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棕飘香的叙事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端午棕飘香的叙事作文
1端午棕飘香作文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
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
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
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
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
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
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
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
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
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
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
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
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冰心说:“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在我真中的梦里,飘着粽叶的清香,飘着粽子的甜香;在我梦中的真里,有一片令我永远回味的粽叶,那粽叶里包裹着美好的节日,包裹着节日里奶奶的笑脸,还包裹着童年的无忧与欢乐。
又到粽叶飘香时,城里的繁华,挡不住我思乡的情绪,我决定利用假期,马上回到家乡寻找粽叶。
是的,我寻找的不仅仅是
粽叶,我寻的是那段有着粽叶香的岁月与情怀:质朴而沉静,悠远而绵长……
2端午节作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
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
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
插茱萸。
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
戴香包。
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
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
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
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
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
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
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
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
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
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3端午节作文
起来,呆呆地坐在书桌前,绞尽脑汁思考着如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
“景霖,吃粽子了!”一股粽子的清香随着奶奶的叫唤飘进房间,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昨天那一幕……
“景霖,端午节到了,你想吃什么馅儿的粽子?奶奶给你包。
”“我要吃鸡肉馅的粽子!”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想起那喷香的粽子我都要流出口水来了。
奶奶微笑着说:“好,奶奶给小馋猫包鸡肉粽子去!”说完便蹒跚着走进厨房,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煮粽叶,浸糯米,剥花生、泡红豆、杀鸡……
今天天刚亮,我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于是擦了擦惺忪的双眼,起身走出房间,只见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奶奶从厨房里捧出一大盘糯米,吃力地挪移着脚步,到饭厅这短短的距离也累得她额头渗出了细小的汗珠,她喘着粗气,把糯米小心翼翼地放在餐桌上,又回头把其他材料拿到餐桌上摆好。
忙活了一阵子,奶奶终于松了一口气,坐在餐桌前,开始包粽子。
我走到餐桌前,静静地凝望着奶奶熟练地把糯米和着各种材料裹起来变成漂亮的
粽子,“咦,奶奶,怎么这些粽子有些是长长的,有些却那么小巧玲珑?”我发现奶奶包的粽子有些奇怪,便诧异地问道。
“鸡肉馅儿少,长的那些是猪肉馅儿的,小的才是鸡肉馅儿的,这样你才容易认出你喜欢吃的粽子呀!”奶奶头都没抬,拿起一根绳子把包好的粽子裹了起来,把对我的爱紧紧地裹了起来。
我的眼睛湿润了,看着奶奶那粗糙的双手,想起自己平时对奶奶不理不
睬的态度,想到因为奶奶做的饭菜不可口而冲她发脾气的不该,我的心里充满了悔恨。
“景霖,吃粽子了!”奶奶慈祥的叫唤再次响起,我快步走到厨房,剥开一条粽子,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地咬了一口,那香味让人心醉,奶奶那润物无声的爱融进了我嘴里,藏进了我的心里。
我顿时茅塞顿开,回到房间,开始奋笔疾书,让这份爱流淌于字里行间……
4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节日,每年,人们都将在这一天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怀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年,外婆又要包粽子给全家吃,我很好奇,粽子究竟是怎么包的?我决定向外婆请教,自已也包出几个好吃的粽子来。
一大早,外婆就忙开了,我也赶紧过去帮忙。
外婆先将糯米淘好,放在一个大盆里,又准备了好多块腌肉,几个蛋黄。
由于还要包肉粽,因此外婆又拿来酱油,往米盆里倒了些许,搅拌了几下,米马上就变成了酱油色,接下来,就要开始包了。
外婆先拿好一张箬叶,手把手教我。
她拿住箬叶的两端,卷成一个漏斗状,往这里面加了三大勺米,又在米的中间放上一块咸肉,然后将它抚平,看不出一点儿向上凸的痕迹,再将没有碰到米的箬叶向前折,再将多余的部分向两边折,用手将它捏住。
这样,一个粽子就成形了。
接下来,就要在粽子外面缚上白纱线,防止粽子里面的米漏出来。
我先在粽子偏上方的地方绕了几圈,又在下方更紧地绕了几圈,最后,把绳子的头和尾打一个死结,一个粽子就完美诞生了!我兴奋极了,也按照刚才的步骤去做,可是,刚要将肉放进去,“哗啦”,一下,我手里的箬叶松了,将米全倒了出来。
我并没有灰心,又继续包起来,可箬叶就是不给我面子,刚包好,要系绳子了,“沙沙沙”我的“漏斗”漏了,幸好我眼疾手快,将米还有肉全倒在了边上的米盆里,这下,我可真是大冬天吃雪糕——凉透心了。
外婆过来安慰我:“每件事都有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慢慢来,会包好的。
”我又振作起来,经过了十分钟的努力,我终于亲手包好了第一个粽子!之后,我越包越熟练,看着一个个自已包的粽子,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在这个端午节,我学会包粽子了!
端午节那天,满屋子都是一股淡淡的粽香,我吃着自已包的粽子,我想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
端午粽飘香,粽子香,学包粽子的过程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