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姓的来源,姓郑的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姓的来源,姓郑的名人
姜木(丘木)、姒巫(公子巫)。
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定都营丘。
据传,太公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简化君臣之礼,又鼓励百姓利用本地鱼盐资源发展生产,齐国呈现出一派祥和富足之景象,太公受到国人拥戴。
后因故将营丘改称临淄,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人称丘木,丘木后人遂沿用丘姓,奉丘木为得姓始祖。
因“邱”姓为“丘”姓避讳加邑旁而来,实属同源,故丘木亦为邱姓得姓始祖。
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作者:高士其转引自年月日《解放军报》郑
现在,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
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作者:罗蒙诺索夫
一、寻根溯祖
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Я郑徙拾),史称郑桓公。
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
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
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
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
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
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
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
郑姓大举南迁始
于”永嘉之乱”之时。
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
播迁至海外,始于清。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
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
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
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
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
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
带。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
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
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历史名人
郑桓公:得姓始祖。
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
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
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
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
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
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
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
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
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
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
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
《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
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
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羲:北魏重臣。
郑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
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
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
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
郑回七世孙。
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
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
公元909年卒。
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
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
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萨克雷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
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
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清兵入闽,起兵反清。
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和:明航海家。
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
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
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
——加里宁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
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高尔基论儿童文学》挚出自妊姓,以国名为氏,夏禹时车正奚仲的后人,有诸侯国挚畴,其后人以挚、挚畴为氏。
郡望: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南山归隐岍人立祠上联说东汉长安人挚恂,字季直,研究五经,精通《礼》、《易》,善写文章,词论清美。
...
正正深根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娄底市优秀教师,双峰县委党校校长。
l950年生,曾在双峰一中担任教员、教务处副主任,县教研室教研员,县政府文教办公室秘书,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锌门区委副书记,县文化局局长,县教...
征1. 传汉代仙人征伯侨为征姓之始;2. 王莽赐姓将军严尤、廉丹征氏;...
政政忠祥男,汉族,省优秀教师,华容县新河中学教师。
从教16年,先后4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近8年来,有60多万字的教学论文在各级报刊上发表。
蒸蒸力娥女,汉族,中共党员。
初中文化,娄底地区优秀教师,双峰县杏子铺镇学区测水责任片龙塔技小教局级教师.1944年4月出生,1962年9月参加民办教育工作,1983年转为公办教师,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并担任过校长、片校长.在从事教育工...
针回族中的针姓,是一种稀少的姓氏。
枕枕锦曦男,汉族,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商业技工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1960年参加工作。
1974年参于筹建我省第一所烹任
专业技校(现湖南省商业技校),并留校任教。
多次参加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审定,主编《筵席知识》等教材。
甄一姓氏源流 1 以官名为姓,来自舜帝。
上古的时候,舜帝品德高尚,处处以身做则。
他听说东夷部落的烧陶技术落后。
于是就到东夷部落去烧陶。
在舜的指点之下,东夷部落很快掌握了烧陶的主要技术,而且成了著名的陶器产地。
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
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
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
作者:斯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