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质量
检测试题
一、填空(10分)
1.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诗词中有最美的风景,有不尽的深情。

读①_________【作者】《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可以欣赏桃花林绚丽的景色;读《子衿》中的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我们仿佛看到独自徘徊于城头的痴情女子的身影;读《关雎》中的“④_________,⑤_________”,我们可以体会到那种爱而不得、日思夜想的执着与深情;读贺敬之的⑥_________【题目】中的“手抓黄土我不放,
⑦_________。

⑧_________,双手搂定宝塔山。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踏上延安土地时内心的激动;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⑨_________,⑩__________”我们可以欣赏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二、阅读(70分)
(一)(9分)
①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是孔子。

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寒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

他自己做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

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

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

②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

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

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

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创造的。

继续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

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

《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

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

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③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

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
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

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

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

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

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

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

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

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

他是给封建制度找了一个理论的根据。

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

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

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④孔子以后,儒家还出了两位大师,孟子和荀子。

孟子名轲,邹人:荀子名况,赵人。

这两位大师代表儒家的两派。

他们也都拥护周代的文化和制度,但更进一步地加以理论化和理想化。

孟子说人性是善的。

人都有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这便是仁义礼智等善端,只要能够加以扩充,便成善人。

这些善端,又总称为“不忍人之心”。

圣王本于“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便是“仁政”“王政”。

一切政治的经济的制度都是为民设的,君也为民设的——这却已经不是封建制度的精神了。

和王政相对的是霸政。

霸主的种种制作设施,有时也似乎为民,其实不过是达到好名好利好尊荣的手段罢了。

荀子说人性是恶的。

性是生之本然,里面不但没有善端,还有争夺放纵等恶端。

但是人有相当聪明才力,可以渐渐改善学好;积久了,习惯自然,再加上专一的工夫,可以到圣人的地步。

所以善是人为的。

孟子反对功利,他却注重它。

他论王霸的分别,也从功利着眼。

孟子注重圣王的道德,他却注重圣王的威权。

他说生民之初,纵欲相争,乱得一团糟;圣王建立社会国家,是为明分息争的。

礼是社会的秩序和规范,作用便在明分;乐是调和情感的,作用便在息争。

他这样从功利主义出发,给一切文化和制度找到了理论的根据。

(节选自《经典常谈·<一诸子>》第十)
2.下列有关《经典常谈》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朱自清先生认为,要读懂这些古代经典书籍特别是经史、子集,懂得造字和用字知识,《说文解字》这部字书就是阅读各代经典书籍的起点。

C.全书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粹,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
的基本面貌。

D.《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3.下列说法有误的选项是()(3分)
A.材料介绍了儒学三大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

B.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并将自己语录和思想汇集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C.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因为他的诗歌给诗创造了新的境界,引发后代诗人竞相效仿,对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D.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先秦《诗经》《楚辞》到汉魏古诗再到唐诗宋词,高潮迭起,名家辈出.如唐朝的“诗仙”和“诗圣”。

4.材料列出了孔子的开创性做法,请概括梳理。

(3分)
(二)(11分)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选项是()。

(3分)
A.两首诗作者都是唐代诗人,且都是赠友人之作。

两首诗分別是五言律诗、七言绝句。

B.诗歌中的“杜少府”是以官职来称呼友人,“龙标”则是以任职之地来称呼友人。

C.两首诗中分别用“五津”“歧路”“五溪”来表达路途之远,对朋友的关切之深。

D.古诗中常运用“风烟”“子规”等意象来表达凄凉、哀怨的悲苦之情。

6.两首诗歌都表现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但感情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所区别。

请结合具体诗
句说说。

(4分)
7.根据你的感情与性格,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4分)
(三)(19 分)
【材料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材料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会意是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材料三】郡遗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
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选项是()(3分)
A.缘溪行有缘千里来相会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
C.欲穷其林其如土石何
D.乃赋《归去来兮辞》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下列说法有误的选项是()(3 分)
A.“夹岸数百步”中“步”古代长度单位,举足两次为一步。

“百步穿杨”即为此意。

B“先生”由来已久,不同时期称呼对象也不同,如:长辈而有学问的人,有一定身份的
成年男子,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等。

文段二是作者自指。

C.古人取名有姓、名,还有字和号。

如柳宗元,字子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自己的志趣或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李白号香山居士。

D“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传”
多为记述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自传。

10.下列与材料二中陶渊明提出的读书方法接近的选项是()(3分)
A.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C.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D.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南宋·朱熹《读书之要》
11.翻译(6分)
(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2)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12.陶渊明弃官归田,投身自然,山川风物,皆有所寄。

