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案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法案例〔一〕
「案情」
1986年7月27日我国某公司应荷兰A商号的请求,报出某初级产品100吨,每吨鹿特丹到岸价格〔CIF〕人民币3900元即期装运的实盘.对方接收到我方报盘后,没作承诺表示,而是再三请求我方增加数量,降低价格一并延长要约有效期.我方曾将数量增至300吨,价格每吨鹿特丹GIF减至人民币3800元,并两次延长了要约的有效期,最后延至8月30日.荷兰于8月26日来电接受该盘.我方公司在接到对方承诺电报时,发现巴西因受旱灾而影响到该产品的产量,国际市场价格暴涨,从而我方拒绝成交,并复电称:《由于世界市场价格变化,货物在接到承诺电报前已售出."但荷方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承诺是在要约有效期内作出,因而是有效的,坚持要求我方按要约的条件履行合同,并提出,要么执行合同,要么赔偿对方差价损失40余万元人民币,否那么将提起诉讼."
[问题]
〔1〕如果A商号对我国的这家公司提起诉讼,有无正当理由?
〔2〕双方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参考答案]
〔1〕A商号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我国的公司违约在先,A商号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进行救济.
〔2〕双方间的买卖合同已经成立.
[解析]
本案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认识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说来,订立合同必须经过两个程序,即要约和承诺.要约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的人提出的订立合同的建议,其内容必须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对方一旦接受,要约人就愿受其约束.因此,一项要约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应清楚表明愿意按要约所列条件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并表明一旦对方接受,要约人就愿受其约束.2.原那么上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凡不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人提出的建议,仅视为要约邀请.3.内容必须十分确定.所谓十分确定,即所标明货物的名称、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数量或价格,或者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承诺即受要约人作出声明或以其他行为对要约表示同意.构成一
项承诺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4.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以声明或其他行为作出.5.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而不能有所添加、限制或更改,但如果所作限制、添加或更改并未实质上变更要约的内容,要约人又末在过分迟延的期间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提出反对,那么该项承诺仍然可以视为有效.6.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送达要约人,如果要约人末规定时间,那么必须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送达,对于口头发出的要约,必须立即作出承诺.承诺一旦送达要约人,就发生效力,合同即告成立.
本案中,经过推迟的要约有效期是8月30.日,荷兰A商号的承诺于8月26日到达,是有效承诺,合同应于8月26日成立.我方公司以"由于世界市场价格变化,货物在接到承诺电报前已售出"为由不履行合同,是完全没有法律依据的违约行为.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4条、第15条、第23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八〕
[案情]
1998年4月,中国进出口贸易A公司售与法国B客户货物一批.B客户按合同规定开出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开证行系法国的R银行,通知行为法国在我国的C分行,该信用证要求C
分行保兑并指定由该行议付.8月25日,A公司将货物以多式联运方式,从内地装火车到##转海船运往目的港,并由当地外运公司签发了陆海联运提单.8月27日,A公司将全套单据寄交C 分行议付.9月1日,C分行向A公司发出"银行付款通知单".9月12日,C分行通知A公司,单据道开证行R银行以有两个不符点为由拒付:〔l〕提单末显示"已装船"字样;〔2〕装运标志上表示的是整批货物的总数量而不是每一纸箱中的数量.基于此,R行要求c分行退回货款.A 公司认为单证并无不符,不同意退单,称c分行作为保兑行应按国际惯例履行付款责任.C分行称根据A公司所交单据,开证行提出与信用证要求不符并拒付,我行当然没有代开证行付款的责任.随后C分行于1998年l2月底将全套单据退给A公司,A公司那么向总行投诉,强调保兑行之付款责任.
[问题]
〔D〕A公司所交单据是否符合信用证的规定要求?
〔2〕C分行作为保兑行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参考答案]
〔1〕A公司提交的单据符合信用证的规定.
〔2〕C分行作为保兑行应该承担付款的责任.
