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
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
为参照组(未合并急性肾损伤)与实验组(合并急性肾损伤)。
回顾性分析所有
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结果:
实验组住院天数、血尿、高血压、感染、使用利尿剂、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白细胞、肌酐以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参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血钠均低于参照组,P<0.05。
尿素氮升高、胱抑素C升高、纤
维蛋白原升高以及使用利尿剂是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尿素氮升高、胱
抑素C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使用利尿剂有关。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临床特点;危险因素
肾病综合征即指不同病因或病理改变,导致肾小球受损的一组疾病[1]。
其发
病因素目前仍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药物以及环境等多因素
相互作用有关[2-3]。
肾病综合征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且易引起急性肾损伤、
感染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肾功能持续恶化[4],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
已有儿童及青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报道,
但对于中老年人的报道较少。
基于此,我院对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中老年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所收治的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根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将患者分为参照组(30例)与实验组(10例)。
两组在性别、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分析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对数据处理,计数、计量分别采用%、 ()表示,使用
χ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红蛋白以及总蛋白上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血尿、高血压、感染、使用利尿剂、尿素氮、尿酸、胱抑素C、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白细胞、肌酐以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参照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血钠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组别
参照组
(n=30)
实验组
(n=10)
χ
2/t值
P
值
性别(%)男
20
(66.67)
7
(70.00)
0.
038
.845女
10
(33.33)
3
(30.00)
年龄(岁)
55.12±3.
52
55.31±3.
14
0.
151
.440
住院天数(d)
15.36±2.
14
26.35±2.
84
12
.945
.000
血尿(%)1(3.33)
3
(30.00)
5.
925
.015
高血压(%)2(6.67)
4
(40.00)
6.
535
.011
感染(%)
10
(33.33)
7
(70.00)
4.
1226
.042
使用利尿剂(%)
5
(16.67)
5
(50.00)
4.
444
.035
尿素氮(mmol/L)
4.31±1.0
2
17.12±2.
63
14
.924
.000
尿酸(μmol/L)
329.12±1
8.14
616.45±2
3.42
35
.313
.000
胱抑素C (mg/L)
0.91±0.1
4
1.75±0.5
6
4.
657
.000
纤维蛋白 4.54±1.1 5.71±1.6 2.0
原(g/L)23101.021
三酰甘油(mmol/L)
2.04±0.5
6
2.93±1.0
5
2.
547
.007
血清白蛋白(g/L)
17.54±1.
89
14.23±2.
14
4.
350
.000
血钠(mmol/L)
135.14±2
.63
131.14±4
.35
2.
731
.004
白细胞(×109L)
4.31±1.0
2
9.31±2.3
4
3.
865
.000
血红蛋白(g/L)
140.11±2
2.45
142.12±2
3.41
0.
242
.404
总蛋白(g/L)
40.14±5.
12
40.22±4.
89
0.
043
.482
肌酐(mg/dl)
0.63±0.4
1
1.26±0.5
1
3.
959
.000
C反应蛋白(g/L)
5.12±1.0
2
12.41±2.
04
14
.965
.000
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具有差异单因素进行赋值,并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放程,得知尿素氮升高、胱抑素C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使用利尿剂是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回
归系数
标
准误
Wal
d值
P值
OR9
5%
尿素氮
1.5
21
0.3
51
7.1
25
0.0
14
1.0
12-
3.142
胱抑素C
1.8
20
0.4
15
6.5
24
0.0
07
1.0
31-
4.635
纤维蛋白原
1.1
05
0.2
75
11.
143
0.0
01
1.7
54-
5.125
利尿剂
0.7
65
0.2
44
15.
635
0.0
01
1.3
15-
3.142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5],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约为5.5%左右。
本研究中4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10例,发生率为25.00%,远高于文献报道。
其原因在于本次研究样本主要涉及中老年人,而由于中老年人易合并疾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且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更易发生急性肾损伤。
利尿剂
是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药物,可有效控制水肿,缓解疾病所引起的排尿困难,但使用不当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加剧肾脏负担。
本研究中,实验组使用利尿剂率5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16.67%,P<0.05。
提示使用利尿剂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急性肾损伤,因此,使用利尿剂可作为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
险因素。
本研究中还显示,实验组尿素氮、胱抑素C以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参照组,P<0.05。
尿素氮是临床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但受饮食的影响较大。
胱
抑素C是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剂,在经过肾小球滤过后,会被肾小管重新
吸收完全代谢,不会再回流至血液中。
因此,若胱抑素C升高,则表示肾小球滤
过异常,肾脏出现损害。
若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尿胱抑素C的含量明显升高。
同时胱抑素C不受肿瘤、炎症等的影响,所以胱抑素C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是
否稳定的重要指标。
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参
与了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动。
也是目前诊断早期急性肾
损伤的标志物。
综上所述,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尿素氮升高、
胱抑素C升高、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使用利尿剂有关。
【参考文献】
[1]陈冉冉,高晓洁,贾实磊,梁蝶. 儿童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
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3,29(05):675-679.
[2]罗秋林. 原发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miR-17-5p、miR-210
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右江民族医学院,2022.
[3]卿山林,何敬东,任波. 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
及病理特征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20,33(09):82-86.
[4]庄乙君,陈文,王名法,李佳,林叶,汪水连. 青少年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
损伤病理与临床特征分析[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06):763-767.
[5]谭洁冰.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与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
断模型[D].郑州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