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意义揭开中国古代社会演变之谜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意义揭开中国古代社会演变之谜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古代社会演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古代社会演变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
本文将介绍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背景,探讨其对中国古代社会演变的意义。
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杭区河姆渡附近,是中国早期农耕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确认了这里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古代聚落。
随着对河姆渡文化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演变的重要性。
二、河姆渡文化的特点1. 早期农耕文化的代表: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证实了中国在6000年前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起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 集约农业的出现:在河姆渡遗址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遗址,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采用集约农业方式,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意义重大。
3. 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陶器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较高水平的陶器制作技术。
这些陶器不仅在生活中起到实用功能,还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和文化活动。
4. 社会分工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工具、饰品等物品表明,在当时社会中已经出现了分工合作的现象。
不同人群担负着不同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河姆渡文化对中国古代社会演变的意义1. 证明中国早期社会已经进入农耕时代:河姆渡文化的发现证实了中国在6000年前已经进入农耕时代,这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有力证据。
从此以后,农耕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对后来的社会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2. 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河姆渡文化中的社会分工和集约农业的出现为后来社会的分工合作和生产力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这使得古代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进步成为可能。
3. 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河姆渡文化所表现出的陶器制作技术和艺术追求,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
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对于探讨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到繁地探讨这一主题,以便您能更深入地理解。
我会通过多次提及河姆渡文化这一主题,让您对其有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我也会共享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河姆渡文化的起源河姆渡遗址位于我国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是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
作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河姆渡文化的研究领域涉及其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方面。
2. 考古发现与文化特征在河姆渡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到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等,其中的文化特征包括独特的陶器纹饰、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艺术等。
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等方面。
3. 对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影响河姆渡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代表之一,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对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形成和进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当代研究与价值如今,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者对河姆渡文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其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挖掘的主题。
通过对河姆渡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总结回顾通过对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其在考古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领域的重要价值。
这些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刻地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本文中,我从简到繁地探讨了河姆渡文化在新石器时代的研究领域,以便让您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我也共享了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精心磨制而成,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
河姆渡文化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
在其遗址第4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农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量使用耒耜。
河姆渡文化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中国长江以南新石器时代以来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目前河姆渡发现的是最早的。
它与北方地区同时期的半地穴房屋有着明显差别,成为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因此,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它是代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另一条主线,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并不相同。
贯穿中华大地六千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尽管总长超过了黄河,但长江流域诞生的古代文明以前并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归根到底还是黄河流域,只有黄河文明才是历史的主流,但是近年来,在长江下游一带却不断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
