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秤下壳注塑模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课题主要是采用塑料进行厨房秤下壳注塑模设计,在注塑模具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注塑模具设计的过程。
通过分析技术的塑料零件、注塑模具的设计。
对产品工艺性的要求,模具结构的要求,选择注塑机的类型以及浇注系统的一系列说明。
本论文阐述了注塑模具在设计中需要的技术要求,成型的工艺是什么,怎么计算塑料部件的体积和质量,以及怎么去设计模具结构,选择什么样的分型面,使用几模几腔的模具等。
【关键词】:厨房秤;工艺;注射模
引言 (4)
一、塑料制件的工艺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塑料制件的原材料 (5)
(二)确定成型设备,选择与模塑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塑料制件模具成型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注塑模的结构设计 (6)
(一)分型面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型腔数目的确定以及型腔的排列 (6)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6)
三、成型零件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9)
(三)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9)
四、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0)
(一)导向机构的作用 (10)
(二)导向机构的选用 (10)
(三)导向机构的设计 (10)
(四)推出机构的设计 (11)
五、温度调节系统 (16)
(一)模具温度调节的重要性 (16)
(二)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7)
六、标准模架的选择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品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厨房设备也越来越多,厨房秤就是其中一员。
加上塑料制品价廉物美,生活中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此对塑料模具成型在当今社会中显的尤为重要,对塑料成型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和开发出新的模具,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我们还要是产品的外观美观,综合性能达到最佳,满足尺寸精度达要求。
在制造出结构合理的模具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制造的难易程度,怎样节约成本,从而制造出,效率高,操作简单,材料利用率高,性能好的模具。
本设计主要针对厨房秤下壳进行模具设计,同时考虑浇注系统的合理性以及模具装配的方便性以及可操作性。
一、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我们先用UG软件画出厨房秤的三维模型,如图1 - 1所示为厨房秤下壳三维模式。
图1-1 UG画出的厨房秤下壳
(一)厨房秤使用的材料分析
本设计考虑到产品的安全,外观新颖。
综合考虑到强度和成本及易于成型等因素,因此本设计采用材料:ABS。
(二)确定成型设备
1、厨房秤下壳的体积计算:
用UG软件测量的体积V = 97073.04mm3(如图2-1)
如图2-1厨房秤下壳体积
2、厨房秤质量的计算:
通过计算出厨房秤的质量大小,我们可以知道使用什么样的注塑机,以及使用几模几腔。
从相关的手册当中我们可以知道ABS材料的密度ρ= 1.05克/立方厘米
根据m =ρv ,可以计算出厨房秤的质量为101.93 g
通过计算得出厨房秤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确定模具使用一模一腔。
二、注塑模的结构设计
设计注塑模具时我们要先确定模具使用什么样的分型面,采用的是几模几腔以及浇注系统。
确定核心和腔结构、喷射模式、侧抽芯机构设计、模具结构零件设计等。
(一)分型面选择
如何确定分型面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
一般我们考虑的因素如下:
1.选择塑料零件轮廓形状最大的地方为分型面。
2.要便于脱模,尽可能使塑料件模具时呆在动态模型。
3.确保塑料零件精度要求。
4.满足塑料零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对成形的影响区域。
6.容易加工和模具制造。
7.侧向成型的影响。
8.排气效果要好。
(二)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
我们之所以使用一模一腔,是通过上面计算出厨房秤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看下图2-1所示:
2-1 厨房秤下壳的型腔
(三)浇注系统设计
要想将塑料熔体进入模具型腔即使用到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可分为四个部分,即为浇口、冷料穴、主流道、分流道。
因此浇注系统的设计在模具设计当中尤为重要。
1.浇注系统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 避免料流直接碰撞到型芯。
(2) 缩短塑料熔体进入型腔的过程。
(3) 正确的工艺性。
(4) 便于塑件外观的休整。
(5) 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应尽量小,容积也是越小越好。
(6) 使用高性能的排气系统
