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广播电视的概念:广播电视是指制作并通过无线电波、电缆、光缆或其他手段向公众传
播声音、图像及其他信息的活动。

2、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

3、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出黑白电视节目。

4、广播电视的传播形式:①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主导公共服务〕②有线广播电视〔走向综
合服务〕③卫星广播电视〔推动全球覆盖〕④网络广播电视/ 电视〔开拓新型服务〕
5、我国第一家广播电台由美国人奥斯邦1923年在上海开办。

6、1926年,哈尔滨无线电台台长刘瀚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
台。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

7、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科夫发明了可以将场景图像转化为适和异地传输的电信号
的工作器件---机械式扫描装置。

8、1900年法国人波斯基在巴黎国际电子大会上宣读论文是首次使用了“television”这个
英文名词,意思是“看的见的远景”。

9、1923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电视摄像管,随后又发明了电视显像管,
被誉为“电视之父”。

10、卫星通讯源于1945年10月英国人阿瑟·克拉克发表的《宇宙中继站》一文,他在
文章中提出利用赤道上空约35800公里静止轨道上的卫星作为“宇宙中继站”进行远距离通讯的设想,如在静止圆轨道上以120º间隔设置3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因此他被称为“通讯卫星之父”。

11、我国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85年8月,我国首次利用
卫星传输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12、1995年,美国人史蒂夫·佩尔曼创造出了网络电视机顶盒的工作原型,并将网络电视
推向市场,用户只要装上网络电视机顶盒,就可以自动拨号到当地服务点,使所需的软件自动升级,便可以畅游万维网。

13、广播电视的属性:①经济属性〔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答复广播电视为何物的基本问题〕
②政治属性〔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答复广播电视为谁服务的本质问题〕③文化属性〔广
播电视的固有属性,答复广播电视满足人们何种需求的根本问题〕
14、经济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简答〕
①广播电视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广播电视活动属于社会生产活动,企业体制是组织生产的基本体制
③广播电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
15、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于1962年出版了《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
配》一书,针对知识信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包括五大类:〔1〕教育,〔2〕研究与开发〔3〕通讯媒介〔广播电视等〕,〔4〕信息设备,〔5〕信息服务。

17、文化属性为什么是广播电视的固有属性?
①广播电视的根本功能是发布新闻资讯,推进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满足人们的精
神文化需求
②广播电视本身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广播电视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18、梵蒂冈广播电台是世界上第一座宗教广播电台,以宣传天主教教义为宗旨,向世界各地
天主教会传播罗马教廷的重要活动和信息。

19、美国环球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电台之一,以宣传基督教为宗旨,使用70多种
语言播出。

20、英国广播公司三项服务内容:公共服务内容、辅助服务内容和商业服务内容。

21、为什么说我国广播电视集宣传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于一体?*〔简答〕P36
①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新闻宣传单位,宣传服务是其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
②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国有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是其基本义务和根本要求
③广播电视机构作为我国大众传媒机构,商业服务是其生存需要和发展要求
第二章
1、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法律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三者缺一不可。

3、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和
组织,包括广播电视的运营机构、从业人员、监管机构和受众。

4、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
身利益。

物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一种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和一切物资财富,比方广播电台、电视泰德采编设备、制作设备和播出设备,发射台的发射设备和发射的无线电波等。

行为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二客体,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人的活动,包括作为或不作为。

智力成果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三客体,是指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具体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包括新闻作品、文艺作品、娱乐游戏作品等。

人身利益是广播电视法律关系中的第四种客体,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是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客体。

例如,电台、电视台形成的知名品牌利益,著名播音员、著名主持人、著名节目栏目形成的品牌利益等都属于人身利益范畴。

5、广播电视法律关系的内容:①广播电视运营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③广播电视监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④受众的权利和义务
6、受众的权利主要表现在:〔1〕言论表达权。

〔2〕知情权。

〔3〕接近权。

〔4〕人身权。

〔5〕媒介消费权
7、立法是指特定主体依据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的活动。

〔了解〕
8、广播电视立法大致包括国内的成文法、判例法以及国际法,广播电视法律体系有各国国内的成文法、判例法及国际法中有关广播电视的规定构成。

9、成文法通常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以成文习惯是出现的法律规定。

〔了解〕
10、我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1、*1924年北洋政府交通部颁布了我国广播史上的第一部法规---《关于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的暂行规则》
12、民商法中涉及广播电视的法律规定主要有:〔1〕《民法通则》〔2〕《合同法》〔3〕《公司法》〔4〕《著作权法》〔5〕《侵权责任法》
13、经济法中主要有:〔1〕《广告法》〔2〕《证券法》〔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反不正当竞争法》〔5〕《价格法》
14、诉讼法中主要有:〔1〕《民事诉讼法》〔2〕《刑事诉讼法》〔3〕《行政诉讼法》
16、判例法:判例是指司法机关先前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成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既具有先例作用的司法机关的判决,包括国内司法机关的判决和国际司法机关的判决。