[解析]
〔1〕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关于信用证的运输单据条款的规定,卖方有选择用陆海联运提单或海运提单的权利,若提交海运提单那么须表明"已装船",若提交陆海联运提单那么不必表明,本案中A公司提交的是一份陆海联运提单,故无需表明记装船",即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
〔2〕保兑行作为开证行以外的另一家银行倮证兑付开证行开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的承诺,独立于开证行的承诺,受益人有权要求保克行直接付款,并不受制于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因此,C分行负有向A公司付款的义务.信用证一经保兑,C分行那么取代开证行承担首先付款或承兑和付款的责任;C分行对信用证独立负责,汇票单据一经倮兑行付款或承兑、付款,即使开证行倒闭或拒付,保兑行无权向出口商追索票款.遇有信用证修改,保兑行可将保兑责任扩展至修改书,也可拒绝对修改书加以承兑,在后一种情况下,承兑行应无延迟地通知开证行和受益人.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35条、第38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二〕
[案情]
1991年II月25日,德国A公司向##B##发出如下要约:Jettish彩色复印机2000台,每台汉堡船上交货价〔FOB〕4000美元,即期装运,要约的有效期截止到12月30日.A公司发出要约后,又收到了巴黎某公司购买该种型号复印机的要约,报价高于A公司发给##B##的要约价格.由于当时##B##尚未对该要约作出承诺,故而A公司于12月15日向##B公司发出撤销11月25日要约的通知,而后与巴黎方面的公司签约.但是,12月22日,A公司收到了##B##的承诺,同意德国A公司的要约条件,并随之向A公司开出了不可撤销的信用证,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后因A公司末履约,##B公司诉诸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庭,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A公司的律师辩称,该公司于1991年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已于12月15日被该公司撤销,该要约已失去效力,因而B公司12月22目的承诺没有效力,购销合同没有成立.
[问题]
〔I〕A公司的辩称是否成立,A公司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能否被撤销.
〔2〕A公司与B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有效的买卖合同.
[参考答案]
〔1〕A公司的辩称不成立.A公司I1月25日发出的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2〕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解析]
本案涉及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的问题.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将其取消.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的规定,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要撤回要约的通知于该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该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所谓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前,要约人将其取消.根据该《公约》第16条的规定,要约是可以撤销的,但撤销通知须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送达受要约人.但这项规定有一定限制,根据该《公约》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即不得撤销:第一,在要约申已载明了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它的不可撤销性.第二,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本着对该要约的信赖行事.、本案中A公司的要约注明了有效期是1991年12月30日,故而是不可撤销的.B公司的承诺于有效期内到达,所以合同视为成立.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第16条第2款.
国际经济法案例〔九〕
[案情]
1997年7月25日,##大成公司作为卖方与厦门华海公司签订一份买卖"鳗鱼完全配合饲料"确认书,主要内容为:数量I80吨,单价CIF厦门980美元,总值176400美元,付款条件为买方开具不可撤销、不可转让、可分期交货的90天远期信用证.因华海公司不具备开具信用证结算货款的条件,遂于7月28日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厦门分公司〔下称"北方公司"〕签订一份协议.内容为:北方公司代理华海公司进口鳗鱼饲料,收货人为华海公司,北方公司根据华海公司的通知通过厦门国际银行开具90天远期信用证.8月I日,北方公司通过厦门国际银行开出以大成公司为受益人、金额为1764而美元的不可撤销、不可转让、可分批交货的90天远期信用证,并规定了所需单据.8月30日、3I日,大成公司将I80吨鳗鱼饲料分批装船起运,并按信用证要求提供了所需单据;9月27日,厦门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检验情况通知单,华海公司对饲料质量提出异议,双方协商达成降价协议,华海公司将货物提走.华海公司将商检通知单交给北方公司后,北方公司提出该商检证出具的时间已超过信用证有效期,不同意延期,拒绝在商检证上签字.大成公司发货后,于I997年9月8日向##爱尔兰银行出口部提出押汇申请并揭示按信用证条款要求的除商检证以外的全部单据;9月13日##爱尔兰银行将信用证押汇文件寄予开证行厦门国际银行.9月17日厦门国际银行收押汇文件并通知北方公司承兑,北方公司那么以押汇文件与信用证条款上要求的单据不符〔即缺少商检证明〕为由拒绝承兑.大成公司在信用证不能承兑的情况下,为追索货款,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华海公司与北方公司支付货款及银行利息并支付违约金和承担赔偿责任.