首先,是和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
稻穗纹陶盆上印有稻穗的图案,弯弯的稻穗图案使人想像到,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了水稻的栽培。
1987年发掘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壳,据发掘报告说总量达到150吨之多,在已经碳化的稻壳中可以看到稻米,分析的结果确认这是七千前的稻米。
水稻的栽培,使社会上大量的余粮屯积成为可能,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别的出现。
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在遗址中普遍发现有稻谷、谷壳、稻杆、稻叶等遗存。
河姆渡文化研究
河姆渡文化研究河姆渡文化是我国黄河流域早期文化之一,其发现和研究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河姆渡文化又称“河姆渡遗址文化”,始于约7000年前,终于5000年前,是前历史时期仰韶文化的后期,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
一、河姆渡文化发现及考古特点河姆渡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余杭区,这个遗址于1958年被发现并被确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镇遗址。
这是一处江南地区的最早城镇遗址之一。
在这个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文化遗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一些陶器和石器。
这些器物中,许多都装有骨头、牙齿等物。
这表明河姆渡人可能是信仰一些神秘的宗教仪式。
河姆渡文化的考古特点非常突出,尤其表现在三个方面:1、陶器工艺:陶器是河姆渡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河姆渡的陶器中,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器皿,如杯、碗、盘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些陶器的表面经常涂上白色的泥浆,然后再施以花纹,最后上釉。
这种工艺在当时的中国地区也是非常少见的。
2、建筑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豪华的生活环境。
在河姆渡的城镇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非常完美的房子。
这些房子的结构非常坚固,墙壁是用大石头和泥浆垒叠而成的,屋顶则有支撑架。
这种房子可以在长期的使用中保持稳定,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3、农业务实性:河姆渡文化的农业特点也非常明显。
在当时的中国地区,食品的采集和食用都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
河姆渡人除了从野外采集食品之外,大量从事种植业,种植的作物包括谷物(大麦)、豆类、蔬菜、水果等。
其中,种植谷物,成熟后用磨石磨成面,然后制作出馍馍,这种食物发明对当时的人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类历史上饮食的一次巨大进步。
二、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意义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意义极为重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河姆渡文化被视为中国第一个城镇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起源。
它为中国的城镇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
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文化特征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
除素面陶外,盛行在釜类腹底交错拍印绳纹,陶器的宽边口沿上常刻划平行条纹、波浪、圆圈、叶形、谷穗状等几何图样,偶见白地深褐色纹的彩陶。
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
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垂囊式盉、支脚等。
与支脚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
骨制生产工具丰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数量远超过石、木、陶质各种工具的总和,就目前所知,为中国新石器文化中所独有。
木器较精巧多样。
梯形不对称刃石斧、拱背厚体石锛、骨耜、斜铤骨镞、管状骨针、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
大批榫卯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的遗迹,显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点。
分期和年代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
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
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
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
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
石器种类少,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
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年。
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
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
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
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鬹、垂囊式盉。
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
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5330年。
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故名,分布于宁绍平原。
遗址中保存有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一般厚二十至五十厘米。
与稻作农业相适应,农具中的骨耜数量特别多,上面凿孔装柄,以方便使用。
出土遗物共六千多件,其中多为骨器,也有陶器、玉器、木器。
木器相当发达,既有铲、桨、杵、锤等生产工具,也有碗、盆等生活用具。
有一件碗上还发现有朱红色涂料,经化验,涂料实为生漆,这是中国最早的漆器。
房屋建筑颇为特别。
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先在地上打成排的桩木,上面架梁,然后铺设楼板,形成架空的房基。
上面再立柱、架梁、封顶。
由于南方天气潮湿,这种木构建筑非常有优越性,现在云南的一些地方还可以见到。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是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
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
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
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4950年。
该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分布地域以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为中心。
彩陶极为发达,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即是该文化的杰作。
仰韶文化出现了布局整齐的村落。
临潼姜寨遗址的村落中,中央是一个大广场,周围分布有五组建筑群,每组建筑群中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附近分布有十或二十几座房屋。
居住区周围,有两条宽深各约两米的壕沟保护。
沟外发现有三片大墓地,共清理出一百七十余座成人墓葬,此外有些建筑群附近有幼儿的瓮棺葬群。
