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标的原因剖析及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猪场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标的
原因剖析及补救措施
黄丽红1,许光明2,玉耀贤3通信作者,潘 懿3
(1.广西田林县旧州镇兽医站,广西田林533300;
2.靖西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广西靖西533800;
3.百色市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站,广西百色533000)
摘 要:影响动物免疫抗体质量的因素较多,从基层工作者角度针对猪免疫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未达标的原因开展实地调查、分析原因,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基层一线处置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口蹄疫;抗体;达标;补救;措施
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6.065
! 引言
2020年5月中旬田林县开展了春防免疫抗体检查验收,验收结果显示,平林村吴正绍养猪场所采集的20份猪血样0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未达标,检测站立即组织人员深入现场开展调查,经认真剖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6月中旬再次对该场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查,验收全部合格。
现将免疫失败原因剖析及补救措施总结如下。
" 调查基本情况
吴正绍养猪场位于田林县旧州镇平林村达华屯,距离国道线垂直距离25km,属于旧州镇偏远自然屯。
该场猪存栏95头,应免猪76头,每周对猪舍消毒1次,定期对饲养用具进行消毒。
该户2020年3月19日从镇兽医站提供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自行免疫,疫苗生产厂家及批号:新疆天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2019013。
采样时间2020年5月10日,免疫注射时间与采样检测距52d,经实验室检测,该场猪O型口蹄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为30%,未达到农业农村部群体免疫合格率70%以上的要求,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据查,该户近期无外来人员,周围无其他养殖场(户),无外引动物,场内及周边未发生动物疫情,猪群临床检查健康[1]。
表1 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样品编号免疫抗体效价样品编号免疫抗体效价样品编号免疫抗体效价样品编号免疫抗体效价11 12861 64111 256161 6421 647-121 64171 323-81 128131 256181 12841 6491 5614-191 12851 32101 56151 128201 32
注:免疫抗体效价达1 128为免疫合格。
# 群体免疫不达标原因剖析
2.1 使用疫苗方法错误
经询问整个操作过程发现,场主在使用前没有将疫苗摇匀。
口蹄疫疫苗是乳液,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出现分层,在用前没有将疫苗摇匀,造成免疫注射到猪个体抗原量不均匀,导致免疫抗体效价猪个体间差异大。
2.2 免疫剂量不足致使群体免疫质量未达标
该场猪存栏95头,应免猪76头,每头猪体重大于25kg,使用疫苗最小量应为76mL×2mL=152mL。
经查,该场所领疫苗200mL,实际使用136mL,小于疫苗最小量,每头猪注射疫苗毒效力少于6个PD
50
,免疫抗体效价低下,导致群体免疫质量未达标。
2.3 应免免疫密度未达100%要求,造成群体免疫质量未达标从免疫检测结果来看,有3份样品免疫抗体效价为-,推断出该场开展免疫未按免疫密度100%的要求开展免疫接种,造成群体免疫质量未达标。
* 补救措施和结果
3.1 制定补救方案
对上述原因,田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向该养殖户辖区旧州镇兽医站下达限期整改的通知,旧州镇兽医站及时制定补救免疫实施方案并通知该户自行整改。
3.2 实施补免
该户接到限期整改通知后,在旧州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的 (下转第110页)
4)在疫苗使用时要先检查保质期,坚决避免使用无效疫苗。
3.2 转变畜禽养殖理念,做到防治并重
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且专业性的工作,虽然接种疫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疫苗接种也会有一定的失败率,且会无形中增加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为此,养殖户要转变以往畜禽养殖的“重养轻防”思想,要做到防治并重。
具体来说,需要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①要进一步完善饲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好畜禽舍的清扫消毒工作,定时开展通风。
②对于患病的畜禽要做好隔离处理,通过隔离病原体来最大限度减少畜禽的感染风险,同时降低疫苗免疫的失败率。
对于饲养过程中的死亡畜禽要及时按照卫生标准规范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引发疫病。
3.3 强化接种技术的规范化
免疫接种工作有专业性特点,这要求必须始终不断强化接种技术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免疫流程。