请结合材料,说说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各种原因。

(4分)
(四)(9分)
【材料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材料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每次长征二号F火箭外观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但每次发射都在迭代优化。

据官方数据,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

神舟飞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用于天地往返运送航天员。

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

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7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轨道舱的两侧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独自飞行时也有电能供应(注释:从神舟七号开始,省去了太阳能电池板)。

13.【材料一】第一段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14.下列说法错误的选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二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B.材料二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材料二表明中国航天人不断优化神箭和神舟。

D.以上两则材料都表现出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断探究。

15.从语言风格方面,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棋王
①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棋王。

农闲时总有人找父亲对弈。

无论对方棋艺如何,父亲总是认真对待,经常让对方乘兴而来,又连输数盘败兴而去。

母亲有时会劝父亲:“你就不能让着人家一点?这么不给人家面子,以后谁还理你!”父亲扬起眉毛说:“不给面子,找我下棋的人
也没少,还越来越多呐!”
②我从小就被父亲带入讲智谋、拼勇气、权取舍的象棋世界。

起初我分不清“马别腿”,也不懂各兵种的配合,一味追求杀得痛快,往往为了吃一个棋子而损失惨重,于是悔棋成了家常便饭。

父亲尽管无奈,也只能苦笑着同意。

等我完全学会规则,父亲的态度就变了。

一次对弈前他严肃地跟我说:“从今天开始,我让子不让棋。

让几个子、让什么子,你说了算,
我的“将”被逼得走投无路,我又习惯性地悔棋,父亲坚决不同意。

母亲没好气地说父亲:“跟个孩子较什么真,你让他一步不行吗?”父亲说:“那不行,棋有棋的道,下棋讲究个落子无悔,为啥?棋子落地,板上钉钉。

现在我让着他,以后谁让着他啊!”母亲摇了摇头,只得转而安慰我:“咱不跟他玩了,就知道欺负孩子。

”母亲的话像催泪弹,我的眼泪立刻涌了出来,我哽咽着对父亲说:“再也不跟你下棋了。


③总角小儿撑不过两天,又求着父亲下棋。

父亲欣然同意,但声明仍要落子无悔。

父亲前两天说的那番话我听得懵懂,倒也隐约明白了,不敢再漫不经心。

④高三下学期,我开始变得焦虑。

脑中经常出现同学们不眠不休学习的画面,我愈加烦躁。

尽管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学习,最终我还是落榜了,感觉希望从此破灭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父亲若无其事地说:“大小伙子哪能整天在家里睡觉啊,起来跟爸杀几盘。

”我置
若罔闻。

父亲不肯罢休,一边摆棋一边说:“你说这些棋子,‘车’能疾行千里,‘马’可蹄踩八方,而小‘卒’只能一步一步挪动,为什么还需要小‘卒’呢?”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又不好意
思问。

父亲看了看沉默的我说:“你可别看轻了小‘卒’,虽然它每次只能走一步,却只进不退。

对弈搏杀,往往是一‘卒’决胜负。

你要是不服气,就来试试!”
⑤明知父亲用了激将法,我还是忍不住接了招。

谁知一连下了五局,倒有三局栽在了小“卒”上。

我盯着棋盘发愣,父亲笑着说:“意外吧?‘过河卒子当车使’,‘过河’对卒子来说是
一道坎儿。

你现在就是小‘卒’,没过去这道坎儿。

怎么样?敢不敢再做一次小‘卒’?”我瞬间
感觉自己灰暗的世界“仿佛若有光”,用力点了点头。

⑥我如愿考上理想院校。

倏忽间十多年过去了,整日为工作和生活所累,回家探望父母的次数屈指可数。

不料父亲突然大病一场,为照顾他,帮他进行康复训练,我把父母接到了身边。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父亲基本恢复了行动能力,只是记忆力大不如前。

改善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病人多动脑,我第一反应就是多陪父亲下棋。

⑦可是下棋时我才发现,以前那个“乡村棋王”不见了,此刻的父亲拿起棋子半天不知该
落往何处。

有一次我实在受不了,就发牢骚:“爸,跟您下棋真急死人!”父亲像个受了委屈
的孩子一样,嗫嚅着说:“
鼻子一酸,羞愧、难过、敬佩,一起涌上心头。

⑧后来父亲拿起棋子不知道该放哪儿时,我就指给他一个可以吃到我棋子的地方,又假装懊悔地说:“哎呀,我太大意了。

”父亲赢了我,总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话也多起来。

母亲背着父亲对我说:“我都能看出来你是让着他,你忘了当初他不让你了?”
⑨我笑而不答,心里说:当初他不让我,是教我守棋道,这里面是有“义”的啊!今天我让着他,正是以“义”报之。

