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秋季高教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
(A)诗歌
(B)散文
(C)赋
(D)骈文
2、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
(A)春
(B)秋
(C)夏
(D)冬
3、《史记》中的“世家”一共有()
(A)二十篇
(B)三十篇
(C)四十篇
(D)五十篇
4、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况乎天理之溟漠”,“溟漠”的意思是()(A)冷漠
(B)渺茫
(C)黑暗
(D)深奥
5、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
(A)长安城楼
(B)当阳城楼
(C)荆州城楼
(D)麦城城楼
6、《湘夫人》选自()
(A)《九章》
(B)《九辩》
(C)《九歌》
(D)《九叹》
7、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
(A)王维
(B)杜甫
(C)高适
(D)孟浩然
8、《封丘县》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高适
9、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
(B)舜
(C)许由
(D)秦皇
10、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
(B)映衬
(C)铺叙
(D)对比
11、《史记》中的“列传”一共有()
(A)五十篇
(B)六十篇
(C)七十篇
(D)八十篇
1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
(A)《李将军列传》
(B)《项羽本纪》
(C)《高祖本纪》
(D)《苏武传》
13、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
(A)黄遵宪
(B)龚自珍
(C)张维屏
(D)袁枚
14、“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出自()
(A)《上枢密韩太尉书》
(B)《吴士》
(C)《登西台恸哭记》
(D)《室语》
15、杜甫《登高》的创作地点是()
(A)长安
(B)柳州
(C)夔州
(D)永州
16、《孔雀东南飞》最早收录于()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诗经》
17、下列作者中,与宋祁合著《新唐书》的是()
(A)王禹偁
(B)苏洵
(C)欧阳修
(D)曾巩
18、创作大量山水诗,打破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局面的诗人是()(A)陶渊明
(B)韦应物
(C)谢灵运
(D)江淹
19、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
(A)南京市
(B)北京市
(C)西安市
(D)洛阳市
20、《项羽本纪》:“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其中“朝”的意思是()
(A)参见
(B)早晨
(C)朝着
(D)面对
21、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
(A)举荐
(B)考察
(C)观察
(D)审查
22、广泛地描写明代中叶江南城市各行各业人物和社会面貌的散曲集是()
(A)《海浮山堂词稿》
(B)《王西楼乐府》
(C)《石门集)5
(D)《滑稽余韵》
23、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
(A)《国语》
(B)《尚书》
(C)《礼记》
(D)《论语》
24、宝玉挨打后,送药给他疗伤的是()
(A)薛宝钗
(B)林黛玉
(C)王熙风
(D)王夫人
25、在张岱《柳敬亭说书》中,“白文”一词所指的说书是()(A)有音乐伴奏
(B)只以白话文表演
(C)说唱相兼
(D)只说不唱
26、王沂孙的号是()
(A)乐笑翁
(B)觉翁
(C)中仙
(D)梅溪
27、下列作家中,号诚斋的是()
(A)杨万里
(B)刘克庄
(C)范成大
(D)姜夔
28、汉乐府基本艺术特色是擅长()
(A)叙事
(B)抒情
(C)绘景
(D)写人
29、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
(A)程不识
(B)李蔡
(C)公孙昆邪
(D)霸陵尉
30、《明湖边美人绝调》中,用来比喻白妞越唱越高的是()(A)攀登泰山
(B)放东洋烟火
(C)飞龙盘旋穿插
(D)好鸟乱鸣
二、多项选择题
31、下列作品中,具有文论性质的有()
(A)《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B)《梅圣俞诗集序》
(C)《祭欧阳文忠公文》
(D)《答谢民师书》
(E)《朋党论》
32、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派作家所写的有()
(A)《狱中杂记》
(B)《板桥题画》
(C)《黄生借书说》
(D)《袁随园君墓志铭》
(E)《室语》
33、下列作家中,曾受江西诗派影响的有()
(A)陈亮
(B)刘克庄
(C)范成大
(D)陆游
(E)杨万里
3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前人诗句的有()(A)千里澄江似练
(B)六朝旧事随流水
(C)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D)念往昔、繁华竞逐
(E)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5、下列作品是白居易创作的有()
(A)《长恨歌》
(B)《琵琶行》
(C)《秦中吟》
(D)《登高》
(E)《与元九书》
三、简答题
36、《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对厉王进行劝谏的?
