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控制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
研究进展
张 玲,安 乾,隋秀芬,赵国有*
(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岛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33)
摘 要:食品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食品安全又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关乎企业长远发展,更关系到食用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食品生产企业与行业、相关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业内对于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基于此,本文阐述食品理化与微量元素检验的内涵、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食品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研究进展,旨在为我国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启发与思考。

关键词: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微量元素检验
Research Progress of Quality Control and Trace Element Testing Methods f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of Food
ZHANG Ling, AN Qian, SUI Xiufen, ZHAO Guoyou*
(Qingdao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Qingdao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Qingdao 266033,
China)
Abstract: Foo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basis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the people, and food safety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China’s vigorous develop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more related to the life safety of consumer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trace element inspection method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on attention of China’s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e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more and more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of food and the inspection method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food physicochemical inspection and trace element inspec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ood physicochem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ood trace element inspection methods, aiming to provide inspiration and reflection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od physicochem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trace element inspection methods in China.
Keywords: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 of food; quality control; test of trace elements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大众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愈发重视。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从源头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杜绝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消费者的合法、健康权益[1]。

食品理化和微量元素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在检验过程中,相关检验部门和技术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检验工作的重要性,严格遵照相关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选择正确的微量元素检验方法,高度重视样品的滴定、实验检测环境的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的质
作者简介:张玲(1972—),女,山东青岛人,本科,副主任技师。

研究方向: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通信作者:赵国有(1970—),男,山东青岛人,硕士,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E-mail:1144247879@ 。

62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1月(中)
质量控制
检等,通过绘制样品检测曲线等,从细节上严格控制检验检测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 食品理化与微量元素检验的内涵
目前,关于食品理化和微量元素检验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

大多研究认为,食品理化及微量元素检验就是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和化学、物理检验方法等对食品开展的质量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理化和微量元素检验主要内容包括食品的化学污染检验、检测和营养物质检测。

现阶段,我国食品行业快速发展,而食品的类型也更加多样,由于食品具有特殊性,且它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食品理化和微量元素检验人员必须要对不同种类的食品进行大量试验,通过微量元素理化性质检验,尽可能减少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人们日常食用的食品安全[2]。

2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主要侧重于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中质量控制及检验后数据分析与管理3个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2.1 食品理化检验前质量控制方法
FAROOQUI等[3]研究认为,食品理化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应从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实验用具及药剂和水4个方面加强质量管控。

①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检测需求,对实验室环境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避免交叉感染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②应保证实验室环境卫生,结合检测要求设定相应的湿度、温度等参数。

③应该科学选择所需的试验仪器设备,合理调试,保证实验误差可控。

在采用专用方法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前,应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相应技术操作规范。

④应对实验仪器的运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在检测前,选择合适的试管、玻璃杯以及药剂,并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

实验用水和药剂应严格保证纯度,配比应符合实验检测要求。

2.2 食品理化检验中质量控制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食品检验质量的重要前提[4]。

在检验环节,必须注重对相关药剂标准溶液进行严格校准与仔细调配。

①食品理化检验人员应重点针对检测用药剂的重量进行严格称重,通常重量误差不能大于1%。

在此基础上,按照检测技术要求,配制合格的标准溶剂,通过浓度校准和浓度数据核实,即可进行食品理化检验。

②食品理化检验人员要在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溶液的温度,避免长时间存放标准溶液。

③食品理化检验人员要采用标准称对物品进行科学计量,避免使用纸张称重,以防影响称重误差。

④为了保证称重结果准确,应采用小烧杯,使物品称量称重范围和感量值均符合检验结果的精确度要求。

“数据分析”是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王登林[5]指出食品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应从以下4个方面展开。

①选择科学的质量分析方法。

一般而言,为了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需选用符合国家统一标准和规范的技术分析方法,使检验结果数值满足实验质量控制要求。

②在食品理化检验样品分析环节,应对标准样品的回收率和平行样品的含量进行数值分析。

通过空白测试,估算和排除相关外界因素,如测试材料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质量可靠,结果准确。

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一般通过水进行平行试样测量,避免检测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影响检验质量。

