 足 , 外功 能低下 , /J肺 ] 卫 易受 风邪 内侵 , 肌 肤失 养而 发病 。《 灵枢 ・ 疽篇 》 “ 痈 日: 营卫稽 留于
苓、 黄芩 、 前子 , 赤 芍 1 , 车 加 0g 当归 1 , 0g 黄芪 1 2g
以益气 养血 和营 I 方 中去 黄 连 、 矾 , 刺 猬 皮 夕洗 枯 加 1 , 贞子 1 0g 女 2g以清 热 凉血 , 毒 润肤 , 3剂 , 解 各 后 逐 步调 理而 愈 , 随访 至今 患儿 成长 康健 。
l 李秀 亮从 心脾 论 治小儿 湿疹 的学术 思想
多 责外感 风湿 热 邪 , 因体质 多脾 常 不 足 。心 热 为 内 火, 脾多 生湿 , 多与心 脾关 系密切 。《 故 内经 》 机 十 病 九条 日 :诸痛 痒疮 , “ 皆属 于 心 ” “ 湿肿 满 , 属 于 ,诸 皆 脾” 。脾 胃为后 天 之本 , 主运 化 , 脾 喜躁而 恶湿 ,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