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烘焙过程中油脂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及活性成分的演变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豆烘焙过程中油脂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及活性成分的
演变规律
董聪慧;董文江;程金焕;胡荣锁;何红艳;陈小爱;龙宇宙;黄家雄;陈罡;陈舰飞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22(43)24
【摘要】以云南小粒种咖啡豆为试材,系统研究烘焙过程中咖啡油脂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烘焙度加深,油脂色泽加深;酸价呈增加的趋势,由1.60 mg/g增至3.75 mg/g;碘值反之,由142.04
g/100 g降至83.12 mg/100 g;茴香胺值先增大后减少,其值在3.40~16.26之间;皂化值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相对含量在43.06%~64.39%之间,其次为硬脂酸和棕榈酸相对含量在12.67%~27.55%之间,油酸相对含量为9.03%~17.20%;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明显,但各脂肪酸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从极浅度到法式重度的咖啡油脂样品中分别检出25、33、36、53、54、59、64种和5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有呋喃类化合物、吡嗪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吡咯类化合物等,其种类和含量均呈减小趋势;活性成分中咖啡豆醇、α-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含量均减少;而总酚含量不断增加,由7.75 mg/100 g升至15.96 mg/100 g。

本研究结果可为咖啡精深加工及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总页数】13页(P210-222)
【作者】董聪慧;董文江;程金焕;胡荣锁;何红艳;陈小爱;龙宇宙;黄家雄;陈罡;陈舰飞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普洱富民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21
【相关文献】
1.云南不同地区烘焙咖啡豆主要成分分析及类黑精组成成分
2.咖啡豆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其干燥过程中风味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3.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4.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香菇生长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及其风味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