总的来说,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①要对养殖场的疫病病史有明确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来建立完善的免疫流程。
养殖户要积极与当地的卫生部门沟通,及时申请疫病证明,而后按照具体情况来落实畜禽疫苗接种工作,若所使用的疫苗有较强的毒性,则在接种过程中要务必注意,尽量不去使用这一类的疫苗。
②要做好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工作,比如在疫苗接种前工作人员要对针头做全面性的消毒处理,待消毒液发挥作用后即可以开始疫苗注射[3]。
在疫苗种类选择上,工作人员对养殖动物特点有明确的了解,同时掌握不同疫苗接种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充分确保疫苗注射位置正确有效,规范疫苗接种工作。
3.4 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考虑到环境因素对疫苗接种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养殖过程中要充分做好环境工作。
①在养殖场地选择时,要尽量选择多年养殖的区域,严禁将养殖场选择在人烟稠密的居民住宅区、交通来往地段及工厂集中地,防止疫病传播。
②养殖过程中做好保温和防风工作,在春秋季节要重点检查畜禽舍是否存在漏风问题,积极做好畜禽养殖环境的改善工作。
③选用优质的饲料来喂养,严禁使用受潮和过期的饲料。
+ 结语
畜禽疾病防治中免疫失败的原因较多,在免疫接种时要做好相关因素的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改善疫苗接种的条件。
为充分确保免疫效果,要重点从疫苗质量控制、接种技术的规范化、养殖环境改善等方面来着手,强化畜禽免疫有效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降低畜禽免疫失败事件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布占营.浅谈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J].山东畜牧兽医,2020,41(10):48-49.
[2] 田俊,陈春平.家禽免疫失败的常见影响因素[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2):48.
[3] 刘照雷.基层兽医在疾病防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11):84.
作者简介:
陈智(1981—),男,山东滕州人,本科,畜牧师,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
(上接第108页)
指导下,村级防疫员协助吴某对饲养的76头猪100%补免猪口蹄疫疫苗。
3.3 免疫抗体效价检测结果
免疫后28d再采血样20头份进行猪0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监测结果100%合格,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超过农业部规定[2]。
+ 补救处置体会
4.1 健康的猪个体是保障免疫质量的前提
健康猪只才能开展免疫接种,只有健康的机体才能产生的免疫应答。
如机体处于疾病的潜伏期、发病期、或康复期等进行免疫接种会适得其反。
4.2 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证免疫质量的重要环节规模猪场应根据本地疫情流行趋势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自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确保猪群的免疫质量。
经调查发现该场主对免疫程序不了解,仅于春秋两个季节的普防时开展一次免疫活动,没有加强免疫,所以达不到规定的免疫效果。
宁华杰等对猪口蹄疫0型灭活苗免疫生猪后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仔猪在首免后21d群体产生免疫能力,免疫后30d仔猪平均抗体水平最高。
开展二免60d平均抗体水平达到最高,120d后平均抗体水平开始快速下降。
农业部根据我国口蹄疫疫苗使用情况,将疫苗免疫期确定为4~6个月,因此,仔猪及育肥猪建议在首免后再加强免疫1次,种公猪和母猪每年免疫2~3次,使猪群常年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3]。
4.3 科学妥善保存和使用疫苗是确保免疫质量的重点环节口蹄疫疫苗运输和储藏环境要求在2℃~8℃,同时要“三防”即防高温、陈结、暴晒,无法达到口蹄疫疫苗所需要保存条件的,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甚至造成免疫失效。
4.4 规范的免疫注射操作是确保免疫质量的关键环节首先,免疫接种时疫苗注射器械须经高温灭菌处理,根据猪只大小选用粗细长短合适的针头,提前4~5h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进行预温,使疫苗的温度接近猪的体温。
其次疫苗注射部位准确,深浅适宜。
注射部位于颈部两侧1/3深层肌肉,禁止皮下注射及层肌肉注射。
最后,疫苗注射操作规范。
免疫注射操动运作轻盈,最大限度地减少猪群的应激反应。
注射时要经常摇匀疫苗并于2h内用完,严禁同一针头连续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参考文献:
[1] 陈能桥,赵福葳,毛以智,等.猪O型口蹄疫不同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探讨[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5(5):47-49.
[2]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12号[S].北京:农业部,2007.
[3] 宁华杰,周莹,马杨,等.长沙市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生猪后抗体消长规律免疫程序的研究[J].中国动物
检疫,2009,26(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