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7篇).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7篇)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篇1)
我是一位乡村医生。

为四周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

我拖侧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

我服务于社会,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出色。

19__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得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

清贫的家境,苦闷、旁皇、无助乃至失看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或许是命不当尽,上天固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刻苦而又发奋图强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庇护,不向苦难低头的宝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励和开导,使我逐渐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别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遭到阳光的明亮和灿烂。

一九__年的夏天,我开始尝试着自学。

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

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往读。

不到半年我就熟悉一千多字。

以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始依照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始,从a o e开始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写起,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算起。

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固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凡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劳。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提供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进思考的营养,特别是我知道了很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处境也非常艰巨,但是他们没有由于身带残疾就失往对生活的勇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回避现实,而是英勇地直面人生,昂开端,
挺起胸,自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震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固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发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

张海迪不是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生活和克服困难的气力吗?那末小小的我就要为了本身站起、改变命运而刻苦学习。

就这样,白天苦读,夜伴孤灯,七年辛劳自学,我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知识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信念赋予我攀登的勇气。

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乡村,远赴千里之外的省会石家庄,自费在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

我想做一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疗伤,服务于社会。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石家庄学习了的三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

环境变化和身体残疾给我带来了很多困难,作业的压力我要坚持顶住,迎头遇上。

平常生活中,上楼下楼、打饭打水、洗衣服、上厕所等一些琐事,对一个健全人来讲是举手之劳,可是对我而言却是何等的艰巨。

但我没有在困难眼前畏缩,依然以坚韧挺过每件难事,用微笑迎接每个拂晓。

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教授们对我的经历既感到惊奇又很是赞美。

惊奇的是我的自学历程,赞美的是我虽是自学,但成绩却一点也不比正式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差。

__,__年我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与优秀学生的荣誉。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篇2)
疫情如火,分秒必争。

连日来,__街道广大党员群众为抗击疫情踊跃捐款捐物的事迹层出不穷,让人无不感动落泪,充分彰显了全村广大群众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今天是谁在值班?我要为国家抗击疫情捐款。

” x月x日上午,__和__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__办事处,将自己的压岁钱__元捐给街道里,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

姐姐__就读于__中学x年级,弟弟__就读于__小学x年级,这让值守人员很是诧异和感动。

当班值守人员看到是两个孩子捐款后,提出他们是孩子,执意不接受他的捐款。

“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是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听说现在国家有灾难,疫情严重,有很多人在受苦,大家都在为国家捐款,我们也来表个小小的心意,我们就把春节的压岁钱捐给国家”。

两个孩子说。

“作为一名党员,我经常教育他们要做党的孩子,爱党爱国,看到他们长大了,很欣慰,我今天带着孩子来,把他们攒的__元零花钱捐给国家,用于这次疫情防控,贡献一点心意。

”孩子父亲__说。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该街道积极号召党员群众为抗击疫情捐款,大家纷纷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包括很多贫困户、五保户也都积极捐款,大家用爱心绘就出一幅幅温暖的画卷。

群众的行动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以巨大鼓舞,大家纷纷表示,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一定要严防死守,抗击疫情,坚决打好疫情阻击战,守护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像这样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在他们当中,有党员干部,有做生意的个体商户,有衣着朴素的村民,还有小学生。

他们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捐赠款物的同时,彰显了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在国家有难时,此举更加增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彰显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体现了干群同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决心,必将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强大动力。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篇3)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我哼唱起这首歌时就不禁想起身边那些平凡而善良的人,正如孙宸的父母捐献亡女器官时说“看着女儿的器官给别人带去生的希望,就像他还活着一样。

”寒门学子刘春拾金不昧时说“我只是将钱还给真正的失主。

”美国警察德普里莫为流浪汉买鞋时说“我时刻谨记要与人为善,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人过得并不好。

”他们为世界播种下一粒善的种子,而这种子正在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深植每个人心中。

或许你会说这些人太遥远,那就让我来讲述一个生动而实在的故事,一个真实在我身边的普
通人——__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携手抗击疫情时,他在干什么呢
他只是一个社区服务站的普通医生,或许他不能像北大协和的专家们那样挽救病人生命于水火之中。

或许他不能去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那样重大的全国巡回演讲。

他只能在这小小的社区服务站里去关心守护每一位病人。

在同事眼里,x医生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温文尔雅,做事永远都是不急不躁。

每天清晨,我们总会见
到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忙着给病人开药方、就是帮病人测血压,遇到病人咨询问题,他更会热情地给病人解答。