【上古历史】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上古历史】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重要聚落遗址。
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兴修水利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c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56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000年。
1973年和1977年冬季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畜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等遗存。
丰富的出土文物充分展现了我国南方氏族社会历史时期的繁荣景象,为研究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象河姆渡遗址这样历史悠久、文物埋藏全面又丰富的遗址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单位;1986年,被编入中学历史教科书;2001年,被《考古》杂志列入《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大发现》名录。
1993年5月12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落成开放,江泽民同志题写了馆名。
河姆渡文化的重要遗迹1、稻谷在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发现了由水稻、稻草、稻叶、锯末和芦苇组成的大面积水稻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为20~50cm,最厚部分超过100cm。
刚出土时,大米形状完好,颜色金黄。
一些大米仍然清晰可见,包括隆起的脉、外稃毛和外壳的尖端。
经过农业史学家多次采样和鉴定,它被认为是人工栽培的水稻。
它是亚洲栽培稻的杂交群体,具有各种类型的谷物,如粳稻、籼稻和中间类型。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米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它不仅为研究中国水稻种植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物质资料,而且纠正了中国水稻种植是从印度阿萨姆传来的传统说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水稻的国家。
2、木构建筑遗迹在河姆渡遗址的两次考古发掘中,在第二、第三、第四文化层,尤其是第四文化层发现了木质建筑遗迹,其中最密集、最壮观的一层,共有1000余件。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意义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意义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上。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形态,距今已有约7000年的历史。
它的发现和研究,不仅填补了中国史前文化的空白,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河姆渡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
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人们开始采用农业生产方式,建造房屋和城墙,制作陶器和石器等,这些都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同时,河姆渡文化还表现出一定的社会分工和贸易活动,这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河姆渡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交流。
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多个文化中心,如河姆渡、良渚、仰韶等,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同时,河姆渡文化还与周边地区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与日本的磯谷遗址、朝鲜的长卿里遗址等,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河姆渡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中国最早的考古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和研究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河姆渡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也是对中国古代
文化的珍视和尊重,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上,更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上。
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我们应该珍视和尊重它,让它继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 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 (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 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 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 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 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 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房屋规 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 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 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 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 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 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 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 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 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 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 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 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 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 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 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 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而我们能够肯定是,这座沉睡千年的海上河姆渡 遗址,早在几千或几佰年前,已经被后人打开发现过了。 但,只有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们才能揭起那尘封已久 的泥土,让它焕发出耀人的光芒……
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 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 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 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 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 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船桨及 一只陶舟均证明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 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第三、四文 化层中还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 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 柄、纺轮、蝶形器等,不少器物为其 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少
