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 ( 二)
( 建议用时: 35 分钟 )
[ 合格基础练 ]
1.如图表示性状分别比的模拟实验,以下操作中不规范或不正确的选项是()
甲乙
A.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配子
B.甲、乙两袋中小球的数目必定要同样
C.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联合
D.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
B [ 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雌雄配子, A 正确;甲、乙两袋
中的小球数目不同样也可,只需保证每袋中两种“配子”的比率为1∶1即可, B 错误;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联合, C 正确;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不然两袋
中两种“配子”的比率不再是1∶1, D 正确。

]
2.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可以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辈中不会发生性状分别,杂合子的自交后辈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性状表现同样的生物,遗传因子构成不必定同样
D[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一样表现种类,叫作相对性状,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
对性状;隐性性状是指拥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子一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纯
合子的自交后辈不会发生性状分别,杂合子的自交后辈中既会出现纯合子,也会出现杂合
子;一般状况下,关于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来说,其性状表现同样,但遗传因子构成有纯合
和杂合之分。

]
3.以下不是孟德尔进行测交实验的目的的是 ( ) A.检测
F1的遗传因子构成
B.考证孟德尔所提假说的正确性
C.考证孟德尔的分别定律
D.检测亲本的遗传因子构成
D [ 孟德尔进行的测交实验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测定F1的遗传因子构成, A 正确、 D 错误;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考证其所提假说的正确性,进而考证了分别定
律, B、C 正确。

]
4.孟德尔对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奇妙的实验否认了交融遗传的看法。

为了考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
实验。

在以下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认交融遗传看法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所得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所得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 F1自交得 F2, F2依照必定比率出现性状分别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C [ 要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同时否认交融遗传看法,则F2出现必定的性状分别比即可,
C正确。

]
5.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 3∶1的性状分别比”属于假说内容
B.“ F1(Dd) 能产生数目相等的2 种配子 (D∶d=1∶1) ”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考证
A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 3∶1的性状分别比”是实验现象。

]
6.鸡的毛腿 (B) 对光腿 (b) 为显性。

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
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数目比为1∶1;乙的后辈所有是毛腿。

则甲、乙、丙的遗传因子构成依
次是 ( )
A. BB、 Bb、 bb B. bb、Bb、 BB
C. Bb、 BB、 bb D. Bb、bb、 BB
C[ 由题意知,甲(B_) ×丙 (bb) →有毛腿和光腿,且数目比为 1∶1,甲应为 Bb,乙(B_) ×丙(bb) →全为光腿,则乙为BB,应选 C。

]
7.金鱼躯体的透明程度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完整透明与不透明的金鱼杂交,F1都表现为半透明。

让F1与完整透明的金鱼杂交,后辈表型为()
A.半透明
B.完整透明和半透明
C.完整透明
D.完整透明和不透明
B [ 假定决定不透明的遗传因子为A,决定透明的遗传因子为a,依据题意,不透明金鱼(AA) 和透明金鱼(aa) 杂交,F1(Aa) 都表现为半透明。

让F1与完整透明的金鱼杂交,即
Aa×aa→1Aa(半透明金鱼 ) ∶1aa( 完整透明金鱼) 。

假定决定不透明和透明的遗传因子为 a 和 A,获得的结论同样。

]
8.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该实验结果
出现的根来源因是()
A. 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相互分别且其比率为1∶1
B.雌雄配子的联合是随机的
C.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D. F1自交,后辈出现性状分别
A [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其根来源因是
d 的配子种类比率为1∶1。

]
F1(Dd) 产生配子时, D 和d 相互分别,且含D

9.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遗传因子R、 r 控制。

下表为三组不一样类
( )
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

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

组别亲本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
一紫花×白花紫花428,白花415
二紫花×红花紫花413,红花406
三紫花×紫花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
A. 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构成分别是rr 、 Rr、RR
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辈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辈均开红花
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既没有红花也没有白花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或红花植株杂交考证基因的分别定律
A[ 该对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有三种,且由组别三可知,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的杂交子
代的性状分别比为红花∶紫花∶白花≈1∶2∶1,说明R 对 r 为不完整显性,且紫花植株的遗
传因子构成为Rr,但依据三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均不可以判断出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
构成分别是rr 、RR,仍是 RR、rr ,A 错误。

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均为纯合子,两者分别自交,
其子代都不会出现性状分别,两者杂交,则其子代都开紫花,B、C 正确。

杂交组合Rr×rr和Rr×RR的子代中各有两种不一样的表型,且比率均为1∶1,故都可用来考证基因的分别定律,
D正确。

]
10.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 有关遗传因子用 A 和 a 表示 ) ,以下有关表达中,错误
的是()
A.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B.图中黑色山羊均为纯合子
C. 4 和 5 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为3/4
D. 7 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
C [因为 4 和5 都是白色个体,但它们生有一个黑色的后辈6,故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A 正确。

因为黑色为隐性,所以凡是黑色个体均为隐性纯合子,遗传因子构成是aa, B 正确。

因为 4 和5 均为显性个体,所以它们都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A,又因为它们生有黑色后辈,所
以另一个遗传因子都是a,故 4 和5 的遗传因子构成都是Aa,所以它们重生育一个白色后辈
(A_) 的概率为3/4 ,这些后辈中雌雄各占一半,故 4 和 5 重生一个白色雄性山羊的概率=
3/4 ×1/2 = 3/8 ,C 错误。

