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省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04•【字号】白政办发[2013]63号•【施行日期】2014.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白政办发〔2013〕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2月4日白城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依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科技发展计划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支持和引导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计划体系。
科技发展计划坚持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并举,突出企业主体,突出市场导向,突出产学研结合,支持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第三条科技发展计划体系包括科技引导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科技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
第四条科技发展计划实施以项目为载体。
本办法所称科技计划项目是指根据全市科技与经济发展要求、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指南安排,在一定时期内由相关单位承担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相关活动。
具体包括农业、工业、社会发展、青年人才、软科学、专利补贴、技术推广等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项目。
第五条项目管理是指对项目的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论证、立项、实施、验收(鉴定)、成果跟踪与绩效评价的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监督和指导。
加快推进白城生态新区建设

加快推进白城生态新区建设作者:马立秋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5年第6期马立秋在今年初全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加快绿色发展。
这对进一步推进白城生态新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白城生态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白城生态新区建设是在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建设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和打造吉林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也是谋划白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自2012年7月全面启动实施以来,白城生态新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3年8月,白城生态新区被吉林省列为新型城镇化试点;2014年,被列为白城市新型城镇化示范先导区。
目前,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
1.依法依规、合理补偿、妥善安置,着力推进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已签订房屋协议1478份,占总比例的91%。
目前新区核心区的土地已全部为净地,完成投资8.19 亿元。
2.快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2014 年新区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先后开工建设8大类19个项目,总投资约22.9亿元。
核心区13条道路管网工程先后完工,道路总长21.9公里,管网长度126公里。
截至目前,长庆南街、东海路、丽江路、纵十一路、南九街等主干路基本竣工,核心区路网全面贯通。
还将启动长庆立交桥、丽江立交桥及幸福街与丽江路平交道路工程建设,打通对外交通,与老城区、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
3.加快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
生态新区在做好农民进城后的生活、生产保障的同时,优先开工建设学校、医院、市民服务中心、养老社区等公益项目。
建成了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的九年制学校、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市民服务中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科文中心等。
4.全力打造绿色人居环境,着力提升城市品位。
白城市国民济和社会发展

白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彻底改变落后面貌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到2010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5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10.4%,年均增长23.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3.2亿元,年均增长10.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201.2亿元,年均增长33.5%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7.1亿元,年均增长23.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758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13.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累计完成1416亿元,是“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的5.82倍,完成“十一五”计划167%,年均增长44.4%。
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2.8亿元,完成“十一五”计划156.2%,年均增长18.7%。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到2010年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期的32.8︰31.2︰36.0调整为18.9︰45.6︰35.5。
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形成一批能源、农产品加工、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通过西部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三大生态产业工程以及荒漠化治理、举市三年大造林等工程的实施,全市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累计完成造林240万亩,完成生态草建设118.8万亩,治理轻中度盐碱化草场近500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由“十一五”初期的9.9%和28%分别提升到11.6%和35%。
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也迅猛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五年来,重点实施了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洮儿河灌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廉租房建设、泥草房改造、珲乌线高速公路大安至石头井子段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和项目。
吉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把稳增长作为核心任务,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大重点工作落实和服务力度,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279.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1085.1亿元,增长8.7%。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0:49.7:40.3调整为9.6:48.9:41.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876.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9984.8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表1:单位:亿元图3:201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7%。
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0.9%。
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原料类价格下降3.6%;采掘类价格下降1.9%;加工类价格下降0.7%。
图4:农业2013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在农业部荣获“产粮大市”称号,按市原口径统计粮食总产量达到582万吨,按省认定数粮食总产量为4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0.6%。
其中,玉米总产量达到305.3万吨,增长14.7%;水稻总产量97.4万吨,增长3.2%;大豆总产量11.1万吨,降低17.3%。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7.8亿元,增长8.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其中,完成农业产值238.2亿元,增长12.1%;完成牧业产值166.5亿元,增长2.3%;完成渔业产值完成13.6亿元,增长13.3%;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95万吨,增长2.5%;完成林业产值10.9亿元,增长4.8%。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04•【字号】白政办发[2013]62号•【施行日期】2014.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的通知(白政办发〔2013〕6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2月4日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技术进步引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设立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予等活动。
第三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应当贯彻自主创新、注重转化、推进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第四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推荐、评审、授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六条市政府成立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及协调处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工作中的相关重大问题。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市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
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相关工作。