[问题]
〔1〕大成公司有无违约行为?
〔2〕信用证无法承兑的责任何在?
〔3〕大成公司、华海公司、北方公司三者的法律关系如何?
〔4〕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参考答案]
〔1〕大成公司在与华海公司签订买卖协议后,按时提交货物,并按要求提交单据并通知华海公司.华海公司收货后虽向大成公司提出质量异议,但双方就此间题达成新协议.因此,大
成公司作为卖方,己按时、按质、按量履行了合同的约定,不存在违约行为.
〔2〕依据华海公司与北方公司之间的委托关系,北方公司负有开具信用证,并按信用证所引条款规定在商检证书上背书签字后交大成公司的义务,但北方公司却拒绝在商检证书上签字.这是造成大成公司无法承兑信用证的主要原因,而北方公司所称商检证书出具的时间已超过信用证的有效期,其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北方公司应对信用证无法承兑负责.
〔3〕大成公司与华海公司之间是买卖合同关系;华海公司与北方公司之间晕委托关系.
〔4〕作为购货方和收货方的华海公司,应依法承担向大成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解析]
略.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45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六〕
[案情]
1998年2月20日,我国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发出要约:愿以每台400美元的价格按照CIF##价格条件购买电冰箱3000台,总价值2000万美元.1998年2月22日,日本乙公司接到我国甲公司发出的要约,2月23日,日本乙公司将3000台电冰箱交给日本环球货运公司装船运输,但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发现其中有500台电冰箱包装破损,准备签发不清洁提单.但日本乙公司为从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处拿到清洁提单,在其签发提单前,向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出具了承担赔偿责任的保函,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遂给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乙公司持清洁提单按信用证结汇,中国甲公司于1999年3月I日收到货物,发现500台电冰箱有严重质量问题,于是向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索赔.
[问题]
〔1〕承运人应否承担责任?
〔2〕如果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赔,你认为索赔能否成立?
[参考答案]
〔1〕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关系依提单确定,清洁提单项下的货物因包装破损,说明损失是承运人没有尽到良好的管货义务造成的,说明了承运人没有尽到合同项下的最低责任,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甲公司直接向乙公司索赔不能成立.因为乙公司取得的是清洁提单,说明包装破造成的货损原因不在乙公司.
[解析]
承运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取决于承运人和收货人的法律关系.二者的关系由提单来确定.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说明货物表面状况良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清洁提单是承运人已经按照提单所载状况收到货物或者货物己装船的初步证据;对于承运人向收货人提出的与提单所载状况不符的证据,不予承认.承运人有妥善、谨慎地保管货物的义务.货物和提单不符,承运人应当负责.
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关系,依买卖合同确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赔,必须证明乙公司没有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但是根据清洁提单,可以从法律上推定包装破损造成的货损不是乙公司造成的,而是承运人造成的.因此,直接向乙公司索赔不能成立.甲公司应该向承运人索赔.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海商法》第76——78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七〕
[案情]
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商人签订一份出口玉米合同,由中方负责货物运输和保险事宜.为此,中方与##某轮船公司A签订运输合同租用"扬武"号班轮的一个舱位.1997年7月26日,中方将货物在X家港装船.随后,中方向中国某保险公司B投保海上运输货物保险.货轮在海上航行途中遭遇风险,使货物受损.
[问题]
〔1〕如果卖方公司投保的是平安险,而货物遭受部分损失是由于轮船在海上遭遇台风,那么卖方公司是否可从B处取得赔偿?为什么?
〔2〕如果卖方公司投保的是一切险,而货物受损是由于货轮船员罢工,货轮滞留中途港,致使玉米变质,那么卖方能否从B处取得赔偿?为什么?
〔3〕如果发生的风险是由于承运人的过错引起的并且属于承保X围的风险,B赔偿了损失后,卖方公司能否再向A公司索赔?为什么?