(7) 塑料制件不能发生变形。
2.主流道的设计
在浇注系统中,从模具与注射机喷嘴相接触的位置,到分流道结束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为主流道。
应将模具中的主流道应设计成垂直于分型面。
主流道使用圆形截面,主流道整体要有2-6°锥角。
小端直径设计成5毫米,,这里深度我们取0.2厘米。
将主流道设计成5.5厘米。
如下图2-2所示:
图2-2定位圈与浇口道
图2-2
3.浇口的设计
浇口是连接型腔与流道的一个通道,塑料制件的质量,性能和外观,都与浇口的形状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了确保熔融的塑料能够最佳的充填型腔,在设计浇口时通常要留一些余量,以便模具加工好以后修正。
(1)浇口形式的确定
浇口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限制性浇口,另一种是非限制性浇口,在本模具设计中,我们选择的是限制性浇口,又由于便于浇口零料出塑件中分离出来,所以选择限制性浇口中的点浇口。
(如图2-3)
图2-3 浇口
(2)浇口位置的选择
因为浇口的选择位子对产品的质量好坏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不同的浇口位子对模具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浇口的选择很严格,试模后仍需要多次修改。
三、成型工艺的设计
模具的成型中,主要包括凹模、型芯、镶块、成型杆等。
直接接触塑料经过高压料熔体加工零件成型,水流侵蚀,剥离,和塑料部件间的摩擦。
所以,成型零件在结构上强度上需要更好,耐磨性要求也很高。
零件的成型设计中,根据其结构和应用要求的塑料和塑料零件的特点,从而确定整体结构的型腔,综合考虑浇口和分型面地方,然后再经过加工热处理,从而达到装配要求。
因此成型零件的关键在于其强度和刚度。
(一)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凹模
凹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型腔,它有嵌入式,整体式两种,如图3-1所示:
图3-1 凹模
2,凸模
凸模是我们所说的型芯。
凸模按结构可化分为俩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整体式和组合式。
如图3-2所示:
图3-2 凸模
(二)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确定
1.成型零件的尺寸是由型芯,和型腔的大小决定的
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要求的塑料部件,如尺寸,高精度。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应根据大小和尺寸精度及精密零件。
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非常复杂,这些因素决定了成型零部件的尺寸。
主要影响零件的大小因素取决于下面几点:
(1)塑件壁厚,结构,形状的影响。
塑件成型时会有一定的收缩率,当环境改变时的生产批量塑件的工艺性,塑料部件也可以引起的收缩率。
其值的大小受收缩的波动和偏差变化为:按照实际要求,塑料收缩率波动所引起的误差应小于1/3的公差。
(2)重要原因之制造误差影响塑件的精度。
由于成型零件的加工是低的,关键在于塑件的体积。
由成型零件的实际需要,加工制造误差,占误差总体的25%---33%。
因此允许误差的形成部分允差25%-33%,或者是IT7- IT78模具制造误差。
塑料成型零件的磨损小,1 / 6是最大的塑料部件磨损公差,大型塑件应小于1 / 6。
(3)成形过程中零件的误差和间隙误差变化,综合成形模具零件的安装和装配的尺寸链,可以形成塑件尺寸。
即基本尺寸加上误差形成成型塑料件的最大尺寸的总和。
(三)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板厚度,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墙壁和地板的厚度太小,力度会不够,这样可能会导致塑性产生变形和损坏;因此,确定型腔壁厚的强度和刚度是很重要的。
1.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型腔壁厚的刚度:
1)在成型的过程中材料发生溢出;
2)确保塑料零件的尺寸精度;
3)保证塑料制件顺利脱模。
因为这种结构刚性比较大,因此本模具的凹模采用整体式矩形型腔,如图3 - 1所示。
图3-1 整体式矩形型腔受力情况
四、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锥面导向和导柱导向定位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导向机构。
导向机构可以上下和模稳定,减小和模时零件破坏的可能性。
(一)导向机构的作用
(二)导向机构的选择
厨房秤下壳制作要求不高,熔体在注塑时没有明显单边注射侧向力,所以选用常见的导柱导向来定位。
(三)导向机构的设计
1,导柱有以下几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4-1带头导柱
图4-2肩导柱
图4-3肩导柱
在本模具设计中因为模具比较简单,我们选用图4-1-1。
2.导套
导套有以下几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4-2-1直导套
图4-2-2带头导套
图4-2-3带头导套
本论文中设计的模具为小型模具,所以选用直导套。
(四)推出机构的设计
推出机构有很多种,有推杆推出机构,推管推出机构,活动镶块,推件板推出机构,凹模推出机构等。
在本模具中因为模具结构比较简单,所以选用推杆推出机构,如图4-3所示
图4-3 推杆
五、温度调节系统
温度影响着塑件的成型、生产的速率、以及塑件的尺寸精度,模具的温度控制的好,才能又快又好的生产出产品。
(一)温度调节对模具的重要性
模具注射成行是有温度要求的。