〔了解〕17、国际法的造法方式主要有三种:条约、国际习惯法和为各国承认的一般法律原则。

18、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各国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和使用武力,以及民族自决原则等。

19、《世界版权公约》〔1952年日内瓦缔结,1955年生效〕
20、《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1886年9月9日在伯尔尼通过〕
21、广播电视立法理据:一、频率资源稀缺理论二、公共利益理论三、言论自由理论四、社会责任理论
22、1925年美国商务部长赫伯特·胡佛在第四次在年度广播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广播通讯中的“公共利益概念”。

23、言论自由理论源于英国政治家约翰·密尔顿,1644年他在《论出版自由》的演讲中指出: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做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24、综观各国广播电视成文法,大致有三种立法体例:一是广播电视法,二是通讯法,三是传媒法。

25、广播电视专项立法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统一立法。

二是分别立法。

〔我国属于分别立法〕
26、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制定了通讯法〔通讯多媒体法〕对广播电视和通信活动进行统一标准。

27、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通过大众传媒法对广播电视、出版等活动进行标准。

第三章
2、广播电视监管机构:一、统一监管机构二、行政手段
3、美国、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对公共、商业和宣传服务类广播电视进行分别管理。

美国通过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对商业广播电视和电信活动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公共广播公司〔CPB〕对公共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通过联邦政府广播管理委员会〔BBG〕对政府的国际广播电视活动实施管理。

4、广播电视的监管主要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行业自律。

5、法律手段主要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手段。

6、对于司法手段,主要包括司法调查、司法调解、司法审判、司法执行等方式。

7、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指导、行政执法、行政调解、行政裁定、行政任免等方式。

8、经济手段主要包括:1〕价格手段2〕财税手段3〕设立基金〔价格、税收、财政、信贷利率、汇率等〕
9、技术手段主要包括技术标准、技术加密、监测等手段。

10、*〔大题〕广播电视监管特点:一、监管理念:法律治理与政策规制相结合二、监督目标:公共性、竞争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三、监管方式:事前审批引导与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四、监管趋势:技术中立于监督融合相结合
第六章
1、广播电视节目导向性规则有哪些?P155
1981年相关规定,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严格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进行宣传,坚决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等。

1983年,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为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等。

1997年,广播电视事业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播电视应当真实公正。

2、德国广播电视国家条约规定以下节目禁止播出:〔1〕煽动种族仇恨或者表现残忍的和其他不人道的暴力行为,其表现手法反映出对这种暴力的歌颂或者冷淡,在描写暴力行为或不人道行为过程时,使人的尊严受到伤害。

(2)歌颂战争者。

〔3〕色情节目。

〔4〕可能对青少年的道德造成严重伤害的。

3、我国禁止制作和播放载有以下内容的节目:〔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宣染暴力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4、群众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包括:〔1〕听众、观众通过热线等形式参与的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节目或栏目;〔2〕有听众、观众现场参与的广播电视直播节目或栏目;〔3〕现场转播其他部门的有听众、观众参与的节目。

5、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群众参与的直播节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具备“延时装备”、“储存”等技术保障设施;〔2〕具有较高政策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相对固定的编播人员;〔3〕导演、演员、主持人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编辑、节目监制等编播人员须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4〕有比较完善的节目操作程序和管理规定;〔5〕有处理不测情况的应对预案。

6、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2年确定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日为国际儿童广播日。

7、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分时分级制度及未成年人保护?P165
一、建立广播电视分时分级制度二、限制儿童节目中的广告三、加大对暴力、色情等节目的惩治力度四、建立我国广播电视保护未成年人的措施
8、第一部动画片是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莱克顿制作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我国第一部动画片是1926年由万氏兄弟拍摄完成的《大闹画室》;1937年美国迪斯尼公司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1940年万氏兄弟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9、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10、17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安娜女王法令》。

11、根据我国著权法规定,著作权包括4项人身权和13项财产权。

4项人身权包括:〔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
12、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作权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但是应当指明作者
作品名称,不得侵犯著作法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合理使用制度是对著作权的限制,也是对广播组织权的限制。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了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1〕个人使用,〔2〕引用,〔3〕新闻报道使用,〔4〕对政论性文章的转载转播,〔5〕对公共场所演讲的转载转播,〔6〕教学使用,〔7〕公务使用,〔8〕图书馆陈列或保存版本,〔9〕免费表演,〔10〕室外陈列作品的使用,〔11〕对汉文作品的翻译,〔12〕盲文出版P181
13、早在1911年就颁布了印刷物广告法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法规。

