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摘要】抗菌药物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经常出现一些不合理应用现象,导致大量耐药菌的产生,给患者造成身心损害及经济负担。
本文针对门诊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旨在纠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探讨出正确的给药方案。
网om/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10-01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抗菌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也随之增加。
目前,因滥用抗菌药物而导致的毒副作用,耐药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以及治疗的失败等诸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针对抗菌药物在门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 抗菌药物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每种抗菌药物都有它自己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凡是抗菌谱即抗菌范围不广泛的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只对革兰阳性菌有效,而对革兰阴性菌、结核菌、立克次体等均无效,故青霉素就属于窄谱抗生素。
相反,氯霉素、四环素在以往由于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
原体、肺炎原体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所以称为广谱抗菌药物。
广谱未必是最好,也不是万能的,所有患者都希望药到病除,特别是对抗菌药物的疗效有着过高的期望。
抗感染的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急性感染,抗菌药物一般要用3~5d。
有不少患者急于求成,使用1 d后感到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就误以为无效,要求医生用其他抗菌药物或增加其他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只有病原菌不明的重症感染、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菌或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时才联合使用,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药。
1.2 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门诊经常有患者点名要抗菌药物,而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越新越好。
有些人迷恋于“洋、新、贵”,盲目地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其实每种抗菌药物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必须因病、因人而选择。
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药物,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特别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药物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药品不是商品,“便宜没好货”的规律不适用于药品。
只要使用得当,几角钱一片的药也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对于初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用几元钱一支的抗菌药和几十元一支的抗菌药物效果没有什么不同。
给根本不需要用高档抗菌药的患者用高档抗菌药,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主要的是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新的伤害,加速了耐药菌的产生。
1.3 联合用药搭配不当联合用药、合理搭配,可增强抗生素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但如果多药并用,配伍不当,则可增加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例如头孢哌酮与阿奇霉素长期联合使用。
头孢哌酮为繁殖期杀菌剂,而阿奇霉素为速效抑菌剂,可使细菌迅速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头孢哌酮不能发挥其杀菌作用。
2 抗菌药物管理措施
2.1 设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目标。
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使用率≤50%(其中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保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率使用率≤60%)。
但是1997年中国药学会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三级医院70%、二级医院80%、一级医院90%。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各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比率,依据日常考核结果,定期逐步下调比率。
最终使全院平均比率达到或低于50%的目标。
2.2 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价格因素,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其中,非限制使用的是经临床长期应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小的药物,例如β-内酰胺类,第二、第三代头孢类;限制使用是指疗效好、不良反应明显、价格较贵的药物,例如第四代头孢类和喹诺酮类;特殊使用是指疗效独特,但毒性大、不良反应明显、价格昂贵的药物,一旦发生耐药即严重后果的品种,例如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可用于治疗耐头孢他定、庆大霉素等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还用于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与需氧菌的重症混合感染以及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感染的治疗。
2.3 加强医院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与监控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和技术指导作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建立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
加强对临床医生药学知识的培训,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讲座,使医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药理作用、药动学、药效学、药敏试验等方面的知识,尽量做到以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真正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监督管理和培训机制
为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抗菌药物使用专家指导小组及药事管理委员会。
根据医院内抗菌药物管理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对新药的采购进行审批,对药品的使用进行监管。
定期公布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泛用、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造成院内感染者,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医院应定期组织临床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
通过编写抗菌药物学习材料、组织院内研讨会、邀请专家讲座、编印院内刊物等学习形式,介绍合理用药知识、相关药学信息、药品管理法规等,以增强合理用药的意识,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总之,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只有认真
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才能避免临床滥用抗菌药物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方维军张艳丽马菊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案例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3)
[2] 张磊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处方点评[j] 中国药业 2011,(24)
[3] 米瑞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144例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3)
[4] 张晓云“三结合”模式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干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