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应试技巧(合集五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译汉应试技巧(合集五篇)
第一篇:英译汉应试技巧
关于应试技巧的内容很多,你可以直接把它们下载到你的电脑上,慢慢阅读。

第六章
英译汉应试技巧
英译汉试题是1996年1月始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测试学生能力的试题,它主要是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汉语来准确而又完整地表达英文意思的能力。

这其中涉及到词汇、语法、句子结构剖析,表达方式等各方面知识。

翻译的过程是个创作过程,严格意义上讲它要求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但从四六级考试角度而言,一般只要求做到“忠实”、“通顺”即可。

但纵观历届考生试卷,许多考生在翻译这一项得分不高。

许多考生做此项题的最大感受是心理明白英文意思,可就是不能用汉语准确表达出来。

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平时在此方面训练得少,没有掌握英译汉基本技巧。

近几年此类题型成为考试的一种趋势(考研英译汉必考,占15%),为此,我们在研究大学英语四六级真题基础上,总结出英译汉试题命题的一些规律,并详细解析各类考题的应试方法和技巧。

第一单元
命题规律
1.定语从句常考
英译汉中要求巧妙地翻译定语从句是最常见的题型。

英语中,定语从句都放在被修辞词后面,考生关键就是把英语原句中的定语从句翻译成带“的”的定语词组,放置于被修饰词之前。

此类方法一般叫前置限定的合成翻译法,即把英语的后置定语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解析:此句中有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前
面的“those patients”,我们要用合成翻译法把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来修饰“patients”。

所以此句话可译为: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是:即使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病人,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

例(2)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om another.解析:此句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features”,考生只要用合成翻译法把该定语从句变成一个前置性定语,此句就不难翻译为:即使是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不能完全描述出决定人的面孔各不相同的所有特征。

但是,当定语从句较它时,如果翻译成位置的定语,就会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习惯。

在此种情况下,往往把该定语从句用转换法把翻译成并列的分句或作插入语,放在原来它所修饰词后面。

例(1)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解析:此句中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较它,我们可以用转换法把它译成并列分词。

译文为:他们正在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努力,这个理想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所珍爱的,在过去,许多中国人曾为它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例(2)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om another.解析:此句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也较它。

如果考生不能精炼地表达出that后面内容而又把它放在“features”前,就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此时,考生可用转换法把该从句变成一并列分句。

译文为:即使是最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描述出全部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体现出各人面孔的不同。

2.宾词从句常考
宾词从句一般在句子中做宾语,它总体上也符合汉语主、谓、宾表达方式。

而四六级英译汉试题中的宾语从句本身也较容易,没有复杂结构。

故此类试题用顺向法即可翻译出,即顺着字面的内容从前向后翻译,也就是通常所指的直译。

例(1)Scientists have reason to think that a man can put up with far more radiation than 0.1 ream without being damaged.解析:此句话的句子结构很简单,than引导的宾语从句主、谓、宾俱全,more…than是一比较结构,可译成“超过”,without引导的介词短语作状语。

全句按字面意思即可译出:科学家有理由认为一个人可以忍受远远超过0.1雷姆的幅射而不受伤害。

例(2)T oo often we believe what accounts for other’s success is some special secret or a lucky break(机遇)。

But rarely is success so mysterious.解析:此句句子结构也较简单,“Too often”作状语提前(汉语也有此表达方式),believe后面是一个省略that的宾语从句,但从句的主语又是一个what引导的完整句子。

第二句是一个含否定意义的倒装句。

但整个句子结构基本符合汉语习惯,故可用顺向法翻译为:我们常常相信别人的成功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奥秘或者某种机遇。

但成功是很少如此神秘的。

3.省略处常考
英语表达中,常有省略主语、谓语而用一短语来表达句意的做法。

做此类翻译时,如果按字面意思去处理,句意就不完整,所以考生可用分译转换法,把短语变成一个分句。

例(1)Then we fed them four unidentified samples of cola one at a time, regular colas for the one group, diet version for the other.解析:此句中后面两个短语其实省略了“we fed”, 这样在英语表达中,句子结构精炼而又不影响表达意思。

但变译成汉语时,考生需要增添谓语等成分,把短语变成分句,才能把句意表达清楚。

译文为:然后我们给他们喝四种没贴标签的可乐样品,一次一种,给其中一组喝一般性可乐,给另一组喝低糖可乐。

例(2)…We find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things like climate, soil, plants, and such-like factors common to all biological situations.解析:此句中“and such-like…”部分其实跟that引导的从句并列,完整的表达法应是“we find such-like factors common to all biological Situations.”考生在翻译时,就需要用分译转换法把
后面这一句转换成独立的分句。