[参考答案]
〔1〕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不能向保险公司B提出赔偿请求的,因为平安险对货物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不予赔偿.货轮在海上航行途中遭遇台风,使货物受部分损失是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单独海损,但由于卖方中国某迸出口公司投保的是平安险,保险人的保险责任X围不包括自然灾害引起的单独海损,所以卖方中国某进出口公司不能从倮险公司B处获得赔偿,除非卖方已投保水渍险和一切险.
〔2〕申国某进出口公司也不能向保险公司B提出赔偿请求,因为一切险的责任X围包括被运输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但不包括战争险、罢工险等特殊附加险.即便投保人投保了一切险,仍须与保险人特别约定,经保险人特别同意后,才能把特别或特殊附加险的责任包括在保险人承保X围之内.由于卖方末投保特殊附加险,故无法取得赔偿.
〔3〕不能.保险合同是一种补偿合同,被保险人不得以保险作为牟利的手段.保险货物的损失如果是由于第三者的过失或疏忽造成的,被保险人从倮险人处取得保险赔偿时,应当把对该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转让给保险人,由保险人代位行使被保险人的一切权利和追偿要求,而不能一方面向保险人取得保险赔款,另一方面又向有过失的第三者索赔,从而获取双倍于损失金额的收入.
[解析]
略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44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三〕
[案情]
1993年II月,美国S公司与A公司签订了购迸"100吨钼铁的买卖合同,交货条件是##FOB每吨3000美金,于1994年2月前交货.合同签订后,A公司立即与各生产厂家联系,但由于当时钼铁市场需求量很大,各厂家供货成问题,A公亩向S公司要求推迟交货期,遭到S公司拒绝.1994年开始,国际市场钼铁价格暴涨,A公司要求S公司抬高合同价格,也遭到拒绝.2月前,A公司未能履行交货义务,4月份,国际市场钼铁价格已涨到合同签订时的近2倍.6月5日,S公司根据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中国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A公司赔偿S公司于6月初补进的100吨钼铁与合同价格的差额货款."
[问题].
S公司的要求是否合法?应由哪家公司对末能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的额外损失负责.
[参考答案]
S公司的请求不合法,应由S公司自行承担因末能及时补进货物而产生的额外损失.
[解析]
本案主要涉及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后的损害赔偿问题.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损害赔偿是一种主要的救济方法.当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权利要求赔偿损失,而且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并不因已采取其他救济方法而丧失.另外《公约》第74一77条对损害赔偿的责任X围和计算方法作了具体的规定.其第7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责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但这种损害赔偿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依照他当时已知道或理应知道的事实和情况,对违反合同预料到或理应预料到的可能损失."这项规定对买卖双方都同样适用,而且适用于因各种不同的违约事项所提出的损害赔偿要求.这里,《公约》没有采用过失责任原那么,而是采取了严格责任原那么.根据《公约》的规定,当一方请求损害赔偿时,毋须证明违约的一方有过失.只要一方违反合同,并给对方造成了损失,对方就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另外,根据《公约》第77条的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由于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害赔偿中扣除原应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这项规定适用于买方或卖方的各种违约索赔情况.本案中买方美国S公司明知卖方不能按时履行合同,买方有义务自行及早购买合同标的的替代物,却不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致使损失扩大.所以买方S公司应该自行承担扩大的损失.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第77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四〕
[案情]
福建省某县家具厂生产的皮箱式样美观,结实耐用,用料考究,于90年代中期打入新加坡市场,很受欢迎,成为当地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1998年2月,新加坡狮城家具行向该家具厂发出购买皮箱的要约,要求订购2000只皮箱,并对皮箱的式样、用料提出了特殊要求,还要求皮箱必须在5月4日之前交货.该家具厂接受了该要约,双方于2月I0日正式签约.签约后,家具厂即按照对方的要求,开始生产皮箱.然而3月25日,家具厂收到狮城家具行的,声称家具厂是乡镇小厂,生产能力极低,不可能按时履行合同,为防止家具厂预期违约,决定对合同宣告撤销.家具厂收到后,立即给狮城家具行回,说明至3月25日已生产出900多只皮箱,按照这个生产速度,截止交货日,完全可以完成,狮城家具行仅因为推测缺乏证据,因此无权撤销合同,这种行为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对预期违约所作的救济方式不符.考虑到双方以往的友好合作关系,希望狮城家具行按双方签定的和约履行自己的义务.狮城家具行对此末予答复.4月30日,家具常电告狮城家具行,2000只皮箱已按要求完全完工,请做好提货准备.但狮城家具行回说:合同早已撤销,不准备提货.某县家具厂遂于5月15日同中国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问题」
狮城家具行是否有权撤销合同,是否有义务履行合同?
