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六市七校联考2016届中考地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六市七校联考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否则答题无效.每小题1分,共40分)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和纬线都是半圆形
B.纬线的长度是经线的两倍
C.所有的经线都相交,所有的纬线都平行
D.地球仪上一共有360条经线和180条纬线
【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专题】地球仪与经纬网.
【分析】区分经线和纬线,可以从形状、指示方向、长度、数量等方面来分析.
【解答】解:A.从形状:经线呈半圆,纬线是圆形.都是半圆是错误的.
B.从长度:纬线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递减,在极点成为一个点;所有经线长度是相等的.C.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都平行;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所有经线都相交与南北极点.
D.从数量:地球上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因此A.B.D都有错误.
故选C.
【点评】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动手在地球仪上画一画,会更利于理解经线、纬线特征.
2.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四季变化 B.五带形成 C.极昼极夜 D.昼夜更替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分析】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故选:D.
【点评】考查地球自转的现象,要理解记忆.
3.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
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示意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解答】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四幅图中,点P分别表示的地形名称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依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D.北美洲
【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该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解答】解: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5.下列山脉或海峡,不能作为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 B.土耳其海峡C.大高加索山D.巴拿马运河
【考点】洲界线.
【专题】示意图;世界的海陆分布.
【分析】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解答】解: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洲界线,牢记即可.
6.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漫长,生活在哈尔滨的许多退休老人到终年如夏的海南岛三区居住生活,被称为“候鸟族”,造成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天气与气候.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因此生活在哈尔滨的许多退休老人到终年如夏的海南岛三区居住生活.
故选:A.
【点评】考查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7.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亚洲
C.中东地区 D.北部非洲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解答】解: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黄色人种主要发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此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8.下列国家中,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是()
A.缅甸 B.印度尼西亚C.柬埔寨D.新加坡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专题】示意图;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国际合作.
【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
【解答】解:新加坡地势低平,环境优美,市容整洁,到处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林木葱茏,有“花园城市”的美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国家,牢记即可.
9.下列亚洲河流中,没有注入周围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是()
A.湄公河B.印度河C.阿姆河D.黄河
【考点】亚洲的河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亚洲地区与国家.
【分析】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由内陆山区降雨或高山融雪产生的、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消失河流.
【解答】解:题干亚洲河流中,没有注入周围海洋,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是阿姆河,它是亚洲著名的内流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印度河注入印度洋,黄河注入太平洋.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内流河,牢记即可.
10.下列旅游项目不属于欧洲西部的是()
A.观赏峡湾风光 B.阿尔卑斯山滑雪
C.热带原始丛林探险 D.享受地中海阳光沙滩
【考点】欧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
欧洲西部国家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
【解答】解: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海滩等,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故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欧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热带气候,故C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洲西部的旅游业,学生要结合教材记忆解答.
11.下列俄罗斯的工业部门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是()
A.钢铁工业 B.宇航工业 C.核工业D.消费品制造业
【考点】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分及其分布.
【分析】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能源、冶金、机械、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部门占据突出地位.
【解答】解:俄罗斯工业发达,特别是重工业十分发达,而消费品制造业发展却相对滞后,需要进口,选项中钢铁工业、宇航工业和核工业发展较快.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俄罗斯的工业,牢记即可.
12.法国首都巴黎市一座大桥所跨的大河是()
A.泰晤土河 B.莱茵河C.塞纳河D.伏尔加河
【考点】法国工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分析】法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大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法国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大西洋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小,全年降水均匀,基本没有旱涝灾害,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利,法国的首都是巴黎,跨塞纳河两岸.
【解答】解:法国首都巴黎市区跨塞纳河两岸,塞纳河注入英吉利海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法国的基本概况,结合教材熟记知识点
13.下面的世界之最连线正确的是()
A.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B.最深的湖泊﹣﹣里海
C.最大的湖泊﹣﹣黑海D.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考点】北美的主要海湾、岛屿、国家和首都.
【分析】依据世界的半岛、湖泊和岛屿特点回答问题.
【解答】解:世界之最连线正确的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大的湖泊﹣﹣里海、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故选:D.
【点评】考查世界的半岛、湖泊和岛屿之最,要理解记忆.