在这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x大夫更是对自己严要求,各种院感工作毫不马虎每日执行并登记,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医生的工作就是这样千篇一律。

但x医生却用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同事,温暖着病人的心。

他是不是一位好医生,只要去看看病人的笑脸便可知晓的一清二楚。

我记得有一天有一位年老的高血压病人在x大夫这就诊。

x大夫为病人查体时撸起病人的裤腿看看是否有水肿的情况。

就诊结束时病人起身离去,可能因为年老动作不便又或怕耽误其他人的时间没有整理衣服便仓促准备离开诊室。

x大夫看到后很自然的从椅子上起身,蹲下身帮老人放下了裤腿。

老人一个劲地说着:“谢谢,谢谢您大夫!”满是感激之情。

还有一次他为病人打针,打完针后病人裸露着大半个身子。

x大夫见状拿起病人的外套轻轻的为他披上。

这些事在他眼中及其寻常,但却触动着我的心。

在我感慨医务工作繁琐、劳累的时候,x大夫却用他的行动向我展现了做为一个医生的伟大。

他用他的行动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从平凡到伟大可能只是一念之间、一步之遥。

他是医生中的真、善、美。

那就是待病人要真诚,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技术上要技术完美”。

看到x医生的做法,“大医精诚”之感油然而生。

他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一件平凡的事却彰显了文明道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爱心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让我想起四个字“凡人善举”。

凡人善举,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大爱,植根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亲切可感、真实可信。

他一个小小的行为便勾起身边人朴素的情感和心灵的广泛认同,从而推动大家一起去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一件善事容易,对一位病人认真和蔼也容易,但日复一日的“真、善、美”却不易。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坚持不懈才是平凡中的不平凡。

春秋轮换三十年,他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这片热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

在x大夫看来,到医院找他的都是患者。

对每一位患者,他总是热情相待、虚寒问暖、详细了解病情,然后对症下药。

有些老人不识字,x医生就耐心叮咛用法用量。

x医生深知普通群众生活的不容易,对病人他从来不开大药方。

对一些熟识的慢病患者x大夫经常到家里去为别人检查,工作繁忙实在脱不开身是就打电话询问情况。

他不但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就连生活上的点点滴滴也帮病人想着。

“您血糖高烫脚要注意水温,您血压高吃饭少放盐,您这太胖了得减减肥!”这些话总是挂在他的嘴边。

有的病人跟他打趣到“什么都管干脆上我家去得了”就凭这些,他深得患者的信任和敬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文化激荡、思想交锋、价值观碰撞更加激烈的当下,一些人的价值观和利益观发生错位和扭曲,日益膨胀的物欲却渐渐掩盖了善良的本性,出现了“信念动摇”和“价值缺失”,人们开始变得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不管发生大事件还是小事件,总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冷眼旁观”。

有时候我们只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细心看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温暖满人间。

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道德正义和凡人善举。

x医生不仅在细微处关心、照顾病患,更让我敬佩的是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只要病人需要他随时出诊。

要知道我们并没有必须出诊的义务。

有一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来门诊看病的病人也很少,突然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很着急的说老人在家头晕恶心但行动不便没法来看病。

x大夫听闻此话,二话没说拿起诊箱就去给病人看病去了。

体检时一些老人行动不便,x大夫早上六点天还没亮就到单位准备东西到家了里为他们抽血
化验,上门为患者输液打针量血压就更是家常便饭屡见不鲜了。

我问他:“干嘛把自己弄得那么累”他却说“我做好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却换来大家的平安和笑
脸,是我赚到了啊!”他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好医生,踏踏实实的为病人服务,做好那些小事。

我在用这份工作养家糊口的`时候,他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就像同样抒写一份病例,我把那当作功课,他写出的却是助人为乐!
他时时把笑脸挂在嘴边,似乎没什么事可以把他惹恼。

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病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问问题,一个降压药能说上半小时。

大部分医生会认为说了你也不懂按我说的做就行了,可x大夫的耐心劲着实让我佩服,它他可以帮病人做个血压监测的小本子再为病人讲解降压的原理分析血压不达标的原因,我说“您不烦啊说了他们也不懂啊。

”x大夫却说“我也不是想让他们懂,其实病人就是想跟咱们聊聊天,心里就踏实病也好了大半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病人拿着别人的医保卡要开药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被x大夫拒绝,病人当即大怒。

