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今天是笑笑妈妈来接她的,妈 妈今天看起来脸色不太好,笑笑说放学 了要去超市,妈妈说:“孩子,今天就 不要去了,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可 是笑笑根本没想着妈妈的身体,而是想 着自己要去超市,哭哭啼啼,结果,妈 妈还是答应了。
分析

在很多孩子的家里,父母把孩子爱的 机会垄断了。如:爸爸下班回来了, 孩子想给爸爸挂衣服,放东西,可是 爸爸说:“算啦算啦,你还小,自己 去玩吧!”孩子处于萌芽状态对别人 爱的意识被爸爸的一句不用挡了回去。 因此孩子变的爱不爱别人无所谓,不 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所 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 表现得可怜一点,多给孩子一次对他 人施舍爱的机会。
主讲:304寝室
• 古今中外对“德”是比较重视的。有人 说过,学医者要先学医德,学武者要先 学武德。“历来万业德为首”,就是因 为业技是风,道德是舵,舵掌握不好, 风越大,船就越危险。但丁说过,道德 能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却不能弥补道 德的不足,由此可见,德在人的发展中 是至关重要的。
• 什么是德育?

• 案例一、翔翔的奶奶来接他了,本来翔翔是
很开心的在和小朋友玩,一看到奶奶,问奶 奶:“带什么好吃的了?”奶奶说:“呀, 今天来的匆忙,没有带。”翔翔的脸立马多 云转阴,奶奶呢,则对着孙子点头哈腰……
分析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种各样的爱包 围了,孩子没有得不到的要求,所以,在父 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是不能接受 的,也不会体谅父母,埋怨。试想,这样的 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爱父母的孩子吗?连 自己的亲人都不爱,他又会去爱别人吗!适 当的对孩子说“不”,其实是对孩子的爱。
反思
在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对人友善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其感受行为的积极 结果。有一些孩子很有爱心,对人很友善,心中有他人,有好吃的先想 到别人,有好玩的先让给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了总能主动地去关 心......,可是每一次的友善和关心,得到的却是消极的结果,如:自己 总也玩不上喜欢的玩具等。时间久了,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有一种 “好心没好报”或“吃亏”、“窝囊”的感觉,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做 了。这时,需要成人,包括家长 和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积极肯定孩子 的友善、关爱等行为,并在同伴面前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孩子知道这样 做父母、老师、同伴都很喜欢,使其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这样,孩子体 验到积极的行为结果,其良好的行为才可能得以保持。 一个会爱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爱是一种感受。一个人在被他 人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样一个人关爱别人、关心他人的 过程中也同样能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让孩子学会爱,比学会更多技巧更重要。
倾向于把握德育内涵的两个层面
政策方面: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规定来 界定德育的内涵。 德育论层面:依据德育的本质属性来界定德 育的内涵。

案例背景: 独生子女的现状,造成了绝大多数家庭把几乎所有 的爱和关注给予了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由父 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他所需要的一 切都被大人包办代替,并且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 理所当然。父母亲无原则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 的自私的习惯,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去爱别人、关心 别人,更无法体会到爱别人的乐趣。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 动。对于德育范畴的具体理解与界定从不同的 角度往往可以得出十分不同的结论。不同的德 育定义是不同德育观的反映,对德育实践也会 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德育概念具体理解的不同 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主 要包括哪些;二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凡是事物皆是一个 矛盾,矛盾有两个对立的侧面构成。德育也是由两个对立的 侧面构成,一面是道德教育者(在学校是教师),另一面是 道德学习者(在学校是学生)。这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 生。所以,所谓德育,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作为道德 学习者,要主动的学习德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视道德学 习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道德好,生命幸福,人格崇高;道 德不好,生命悲哀,人格渺小。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教师 是道德教育者,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 促进学生由道德无知到道德有知,并且化为道德行为,形成 正确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行为选择。简言 之,德育就是教师创造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环境、条件,促 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即德育的本质和内涵。
• 德育包括些什么?
德育,顾名思义。是
培养学生品德的教Hale Waihona Puke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来说的,它包括了思想 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 面。 • 狭义: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 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 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 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 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