河姆渡遗址:了解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 遗址展示区的面积更大, 包括了考古发掘场景复 原和干栏式建筑重建两 部分。
河姆渡文化已有7000年历史,是中国古代史中很重要的一块分支。 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的7000年历史的干栏式建筑(参考云南、泰国、 越南的木屋和竹房子),和古人类头骨,足以证明此地对人类史的 重要性,不尽感叹于人类的伟大与智慧。细想,7000年前古人类 就已经懂得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采用自然材料搭建建筑。馆内可以 免费申请讲解员(中英都有) 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上古原民的先进农耕技术开创了灿烂的姚 江文化,姚江两地是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故乡,河姆渡可以说原民利 用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文明,值得游览一番!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分内馆陈 列和外部展示区。内馆陈列 入门就展示了河姆渡地区四 个文化层。大宝很喜欢,也 长了不少见识,知道了榫卯 技术构筑木结构。亲子游推 荐。
• 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明的发现颠覆了中华文明只起源于黄河流 域的观点。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丰富,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各种 生产生活的器具,还有最早的干栏式建筑的遗址和复建草屋,值 得去了解看看,可以在象征河姆渡文明的双鸟朝阳石刻前合影。 河姆渡遗址对外免费开放。
• 沿着遗址展示区的小路, 一直走到姚江边,还有 个新造的双鸟朝阳放大 版地标。如果都已经到 河姆渡了,千万不要忘 记来这个地标拍一张。 因为双鸟朝阳象牙蝶形 器文物原料,真的太小 啦。
•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 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辞海》中“河姆渡文化”一词的解释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长江下游地区以河姆渡为代表的母系氏族社会遗存。
有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包括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及其附近遗址群。
河姆渡文化( Hsiurwa Culture)河姆渡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区域性文化,它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已属于距今7000~50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因为它是最先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而得名,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一带,所以又称为“河姆渡文化”。
其分布范围大致包括宁绍平原的上虞、余姚、嵊县和杭州湾北岸的慈溪、奉化等地区。
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延续时间约为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总面积达800万平方米。
经测定,河姆渡的遗址,以河姆渡村为中心,南北相距约1.5公里,东西相距约1公里。
遗址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
分为内外城。
内城南北长700多米,东西宽550多米,四周有护城河。
河姆渡居民的主体是“干栏式”木结构建筑。
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一座挨着一座,整整齐齐,十分规则。
门和窗都开在离地面一米高的地方。
走进这些房子,中间是堂屋,左右两边分别是两间卧室。
河姆渡人很讲究建筑结构,发明了榫卯技术。
每根大柱的上端,安放着两三个粗壮的木棍,交错穿插,成了一个大“斗”。
然后再在这个“斗”里填满细小的木条,横竖相交,形成“斗”与“斗”之间的“榫”和“卯”,非常牢固。
其中的重要发现是在1978年和1979年春季,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村发掘出七口古井,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木器、象牙器等。
经专家研究证实,河姆渡人最先使用木制的圆形容器盛水。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表明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1、是最早采用榫卯技术建造房屋的,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2、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陶文;3、种植水稻,已掌握人工栽培的方法;4、饲养猪狗等家畜;5、手工业有了专门的分工,产品有了剩余;6、懂得爱美,陶器上刻划着丰富的花纹图案,装饰品有了很大的发展;7、会挖井,并使用桔槔进行提水灌溉,学会了纺织,开始用葛、麻织成衣物。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300-4300年前)的一种文化现象,得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
该文化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区文化发展的空白,而且对于全球晚期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姆渡文化主要表现为原始农业社会的特点,包括定居社会、农业生产、陶器制作、纺织等。
此外,还表现出了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形式。
古代河姆渡人的定居点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河岸地带。
他们选择了肥沃的黄土河滩作为居住地,以便进行农业生产。
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纺织工具,表明其已经掌握了相对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作为一个农业社会,河姆渡人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养殖动物为生。
他们利用当地的水源和农田进行灌溉,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
此外,河姆渡人还发展了养殖业,以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
河姆渡文化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其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
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彩绘陶器,其中包括陶俑、陶罐、陶壶等。
这些陶器不仅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也为后来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此外,河姆渡文化还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一些原始宗教的痕迹,包括石神像、祭祀坛等。
这些发现表明河姆渡人相信存在一种超自然力量,并且通过宗教仪式来祈祷和祈求丰收。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型社会。
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石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可能是河姆渡人的住所。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品,表明河姆渡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组织性。