第七章
1、广播电视传播网络制度,主要介绍了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广播电视〕网络、卫星〔广播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用户服务等内容。

第八章
1、1954年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了《记者行为原则宣言》
2、《记者行为原则宣言》规定记者的权利有:〔1〕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2〕维护忠实收集和发表新闻的自由;〔3〕维护公平评论与批评的权利。

3、该《宣言》规定记者的义务有:〔1〕新闻记者仅报道知识来源的事实,不删除重要新闻,不假造资料;〔2〕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3〕对任何已发表的信息,发现有严重错误时,尽最大努力予以更正;〔4〕对秘密获得新闻来源,应保守职业秘密;〔5〕以下行为被视为严重的事业罪恶:抄袭、剽窃,中伤、污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接收贿赂而发表信息或删除事实。

4、我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在执行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主要有5项:〔1〕以所在的制作、播出机构的名义从事广播电视节目采访编辑或播音主持工作,制作、播出机构应当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物资条件;〔2〕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依法不受侵犯;〔3〕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4〕指导实习人员从事采访编辑、播音主持工作;〔5〕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5、1874年,瑞典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新闻自律组织-----舆论俱乐部,并订有职业守则,作为各报行为的指导纲领。

6、1923年,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制定《新闻规约》,这是西方第一个由新闻同业制定的自律规约。

7、我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包括:〔1〕责任,〔2〕真实,〔3〕公正,(4)导向,〔5〕品格,〔6〕廉洁P247
8、我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主要包括:〔1〕责任,〔2〕品格,〔3〕形象,〔4〕语言,〔5〕廉洁P247
9、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主要包括:〔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6〕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第九章〔广播电视涉外制度〕
1、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维护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这些原则贯穿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各个协定协议中,构成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2、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通过彼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就业,提高各国人民生活水平。

4、*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附件、《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与广播电视有关。

5、*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对外实行有限开放政策:一是允许通过贷款等方式,利用境外资金投入广播电视建设,比方宁夏、青海地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

二是允许境外机构设立驻华广播电视办事机构。

三是允许境内电台、电视台引进播出境外节目,允许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电视动画片等广播电视节目等。

四是鼓励广播电视技术设备的合作交流。

P258
6、我国《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规定: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出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每天播出的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出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15%;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在黄金时间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

P259
7、境外卫星电视频道,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可以在三星级以上涉外宾馆饭店、专供境外
人士办公居住的涉外公寓等规定的范围内及其他特定的范围落地。

8、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批准31个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在我国落地。

P260
第十章〔广播电视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
1、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2、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则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向有关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予以补救。

法律救济一般有程序法予以规定,主要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国家赔偿、申诉信访等途径。

3、行政法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了行政方面的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一般由行政实体法予以规定。

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请求国家机关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般由行政程序法予以规定。

4、补救性的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一定损失,由行政主体承担的一种补偿性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承认错误、赔礼抱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履行职务、撤销违法、纠正不当、返还权益、恢复原状、行政赔偿等。

5、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有权依法请求国家机关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我国的行政救济措施主要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和信访等制度。

7、行政复议是指行政主体在行驶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8、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以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9、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因违法行驶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伤害,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

10、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三项:一是存在行政侵权行为;二是存在损害事实;三是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1、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刑事法律规定的义务,实施犯罪行为而应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一般由刑法予以规定。

刑事救济是指权利人根据刑事法律规定,通过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权利救济方式,一般由刑事诉讼法予以规定。

12、刑事法律责任有四个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严厉性,三是专属性,四是准据性。

P273
13、刑事法律责任的处理方式有四种:一是定罪判刑,二是定罪免刑,三是消灭处理,四是转移处理。

P273
14、刑事救济是指权利人根据刑事法律规定,通过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刑事法律责任的权利救济方式。

刑事救济的方式:控告报案举报、提起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

15、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不履行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民事救济是指权利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益受到侵害,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等有关责任的权利救济方式。

16、民事法律责任分为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和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17、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民事责任以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侵害他人的民事权益为前提;二是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最终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才能够实现;三是民事责任具有补偿性,违约或侵权的一方当事人补偿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害;四是民事责任具有财产性,以财产责任为主,以非财产责任为辅。

18、民事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阻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抱歉。

19、民事救济是指权利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权益受到侵害,通过民事诉讼等途径,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等有关责任的权利救济方式。

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可以协商和解,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请求调解,也可以向行政部门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当事人协商和解请求调解向行政部门申诉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