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近年来,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在土建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桩基础在
上层建筑的施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为了确保土建工程的建筑效果,就
必须加强桩基础技术应用的科学管理,在施工前期,做好勘察等相应的准备工作,完善方案的制定,并根据实际的环境对桩基的位置及放线的定位等工作进行合理
的安排,降低建筑物中沉陷或坍塌现象的发生,从整体上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1导言
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较为常用的基础技术,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也得到逐步完善,促使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
桩基础技术
其应用优势在于能够均匀的将自身承重分散到到建筑结构上,降低了建筑的沉降量。
同时可有效提升岩土层的柔软性,使得建筑基础项目可以承受更多的载荷,
降低了建筑塌方、沉陷发生的机率。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控制要点
2.1全面考察施工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情况
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对施工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情况的考察尤为关键。
在观察
环境时其内容主要是观察施工的地质情况,不但要仔细观察地形,而且还需要对
土地的硬度以及建筑物周边的气候情况进行观察。
而考察水文情况则主要是对地
下水位进行观察,将周边湖泊的最高水位以及地下水的最低水位进行记录。
通过
有效整合以上因素来对施工预期的水质变换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发生自然灾害的
可能性以及频率的高低。
除此之外,还要求能够全面考察周边建筑物的高度、采
光以及地下管道的不设情况,防止在实施桩基施工过程中损害到地下管桩或是导
致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因此在执行该步骤内容时务必要做到细心、严谨,确保结
果的准确性。
2.2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物的最终质量受到桩基础质量的直接影响,为此在施工时必须要严格控
制桩基础的质量,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并做到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切不可为了节省施工成本,而选择质量
不达标的建筑材料。
此外还要保证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质量,在施工时,确保严格
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
但是对于特殊情况还需特殊处理,比如施工人员在开
展某次施工项目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此时项目负责人积极
与项目设计人员沟通,同时也及时向项目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汇报情况,并组织
研讨活动,商议后续的施工调整事项。
真正做到完善设计,也确保施工质量。
在
监督方面,项目监理人员应当做到尽心尽力,严格监督施工工人的工作,保证对
每一个施工细节问题都良好把握。
提高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从施工范围角
度出发,做好计算和布局工作。
有效减缓施工作业对土壤造成的破坏,应用合理
的方式安装不同材质的管桩,实现良好结合,保证桩基础所能承受的压力达到合
格的标准。
2.3钢筋笼的制作放置
钢筋笼要采取直流电焊设备进行人工制作,其主筋连接的时候采取双面同心
进行搭设焊接。
箍筋要采取螺旋渐进的方式,采取22#镀锌铁线与其绑扎,针对
超长钢筋笼依照规范标准来焊接。
其中钢筋笼利用吊车进行吊装,必须保证钢筋
笼的轴心和孔的轴心正对,钢筋笼安防的时候要人工进行调直,使其缓慢地下沉。
保证钢筋笼的安放准确之后,继续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钢筋笼的安放需要紧接进
行浇筑混凝土施工,若是发生特殊情况做不到混凝土的及时浇筑,必须在浇筑混
凝土制作钢筋笼以前将钢筋笼吊出做好二次清孔工作,然后安装钢筋笼,进行混
凝土浇筑。
2.4混凝土的搅拌,灌注与成桩
混凝土采取现场搅拌方式,钻头在进入到要求部位之后现场进行搅拌混凝土
操作,混凝土配制的时候严格依照配比来配制,其中混凝土灌注要采取水下连续
性灌注法,在灌注过程中把灌浆导管深入到力孔底大约0.5m位置,混凝土从导
管全部灌注到孔底,提高混凝土面挤出泥浆,第一次下料要确保导管的底端埋到
混凝土的下端0.8m之后逐渐提高,之后要一边进行混凝土浇筑一边提高导管,
导管逐渐上提的时候,尽可能确保导管的底部一直与混凝土面保持超过2m的距离,混凝土灌注过程一定要确保连续性灌注,发生特殊状况必须中断浇筑工作时,间隔的时间不能超过45min。
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保证混凝土的灌注高度,
依照规范标准超过桩顶标高的0.8m。
灌注混凝土结束之后将混凝土导管拔出,之后将桩顶的表面浮浆清除掉。
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
3.1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主要指的是在作业现场采机械钻孔的方式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
同时将钢筋笼放置其内部,最后实施混凝土灌注而成的桩。
有别于打入桩方式,
钻孔灌注桩是先成孔后成桩,通过对桩体方向相对的移动的土体会对桩产生一个
动态压力,合理控制桩基能够避免出现塌孔或是缩径的问题出现。
一般情况下,
成孔垂直精准程度能够有效验证灌注桩是否顺利实施,能够采取加大桩基支撑面
积的方式来确保桩机的稳固,同时还需要对钻杆以及钻架的垂直度假进行定期检验,保证其精准程度。
成孔完毕后需要及时将井斜超声波的测试设备拆掉。
在实
际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桩位线和护筒中线偏差在50mm以内,
同时,要对回填土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严实程度达标避免有漏浆的情况出现。
不仅如此,还需要对钻孔的深度进行准确把控,固定完桩架后需要对底梁与桩具
间的长度进行实时记录,能够利用钻杆在钻机上的长度来将成孔的实际深度确定
下来。
一旦钻孔钻至特定深度时,需要采用钻杆在原位实时清空,如此一来便能
够切实确保整体桩基施工质量,而且务必要在管桩混凝土前开展全面的清理工作。
3.2静力压桩
在土建工程中应用该技术,是在重力和压桩机的作用下,把预制桩打入指定
位置。
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一定不足。
对于岩土层来说,当打桩
的深度不断增加,所承受的压力也会不断增加。
此时地质损害的问题就会随之出现,正是因为如此,应用该技术可能会出现地质灾害问题。
为此,要切实保证打
桩连续性,有效避免出现施工问题。
静力沉桩与挤土桩类似,但是对于饱和的黏
性土来说,已经没有空间可挤。
因此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有可能会发生挤土效应。
表层现象就是土层向桩挤压,造成桩上浮,这就意味着桩基础的稳定性明显
降低。
在施工时加大桩的中心距会减缓桩之间的影响,进而避免出现桩上浮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只有部分桩会发生挤土效应,此时桩周
围的土体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所以在考虑是否扩大桩与桩之间的距离时,
还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
3.3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主要是指电动机的振动,对施工地基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逐步在击打中,增加施工地基的紧实度。
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电动
机的振动时间越长,施工地基的紧实效果就越好。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应用中,
要固定电动机的振动位置,通过多次的振动作用,逐步将桩压入土层,并且要使
用短距离内的轻度连续锤击。
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黏土和软土地质区域。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土建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正确认识到桩基础施工技术
对项目工程整体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在做好施工
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各项施工要点,进行全
面化且细致化的分析,从而为人们提供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范志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02):11-12.
[2]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
[3]白慧,倪鹏飞.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1):102.
[4]王洪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