与此同时,检验人员还需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将检验结果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测量标样的回收率时,应在标样中同时添加试验与标准物,检验人员通过定量分析,根据添加物质反应来确定标样的回收率。

③食品理化检验试样的滴定率测试,要分别采用“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方式进行试验,检验人员需对滴定结果负责[6-7]。

④在检验数据分析的最后阶段,检验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计算相关检测数值,并根据回归公式绘出线性回归方程。

如果检验结果与标准曲线的相关性接近,就充分说明该食品理化检验结果数值符合要求,精确度较高。

2.3 食品理化检验分析后数据管理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完成之后,还需准确核对和记录相关的检测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以确保检验结果与食品理化检验“数字修约法则”保持一致。

通过数据的验证管理和校核,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统一性[8]。

3 食品微量元素检验方法研究进展
如今,食品种类越来越多,食品中添加的相关微量元素也越来越丰富。

王婧媛[9]指出有些微量元
Jan.2024 CHINA FOOD SAFETY 63
质量控制
素对人体有害,当其伴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相关的生化、理化反应,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基于此,相关人员要加强食品微量元素检验。

目前,食品微量元素的检验主要采用以下4种方法。

3.1 基于HG-AFG原子荧光光谱法的食品微量元素检验
该方法精度高,不仅能够对食品中待测微量元素的浓度进行计算,还可以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进行消解试验[10]。

因此,该方法在食品微量元素检测检验过程中,线性范围较广,受环境的影响较小,检验流程简单。

3.2 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食品微量元素检验
该方法具有精确性高,检测过程灵活,检验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11]。

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省略了定容、消解吸收和萃取分离等化学处理过程,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基于电化学分析法的食品微量元素检验
现阶段,国内外使用的电化学分析法主要是“伏安法”。

近年来,其在“糖精”和“色素”等食品微量元素检验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其与现有常规技术方法检验过程相比,检测流程简单,速度较快,适合用于食品微量元素中“锗元素”的理化检验,能够精准测试饮品、粮油制品等物质中铅的浓度[12-13]。

3.4 基于ICP-MS原子发射质谱法的食品微量元素检验
该技术具有线性范围大,基体形成约束条件少,受外部因素影响小的优点。

ICP-MS原子发射质谱法在食醋等食品微量元素检验中有着广泛应用[14]。

4 结语
综上研究,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主要分为食品理化检验前、检验中、分析中质量控制及检验数据管理几个方面的内容。

随着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食品微量元素检验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研究与创新发展[15],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验成本,为我国食品理化检验提供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谢珊,许士池,张富敏,等.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2):126-127.
[2]赵聪颖.浅析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J].中国食品,2022(18):77-79.
[3]FAROOQUI,TREVOR J G.Quality control and trace element testing methods for food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spection[EB/OL].(2014-07-03)[2023-12-16].https://www. /y2014/0183362.html.
[4]刘杰.保健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农产品加工,2023(1):54-56.
[5]王登林.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分析[J].现代食品,2020(1):172-173.
[6]方芳.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条件优化[J].广东化工,2023,50(8):195-197.
[7]林兴亚.直接滴定法与氧化还原法在测定居民食用中碘盐碘含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校医,2022,36(12):945-947.
[8]赵蔚华.食品理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J].中国食品工业,2023(8):64-65.
[9]王婧媛.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与微量元素检验方法[J].食品界,2021(7):124-125.
[10]魏益华,黄青青,张金艳,等.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畜禽肉中5种硒形态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1,41(12):3822-3827.
[11]张海红,田洪芸,毕婷婷,等.分光光度法检测食品添加剂茶黄素含量[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4): 761-766.
[12]邹玉婷,段宁馨,古飞燕,等.电化学分析法检测动物源食品中氯丙嗪的3种前处理方法比较[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13):4194-4202.
[13]赵柯,任伟丹,刘玉霞,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5-羟维生素D的一致性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3(24):3050-3053.
[14]申慧.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C]//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重庆: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21:76-78.
[15]石伟.食品理化检验中微量元素检验方法分析[J].现代食品,2020(17):216-218.
64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1月(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