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串讲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的地形区分布 (4)西伯利亚北部的一些地方,如奥伊米亚康和维尔霍扬斯克等地,
均位于封闭的盆地中,本身积累的冷空气很多,又有从山上滑下来的新 鲜冷空气的补充,使得这里成为酷寒之地,成为“北半球的寒极”所在 地。 3.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 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地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 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成因见下表:
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影 响
南部和西南沿海: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东南沿海: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影响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南极洲的严酷性可与西伯利亚的冬季相比,降水量与北非相当,因此, 可概括出南极洲的气候有酷寒、干燥的特征;联系其地表状况和气压状 况可知,南极洲多大风。 (2)分析影响南极洲气候的因素。 从纬度位置看: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 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 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考点三
基础知识
欧洲、大洋洲与极地地区
1.欧洲西部特征图示
2.俄罗斯概况
3.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欧 洲 10°E 50°N
4.澳大利亚 (1)地形:西部低矮 高原 ;中部平原、盆地: 大自流 盆地;东部山 地: 大分水 岭。
(2)气候、植被:呈 半环 状分布。 (3)河流、湖泊:最大河流是墨累河,注入印度洋;最低处是北艾尔湖;中部 平原 地下 水丰富。 (4)居民:主要为欧洲白色人种后裔,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5)资源和经济:矿产丰富,其中铁、煤、铝土、锰等矿产的储量居世界
④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而高原地区由于海
拔高,气候温和。 ⑤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与西印度群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都是
因为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和暖流增温增湿的同时,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 形雨。 3.南美洲人口分布特征和环境的关系 (1)东南沿海人口集中。原因:地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好 的港口,交通便利;开发早,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北部沿海人口稀少。原因:原始的热带雨林,尚未开发。 (3)内陆和西部人口稀少。原因: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
(1)北非:多白种人,信奉 伊斯兰 教,经济以出口石油为主。
(2)南部非洲:黑色人种的故乡;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初级产品 为主的经济。
重点难点 1.非洲的气候 (1)图解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2)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非洲大陆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现象十分明显, 表现为典型的纬度地带性。一是因为整个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同时,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较少。因此,受地势起伏、 海陆分布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较小。 (3)非洲气候带分布图中的非地带性现象 东非高原的赤道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非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为高 原,地势高的结果。
方法技巧
方法 区域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1.地理位置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一个区域范围或具体地点)。
(2)相对位置
①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②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以及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 分析判断。 ③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或者邻国、邻省轮廓等进行分 析判断。 ④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
马达加斯加岛的屏障作用,使相应的大陆东部地区降水减少成为热带草
原气候区。而马达加斯加岛东坡因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又有马达加 斯加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使其成为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高山地区为高山气候。
本格拉寒流和加那利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使相应地区的热 带沙漠气候分布范围扩大。 索马里半岛沿岸:冬季,受寒冷干燥的东北风影响,夏季受沿岸上升寒流 的影响,形成降水稀少的热带沙漠气候。 2.典型地区特征图示 (1)埃及
例 1980年,中国上海市与美国旧金山市结为友好城市。山城旧金山景 观独特,原野上的草色季节变化明显。读图,回答下题。
说明旧金山原野草色季节变化特点及成因。
信息解读
答案
旧金山地处亚热带大陆西岸,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较高,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草色枯黄。 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气候温和,降水多,绿草如茵。
④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 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
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 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 要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等。 (2)气候: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 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 ①气候类型: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前列。经济发达,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
称。
5.极地地区
南极 位置 图示 北极
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层平均 厚2 000多米,有“ 冰雪高原 ”之称 “白色荒漠”,酷寒、干燥、烈风
以海洋为主 以苔原气候为主,气温、降水量比南极稍高, 风比南极小
地形
气候
资源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煤、铁储量丰 富,生物资源有磷虾、鲸、企鹅等
(2)撒哈拉以南非洲
考点二
基础知识
南、北美洲
1.主要地形剖面图 (1)北美地区沿40°N地形剖面图及其附近地理事物
(2)拉丁美洲沿20°S地形剖面图及其附近地理事物
2.美国知识图解
3.巴西的区域差异
重点难点 1.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 2.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 (1)地形 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 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 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有
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2)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分析
地形区 西部高大 的科迪勒 拉山系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递减;海岸山脉西 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 海岸山脉限制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延伸,使它们呈南北 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为背风坡,加上地形闭塞,海洋 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呈现荒漠景观,为半干旱气候 东部古老 低缓的高 原、山地 东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 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因东部高原、山地高度低缓,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 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也可越过高原、山地,进入内陆 中部宽广 的中央大 平原 该地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因为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南北开敞,致 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湾,骤然降温,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气候类型 东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
形成原因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 、增湿
北部: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南半球)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为湿季;冬 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内陆和西北沿海: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 ,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石油、天然气、煤、铁资源丰富,有北极熊
科考
每年 11月—次年3月 (极昼、暖季)为最佳 考察时间;我国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 站、泰山站
3月—11月 为最佳考察时间;我国建有黄 河站
重点难点 1.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1)特征 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 为突出。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 春季温度低,秋季温度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 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 匀。
2.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南美洲地形与气候分布模式图
(2)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安第斯山区随海拔的变化,气温、降水变化明显,气候呈明显的垂直
变化,属于高山气候。 ②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大陆西侧气候南北狭长,使温带海洋 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只分布于大陆西侧的沿海狭长地 带。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40°S以南)的东西两侧气候明显不同,也是受地形的 影响所致。山地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东侧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属于温带大 陆性气候。
地理(天津专用)
第二讲 其他大洲
考点清单
考点一
基础知识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以 高原 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主要地形区: 东非高原 、刚果盆地、东非裂谷带。 a.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非洲
b.非洲沿20°E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2)气候:除南北两端少数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外,其余地区均为 热带气 候 ,有“热带大陆”之称。 (3)河流湖泊:除刚果河水量大外,其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刚果河 水能 资源丰富。 2.人文地理概况
②气候要素的分布:主要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一般包括两种情况:第
一种是大区域气候要素的分布,就是指其气候特征;第二种是局部地区 气候要素的分布,要根据其局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来分析,如迎风坡
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 面进行分析。
(2)成因及对农业的影响
2.俄罗斯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的形成原因 (1)位于高纬地区,大部分地区在50°N以北,太阳高度小,接受的太阳光照 和热量少,因而气温低。
(2)地处亚欧大陆最北部,加上西北部低、东南部高的地势,使得西伯利
亚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很大,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造成气候严寒,尤其 是冬季,气候更加寒冷。 (3)东部、南部地势较高,有一系列山地成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太平洋暖 湿气流的深入,更加重了西伯利亚北部冬季的寒冷程度。
从海拔看: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气温低。 从地表状况看: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
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从气压状况看: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温,降水稀少;地表 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总结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为酷寒、干燥、烈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