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卡钻技术措施粘吸卡钻的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卡钻技术措施
粘吸卡钻的预防
1、钻井液密度确定按地质要求(地层压力附加一定系数)。
2、井身结构按工程设计执行。
3、直井施工,采取防斜打直措施,坚持定点测斜。
4、定向井施工,在保证井身轨迹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钻具结构,使用加重钻杆,减少扶正器以上光钻挺。
钻具组合中带随钻上、下击器。
5、用好固控设备,严格控制含砂量在0.3 %以下。
6、定向井要求泥饼摩阻系数小于0.1 ,达不到要求,应加强净化并加入润滑材料处理,定向井钻井液混原油含量6%- 10%。
探井使用无莹光润滑材料。
7、严格控制钻井液失水量,减少泥饼厚度。
一般API 失水不大于6 毫升,高温高压失水不大于20 毫升。
对于深井、长裸眼井,钻井液矿化度小的井,更应严格控制失水。
8、钻井液加重,重晶石粉必须通过加重漏斗。
密度上提幅度、每周0.02- 0.03g / cm3。
加重应在钻进时进行,避免起钻前加重。
加重完循环不能少于2 周。
高密度钻井液,易粘卡地区,可使用、入高密度钻井液方法加重。
9、加强钻具活动,钻具在井内静止不超过3 分钟。
钻具每次活动距离不少于2 米,转动不少于10 圈,应使钻具活动开,活动应恢复原悬重。
10、因设备故障,钻具无法上提、转动时,应将钻具重量的三之二直至全部缓慢压至井底,同时保持循环,抓紧时间抢修。
深井考虑钻头安全,修好后一般不宜再钻进,应循环起钻。
沉砂卡钻
1、开钻使用预水化搬土钻井液,提高悬浮力,停泵后防止岩屑快速下沉堆积造成卡钻。
2、高压系统按全井设计最高泵压试压30 分钟不刺不漏。
3、钻进中发现泵压升高,悬重下降,井口返出量减少或卸单根转盘打倒车、钻杆内倒返严重时,应停止钻进或接单根,上提钻具到正常井段,采取冲、通、划的方法处理。
4、因设备问题,必须停止循环修理时,应设法向井内灌钻井液边起钻边修理,修好后再下钻开泵恢复钻进,不准长时间停止循环。
5、起钻前应适当提高排量循环洗井,同时处理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达到要求,循环两周以上,方可起钻,起钻过程中必须连续向井内灌钻井液,灌入量应与起出钻具体积相符。
6、下钻遇阻不超过50-100KN,连续下三柱钻具井口不返,必须起钻至正常井段接方钻杆开泵循环或顶通。
7、下钻距井底5-10米接方钻杆活动无阻卡后开泵。
排量由小到大,待泵压、井口返出正常,再恢复钻进。
8、开泵井口不返,环空北蹩压不降,蹩压不超5MPa ,停泵转动钻具,压力降为零可再试开泵。
仍不能开通,蹩入钻井液
量不超过5 立方米,控制放压后连续向井内灌钻井液起钻,中途不得反复试开泵。
再下钻要分段顶通或循环,必要时划眼处理。
9、使用净化设备,加强钻井液净化工作。
井塌、砂桥卡钻的预防
1、使用防塌钻井液或与地层相配伍的钻井液体系。
严格控制失水,提高携砂能力。
2、易塌地区钻井,钻井液按设计要求加足防塌材料,含量达到3%左右,以后钻进中不断补充。
3、钻井液性能要求稳定,不能大幅度处理,尤其是粘度不能大起大落。
4、钻进中发现泵压升高,悬重下降,上提钻具遇卡时,应停止钻进,上提钻具到正常井段,采取冲、通、划的方法处理。
5、钻遇漏层,钻井液进多出少,停钻循环观察,漏失超过5 立方米或只进不出,必须组织环空灌钻井液起钻,中途不得试开泵。
钻井液不足时,可灌入清水,争取起出钻具。
6、循环时,要经常变换钻头位置,尽量避开易塌或已塌井段。
7、起钻必须连续向井内灌满钻井液,保持液柱压力。
起钻遇卡不硬拔,下放钻具到畅通井段小排量开泵逐渐加大排量循环。
8、低速档起钻,不拔活塞。
9、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不硬压,上提钻具到畅通井段,采
用一冲、二通、三划眼方法处理。
10、下钻连续三柱环空不返钻井液,应起钻至畅通井段接方钻杆开泵,下钻中被堵钻头水眼打通引起环空液面下降,立即向环空灌满钻井液,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起钻。
11、大井径已形成,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和循环排量,充分携砂。
为防止砂子、掉块堆积造成阻卡,可采用高粘度钻井液塞举砂或封井稳砂。
12、每次开泵,先转动钻具,小排量开泵,待泵压正常,井口返出正常,再逐渐加大到正常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