译文为……我们发现我们必须考虑诸如气候、土壤、植物此类的因素,且此类因素是所有生态环境中常见的要素。

4.状语部分常考
英语中作状语部分时一从句,有时是介词或连词短语。

英语的状语部分位置和汉语中的状语位置有时不同,考生做题时要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将它提前。

故可采用逆向翻译法,即先译后面内容,再译前面的。

例(1)But for many, the fact that poor people are able to support themselves almost as well without government aid as they did with it is in itself a huge victory.解析:此句中,重点考的是对“almost as well……as they did with it”部分的翻译。

考生首先要分析出句子结构,主语是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谓语是“is”, 宾语“victory”。

As well … as 考生可将其调为“as well as they did with it without government”。

这样,整个句子各部分分清楚之后,考生翻译时把相应状语提前,整个句子表达就通顺了。

译文:但是,对许多人而言,穷人象以往一样在没有政府救济的情况下,生活照样过得很好,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例(2)What easier way is there for a nurse, a policeman, a barber, or a waiter to lose profession identity(身份)than to step out of uniform?
解析:此句只要把“for…,or a waiter”这个状语提前,整个句子结构就容易看出:for…,wate easier way is there to lose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an to step out of uniform? 所以该句可翻译为:对于一名护士、一名警察、一为理发师或一名侍者而言,还有什么比脱掉制服更加便利的方法能让他们失去职业身份呢?
5.同位语从句常考
同位语从一般都较长,考生先将该从句用顺译法或合成法(视具体情况而定)译成一独立分句,然后前面的先先词视具体情况取舍或巧妙安排。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ness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解析:此句重点考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译法,该从句中还套用一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考生可以把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单独译成一分句。

译文为:给我们留下极深印象的事实是:甚至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疾人,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例(2)But for many, the fact that poor people are able to support themselves almost as well as without government aid as they did with it is in itself a huge victory.解析:该句是一个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作主语,考生先将that后面内容翻译出来,然后把“the fact”调到后面作is主语。

译文为:对许多人而言,穷人象以往一样在没有政府救济的情况下,生活照样过得很好,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6.非谓语动词常考
英语中非谓语动词包括分词(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不定式和动名词。

英译汉考得较多的是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考生可用前置限定合成翻译法,把后置定语译在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例(1)In the188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land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解析:此句结构简单,考生翻译关键是把divided修饰的后置定语巧妙安置到land前。

译问为:19世纪80年代美国是一个贫富分化极为明显的国家.如果过去分词后置定语不好安置于所修饰词前,考生可用转换法讲该分词后置定语变换成一个并列的分句。

例(2)Social support consists of the exchange of resources among people based on their interpersonal ties.解析:此句如果把定语放于所修饰词前,句意就比较敖口而难懂。

考生可将过去分词后置定语游离出句子之外,单独译成一个分句。

译文:社会资助是由人与人之间的资源交换所构成,而这种交换乃是建立在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

在四六级英译汉中,出现了不定式作状语的题型。

此类题一般按
顺向法即可译出.例(3)You very likely give other passengers a quick glance to size them up and to assure them that you mean no threat.解析:此句结构简单,主要考如何把它们切换成两个独立的小分句.译文:你很可能给其他乘客很快的一瞥,打量他们一下,以此让他们确信你对他们没有威胁。

7.表语从句译法
四六级英语英译汉中考了一题表语从句译法。

一般而言,是将表语从句部分单独译成一个分句。

如果表语从句结构复杂,可将复杂结构肢解成简单句子.例(1)My point is that the frequent complaint of one generation about the one immediately following it is inevitable.解析:该句表语从句中有一个现在分词后置定语,可用合成法将它放置在先行词one前。

其他的可按顺向法译出.译文:我的观点是,一代人对今跟其后的另一代人的频繁抱怨是不可避免的。

8.被动语态译法被动语态是英译汉中常见的试题。

英语中被动语态较多,而汉语表达中则较少。

故考生做此类翻译题时尽量按汉语表达方式译成主动语态。

例(1)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ness were quite aware of ite potential outcome.解析:此句中含有被动语态。