37、简述《吊古战场文》在句式上的特点。
38、为何说苏轼《荔枝叹》一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39、简析《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
40、举例说明李斯《谏逐客书》所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
41、概括《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联系主要情节作具体分析。
42、试析《离骚》的浪漫主义风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试题解析】《秋声赋》:“夫秋,……商声主西方之音;……”古人将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时相配,商属秋。
故选B。
3、B
【试题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4、B
【试题解析】“况乎天理之溟漠”意思是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
“溟漠”即指渺茫。
5、A
【试题解析】王粲登楼的地点有三种说法。
《文选》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认为是当阳城楼,《文选》五臣注认为登的是荆州城楼。
从赋中所写地理环境看,应为麦城城楼。
根据排除法,答案选A。
6、C
【试题解析】《湘夫人》选自《楚辞·九歌》,本篇和《湘君》是祭祀一对湘水之神的乐歌。
7、B
【试题解析】钟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奉命使蜀,当年十月到达成都。
作者在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于十月十七日写了这篇《浣花溪记》以缅怀杜甫。
8、D
9、B
10、D
【试题解析】《青玉案·元夕》全词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前面的火树银花、香车宝马、欢声笑语等热闹场景,与“灯火阑珊”的幽寂形成了强烈反差。
11、C
【试题解析】《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体例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2、D
【试题解析】成语“雁足传书”出自《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得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放还武等九人。
13、D
【试题解析】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考据说”,对当时及后世诗坛影响很大。
14、D
15、C
【试题解析】《登高》一诗是唐大历二年(767年)秋季,杜甫流落在夔州于重阳节登高时所作的诗歌。
16、A
【试题解析】《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之载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
后人取此诗首句名之为《孔雀东南飞》。
17、C
18、C
【试题解析】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扩大了诗歌题材领域,打破了东晋以来玄言诗一统天下的局面。
有《谢康乐集》。
19、A
【试题解析】北山即钟山,今名紫金山,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北,故名北山。
20、A
【试题解析】此句中“朝”为动词,意为参见,此句当译作“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
21、A
【试题解析】“察”为举荐的意思,察举是起于汉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即每年由地方官经过考察向朝廷推荐人才,授以官职。
22、D
【试题解析】陈铎的小令集《滑稽余韵》,广泛地描绘了各行各业的人物,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明代中叶的社会面貌。
故选D。
23、C
【试题解析】“焄蒿凄怆”,形容人们悲伤地祭悼韩愈,语出《礼记·祭义》“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句。
焄:祭品的香气。
蒿:香气散发。
24、A
【试题解析】宝玉挨打后,据原文“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知宝钗将药送予宝玉散毒化淤。
故A项正确。
25、D
【试题解析】南方说书分“大书”和“小书”,“大书”全是白文,只说不唱;“小书”则唱白兼有。
26、C
【试题解析】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
A项乐笑翁为张炎的号,B项觉翁为昊文英的号,D项梅溪为王十朋的号。
27、A
28、A
【试题解析】汉乐府诗以民歌为精华,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基本艺术特色是擅长叙事,多采用杂言和五言,语言比较口语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29、C
30、A
【试题解析】《明湖边美人绝调》:“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愈险愈奇。
”由原文可知,用来比喻白妞越唱越高的则是攀登泰山。
二、多项选择题
31、A,B,D
【试题解析】A项文章对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文章作了精到的评论;B项文章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诗学观;D项文章讨论了物、言、意三者的关系。
此三者都具有文论性质,故选A、B、D三项。
32、A,D
【试题解析】A项作者方苞,D项作者姚鼐,均为桐城派作家。
B项作者为郑燮,C项作者袁枚,E项作者唐甄,三人皆非桐城派作家。
33、C,D,E
【试题解析】A项陈亮所作政论气势纵横,词风豪放,近辛弃疾。
B项刘克庄,其诗初受“永嘉四灵”影响,宗尚晚唐,后转学陆游,多感慨时事之作。
两者均不受江西诗派影响。
故选CDE。
34、A,C,E
【试题解析】A项化用南朝齐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
”C项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E项化用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故选ACE。
35、A,B,C,E
【试题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登高》为杜甫的诗歌,故D项可排除。
A、B、C三项为白居易的诗歌名篇,E项《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书信,此四项均为白居易作品。
三、简答题
36、首先,邵公以治水作比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态度。
其次,列举古代各阶层人士进谏的情况,说明君王听政,必须听取民众意见。
最后,通过比喻说明民众的议论正是执政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归纳出言路不可堵的结论。
37、以四言为主,间用五言、六言、七言,骈散相间,奇偶错综,灵活自由;每段押韵,平仄交错,抑扬抗坠;各段开头多以“吾闻夫”“吾想夫”“吾闻之”等提领全段,文气流荡。
38、诗中有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如写传送荔枝急如星火,送荔枝的灾难性后果,唐代马嵬坡事变。
但作者不就事论事,又用尖锐深刻的议论批评来显示题旨,虚实结合,使人警醒。
3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的两章,比喻两人从情爱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爱情失去光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反比男子坏到极点,简直无所约束。
40、正反并举,反复对比。
“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四君用客与秦王轻客对比;重物与轻人对比。
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四、论述题
41、周瑜足智多谋,蒋干似智实愚,曹操多疑奸诈。
周瑜年轻潇洒、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豪放自信,六次大笑最能见其个性。
蒋干胸无城府而又自作聪明,实则无胆无谋,自以为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但不能随机应变,反而步步走进圈套。
曹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奸诈而又急躁,因急躁错用蒋干,误杀蔡瑁、张允,因奸诈知错不认。
42、首先,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感。
诗人抱有“美政”理想,在现实斗争中惨遭失败,转而在想象中继续追求,终归于失败。
后又设想离开祖国,但最终不忍离去。
通过这一历程,集中描摹了他受到党人排挤而产生的“四种忧愤”,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和深沉的爱国精神,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其次,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采用大量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
在现实斗争失败后,他在想象中向大舜陈词,上求天帝,下索神女,命灵氛占卜,巫成降神,并幻想去国远游,最后在太空中看到故乡而止步,中间穿插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呈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最后,象征手法的运用。
诗人用佩带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用种植香草
象征广泛培植人才;人才的蜕化变质则说是众芳芜秽。
这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发展了《诗经》中广泛运用的局部比兴,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