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外石油钻井队搬家作业风险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
近年来随着油田甲方钻井设计优化及油服企业钻井服务综合能力的提升,钻井周期逐渐缩短,井队搬家频次不断提高,同时各油田甲方对搬家作业不断要求提高速度,时间紧、任务重,加之受当地熟练技能人员的不足以及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影响,安全风险较高。

据厄瓜多尔相关机构的资料统计,近年来厄瓜多尔各钻井承包商在搬家作业中的事故发生率较高,占到总事故的一半以上,给员工的生命健康及公司财产造成了损失。

因此很有必要针对搬家作业开展针对性研究,完善管理方案,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1 钻井队搬家作业特点
(1)作业频繁、工况复杂,各钻井队设备不统一,设备拆卸、安装方式、顺序有差异;(2)参与单位多、人员复杂,部分新人员工作经验不足;(3)涉及大量的高空、临边、吊装等高风险作业;(4)大型设备多、部分设备超限;(5)作业强度高、持续时间长;(6)自然条件多变、高温、多雨;(7)中外方人员配合度要求高;(8)来自市场、甲方高效的搬家进度要求;(9)易发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车辆伤害等人员伤害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


2 作业风险识别
2.1 模块化识别各作业工况的安全风险
模块一:拆卸、安装底座、井架作业风险。

作业面多、钻台面和钻台下周围同一个作业面垂直作业易造成交叉作业,易发生高空落物伤人;拆卸作业次序不合理,构件失去支撑而坍塌,吊装设备过程中物体滑落等造成物体打击;井架大支架位置不当,对井架后期使用造成伤害;联合作业指挥及进度不统一、沟通协调不畅造成的生产混乱风险;同场作业车辆多、运移频繁、无人指挥等造成的场内车辆伤害风险;敲击榔头、构件人力搬运过程中造成的物体打击伤害;高空作业防坠落装置使用不规范造成的高处坠落;人员能岗不匹配造成的风险。

模块二:起放底座、井架作业风险。

作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井架工、司钻)安排不合理,能力不达标造成的风险;动力设备存在故障引发的风险;起放底座、井架大绳、钻井大绳不符合使用标准造成的大绳失效风险;现场指挥、监控不到位,沟通不畅造成的风险;起放过程中,钻台人员站位不当造成的风险;作业前未履行检查确认或检查不到位造成高空落物、销子退位造成井架受损等;未严格执行试起放程序或起放速度过快造成设备损坏。

模块三:拆卸、安装顶驱风险。

吊车、绞车、风动绞车配合不当造成的风险;吊装作业违反“十不吊”造成的风险;未使用顶驱专用绳套或者绳套最大载荷小于顶驱重量,造成绳套断裂的风险;人员高处作业防护不当高处坠落风险;高空手工具等防掉落措施失效的高空落物风险等。

模块四:大型起重作业风险。

吊车摆放位置不当、起吊方式不当等造成吊车倾翻;吊索具安全性能差或吊索具选用错误造成的被吊物坠落风险;指挥、沟通不畅或违章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害;人员站位不当引发的伤害风险;未使用引绳或直接用身体推拉吊物造成挤压;设备起吊前未检查确认周围环境与其他设备设施碰撞;2台吊车配合作业协调沟通不畅造成的风险。


模块五:临时动火、临时用电作业风险。

电焊机接地不良造成的触电风险;临时接线、插座不规范,电缆被挤压、切割漏电风险;动火未执行可燃气体检测,氧气、乙炔气瓶安全间距不够、监护不到位等造成的火灾、爆炸风险;气瓶安全阀未安装、失效造成的风险;对临时用电的管理不足,缺乏监控,未履行上锁挂签引发的风险;
模块六:道路运输风险。