如果按字面顺向译,表达就不顺利。

故用转换法译成主动语态.译文:留给我们极其深刻的印象的事实是:甚至那些没有被告知严重病情的病人,对其疾病的潜在后果也是非常清楚的。

综观以往四六级英语英译汉题型。

考得最多的是定语部分的翻译。

比如用从句作定语,分词作定语的等。

考生做此类题时,如果定语部分较短,也较容易放到先行词前,考生可用合成法将后置定语放到先行词前。

如果后置定语较长,意义容量大,可用转换法将后置定语变换成一个独立分句.其次考得最多的是状语部分的翻译。

有从句作状语,不定式作状语,介词连词作状语,分词作状语等。

做此类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先译出,或者前置。

另外,不定式短语作状语时,如果句意容量大,可以将他们转换成分句来翻译。

第二单元
英译汉得高分原则和技巧
考生在掌握了命题规律之后,平时学习时就应注意各种题型,侧重练习常考题型的译法。

但是,能把句子翻译通顺还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翻译的的高标准是讲究“信”、“达”、“雅”的结合。

考生若想在此项试题中得高分,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直译意译互动,但侧重于意译。

四六级英译汉试题中,一般句子能直译出来,但为了达到“雅”的标准,考生在把握了句意,安排好了句子结构基础上,若选用意译,其效果更佳。

例(1)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om another.解析:此句中“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om another”, 若直译则译为“区别人脸的。

”这在汉语表达中不够“雅”。

因此考生可根据上、下文(或句),采用意译:即使是最老道的作家也很可能不能描述出不同面孔的区别所在。

例(2)In the 188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lard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解析:此句中对“Sharply divided b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翻译若采取直译法,则成了大白话:“分成极富的和极穷的。

”若意译为“贫富悬殊极大的”,则显得通顺、高雅。

2.注意词义的精选和引申。

英语中的单词一般都有多种意义,不同的语境、词汇搭配关系的不同都导致词意的不同所以考生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或上、下句精确地选择词义。

此外,有些词根据字典的释义无法进行翻译,这一需要根据基本词义,进行引伸。

例(1)Then we fed them four unidentified samples of cola one at a time, regular colas for the one group, diet version for the other.解析:此句中“unidentified”的翻译互关重要,它需要根据上、下文(或句)联系才能最精确地表达出其内涵。

根据短文意思,
我们可翻译为“没有贴标签的四种可乐样品。


例(2)In the 188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land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解析:此句中“land”的翻译能看出考生的功底。

直译为“大陆”、“陆地”都没有达到境。

根据上、下文可译为“国家”。

3.适当地增词或减词。

在英汉翻译时,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原文含义或为使译文更符合汉语习惯,考生要学会适当地增词(如表转折、让步、因果、假设等关系的连词。


例(1)While both groups did better than chance would predict, nearly half the participants in each group made the wrong choice two or more times.解析:此句中有while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所以翻译成汉语时一定要增添“但是”,以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译文:尽管两组表现得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但是每组几乎一半参加者作出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错误选择。

4.坚持长句短说的表达方法。

英译汉句子中。

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中再套有从句,或者是修饰性定语、状语太长。

考生翻译此类长句时,首先把复杂长句层层剥离,分成相对独立的分句,然后逐个翻译这些分句,直至把整个句子意义表达出来。

例(1)Researchers have established that when people are mentally,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 in the brain that allow it to act more effeetively in cognitive(认知的)areas such as attention and memory.解析:此句结构较复杂,前that引导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中又有一个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还有一个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修饰changes。

此外,还有一个such as引导的短语修饰areas。

考生若想翻译好此句子,最好用一个个小短句来表达不同部分的意思。

参考译文:研究人员己证实,当人们在动脑筋时,头脑里会产生生化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使头脑在一些认知领域(如注意力、记忆力领域等)里更加有效地进行活动。

5.善于分析句子结构
做好英译汉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要会分析句子结构。

再长,再复杂句子,把主、谓、宾、状、补一一分析出来。

考生心里就会明白句意,然后针对各成分,采用不同的译法翻译出来。

考生首要的一步就是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

主干抓住了,其它成分就能能更好地找出。

总之,英译汉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项测试。

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上述的命题规律和做题基本原则,一般是能考出理想成绩的。

希望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照我们总结的一些规律和提供的一些建议多加练习。

第二篇:英译汉技巧
要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

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象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文章,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
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他们相似极了。

(形容词)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

(动词)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

(名词)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He should be the last man to blame.怎么也不该怪他。

This is the last place where I expected to meet you.我怎么也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见到你。

词义引伸是我们英译汉时常用的技巧之一。

翻译时,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英语辞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任意硬套或逐词死译,就会使译文生硬晦涩,不能确切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

这时就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伸,引伸时,往往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1、词义转译。

