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的探讨
——基于深交所的经验数据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企业发展的好坏,高质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监管部门等相关方都是有益的。
如何量化评估会计信息质量是一个复杂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但至今仍没有形成统一的量化评估标准。
本文通过构建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模型,结合深交所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对此难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可靠性;量化评估
1.引言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潜在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其量化评估还很困难,依旧停留在定性评价的阶段。
例如美国FASB于1980年颁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指出,会计信息质量包括总体质量特征:真实性;关键质量特征:合规性和公正性;次要质量特征:相关性。
又如ISAC于1989年颁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指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有四项: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再如我国于198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详细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了真实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谨慎性、全面性、重要性等九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有关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在国内经济不断转型升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根据十八大精神,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李琴、李文耀,2011)。
因此,加快对经济基础性工作——会计工作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为此,笔者试图通过构建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模型,帮助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为会计改革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2.文献综述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先生认为,在决策有用性这个主要的目标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应当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和可比性四个特征,其中前两者为主要特征,后两者为辅助的次要特征。
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可靠性包括:真实性、中立性和审慎性。
朱午元(1997)指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既不能离开可靠性谈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谈可靠性,它们总是同时在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两大同等重要的质量特征。
2.1规范研究现状
Lang和Lundholm(1996)发现,企业财务人员倾向于调整决策和盈余管理,从而使得盈利能够迎合投资者的期待以及财务分析师的预测。
Basu(1997)指出,会计的稳健性是指确认收益和损失的不对称性——不能高估收益、不可低估损失。
Healy和Paiepu(2001)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能够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资源分配机制。
Ball和Shivakumar(2005)认为,财务报表应该减少主观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应该提高会计稳健性并且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Heflin、Wild和Shaw(2005)发现,公司增加相关内容的信息披露能够降低公司股票的买卖差价和投资成本,信息质量越高、披露越充分就越能够吸引投资者。
Iatridis(2011)认为,财务报告信息应具有前瞻性,要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评估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谭劲松、邱步晖和林静容(2000)认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
在核算中会计人员可能事前经过周密安排,采用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
曹欲晓(2001)认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从相对真实到绝对真实的过程,对真实性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王瑞华(2007)认为,XBRL的使用为数据比较分析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有关部门可以从网络财务报告所采用的技术、信息媒体以及页面设计的角度来进行规范, 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2.2实证研究现状
在实证会计研究中通常用应计质量替代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
Jones(1991)发现,当公司固定资产的规模扩大或者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加时,应计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项目的金额也会随之扩大。
总应计利润与非操控性利润的差额就是操控性应计利润。
基于此原理提出了著名的Jones模型来表征企业盈余管理程度。
Dechow、Sloan和Sweeny等人(1995)在Jones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改进的Jones模型,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量化评估变得更为准确。
Dechow和Dichev(2002)将应计质量定义为营运资本应计利润变换为经营现金
流量的程度,提出了DD模型来定量表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
汪炜和蒋高峰(2004)以2002年全年的临时公告与季报数量作为衡量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的指数,指数越高说明公司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质量越好。
徐泓、肖楠和蔡明荣(2012)以2012年度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会计信息质量做了实证研究,研究指出可用企业现金保障质量、盈利质量、盈利获现质量、资产质量和公司治理质量来量化评估会计信息质量。
王斌和梁欣欣(2008)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1—2004年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报告结果、1884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和4年的分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会计信息质量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财务收益能力、资产规模等因素正相关,而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与股权结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并发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一型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较低。
2.3文献评述
回顾国内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中居于首要地位。
影响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至今还没有一个通用的量化标准。
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评估是一个必然趋势,它建立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是定性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进入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阶段,但是对其探索是有启示意义的。
