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上语文《①风》王璐瑶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风》
执教者:王璐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好,老师决定玩个游戏奖励你们,游戏的名字叫听声辨物。
看谁的耳朵最尖!
2.播放风声音的录音。
学生猜,汇报。
3.师:你们真厉害!是风。
你们见过风吗?(学生汇报)谁来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讨论)。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师:小朋友们看的的真仔细,风是淘气的,它有时很温柔,有时又很暴躁。
那你们想知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是什么样的吗?就让我们来欣赏《风》这首小诗。
齐读课题2遍。
2.课件出示:诗歌《风》。
【设计意图:本班学生对游戏充满激情,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自然引出课题《风》。
】
三、熟读感知
1.师范读诗歌。
2.朗读诗歌,想想“诗歌中哪几句话让你知道风来了?”用“——”画出来。
3.学生整体朗读诗歌,并画出描写风的句子。
4.汇报交流:指名读出描写风的句子。
5.师生合作读,找风。
(1)老师也想和你们读读课文,我一边读一边提出问题,你们用诗中的句子来回答我。
(2)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风在哪儿呢?(3)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你们看见风了吗?
(4)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你们能感受到风吗?(每小节都请个别学生加上动作朗读)
|
2
(5)小结:是啊,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但是风就在我们的身边。
【设计意图:默读训练是本单元要继续练习的一个方法,训练默读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三、品读诗歌,尝试背诵
1.三节小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先美美地读一读,再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学生汇报,相机指导。
第一节:
(1)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2)学生质疑(预设:什么叫颤动?)
解决方法一:换词法:抖动
解决方法二:同学们,快伸出你的双手,这就是一片一片的小树叶,风来了,小树叶在枝头什么样?(学生的小手动了起来)哦,一片片树叶在风中微微地、不停地动起来了,这就是颤动。
(3)绿绿的树叶被风吹得轻轻地跳起舞来,谁能读出来?指名读课文。
(4)看来,每个人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朗读的味儿也各不相同。
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再美美地读一遍。
第二节:
(1)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2)想想什么意思,怎么才能读好?
(3)你们看,林木正在向你们微微点头(放课件),就好像——?把你的想象送到句子中说一说。
(出示课件:林木微微点头的时候,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
(4)林木微微点头什么样?你能读出来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同桌互读)
(5)谁愿意推荐一位同学读一读?(生推荐读)
第三节:
(1)谁再来说说从哪儿感受到了风?
(2)你从这找到了风(投影:平静的水面,微微泛起了波纹。
这就是我们书上说的——河水泛起波纹。
(3)再看(投影:波浪)一样么?
(4)波浪的力度比较大,可是这里呢?风不急,是微风。
所以这里要读得怎么样?谁会读?(指名读,示范读,跟着读)同学们,风会和我们玩快乐的游戏,所以我们读|
3
这句的时候,心情是快乐的。
大家试着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最后一句。
3.这首诗真美。
让我们配上音乐并加上动作,一起来读一读。
4.通过读,你发现了什么?(每节诗的结构都一样,前两行都一样……)
5.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通过创设情境引导理解词语。
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拼读感悟。
】
四、仿编诗歌。
1.说说生活中哪里见过风娃娃。
2.欣赏风的图片。
3.口头仿编诗歌:
①出示范句: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