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直译或不宜直译的词或词组时,应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引伸转译。

The energy of the sun comes to the earth mainly as light and heat.太阳能主要以光和热的形式传到地球。

2、词义具体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笼统的词引伸为词义较具体的词。

The last stage went higher and took the Apollo into orbit round the earth.最后一级火箭升得更高,把“阿波罗号”送进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

3、词义抽象化。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具体的词引伸为词义较抽象的词,或把词义较形象的词引伸为词义较一般的词。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

二、词类转译技巧
在英译汉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对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逐词对译,只能将词类进行转译之后,方可使译文显得通顺、自然;对词类转译技巧的运用须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1、转译成动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介词、副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动词。

The lack of any special excretory system is explained in a similar way.植物没有专门的排泄系统,可用同样的方式加以说明。

(名词转译)As he ran out ,he forgot to have his shoes on.他跑出去时,忘记了穿鞋子。

2、转译成名词。

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The earth on which we live is shaped a ball.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象一个大球。

(动词转译)The doctor did his best to cure the sick and the wounded.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治疗病号和伤员。

(形容词转换)
3、转译成形容词。

英语中有些作表语或宾语的抽象名词,以及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往往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另外,当英语动词转译成汉语名词时,原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也往往随之转译成汉语中的形容词。

It is no use employing radar to detect objects in water.使用雷达探测水下目标是没有用的。

(作表语的名词转译)
The sun affects tremendously both the mind and body of a man.太阳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有极大的影响。

(副词转译)
4、转译成副词。

英语中的某些名词、形容词,翻译时可转译成汉语中的副词。

When he catches a glimpse of a potential antagonist, his instinct is to win him over with charm and humor.只要一发现有可能反对他的人,他就本能地要用他的魅力和风趣将这些人争取过来。

(名词转译)
三、汉译的增词技巧
英译汉时,按意义上、修辞上或句法上的需要加一些词,使译文更加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但是,增加的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这是英译汉中常用的的技巧之一。

增词技巧一般分作两种情况。

1、根据意义上或修辞上的需要,可增加下列七类词。

Flowers bloom all over the yard.朵朵鲜花满院盛开。

(增加表示名词复数的词)
After the banquets ,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or ,he went home tiredly.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疲倦地回到了家里。

(增加动词)He sank down with his face in his hands.他两手蒙着脸,一屁股坐了下去。

(增加副词)I had known two great social systems.那是以前,他就经历过两大社会制度。

(增加表达时态的词)
As for me ,I didn’t agre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我呢,从一开始就不赞成。

(增加语气助词)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new achievements made in electronic computers ,artificial satellites and rockets.本文总结了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和火箭这三方面的新成就。

(增加概括词)
2、根据句法上的需要增补一此词汇。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准确.(增补原文句子中所省略的动词)All bodies on the earth are known to possess weight.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一切物质都肯有重量。

(增补被动句中泛指性的词)
四、正反、反正汉译技巧
正反、反正汉译技巧是指翻译时突破原文的形式,采用变换语气的办法处理词句,把肯定的译成否定的,把否定的译成肯定的。

运用这种技巧可以使译文更加合乎汉语规范或修辞要求,且不失原意。

这种技巧可分五个方面加以陈述。

1、肯定译否定
The above facts insist on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上述事实使人们不能不得出以下结论。

2、否定译肯定
She won’t go away until you promise to help her.她要等你答应帮助以后才肯走。

3、双否定译肯定
There can be no sunshine without shadow 有阳光就有阴影。

但是,如果翻译时保留英语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并不影响中文的流畅时,则应保留的目的还可突出原文中婉转的语气。

如He is not unequal to the duty.他并非不称职。

4、正反移位
I don’t think he will come.我认为他不会来了。

5、译为部分否定
Not all minerals come from mines.并非所有矿物都来自矿山。

Both of the substances do not dissolve in water.不是两种物质都溶于水。

五、汉译的重复技巧
重复技巧是英译汉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翻译技巧。

由于英译汉时往往需要重复原文中的某些词才能使译文表达明确具体;又由于英汉语言结构不同,重复的手段和作用也往往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为了明确
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 /or engine trouble.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了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两者都出故障(重复名词)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of pressure ,water becomes ice at C and steam at 100C.在常压下,水在摄氏零度时变成冰,在摄氏一百度时变成蒸汽。

(重复动词)A locality has its own over-all interest ,a nation has another and the earth get another.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全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全局,一个地球有一个地球的全局(重复谓语部分)
2、为了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