脏话骂的难听的很,旁人都听不下去了。

x大夫一点没恼怒依旧和善的说只要拿来身份证明随时都能给您开,病人拂袖而且去。

过了几天这个病人又来门诊开药,估计想着前两天的事自己也有些不自在连忙道歉。

x大夫丝毫没有介怀更是热情有加,还安慰病人说生病了都着急上火可以理解。

他的从容淡定感染着身边的每位同事,让我们也都“心大”了许多了。

凡人善举就像我们小时唱的儿歌一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面”一样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可又不简单不容易。

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

凡人善举,凝聚的是关爱,温暖的是社会,虽然人平凡、事情小,但蕴含的能量不可小看。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凡人善举”为镜,认真查看自己在言行举止之中,有无小善不为之时,有无违德失范之处,有无不善不义之事,从而把善行善举尽心尽力地做好,更好地引领人们向善、从善、行善。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从关爱身边人开始,就能使“凡人善举”从个
人自发行为变成社会的普遍自觉,从我改变,从我做起,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社会正能量。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篇4)
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二十余载坚守烧伤科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

今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农工党员、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烧伤科主任吕国忠。

“医生”,是最崇高的称呼
教授、主任、院长助理、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内唯一的中华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分会常委、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省“135”工程重点医学人才、省333工程重点培养对象等一系列头衔,吕国忠总是看作身外之物,对那些光环和荣誉,他一直都保持着特有的淡然。

他总说,他最喜欢、最看重的还是病人一声“吕医生”,“医生”在他心中是最高的称呼,有着最重的份量。

吕国忠从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大夫,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

他1984年大学毕业,辗转放射、胸外科等科室后,最终定位烧伤外科领域。

“在那时候,烧伤病房的工作环境尤其差,整天看到的都是血淋淋、惨不忍睹的场面。

”当一切偏离了想象,他也曾感到迷惘。

但没多久发生的一件事让吕国忠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当时有七八名消防队员被化学试剂灼伤后送来急救,他抢救的那名消防队员,烧伤面积超过80%,是伤情最重的一个。

整整经历了1个多月、数十次手术后,终于转危为安。

那一刻,他感到“医生”的份量,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一袋病人家属送来的自家种的5斤花生,他和同事们一起分享了,那种香味至今让他难忘。

90年代初伴随江南乡镇工业的发展,无锡化工、冶金、环保、造船等行业的发达,烧伤病人也成倍增长,吕国忠渐渐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成长为科室骨
干和专科领军人物,他感恩机遇、感恩病人、感恩前辈,医生这份职业让他有着无免费分享创新
穷的动力更新知识、总结教训、储备经验,可是在他心中医术可以前行,但医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成了他的口头禅,作为“医生”的坚守,他看得比什么都重。

他说,至今病人一声真情的“吕医生”,依然会让他动容,因为那样的呼唤满含信任与理解,是最纯朴的东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专科,不懈追求的理想
20__年,医院委派吕国忠赴加拿大留学一年,这一年对他的影响和促动非常大,尤其是国外的先进技术、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__年,吕国忠回国担任科主任以后,立志从这三个方面学习和赶超,将专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技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赶超国际和国内一流技术,不断调整专科发展战略。

20__年重点攻关重症监护,提高危重烧伤患者抢救率;20__年整合科室改建为烧伤整形科,同年跻身全国中西医结合烧伤协作组长单位,并正式挂牌成立“无锡市烧伤研究所”。

从单纯烧烫伤诊治向修复疤痕整形、残余创面、难愈性皮肤溃疡诊治及功能康复护理扩展;20__年国内首例率先开展国际领先的Meek技术,实现烧伤植皮微创化;致力自主研发具有活性的组织皮肤;深化中西医结合技术在烧伤整形整治的应用等等,对他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

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个人先后荣获省、市级医学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和全国、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

人性化管理,他思考最多,用心至深。

他经常说,医院人性化管理不能停留在“一束鲜花”、“一次年夜饭”的层面,必须将“患者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烧伤病人尤其是危重烧伤病人是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需求。

比如隐私需求,由于身体袒露面积较多,吕国忠很早就专门定制和启用病区围帘;比如根据护理难度的不同需求,进行病区分设,首创儿童和重症病区;比如室温需求,烧伤病人体温条件敏感,为尽量减少病患消耗,他努力实现了重症监护专门温控,即使三九天也保持33—35摄氏度;还有沟通需求,发现烧伤病人许多因为气管切开、手足受困,口头或体态语言均无,有些听力也受到影响,他授意做了各种“痛不痛”、“胸闷吗”、“要喝水吗”、“点点头或摇摇头”、“是就眨个眼”等牌子,轻易化解沟通难题。