搬运设备时超高超宽超长,形成道路运输风险;装运零碎设备时不捆绑或捆绑不牢固;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井场内车辆之间协调不畅造成的碰撞风险;水路
关于海外石油钻井队搬家作业风险管控的探索与实践
安强强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国际工程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厄瓜多尔项目钻井队搬家作业特点,分模块识别搬家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结合项目实际制定管控措施,经过多年来的运行完善,形成了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达到了控制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钻井队 搬家作业 风险识别 风险管控 实施效果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77
运输搁浅、溺水风险;管线、容器内油品未排放干净造成环境污染风险。

 2.2 模块化识别不安全行为
模块一:高处及临边作业不安全行为。

高处作业工器具无防坠落措施;安全带等防坠落设施未使用或使用不规范;不用绳索传递工具、材料,随手向上、向下抛之物品;临边作业2人共用一个差速器;作业过程站位不当。

模块二:吊装作业不安全行为。

吊装重物设备不使用牵引绳;吊装过程中吊臂活动范围内站人或人员穿行;一钩多吊;吊物捆绑方法不当或吊物未捆绑;吊装过程指挥不明确,多人指挥;人随设备一同起吊;吊装过程人员站位不正确。


模块三:设备安装调试不安全行为。

设备安装过程指挥人员不固定,指挥人员站位不正确;工具使用不当;电器、线路安装调试未上锁挂签;未按标准安装设备,螺栓不齐全,固定不牢固等;设备启动前未检查确认直接启动。

模块四:拆卸设备不安全行为。

人员站位不合理;高空拆销子时,不拴安全绳,销子飞出弹碰伤人;拆除压力管线或电线前未进行检查确认隔离能量;高空人员移动不系安全带;不按照次序、规范拆卸构件;绳套挂在锋利的边沿上;放井架底座之前,部分连接线路、管线拆卸不彻底。


模块五:管理中的不安全行为。

未合理制定搬家计划;人员配置或分工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能力不足;作业过程监督检查不力;未履行作业许可、作业前检查等程序;超越程序,赶工期。


3 管控措施
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管理原则,将搬家作业划分为计划准备、过程风险控制、总结考核、业绩改进4个部分,实施闭环管理。

将搬家作业程序化、标准化,从而达到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搬家时效的目的。


3.1 计划准备
通过搬家指令确认、井场及道路勘察、搬家物资准备、搬家人员培训、搬家计划制定、搬家交底6个环节做好搬家前准备,最终形成《搬家HSE计划书》,包含搬家骨干职责、搬家车辆计划、搬家风险辨识、道路和井场勘察、搬家日进度计划、新井场布置、搬家注意事项、搬家应急预案8个部分。

3.2 作业过程风险控制 
通过“六个三”管理实施搬家作业过程风险控制。

(1)开好3个会议。

晨会,明确当天的施工任务,交底施工方案,提示安全风险,对昨天施工中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工作安全分析会,对拆装顶驱、起放井架底座、吊装超规设备等作业进行风险识别、评估,控制风险;碰头会,总结分析当天施工情况,人员安全行为及设备状态,沟通次日施工计划及重点注意事项。

(2)管好3类人员。

新人员,本岗位工作时间少于6个月,岗位工作经验不足,需通过培训、目视化及老带新等手段强化管理;特种作业人员,主要为司钻、电工、井架工、叉车工等,参与高风险作业频次高,执行人员能力评估、作业过程监护、风险控制工具的执行等措施;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平台经理、大班队长、健康安全环境(HSE)工程师、安全监督及医生,作为机组主要管理团队,搬家作业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整体工作,主抓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职责落实,促进发挥“火车头”作用。

(3)规范3个作业。

高处作业(含临边作业)、吊装作业、设备维修作业是搬家作业中主要的也是风险较高的作业。

需严格按照作业程序、操作规程施工,履行施工前检查确认、作业许可、专人监护、能量隔离等风险管控措施。

(4)盯紧3种工况。

起放井架、起放底座、拆安顶驱是搬家中的大型、关键作业,需评估作业人员履职能力,开展作业程序培训,落实作业前检查确认及作业许可,安全监督、业务部门驻井进行过程监督。