14.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也是美国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城市是()
A.洛杉矶B.旧金山C.华盛顿D.底特律
【考点】美国的人口、居民和主要城市.
【分析】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美国有“唐人街”之称的城市是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其中旧金山是美国华人最多的城市,该城市也是美国西部最大的港口.
【解答】解:既是美国西部的最大港口,也是美国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城市是旧金山,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城市,牢记即可.
15.南极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是()
A.企鹅 B.北极熊C.袋鼠 D.大熊猫
【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解答】解: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南极地区的动物,牢记即可.
16.因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
A.巴西 B.澳大利亚 C.新西兰D.巴拿马
【考点】澳大利亚工矿业、养羊业与耕作业.
【专题】农业及其区位分析;大洋洲与南北极地区.
【分析】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大陆遥遥相望,是世界上惟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
【解答】解: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很适宜发展农牧业.目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小麦、羊毛输出国.2000年全国共饲养绵羊1.5亿头,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之一,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故选:B.
【点评】考查澳大利亚发达的畜牧业,要理解记忆.
17.下列不属于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的是()
A.京滨工业区B.濑户内工业区 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
【考点】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亚洲地区与国家.
【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便于原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
【解答】解: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有北九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工业区分布.
18.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
A.黑、吉、辽B.内蒙古、吉、辽C.黑、冀、辽D.吉、辽、宁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黑龙江省简称是黑,吉林省简称是吉,辽宁省简称是辽.
【解答】解: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黑龙江省简称是黑,吉林省简称是吉,辽宁省简称是辽,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省区的简称,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9.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A.内陆国B.岛国
C.海陆兼备的国家D.半岛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国家可根据海陆位置不同可分为内陆国、岛国、临海国.没有海岸线且被周围邻国陆地领土所包围的国家是内陆国;四周皆邻靠海洋,整个国土完全位于岛屿之上的国家是岛国;即靠大陆又濒临海洋的国家是临海国.
【解答】解: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属于基础题.
20.腾冲与下列哪个城市的连线构成了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
A.漠河 B.黑河 C.热河 D.绥芬河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解答】解: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牢记即可.
21.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傣族 B.壮族 C.彝族 D.回族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如珞巴族、赫哲族等.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特点,属于基础题.
22.既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又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
A.秦岭 B.横断山C.雪峰山D.祁连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专题】简答题;中国的地形与地势.
【分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武夷山脉、长白山脉、台湾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解答】解: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及山脉的走向,属于基础题.
23.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
A.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C.半干旱地区、高原高山气候 D.干旱地区、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气候.
【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西部高原山地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解答】解:长江流域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
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要题解记忆.
2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
A.400﹣800MM之间 B.800﹣1000MM之间
C.200﹣400MM之间 D.100﹣200MM之间
【考点】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中国的气候.
【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解答】解: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之间,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25.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其中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活动 C.洪涝 D.水土流失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样性.
【解答】解:我国的气象灾害有台风、寒潮、梅雨、水旱等,其中洪涝和干旱是我国发生频率最高的气象灾害.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气象灾害,牢记即可.
26.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考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选:C.
【点评】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
27.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正确合理的是()
A.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
B.为了提高草场的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D.围湖造田
【考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工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解答】解:A.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故符合题意;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容易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应该限制放牧牲畜的数量,故不符合题意;
C、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导致农田减少,不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减小,蓄洪能力减弱,引发洪涝灾害.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要认真分析.
28.关于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B.盛产油菜、水稻等农作物
C.开发历史较早,人多地少D.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最多
【考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A、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的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故A不符合题意;
B、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而油菜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长江流域.故B不符合题意;
C、东北地区人多地少,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故C不符合题意;
D、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特别是平原广阔,适合大型农业机械生产,加上人口较少,商品率高,在我国商品粮基地中提供的商品粮最多.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要理解记忆
29.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A.工业 B.农业 C.建筑业D.第三产业
【考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解答】解: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0.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此线以北多旱地,一年收获二至三次
D.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考点】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解: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此线以北多旱地,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南多为水田,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故选:C.
【点评】记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可以采用比较法,提高记忆效率.
31.我国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
A.秦岭山脉 B.昆仑山脉 C.大兴安岭 D.横断山脉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