总的来说,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种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现象。
通过对河姆渡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全球新石器时代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
河姆渡文化名词解释1、遗址:河姆渡遗址是长江下游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栽培水稻的地方,在距今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过着定居生活。
“河姆渡”是后来才改的名字,原称“河姆渡村”。
2、母系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社会,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大致相当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夏代以前,存续约一千年之久。
是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形式,也是由氏族公社到奴隶社会的过渡阶段。
这一时期男子不再参加氏族公社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只在生产上起主导作用。
女性在经济和生产上有绝对的优势,她们掌握了制造工具、烧煮食物、纺织、缝纫等技术,并且从事狩猎,饲养动物,还要进行原始宗教活动,如崇拜祖先和自然神灵。
河姆渡的先民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野兽搏斗中创造了使用木耜、石铲的新的生产工具;学会了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开始了定居生活;懂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礼仪,学会了爱美。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河姆渡人已能建筑干栏式房屋,住在里面了。
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原始文字,刻划符号被普遍采用,每一件陶器上都绘有图案花纹,其数量之多,形象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充分表明我国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进的栽培农业和家畜饲养业,而且手工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这对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农业、饲养业以外,河姆渡先民们的生活内容还包括渔猎和采集,这反映了他们生活的多样性和采集经济的存在。
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主要是自己种植的稻谷、蔬菜和家禽、家畜,以及捕捞的鱼虾,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弓箭、鱼叉、鱼钩和陶器。
河姆渡人开始用木炭点火,已掌握了选种和嫁接。
人们开始磨制石器,使用骨器,河姆渡人很可能会制造简单的乐器,并用以伴奏舞蹈。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河姆渡人会制造磨光黑陶和彩绘陶器,已使用铜、铅等金属。
考古证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与祭祀探索古代人类的死亡观念与丧葬习俗
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与祭祀探索古代人类的死亡观念与丧葬习俗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该文化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河姆渡遗址首次被发现,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在这一时期,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与祭祀方式对于了解古代人类的死亡观念与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河姆渡文化的墓葬形式多样,从简单的土坑墓到复杂的砖室墓,均有出土。
这些墓葬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人类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一般包括两种形式:家族墓葬和个体墓葬。
家族墓葬是河姆渡文化中最为典型的墓葬形式之一。
在家族墓葬中,多个人群体被埋葬在同一个坟墓中。
这种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家族的重视,他们认为在死后与家人一同长眠可以保证亲情的延续。
此外,家族墓葬还展示了其宗教信仰的一面,即对祖先的崇拜与尊敬。
另一种常见的墓葬形式是个体墓葬。
个体墓葬一般是指单人墓葬,即将一个人的遗体单独埋葬。
这种形式一般与富有、地位高的个体有关。
从个体墓葬中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制度,丧葬方式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除了墓葬形式,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仪式也为我们提供了解古代人类死亡观念的重要线索。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文化的祭祀活动一般包括祭祀祖先和祭祀自然神灵两种形式。
祭祀祖先是河姆渡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人们相信祭祀祖先可以获得家族的保佑和祝福。
在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祭祀用品,比如陶制的祭品和祭祀用的动物骨骼。
这些祭品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人们对于祖先崇拜的具体形式。
此外,河姆渡文化的祭祀活动也涉及到对自然神灵的尊崇。
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自然环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人们会通过祭祀活动来向自然神灵表示敬意。
考古学家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祭祀用的泥塑品和祭坛,这些物品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祭祀活动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河姆渡文化的墓葬与祭祀方式对于了解古代人类的死亡观念与丧葬习俗具有重要的价值。
河姆渡文化的艺术表现与审美观念从壁中窥探古代人类的审美追求
河姆渡文化的艺术表现与审美观念从壁中窥探古代人类的审美追求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发掘以来,河姆渡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文物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古代人类对美的审美追求。
通过对壁画、陶器等艺术品的研究,我们能够窥探到古代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表达。
一、壁画艺术:揭示古代人类的审美追求壁画是河姆渡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些壁画多为简洁的人物形象和日常生活场景,采用了原始而自然的线条和色彩,以表现力强烈的姿势和动态的形象展现了古代人类对美的追求。
通过壁画艺术可以看出,古代人类对于人体形态特征的把握十分准确。
他们善于捕捉人体的动态和姿势,并将其以简洁而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种观察力和表现力的结合,展现了古代人类对于美的独特理解。
此外,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也是古代人类审美追求的重要体现。
他们善于使用明亮的色彩,让壁画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常见的红色、黄色和蓝色被广泛运用,给人以鲜明的感觉。
而这些明亮的色彩也反映了古代人类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陶器艺术:古代人类审美观念的文化表达除了壁画,陶器也是河姆渡文化中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通过陶器的形状、纹饰和装饰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表达。
