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案例——此时无声胜有声-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胜利教育案例——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育背景在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各方面表现都处于中等水平,他们是一个最简易被忽视的群体,但是这个群体却是班级的中坚力量。

对于正处在生长发展特别阶段的儿童来说,由于人生阅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头脑中更多的是感性的、直观的、形象化的东西。

针对孩子们这样的特点,要触动孩子的心灵,首先要贴近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什么忧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种种狐疑。

如果在班级工作中,教师多去关注他们,为他们创设多个表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在班级的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他们的潜力,他们将发挥强大的作用,从而加快集体进步的步伐。

描述事件
在班里小峰在是个默默无闻的孩子。

个子不是很高,瘦瘦的,平日里沉默寡言,很守纪律,成绩大凡。

所以他既不会因为成绩的优异而令我喜上眉梢,也不会因为不做作业而让我怒上心头。

很长一段时间,小明给我留下的所有印象用十几个字便可以描述了。

我开始对小明关注起来是在一次家长会后,他的父母留到很晚,与我恳谈了很多关于小明的情况。

他们对小明的期望一直很高,可孩子的状况并不令他们满意。

他成绩平淡,对读书好像也不是非常感兴趣。

不过令我感兴趣的是,在学校很少说话的小明,到家之后竟会滔滔不绝的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全部讲给家里人听,事无巨细,毫无隐瞒,这实在是一个强大的反差。

那次家长会后,我便有意的观察小明,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老师不在的时候,和同学打闹很多,有几次看见我的时候,动作已经停止了,但脸上的笑容还在凝结的过程之中。

看来小明平时不苟言笑原来都是假象。

小明的母亲把这称作“闷皮”。

这样的学生通常都比较怯懦,见到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恐惧,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和动作他可能会在心中回味很久。

因此对这样的学生言行要特别严谨。

实施措施
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不应该因为他们的“通俗”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

所以此后我注意增加了与小明对话的次数,但每次小明的回答都是十分的简单,他基本上都是用摇头或点头来回答我的问题。

除非是我问他一些诸如“小明,你好象有一次数学作业没有做”或“小明,有人说你昨天欺负女同学了”这样对他有刺激的问题,他才会很激烈的分辨“没有!谁说的”除此之外,我很难让他多说话。

既然他不爱说话,我并不勉强他,交流不一定得通过语言来进行。

上课的时候我会有意识的提问小明一些并不十分难的问题,小明答对了我会及时表扬他;课堂上作练习,小明在练习本上做对了我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考试卷子发下来了,小明考了90多分,我用手拍拍他的脑袋说“可以,有进步”。

小明抬起头来,在他的眼眸中,我分明看到了激烈的光芒。

渐渐的,小明上历史课变得很专注,每次我讲完一节内容,小明的嘴角如果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我就知道他听懂了。

慢慢的,小明的历史成绩已经安定在班级的中上水平,我便鼓励他课后自己多去看一些课外资料,并推荐了几本书让他去看。

果然,小明不仅能认真去看,遇到陌生的地方还能够来问我。

小明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浓,对一个内向的人来说,这种兴趣是安定而永远的,从那以后,他基本上是微笑着上完。

教育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醉心、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只是这每一本书的开启方式例外,但开启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核心的思想,那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胜利。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发现并抓住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让班中的每一个孩子在老师期待的眼神中;在老师孔殷的话语中;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切实的感受到教师的爱,并在老师给予的爱中康健喜悦的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