只有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成型,它的流动性最佳,从而能够将型腔充满,脱模后的塑件形状相对稳定,质量性能也很高。
在进行温度调节中,注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问题,譬如:用冷水的话,模型外壁就会形成很多的水分,这样塑件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二)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
图5-1 冷却水道
模架将模具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它是注射模的骨架和基体。
六、模具整装图(如图6-1)
图6-1 注射模具总装图
通过上述塑料制件的工艺分析,材料分析,选择最佳的塑件分型面等,因此厨房秤下壳腐蚀性好,并且摸起来舒服,质量轻,化学稳定性好。
总结
在这次毕业设计之中,我在很大程度上巩固了两年所学的知识,在完善这份毕业设计时让我懂得了更为深广的知识结构。
对塑胶件的结构设计的进一步了解,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毕业设计是学校知识综合应用的全面总结,是在未来社会中铸造一个好的开始。
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历过失败,但我坚信一定会成功,所以在老师、同学以及书籍资料的帮助下,我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这一切都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增强了我工作的信心,这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缺少一些经验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发现可以让我明白填补一些理论数值的缺陷与空白的重要性,并且要进一步优化塑件的结构。
我还要感谢我的辅导老师姜老师给我的热情帮助与指导。
如果没有姜老师的督促与引导,想要完成这次设计一定是困难重重,而且这些困难势必会阻碍我毕业设计的成功的。
姜老师会在第一时间内解答我在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与易错点,同时一直做到认真地了解我们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耐心地对我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完善我们的毕业设计。
通过这篇论文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为我以后再模具这一行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屈华昌.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工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屈华昌,伍建国.塑料模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3] 高为国. 模具材料[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1.
[4] 李德群.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 王兴天. 注塑成型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6] 马金俊.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4.
[7] 徐进,陈再枝等. 模具材料应用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10.
谢辞
时间总是这么不等人,在无形当中毕业设计就这么结束了,也就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也将结束。
回望在大学期间,学到很多东西,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在这实习期间,虽说不在学校,却依然让我倍受感动。
在实习期间,我能够过的很充实,很开心,我首先得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姜玉珍老师,在实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不顺的事情,都是姜老师跟我谈心,帮我打开心结,多次到我的实习单位去看望我。
这真的令我很是感动!
在完成论文上,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我、指导我。
要不是姜老师的教导,我真的不敢想象我的论文会完成的什么样,会不会写好。
我想肯定是乱七八糟的一堆,看都不能看,更别提想通过审核。
在期间,我也很感谢教导过的我老师们,感谢你们在我实习期间对我问候,你们看来很简单的问候,对我却是来着不易的鼓舞。
我也由衷的感谢一起生活的同窗们,我们在实习期间一起学习新的东西,一起鼓舞着向美好的生活前进!望我们伴随着情谊一起向光明前进!
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在经验、能力上也有一定的缺乏,毕业设计上面我想也有诸多的短缺,由此也希望各位评审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并给予指正。
感谢老师们对我设计的评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技能技巧,决不辜负老师对我的一片期望。
这在三年里感谢学校老师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辅导老师,以及在这三年里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