3.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3.1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根据IASC于1989年颁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会计信息四项主要的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这四个性质中,可理解性是最基本的性质。
如果财务报表不具有可理解性,那么其他特性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做出一个假设,认为所研究的会计信息都是具备可理解性的。
再来考量可比性。
《企业会计制度》指出,可比性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不同企业横向比较和某一个企业自身纵向比较都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这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
有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是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键。
我们可喜地看到,2011年1月10日,财政部办公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实施若干事项的通知》,相关试点企业要向财政部报送通用分类标准的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2010年度财务报告实例文档和扩展分类标准。
XBRL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会计信息的
可比性问题。
鉴于此,本文并没有把会计信息可比性作为影响因素指标列入量化评估模型。
3.2相关性
3.2.1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是盈利分析的两个方面,企业根据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偏差、自身盈利能力、运营水平会自动调整下一会计年度或季度的预测值,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反馈价值,并且企业做出预测和反馈都是基于自身盈利能力的情况。
因而本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该指标越高,企业的盈利质量越高,企业经营者也就越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2.2披露及时程度
我们用某企业i 年度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变更日修改次数来表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企业披露定期报告时间有首次预约日、一次变更日、二次变更日和三次变更日,如果企业变更日次数越多,那么其会计信息失真可能性更大,故可用摇摆赋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
当企业变更日期早于首次预约日则认为信息是及时的。
某企业信息披露及时指数可用下式表示:
%100611⨯⎪⎭
⎫ ⎝⎛-=i NUM B ,其中i NUM 表示某企业i 年度定期报告预约披露时间变更日修改数权重和。
3.3可靠性
3.3.1审计质量程度
虽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用定量指标去直接评价,但是我们通过代理指标,即某企业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中注协《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综合得分来衡量审计质量程度,得分越高则说明审计质量越高,真实性越好。
可用下式表示:%100100
⨯=c RK D ,其中c RK 表示某企业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中注协《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综合得分。
3.3.2公告数目偏离程度
一个企业自愿披露公告和季报数目越接近市场平均值,则其越符合市场一般规律,说明该企业会计信息的中立性越高。
这里应当指出,披露公告并非越多就越好,例如*ST 公司为了挽回亏损、提高社会对该公司的信心,会大量发布公告。
而一个企业发布公告数目大大小于市场均值,则其隐瞒重大事项的风险性增加。
因此,公告数目维持在市场均值水平是中立性最高的。
我们用某企业i 年度自愿披露公告数目总值与样本企业i 年度自愿披露公告数目
平均值的差值某企业i 年度自愿披露公告数目总值来表示企业信息披露偏离指数,并由此来衡量会计信息的中立性。
可用下式表示:%1001,,,⨯⎪⎪⎭
⎫ ⎝⎛--=i c i a i c NUM NUM NUM C ,其中i c NUM ,表示某企业i 年度自愿披露公告数目总值,i a NUM ,表示样本企业i 年度自愿披露公告数目平均值。
3.3.3资产减值损失比
我们把某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年初总资产的比值称为资产减值比,并用此来衡量会计信息的审慎性,该比值越高则认为审慎性越好。
结合国内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本文提出表1所示的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模型。
表1 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模型
一级质量特征 次级质量特征 评价指标 会
计
信
息
质
量
特
征
X :相关性 预测价值 1χ:净资产收益率 反馈价值 及时性 2χ:披露及时程度 Y :可靠性 真实性 3χ:审计质量程度 中立性 4χ:公告数目偏离程度 审慎性 5χ:资产减值损失比
4.实证分析
本文以2013年度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为了保证数据有效性,鉴于不同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要求以及公司的规模等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剔除中小板、创业板及B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其次,剔除了没有出具财务报表的上市公司和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最后,剔除了相关数据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
但是本文并没有完全剔除ST 、*ST 、SST 、S*ST 、S 类公司,因为这些公司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对其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估更能体现本文模型的普适性。
最终共选取了277家上市公司作为有效研究样本。
由于各类数据库和金融类网站属于第三方数据,在研究过程也发现其数据存在较大失
真。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文的上市公司数据均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审计数据来自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
不同的指标在评价体系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贡献不同,因此本文选择主了成分分析法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从而体现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贡献程度。
表2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成分
指标
1 2
χ-.245 .479
1
χ-.406 -.439
2
χ-.297 .528
3
χ.476 .421
4
χ.549 -.191
5
本文总共选取了两个主成分,通过线性加权求和得出主成分系数,得到:
.0+
=
8118
.0
X
AIQ7101
Y
其中AIQ表示会计信息质量,X表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Y表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5.结论与不足
利用该公式2013年度深圳证券交易所277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评分测试,并与深交所官方发布的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报告进行了对比,发现能大体一致,这说明本文构建的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
我们发现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
但是,本文所选取的主成分还不够丰富,代表性还不能完全达到今后对会计信息量化评估的要求,例如并未充分考虑公司治理、内控机制、政府法律法规等因素。
相信今后的学者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会计信息量化评估体系。
总之,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针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量化评估体系的研究,为我国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平稳运行做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