棋中不仅有道、有理,其实更有“义”……
(取材于风疏的文章)
16. 文章以“棋王”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4分)
17.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6分)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

一次对弈前他严肃地跟我说:“从今天开始,我让子不让棋。

让几个子、让什么子,你说了算,一旦开始下棋,你必须落子无悔,我也决不手软。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我置若罔闻。

18.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我突然想起当年父亲教我下棋的情景,不禁鼻子一酸,羞愧、难过、敬佩,一起涌上心头”的理解。

(4分)
19.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4分)
三、应用(14分)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希望中学正在开展以“生活中的语文”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20.广告你来写。

为图书馆拟一则公益广告,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3分)
21.对联你来猜。

请为以下三副对联选择相关的历史人物。

(3分)
对联人物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

则刚。

A林则徐 B.范仲淹 C.岳飞
22.通知你来改。

请按提示修改“邀请函”。

(8分)
①邀请函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生命中,有很多“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这是奇妙而不经意的遇见。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

生命中总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情、一些景,或许会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10分)
1.(10分,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等该题均不得分)
①陶渊明②挑兮达兮③在城阙兮④悠哉悠哉⑤辗转反侧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无为在歧路⑧儿女共沾巾⑨气蒸云梦泽⑩波撼岳阳城
二、阅读(66分)
(一)(9分)
2. C (3分)
3. B (3分)
4.(3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①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的;(答有教无类、学术平民化或民众化均可)②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③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

(二)(11分)
5.(3分)C
6.(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7.(4分)示例一:我更喜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这首诗是送别的名作,格调高昂,表达对将要离别的友人的宽慰和劝勉,更显出诗人在与友人惜别之时的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体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我更喜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择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三)(19分)
8.D9.C10.C9.C(3分)10.C (3分)
11.(1)(3分,意近即可得分)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3分,意近即可得分)陶潜感叹道:“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12.因为他隐居时宅边植有五棵柳树,柳树飘逸自然,寄托了陶渊明不慕名利,清高孤傲,性归田园的精神追求。

(4 分)
(四)(9分)
13.(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14.A(3分)
15.(3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示例:喜欢材料一,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喜欢材料二,语言平实准确、科学严谨。

(五)(18分)
16. 文章开篇就写“父亲是村里公认的棋王。

”他棋艺高超,并且遵守棋道,并用棋道教育子女成长:“落子无悔”教育孩子为人要诚信;“小卒只进不退”教育人遇到困难不退缩。

老年生病后下棋,即使记忆力衰退,但他依然能坚守棋道。

他在我心中是真正的“棋王”。

文章以“棋王”为题,凸显父亲的形象,意蕴丰富,主旨鲜明。

(4分)
17. (3分)(1)示例: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父亲给我讲下棋的规则时的严肃性,表现了父亲遵守棋道。

(3分)(2)置若罔闻,形容听见了,不加理睬。

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高考落榜后,父亲为了激励我,想跟我下棋时,我的冷淡,表现了高考落榜后我的心情低落。

18.(4分)父亲病愈后,我和他下棋,父亲因为生病反应迟钝,下棋时不知棋子该落何处,我抱怨父亲,父亲委屈解释的样子,引起了“我”的感触:羞愧,因为自己对父亲没有耐心;难过,因为父亲已经渐渐衰老;敬佩,因为父亲虽然年老生病记忆力衰退,但始终没有忘记遵守棋道,要“落子无悔”。

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内疚、心疼和敬佩。

为下文我给父亲让棋并得出感悟做铺垫。

19.(4分)文章结尾段是我的心理描写,小时候父亲教我下棋“落子无悔”是“棋义”;高考失利,父亲以“小卒只进不退”鼓励我遇到困难不退缩,这是“棋义”;父亲生病后,我故意让棋,则是我对父亲的“义”,突显出在父亲的影响下,我真正领悟到了棋中更有“义”。

表达了我对
父亲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结尾段总结全文,突出并深化中心。

三、应用(14分)
20.(3分)示例:①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②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21.(3分)BCA
22.(8分,一空2分)务必到来拨冗莅临(或:莅临指导)
将"出席"改为"担任"(或"承担")
"尊敬的王老师"应顶格写
四、写作(60分)
评分标准(百分之一的满分)
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内容25分 25~20 19~17 16~15 14~0
表达30分 30~25 24~21 20~18 17~0
书面5分 5 4 3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