河姆渡文化中的陶器多以简约而流畅的线条和自然的形状为特点。
古代人类通过对陶器的精心塑造,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崇拜。
例如,他们常常利用陶器的造型来模仿植物的形态,以展现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此外,陶器的纹饰也是古代人类审美观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对纹饰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人类钟爱动物纹、几何纹和花纹等,这些纹饰既符合自然的形态特征,又充满创造性的组合和运用。
这种精心设计的纹饰,不仅呈现了古代人类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文化符号的运用和表达。
三、古代人类审美观念的窥探通过对河姆渡文化的壁画和陶器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窥探到古代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表达。
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与宗教信仰探寻古代人类对神灵的崇拜与仪式
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与宗教信仰探寻古代人类对神灵的崇拜与仪式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与宗教信仰:探寻古代人类对神灵的崇拜与仪式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是目前为止全球最早的封闭式农田村落。
在长时间的发掘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物质文化遗产,从中也能够窥见古代人类对神灵的崇拜与仪式。
一、祭祀的起源与意义河姆渡文化是农耕文化的代表,农耕文化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在过去的生产活动中对天地万物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祭祀仪式。
祭祀起源于人类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通过祭祀仪式,人们希望能够与神灵沟通,祈求吉祥和丰收。
二、祭祀的对象与形式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祭祀遗迹和祭器。
这些祭器被认为是用于祭祀活动中的工具或容器,其中最典型的是陶器。
陶器是河姆渡人的重要创造之一,通过对陶器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古代祭祀的一些形式。
在祭祀的对象方面,人们普遍崇拜一些与农耕生产有关的神灵,比如土地神、风神和雨神等。
这些神灵被认为能够影响天气、作物生长和丰收,所以人们会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三、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仪式河姆渡文化的祭祀仪式是古代人类对神灵崇拜的具体表现,它们具有一定的仪式和规范。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人的祭祀仪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祭祀活动的场所:在河姆渡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建筑,比如祭祀庙宇和祭祀台等。
这些建筑物被认为是用于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人们会在这些地方举行祭祀仪式。
2. 祭祀活动的时间:根据出土的文物和遗迹,人们可以推测出河姆渡人会根据农耕生产的季节和变化来确定祭祀的时间。
比如在种植季节开始之前,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在收割季节结束之后,人们会举行感恩的祭祀仪式。
3. 祭祀活动的步骤:祭祀仪式一般包括准备、祈祷、献祭和结束等步骤。
河姆渡遗址雕塑介绍
河姆渡遗址雕塑介绍一、前言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古代村落遗址,也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得到了充分展示和记录。
而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遗址中,有一座庄严肃穆、别具特色的雕塑——河姆渡遗址雕塑。
二、河姆渡遗址1. 河姆渡遗址简介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遗址之一,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
该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境内,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最大规模、最长时间、最广泛的一次发掘活动之一。
2. 河姆渡文化特点河姆渡文化是指距今约7000年前至6000年前在长江流域上游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该文化因其独特性质和重要地位而被誉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陶器制作技术先进;(2)有较强的农业生产能力;(3)社会分工明确,出现了专门从事石器制作、陶器制作、纺织等职业的人群;(4)祭祀活动丰富多彩,有丰富的宗教信仰。
三、河姆渡遗址雕塑1. 雕塑简介河姆渡遗址雕塑是位于河姆渡遗址内部的一座巨型雕塑,高约10米,宽约6米。
整个雕塑以红色为主色调,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雕塑造型为一个饱满健硕、手持石斧的男性人物。
2. 雕塑特点(1)造型逼真:该雕塑刻画了一个饱满健硕、手持石斧的男性人物形象,其身体肌肉线条清晰可见,十分逼真。
(2)色彩鲜艳:整个雕塑以红色为主色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印象深刻。
(3)寓意深刻:该雕塑寓意着河姆渡遗址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它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
四、河姆渡遗址雕塑历史1. 雕塑的创作背景河姆渡遗址雕塑是由余姚市政府出资,于2001年开始兴建的。
该雕塑是为了纪念河姆渡遗址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为了表达对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和丰硕成果的敬意。
2. 雕塑建造过程河姆渡遗址雕塑建造过程十分艰辛,整个工程历时近两年时间。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约5000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由中国考古学家吴宓发现的。
吴宓曾在余姚的农田做田块调查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碎片和石制品,于是进行了考古发掘。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掘,河姆渡遗址的面积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平方米,发现的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这些文物都显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河姆渡文化的特点之一是陶器的制作和使用。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包括陶罐、陶盆、陶壶等。
这些陶器的制作技艺非常精湛,工艺水平十分高超。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主要采用制拉法和积块法,制拉法是把整块黏土拉成形状,积块法是把各种形状的黏土块按需求积叠组合,然后进行细修和打磨。
这些陶器的制作工艺表明河姆渡人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陶器制作技术和经验。
此外,河姆渡文化还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农耕生活。
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农具,如石制的耒耜、骨制的镰刀等。
这些农具的发现表明河姆渡人已经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方式。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人主要以种植小麦、稻谷等粮食作物为生,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志着农耕文化在中国的兴起。