第七条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和奖励工作,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章奖项设置和评审条件第八条白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下列公民、组织:(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取得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二)在推广、应用已有的科技成果,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三)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五)运用科学知识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及其系统等取得重大发明并在应用、实施后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的。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2013年节能目标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2013年节能目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3.04.01
•【字号】吉政明电[2013]3号
•【施行日期】2013.04.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节能管理
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2013年节能目标的通知
(吉政明电〔2013〕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2013年,我省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
为确保完成目标,进一步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根据“十二五”各市(州)、各重点领域节能目标安排情况及2012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确定2013年各市(州)、各重点领域节能目标如下:
一、各市(州)节能目标安排
白城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长春市、延边州: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2%;吉林市、辽源市、白山市、松原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四平市、通化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
二、各重点领域节能目标安排
农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0.41%;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7%;建筑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43%;交通运输业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同比下降1.3%(交通运输部考核指标);商业流通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
3.2%。
省政府将加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地区将实行区域限批,暂停高耗能项目的核准、审批和备案。
特此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13年4月1日。
政府工作报告2013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2013全文2013年3月5日,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小编整理了2013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欢迎查看!2013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2013年工作,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迈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起步之年,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重干旱灾害,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完成(下同)GDP258.4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1%;完成财政收入10亿元,增长21.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3亿元,增长2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5亿元,增长13.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9000元、11600元,增长10.2%、12%。
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一)突出稳增长,产业经济持续扩张。
新型工业提质增效。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加快,农产品加工、装饰建材等产业调整增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5.6%。
税收过亿元企业1家、过千万元企业4家。
获评全省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试点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建国家和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省市级示范合作社2个。
粮食总产量突破60万吨,起水水产品总量达17.1万吨。
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和全省集中育秧、农业产业化先进县,杨林寨乡合湖、洞莲蔬菜合作社分别获评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樟树港辣椒”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吉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统计局•【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吉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吉林省统计局2014年)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克难进取,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81.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
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509.34亿元,增长4.0%;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6858.23亿元,增长8.8%;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613.89亿元,增长8.7%。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GDP达到47191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620.53美元),比上年增长8.2%。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1.6 : 52.8 : 3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7.5%和37.5%。
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607.6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9%;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28亿元,增长16.1%。
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率为6.0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为8.41%。
图1:2009-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2013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以上年为100,下同),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9%。
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上涨2.9%;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上涨2.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0.8,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7,下降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99.4,下降0.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 100%,与上年持平。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各市州建筑业产值指标的通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各市州
建筑业产值指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3.04.07
•【字号】吉建管[2013]5号
•【施行日期】2013.04.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3年全省各市州建筑业
产值指标的通知
(吉建管〔2013〕5号)
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对我省经济建设的贡献,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建筑业产值指标,结合2012年各市州产值完成情况。
现将2013年建筑业总产值2180亿元指标分解如下:
长春1029亿、吉林290亿、松原290亿、通化203亿、延边90亿、四平80亿、白山80亿、辽源88亿、白城30亿。
产值指标按月份报表、按季度考核,省厅将根据省统计部门的数据和企业上报的产值,对各市州主管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在全省进行通报。
希望各市州进一步统一认识,落实责任,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完善行业统计制度,确保完成年度建筑业产值指标。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4月7日。
2013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 26日在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省长巴音朝鲁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回顾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正值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奋力推动吉林振兴的重要时期。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同全省各族人民一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和富民工程,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连跨6个千亿元台阶,2011年历史性地突破万亿大关,去年实现11937.82亿元,年均增长13.8%。
发展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