(5)用好3个工具。

扎实运行“设备质量保证与机械完整性”“安全观察与沟通”“作业许可”3个工具,确保按规施工、设备本质安全及人员行为安全。

(6)做好三方协调。

甲方公司、承包商及第三方公司(甲方承包商)是搬家作业有机体,公司及钻井队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三方公司的沟通协调,统一计划、科学施工,避免无序施工影响整体搬家进度及增加安全风险。

3.3 总结考核
为了提高机组搬家安全管理自我改进能力,从机组总结及部门考核两方面进行。


(1)机组总结:按照搬家总结模板填写搬家日志,包括搬家工况、当日工作评价、问题反馈及通报4个部分;搬家结束后要进行风险工具的统计,概述搬家中优点与不足。


(2)部门考核:根据“抓两头,带中间”的监督模式,定期考核通报、奖惩分明,促进机组科学组织、安全生产。

 主要包括《关键岗位人员履职评价》、《搬家HSE业绩评价》、《量化考核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78
结果》、《结论建议》4个部分。

3.4 业绩改进
分层级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漏洞,挖掘管理提升潜力,不断优化、完善搬家管理,使人、机、环境更加协调、有效组合,控制事故发生。

钻井队层面:(1)召集大班人员,进行搬家作业复盘,固化亮点,审视不足,制定改进对策;(2)开展缺啥补啥的培训活动,对于安全意识差、岗位技能不足的员工要“开小灶”,单独进行培训和教育;(3)认真评选搬家中优秀员工,做到“树典型、学模范” 。

公司层面:(1)公司主管领导、业务部门、钻井队共同召开总结分析会,总结亮点与不足,商讨改进对策;(2)业务部门与相关承包商交流沟通,共同改进提升。

 (3)主动与甲方沟通,听取建议意见。

 (4)根据总结讨论结果,完善制度、程序、流程、检查表等内容。

4 实施效果
通过多年来的总结及实践,该管理模式对公
司钻井队搬家作业发挥了比较明显的积极效果。

(1)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标准化的拆搬安管理流程,开发出一套培训教材。


(2)HSE业绩提升明显。

统计显示,运行PDCA拆搬安管理后,搬家作业中的安全环保事件大幅下降,近年来达到“零事故”。


(3)随着拆搬安PDCA管理流程的运行,员工的经验得到积累,岗位技能不断提升,生产组织更加流畅,与甲方、承包商及第三方公司的配合也更加默契,搬家时效不断提升。

多次得到甲方公司的肯定与表扬。


(4)通过强化拆搬安HSE管理,以点带面,公司整个业务内的全过程生产经营保持了安全平稳运行,多支队伍不断刷新超千天无损工记录。


参考文献
[1] 李金爽,杜旭东,郭伟炬.钻井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5):178-179.
[2] 梁晨辉.减少钻井施工现场风险事故的措施探讨[J].中国石油石化,2017(4):33-34.
[3] 刘希宏,殷宝林,李阳.拆搬安作业过程中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5):250-252.
每小时催化剂用量 单位:g产品/(g.Cr.h))],下
图为不同EA量反应活性的对比:
图3-3 不同EA加入量反应活性的变化趋势图
结合图3-2和图3-3分析得出EA加入量为N 3
时,即能减少低聚物的产生,反应活性也能够得到保证。

4 结论
(1)一定负荷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氢气加入量越多,生成的低聚物越少,在实验中氢气加入量为M 3时生成的低聚物最少,但氢气量加入过多会降低反应活性,产生负面影响,不同负荷氢气的加入量随之改变;
(2)反应系统中,加入过多的EA导致EA自身聚合乙烯形成低聚物,EA量低时反应活性降低,在实验中EA加入量为N 3时即能保证反应活性,同时减少低聚物的产生,软水温度变化趋势得到减缓。

参考文献
[1]李芳明.1-己烯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进展,精细化工原理及中间体,2009,27.
[2]杜向东.乙烯选择性三聚制1-己烯催化体系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4.
(上接第229页)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