因为 4 和5 遗传因子构成都是Aa,故白色个体7 的遗传因子构成及
比率分别是1/3AA 和2/3Aa , D 正确。

]
11.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 D 控制显性性状, d 控
制隐性性状。

依据遗传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________,作出这一判断是依据哪一
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 中红果的遗传因子构成是________, F1中红果的遗传因子
构成是 ________, F2的红果中遗传因子构成及比率是________。

(3)P 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F 1 黄果植株自交后辈的性状是________,遗传因子构成是________,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假如需要获得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F 2 自交得F3, F3中能稳固遗传的红果所占比率是________。

[分析] (1) 依据F1红果自交后辈出现性状分别可确立红果对黄果为显性。

(2)P 中红果
与黄果杂交产生后辈中有红果与黄果两种性状,说明P 中红果是杂合子Dd;F1中红果由配子 D 与 d 联合而成,其自交后辈中DD∶Dd=1∶2。

(3) 杂合子P 红果与隐性纯合子P 黄果杂交,相当于测交。

(4)F 1 黄果植株为隐性纯合子,其遗传因子构成是dd,因为只好产生一种配子,自
交后辈不会出现性状分别。

(5) 红果有DD
与Dd两种可能遗传因子构成,DD自交后仍

DD;
Dd 自交后能产生DD、 Dd、dd 三种构成,此中dd 表现黄果性状被裁减,所以让红果植株连续
多代自交后纯合子DD比率高
升。

(6)F 2 中红果所占比率为1/2 ×3/4 = 3/8 ,红果中1/3DD 能稳
定遗传,2/3Dd 的子代中DD

1/4 ,故F3中纯合子红果占3/8 ×(1/3 +2/3 ×1/4) =3/16 。

[答案] (1) 红果F1红果自交出现性状分别
(2)Dd Dd DD∶Dd=1∶2(3) 测交(4) 黄果dd黄果为隐性性状,只产生一种配子(5) 让红果植株连续多代自交(6)3/16
1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关闭的低凹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
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

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
方式的研究。

请依据实验结果进行剖析。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靠谱的判断依照是
________组。

(2)若任取 B 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由 B 组能够判断,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率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 ,判断依照是 ________组。

(5) 假如 F 组正常生长生殖的话,其子一代表型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

(6)A 、 B 两组杂交后辈没有出现3∶1或 1∶1的分别比,试解说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 由 A 组中“红花×红花”后辈出现性状分别能够判断白色为隐性性状。

依照
C 组不可以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辈也会出现这类情
况。

(2)B 组亲本中的随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所以自交后辈出现
的状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 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所以F1中 5 红
花∶1 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遗传因子的比为显性遗传因子∶隐性
遗传因子= 5∶1。

假如设显性遗传因子为R,则 RR∶Rr=2∶1。

(4) 第二组的状况与第一组不
同,第一组近似于集体检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状况,由D组可判断为测交种类,亲
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依据 E 组可判断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 杂合子
自交,后辈将出现3∶1的性状分别比。

(6) 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
此杂交组合有多种状况(如 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 三种状况; B 组有RR×rr 、
Rr×rr 两种状况) ,所此后辈不会出现必定的分别比。

[答案] (1) 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 3∶1
(3)2 ∶1
(4)紫茎 D、E
(5)绿茎∶紫茎= 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所以,后辈不会出现必定的分别比
[ 等级过关练 ]
13.经过饲养灰鼠和白鼠( 遗传因子构成未知) 的实验,获得实验结果见下表,假如杂交
Ⅳ亲本中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亲本子代杂交雌×雄灰色白色
Ⅰ灰色×白色82 78
Ⅱ灰色×灰色118 39
Ⅲ白色×白色0 50
Ⅳ灰色×白色74 0
A. 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
C. 1/2 是灰色D. 1/4 是白色
A[ 由杂交组合Ⅱ或Ⅳ判断灰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所以Ⅱ组合中的灰色为杂合子,
Ⅳ中的灰色为纯合子,所以Ⅳ亲本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亲本中的灰色雄鼠杂交,最可能都
是灰色。

]
14.雌蜂 ( 蜂王和工蜂 )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

蜜蜂的体
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切合分别定律。

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一代蜜
蜂的体色为 ()
A.所有是褐色
B.褐色与黑色的比率为3∶1
C.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 设褐色遗传因子为 A,黑色遗传因子为 a。

则遗传图解可表示以下:
由题意知,蜂王和工蜂为雌蜂,子一代雌蜂的体色都为褐色,雄蜂的体色都是黑色。

] 15.在一些性状遗传中,拥有某种遗传因子构成的合子不可以达成胚胎发育,致使后辈中
不存在该遗传因子构成的个体,进而使性状的分别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
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批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辈所有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辈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目比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辈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目比为1∶1
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 控制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用 A 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 ):
(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构成是 ________,黑色鼠的遗传因子构成是 ________。

(2)推断不可以达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遗传因子构成是________。

(3)写出上述 B、 C 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分析] 依据 B 组中黄色鼠的后辈出现黑色鼠可知, B 组亲本黄色个体为杂合子(Aa) ,且黄色对黑色为显性,黑色个体都是隐性纯合子(aa) 。

由 B 组亲本黄色个体为杂合子(Aa) 可知,后来辈的遗传因子构成为1AA(黄色 ) ∶2Aa(黄色 ) ∶1aa( 黑色) , 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
中死亡,则存活的黄色鼠遗传因子构成为Aa。

[ 答案 ] (1)Aa aa(2)AA
(3)以以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