[参考答案]
狮城家具行无权撤销合同,应该按合同规定履行义务.
[解析]
本案的重点是预期违约的问题.所谓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以前,已有根据显示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将不会履行其合同义务.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如果订立合同以后,另一方当事人由于下列原因显然将不履行其大部分重要义务,对
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义务:一方履行义务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严重缺陷;他在准备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为显示他将不履行其主要义务.
根据这项规定,对预期违约的救济方法是中止履行合同的义务.如果在履行合同的日期到来之前,已有明显证据显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那么另一方当事人不仅有权中止履行合同,而且可以宣告撤销合同.所以,对预期违约须视其是否构成根本违反合同,而分别采取中止合同或撤销合同这两种不同的救济方法.采取撤销合同必须以对方根本违约为前提,而不能任意为之.
本案中,买方并不了解家具厂的生产能力,而想当然地认为家具厂将预期违约,因而单方面撤销合同,是不符合《公约》要求的.根据《公约》规定,"有在履行合同的日期到来之前,已明显看出一方当事人将根本违反合同,方可宣告撤销合同.买方在家具厂对其履约能力作了明确说明后,仍坚持撤销合同,是严重的违约行为.在买方对卖方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是应该及时通知卖方.而一俟卖方拿出能按时履行合同的确凿证据或提供了担保时,买方就应该恢复履行合同项下的义务.所以,当家具厂说明确能履约后,狮城家具行应继续履行合同,而不是撤销合同,该家具行没有单方面撤销合同的权利."
根据以上的分析,家具厂并未构成预期违约,而狮城家具行单方面违约的行为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应当履行提货和支付货款的合同义务.
[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1条、第72条.
国际经济法案例〔五〕
[案情〕
买方中国某公司与卖方英国某公司于1992年5月14日签订了2项合同,规定卖方向买方供应某货8000吨,交货期为1992年7一12月按月份分批交货,装货口岸为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由卖方选择.成交以后,买方于1992年6月7日主动提前开出了信用证.此后,买方由1992年6一11月七次电函催促卖方发货.卖方在其四次答复中提到其供货人未能交货并对迟延发出通知表示歉意.1992年II月13日卖方致函买方,以英镑贬值为由,要求提高合同价格,买方末接受这一要求.合同终于1993年4月、5月部分履行;英方仍希望我方提高合同价格,我方末同意.1994年II月16日我方函告英方,声明收到该函告后45天内如果再不履行交货义务,即提请仲裁,要求赔偿损失.英方复函,由于买方1992年6月7日开立的信用证已过期,后来又末开立新的信用证,因此解除了卖方的交货义务.
买方于1995年5月20日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要求卖方赔偿买方的损失,即按照1993年6月29日市场价格与合同价格的差价计算共748000英镑,并要求卖方承担仲裁的一切费用.
[问题]
买方申国某公司的请求是否正当?
[参考答案]
中国公司的要求完全符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对卖方违约时,买方可采取救济方式的规定.
[解析]
提交货物和转移与货物有关的单据是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的一项主要义务.卖方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移交货物和单据,否那么就要负违约责任.本案中英国公司在与中国公司签订合同后,未能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分批交货,先是迟延交货,后是拒绝交货,应承担违反合同的责任.至于英方辩称,买方开立的信用证过期,那完全是卖方的违约行为造成的.中国公司在合同订立后,实际履行期到来之前开出了信用证,已履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是符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