地方级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均突破千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6.6%、23.9%。
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
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4万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
进出口额达到245.7亿美元,增长1.39倍。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取得高速轨道客车、生物基化工醇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由2007年的2个增加到8个,多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去年总产达到668.6亿斤,创历史新高。
林业、畜牧业规模经营、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棚膜蔬菜生产、新农村建设等取得重要进展。
现代服务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旅游总收入增长2.36倍。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7年的38.4%增加到51%。
县域经济增速连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基础建设明显加强,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交通、水利、电力等建设步伐加快。
新建高速公路1710公里,达到2252公里,是2007年的4.15倍;新建铁路90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1公里;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完成一期工程扩建,长白山机场通航,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10•【字号】吉政办发[2013]17号•【施行日期】2013.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吉政办发〔2013〕1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10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2013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吉政发〔2012〕27号)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做好2013年质量重点工作,制定本计划。
一、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广泛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
积极推行清洁安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完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制度,严格高耗能、高污染、质量低劣项目的生产许可管理,努力实现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质量水平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质量效益型发展目标。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信息化厅、省农委、省水利厅、省畜牧局、省环保厅、省质监局、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二、加强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畜产品水产品滥用抗生素、机动车安全隐患等质量安全突出问题为重点,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快速处置等制度,坚持风险排查常态化、科学化。
以酒类、化肥等为重点,建立质量安全违法责任追溯制度。
加强口岸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责任分解工作的通知

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责
任分解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白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4.02.23
•【字号】白政发[2014]2号
•【施行日期】2014.02.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责任分解
工作的通知
(白政发﹝2014﹞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新区办,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落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市政府办公室对报告中2014年的工作安排部署进行了分解,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责任领导,落实了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和各自职能,进一步细化分解,认真研究,精心部署,明确完成时限,做到有部署、有检查、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牵头部门要加强综合协调,主动而为,主要配合部门要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
有些工作涉及很多部门,主要配合部门中没有全部列出的,各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工作职能,主动研究承担任务,制定相应措施,服务全市大局。
市政府督查室将围绕各项工作要求,加大督查检查工作
力度,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推进各项任务的完成。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和责任分解表
白城市人民政府
2014年2月23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对2013年上半年报送省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情况的通报-

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对2013年上半年报送省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情况的通报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对2013年上半年报送省政府备案的规范性文件情况的通报各市(州)政府、中省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2013年上半年,各市(州)政府、省中直部门认真落实《吉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办法》,严格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2012年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基本上能够按照要求报备规范性文件。
上半年,我办收到地区和部门报送省政府备案并予以登记的规范性文件67件,其中,市(州)政府规范性文件35件,部门规范性文件32件。
各市(州)政府、中省直各部门需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报送工作。
(一)要增强及时报送规范性文件的责任和意识。
按照《吉林省规章规范性文件监督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和政府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应当向上一级政府法制部门报送备案。
近年来,各市(州)政府、中省直各部门基本上能够按要求报送,但也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及时报送规范性文件的责任和意识淡化,甚至个别单位近两年是“零报送”,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要进一步强化时间意识。
上半年,大部分单位能够按照规范性文件报备的时间要求,及时将规范性文件报送省政府法制办备案,但仍有个别单位不能很好地落实此项要求,出现了迟报现象。
(三)要切实按要求报全所需材料。
上半年,各单位在报送规范性文件备案时基本上能够按要求报送正式文本、备案报告和说明,但有些单位没有报送正式电子文本,今后,各部门必须向省办报送规范性电子文本,以便于省办对全省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掌握。
2013年吉林省财政收支情况

2013年吉林省财政收支情况
全年吉林省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 086.6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前三季度提升了0.6个百分点。
完成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1156.96亿元,同比增长11.1 %,比前三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税收收入856.41亿元,增长12.6%,比前三季度提升了2.6个百分点。
全年吉林省财政支出2744.81亿元,同比增长11.1%。
其中,科学技术支出37.22亿元,增长4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0.13亿元,增长18.5%;医疗卫生支出181.51亿元,增长13.2%;节能环保支出126.83亿元,增长11.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4.25亿元,增长28.8%;交通运输支出170.05亿元,增长32.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9.79亿元,增长25.3%。
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

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作者:李晋修来源:《新长征》 2012年第6期省十次党代会确立了“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
结合白城实际,依托白城特色资源优势建设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十二五”发展全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调整,对于白城更好落实“三化”统筹、“三动”战略,加快实现富民强市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白城实际,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环境立市、兴工强市、创业富市“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和开发区“二次创业”,全力打造新型工业经济主导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区域经济聚集中心区、生态环境整治样板区和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区“六大功能区”,加快做大做强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深度开发特色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特色优势,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瞄准新型工业发展方向,加快建设新型工业经济主导区白城经济总量小、实力弱,关键是工业不大不强。
白城兴,工业必须率先振兴;白城强,工业必须率先做强。
为此,我们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统筹“三化”首要任务和根本举措,大力实施“兴工强市”战略,狠抓“三新”:一是引进新项目,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实行划区域驻点招商,重点围绕清洁能源、油气化工、农产品加工、汽车配套、纺织医药、冶金建材、装备制造七大重点行业,引进一批大型生产性项目和工业项目。