他说,这些还算小事,难度最大的是心理干预和取皮供区的选择,人性化意味着一个细节、一个语气都能决定成败,人性化意味着取皮供区是从患者角度作长远考虑,还是从医者便捷出发。

吕国忠常常不厌其烦、反复说服患者从头皮、背部这些今后容易掩盖的部位取皮,有一位美女模特,因为无法接受取头皮戴假发,曾有过误会和责难,但吕医生依然坚持从手术难度、恢复速度和蔼劝说,直至做通工作。

出院后半年,一头秀发的她专程赶回医院,感激不尽。

“这就是人性化,多想患者需求,这样的人性化我会一直坚持!”
团队协作,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烧伤治疗拼的就是
团队协作!救人于水火,救人于危急,生机转瞬即逝,必须团队协作!”20__年11月8日,无锡城郊某炼钢厂送来28名病人,2人途中死亡,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多达18人,为了26个鲜活的生命,医院100多名医护人员开始生命大营救,吕国忠指挥烧伤科15名医生和25名护士分成8个小组,同时实施急救手术,术后很多病人开始出现并发症:胃出血、休克、呕吐、烦躁,吕国忠深知24小时内的有效抢救对病人成活率影响最大,必须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后十多天里,他带领团队奋战一线,自己每天都住在医院,没有离开病房一步,创造出国内成批烧伤救治史上危重烧伤病人数最多、烧伤程度最重两项第一,华东地区烧伤救治史上成功救治烧伤人数最多、面积最大、程度最重三项第一。

“这些重大事故,考验的就是团队战斗力,有时为了一个病人就得20余名医护力量扑上去。

”他在致力于团队专业技术和科研能力、博士硕士技术梯队建设的基础上,对塑造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合力高度重视,一位科室同仁援外两年,其父母生病无人照料,
他及时派人进行陪护;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人员生病有难,他都进行看望、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让科室成员深深感到作为烧伤科一员的温暖。

在他的带领下,无锡市三院临床烧伤医治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对烧伤面积大于95%的危重病人成功抢救率居世界先进水平。

20__年成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无锡医疗界国家重点专科“零”的突破,20__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现在,吕国忠又向着建成国家级“烧伤救治中心”的目标迈进。

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
在2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吕国忠诊治了上万名病人。

见惯了生离死别,但他始终保有爱心。

“没有爱,就当不了一名好医生,烧伤病人的康复尤其需要关爱。

”吕国忠说。

20__年11月,当时年仅17岁的苏州某高校大一女生小周,在一场意外中全身70%严重烧伤,尤其是面部和双手严重畸形。

“女儿两个多月没进食,一直住在重症监护室,我们急得不得了。

吕主任是她的主治医生。

他不仅医术好,还经常安慰我们,让我们有事就去找他,并把他家里的电话留给我。

”小周的母亲说。

入院近一年后,小周终于出院了,但她拒绝术后锻炼,整天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更不愿意回到学校,甚至想到了死。

焦急的父母再次找到吕国忠求助。

吕国忠在工作之余,一次又一次赶赴宜兴市与小周谈心。

“我不开心的时候,有什么心里话,只愿意对叔叔说。

我现在还记得,他说我是个奇迹,一定不能放弃,要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

”在吕叔叔的鼓励下,小周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自学电脑和英语。

如今,她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小宝宝更是惹人疼爱,吕国忠也成了她最亲的良师益友。

吕国忠和爱人都是医生,都是农工党员,爱人是无锡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医师和行政领导,业务同样十分繁忙,夫妻两个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都特别强,问
及吕国忠是否会因此忽视了小家,“这个对我们俩已经习惯,孩子被一个人关在免费分享创新
家里的时候太多了,也许因此孩子也从小懂事,比较优秀,没让我们多费心。

”轻描淡写,不经意间,让我们深刻感受,“病人,永远放在第一位”,就是吕国忠的信念。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

对于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响曲,对于医者,同样是经历生与死考验的人生之歌、灵魂之曲,此曲只应天上有,愿吕国忠和他的团队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生命奇迹。

医生先进事迹总结(精选篇5)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

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

20__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

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

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

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

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

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

”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__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茂主任的赞赏。

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