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修二检测:第1章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新型农药的是( )
A.“六六六”
B.DDT
C.有机磷农药
D.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解析:新型农药具有安全、高效、低毒、无公害、易分解、与环境相容和免除有害副作用的特性。

答案:D
2.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策略的是( )
A.控制害虫密度
B.保护排斥系统
C.诱导植物的抗性
D.使病菌或害虫生病
解析:生物防治是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或途径。

包括保护排斥系统、诱导植物的抗性、使病菌或害虫生病等措施。

目的是控制害虫密度。

答案:A
3.下列有关生物农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备环境和谐或生存合理的特征
B.微生物活体农药属于生物农药
C.植物农药中的烟碱无毒、无公害
D.生物农药杀虫效果迅速、持久
解析:生物农药是利用生物或生物成分制成的农药,主要包括植物农药、抗生素农药、昆虫信息素、微生物活体农药和植物疫苗等几个方面。

答案:B
4.生物防治不需要利用到的是( )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答案:D
5.生物防治中,控制害虫密度所用的方法为( )
A.使用化学农药
B.保护利用本地天敌或引进外地的天敌
C.诱导植物产生抗体
D.利用性信息素诱杀
答案:B
6.防治害虫利用较多的昆虫激素是( )
A.协同素
B.集合信息素
C.性外激素
D.利己素
答案:C
7.下列关于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建立复杂的营养结构,可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答案:B
8.自然生物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
A.昆虫的繁殖能力
B.食物的限制
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D
9.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混交林易遭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马尾松林营养结构复杂
B.马尾松林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C.马尾松林营养结构简单
D.松毛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弱
解析:人造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易发生虫灾;天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大,所以不易发生虫灾。

答案:
C
能力提升
10.下列生物防治方法与实例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方法实例
A以有益动物治虫
利用青蛙防治一些蝶类、
蛾类等害虫
B以微生物治虫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
室白粉虱
C
以抗生素或激素
治虫
用武夷菌素水剂防治瓜类白粉病
D培育抗病虫害作物品种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进行修饰后导入玉米细胞,使之产生对人无害的毒素,而能杀死玉米螟等害虫
解析:本题要求熟悉生物防治方法及在生产上成功应用的实例。

微生物治虫是利用能引起害虫生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作杀虫剂,而丽蚜小蜂属于昆虫,故B项错误。

答案:B
11.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

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甲),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见图乙)。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在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 。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解析:由题意可知,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飞蝗与真菌的关
系为寄生,蛙与飞蝗的关系为捕食;由图示可看出,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
右时,飞蝗产卵量比在空气干燥时要多;在气候干旱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会
减少,飞蝗的发生量会变大。

答案:(1)B C (2)多 (3)变大 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少,会使飞蝗的
发生量变大
12.下图为在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农药防治(喷施DDT)和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害虫过
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注: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济危害水
平)
(1)A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E点开始进行的是 防治。

(2)在A点开始的防治中,害虫数量越来越多,其原因是:一方面害虫 ;另一方面害虫的天敌因 。

(3)指出E点开始的防治有何突出的优点。

答案:(1)农药 生物(天敌) 
(2)由于DDT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比例越来越多 DDT直接毒死或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而被毒死,捕食者的减少使害虫越来越多
(3)不污染环境(或不会引起害虫的泛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