力争每年规划实施3000 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00个以上,努力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10 亿元甚至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发展新产业,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狠抓招商引资建设新企业,改造重组扩能做大老企业,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传统产业为依托的新工业、大工业框架。
全力推进总投资210 亿元的大型煤化工项目,引进上下游产业项目,打造新产业、构建新体系、强化新支撑。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6.24•【字号】白政办发〔2015〕21号•【施行日期】2015.06.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白政办发〔2015〕2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新区办,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6月24日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方案计量是研究测量的科学,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技术保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3〕2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计量工作基础,提升计量整体水平,推进我市实施“三大战略”、打造“六大功能区”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贯彻落实《规划》和《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推动计量发展为主线,坚持“突出重点、夯实基础,统筹兼顾、服务发展,完善法制、依法监管”的原则,突出基础建设、法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实用型和专用型计量测试技术推广运用,统筹规划全市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发展,进一步完善量传溯源体系、计量监管和诚信体系,努力建成省内计量服务高地,为推进质量兴市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

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法规类别】食品卫生【发文字号】白政发[2013]5号【发布部门】白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4.03【实施日期】2013.04.0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白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白政发〔201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白城作为地级市,更加突显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现就贯彻落实《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和对食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的坚定决心,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要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复杂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准确把握《决定》的精髓要义,认真落实《决定》提出的任务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指标的完成。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坚持“以责任赢信任”的工作理念,以市场准入制度为切入点,以科学防控为重点,特别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中治理整顿与严格日常监管相结合、加强政府监管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执法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着力建设较为完备的安全食品供给体系和现代化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通过不懈努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薄弱环节得到及时治理,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控。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吉市政办发[2013]9号【发布部门】吉林市政府【发布日期】2013.04.26【实施日期】2013.04.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市政办发〔201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2013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26日2013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方案为率先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保证“三年看吉林”部署的良好开局,完成全年服务业跃升发展任务,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在全省领先发展的地位,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大项目建设为主线,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强化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全面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计划安排1180亿元,增长20.4%,力争达到1205亿元,增长23.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8%,比2012年增长0.5个百分点。
二、主要任务突出重点领域,引领服务业各行业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商贸流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三大重点领域新跃升,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新发展,信息服务、中介咨询、商务服务等领域新突破。
(一)优化商贸流通业。
加快大型商业综合体、专业批发市场、高端购物中心的规划建设和高端业态的引进步伐,大力发展社区、农村商业网点和连锁店,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流通网络。
加大商贸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企业联合重组、吸收兼并、改造升级,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和高端新兴业态,支持规模企业提升品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商贸大个体企业化发展。
大力引进知名商品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店,做大品牌会展和地方特色节庆活动,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和厂商对接,用足用好各项消费政策,努力繁荣本外地市场,推动消费规模和水平升级。
2013年吉林省白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吉林省白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02-27——2012年12月21日在白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安桂武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拼搏奋斗,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圆满实现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预计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0亿元,是2007年的2.8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亿元,是2007年的2.4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1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是2007年的3.8倍。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2∶41∶37调整为18∶49∶33。
农业总产值完成217.5亿元,年均增长1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年均增长25.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0.6亿元,年均增长18.2%。
初步形成了能源、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310万千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95户,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四个县(市)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省前30位。
我市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一等奖。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组建能源办、成立金融办。
开发区扩权强区改革、“二次创业”成效显着,白城工业园区、通榆和镇赉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新建洮北开发区。
“白纺”等17户企业完成重组。
五年累计引进资金1770亿元,年均增长25%。
己有5户世界500强企业、16户国内500强企业和9户央企入驻白城发展。
建立中国与加拿大燕麦科技创新中心,已与7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白城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2013-02-27——2012年12月21日在白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安桂武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拼搏奋斗,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圆满实现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预计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0亿元,是2007年的2.8倍。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0亿元,是2007年的2.4倍。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1亿元,是2007年的2.8倍;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是2007年的3.8倍。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22∶41∶37调整为18∶49∶33。
农业总产值完成217.5亿元,年均增长1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年均增长25.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0.6亿元,年均增长18.2%。
初步形成了能源、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310万千瓦,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95户,转化率达到50%以上。
四个县(市)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进入全省前30位。
我市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发展杯”竞赛活动一等奖。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组建能源办、成立金融办。
开发区扩权强区改革、“二次创业”成效显着,白城工业园区、通榆和镇赉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新建洮北开发区。
“白纺”等17户企业完成重组。
五年累计引进资金1770亿元,年均增长25%。
己有5户世界500强企业、16户国内500强企业和9户央企入驻白城发展。
建立中国与加拿大燕麦科技创新中心,已与7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3.3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11535元增加到19500元,年均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2851元增加到6200元,年均增长16.8%。
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达28.8万人,“五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城市和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7.5平方米、26.6平方米。
互联网用户达到18万户,有线电视光缆入屯率达97%。
243个村完成了扶贫整村推进,15.5万人实现脱贫,35万农村人口用上安全饮用水。
——城乡面貌显着变化。
生态新城启动建设,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新建改造城市街路418公里,铺装巷道、小区57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530万平方米。
改造棚户区824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1.1万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74万平方米。
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使用。
重点镇开发加快推进,399个新农村试点村镇建设成效明显。
农村改造泥草房、危旧房28.2万户,砖瓦化率达到86%。
珲乌高速公路白城段提前建成通车,新建改建等级公路423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854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目标。
——生态建设富有成效。
举市三年大造林完成造林120万亩,五年累计造林14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0.9%提高到12%。
种植生态草118.8万亩,改良草场500万亩。
引嫩入白、大安灌区等水利工程发挥综合效益,引蓄过境水21亿立方米,恢复湿地1100平方公里。
大力实施吉林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整理土地81万亩,荒漠化治理成效显着。
我市被国家评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被省评为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先进市。
大安嫩江湾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嫩水韵白”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镇赉被授予“中国白鹤之乡”称号,通榆“向海舞鹤”入选“吉林八景”前三甲。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争取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3个,与国内73所大专院校、科技企业合作开发项目88个。
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建设农村标准化学校82所,新建改造校舍52.8万平方米,购置标准校车155台。
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设得到加强。
在全省率先完成二轮续志工作。
博物馆、群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
农村建成综合文化站73个、农家书屋918个、文化大院582个。
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
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三连冠”。
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实现进京非正常访、集体访“双零”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连续四年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实现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药害事件“双无”目标。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均达91%以上。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气象、人防、地震、档案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了新发展。
——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
圆满完成了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
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市直撤销事业单位101个。
减少行政审批项目203个。
阳光政务“六项制度”深入实行。
“12345”软环境建设、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不断深化。
“制度建设年”、“五讲”活动有效开展。
绩效管理全面展开。
“五五”普法较好完成,“六五”普法广泛开展。
农村“三项制度”、政府性投资项目“制度+科技”监管机制、大安城市建设领域廉政风险“大联控”等做法在全省推广,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加强,政府公信力不断提高。
即将过去的2012年,我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诸多困难,但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是上项目扩投资。
全市建设3000万元以上项目3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7个,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完成投资402亿元。
金辉公铁立交桥竣工通车,长安机场启动建设,嫩丹高速全线征地、局部开工,白城内陆港一期主体工程完工,通榆500千伏输变电项目获国家核准。
二是大招商增后劲。
开展“招商上项目竞赛年”活动,启动五大区域驻点招商机制,依托43个商协会,联系554户企业,利用东博会等平台,广泛推介白城。
全市引进项目835个,实际到位资金540亿元,增长25%。
三是助企业稳增长。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全市抽调100名干部,深入100户企业,解决实际困难651项,争取专项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帮助贷款7亿元。
争取高载能产业发展电价补贴政策,开展了富裕电力消纳试点。
四是强基础兴农业。
加快新开河治理、分洪入向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发展膜下滴灌39.8万亩。
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有望突破100亿斤大关。
举市三年大造林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实施新农村“富民强村固基”工程,启动100个示范村建设。
五是活市场促消费。
落实国家稳增长扩内需5个方面政策,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举办白鹤节、垂钓节、辣椒节等特色活动。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六是抓城建强功能。
完成生态新城规划,开工建设核心区基础设施和行政中心等重点项目。
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十大工程,市区人行步道铺装88万平方米;投资5200万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40公里,污水处理率由原来26.4%提高到60%以上。
七是重投入惠民生。
投资59.1亿元,完成年初确定的十个方面17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7亿元,改造农村危房4.6万户,占今年全省改造总数的46%。
八是破难题保稳定。
化解信访积案150件,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期间实现进京非正常访、集体访“双零”目标。
工矿商贸、道路交通和火灾三类事故数量下降43.1%,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11.6%。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准把市情谋发展,深挖资源增优势,抢抓机遇图振兴。
这是科学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直面困难不回避,负重爬坡不懈怠,自我加压争上游。
这是拼搏奋斗的五年!五年来,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市人大、市政协鼎力支持,老领导老同志热情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和衷共济。
这是精诚团结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接力探索,找准了方向,喜获了成果,道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越过越美好。
这是信心倍增的五年!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解放军驻白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中省直各单位;向市人大、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总结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实力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改变;资源开发程度浅,产业层次低,科技支撑弱的局面还没有明显扭转;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部门和干部作风不实、创新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加强廉政建设的任务还比较重,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了更加壮丽的前景。
省十次党代会对吉林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进行了战略安排。
市五次党代会对建设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科学谋划,开启了白城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市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特色经济区,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建设“六大功能区”,抓投资扩总量,调结构转方式,重生态优环境,惠民生促和谐,为实现白城富民强市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四翻番”、“双倍增”、“六跃升”。
“四翻番”,就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项经济指标,在2012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分别突破1500亿元、500亿元、150亿元和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