此外,河姆渡文化还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社会组织和居住方式。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居住遗迹,包括房屋和墓地。
据推测,河姆渡人的居住方式主要是集体居住,他们建造了大量的房屋,这些房屋呈圆形或长方形,用材料主要是木材和竹子,墙壁用泥土加以修饰。
此外,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墓地,这些墓地中的残骸表明河姆渡人重视祖先的崇拜和葬礼仪式。
综上所述,河姆渡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反映了他们的社会组织和居住方式。
河姆渡文化考点
河姆渡文化考点
一、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之一,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一带。
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长江流域原始文化的代表之一。
二、河姆渡遗址的重要性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该遗址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河姆渡遗址也是研究中国史前农业、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的重要材料之一。
三、河姆渡人的生活习性
河姆渡人的生活习性主要以农耕为主,他们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等。
同时,他们也进行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
在生活方面,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等工具。
此外,他们还制作了各种艺术品,如玉器、陶器等。
四、河姆渡社会结构
河姆渡社会结构主要以氏族为单位,氏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关系。
在氏族内部,人们按照血缘关系进行组织,形成了不同的等级和地位。
同时,氏族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在政治方面,氏族首领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他们负责领导氏族的生产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特色
(4)发现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原始艺术品:河姆渡遗址 发现的原始艺术品可分为独立存在的纯艺术品和施刻于器 表之上集实用和观赏于一体的装饰艺术两大类,而以后一 类数量居多,充分表现了河姆渡人的审美兴趣和文明程度。 艺术品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件,该 器长16厘米、宽5.9厘米、厚约1厘米,形似鸟窝。器物 正中阴刻5个同心圆,外圆上部刻火焰纹,两侧各有一只 圆目利喙的鸷鸟向对而视。画面布局严谨,线条虚实结合, 图画寓意深刻,有人说它象征太阳,另有人认为是鸟在孵 蛋,象征对生命、生殖的崇拜。说明该器物具有强烈的宗 教意义,原始先民已有复杂的精神生活。
经济发展
(1)农业和家畜饲养: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 超过1米。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 的。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 角遗址出土的稻谷,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 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 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 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 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 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 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 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主要有猪、狗。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 和方口陶钵上刻的猪纹。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 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可能牛也已被驯 养。
考古发现
(1)凤鸟形象牙匕状器:河姆渡人木作工艺十分突出。 除木耜、小铲、杵、矛、桨、槌、纺轮、木刀等工具外, 还发现了不少安装骨耜、石斧、石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 叉的树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头下部砍削出榫 状的捆扎面,石斧当是捆绑在左侧,石锛则捆扎在前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许多建筑木构件上凿卯带榫,尤其是发 明使用了燕尾榫、带销钉孔的榫和企口板,标志着当时木 作技术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层出土一件瓜棱状敛口 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层的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显光 泽,经鉴定是生漆,这是中国迄今最早的漆器。
文化特色
(2)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 遗迹,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远远望 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 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进深6.4米, 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 一个大家庭住宿。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 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和卯口,约有几百件,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 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 础,其上架设大小梁,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然后立柱架 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 围护设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 法树立的。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 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地理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今天在我 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建造庞大的干 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数量巨大 的木材需要有专 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建筑时需要有人现 场指挥,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筑技术说明 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文化特色
(3)纺织、交通工具和髹漆技术的出现: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纺织工 具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所罕见。数量最多的 是纺轮,有300多件,质地以陶为主,还有石质和木质,形状以扁圆 形最常见,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状。织的方面有经轴、分经木、绕纱 棒、齿状器、机刀、梭形器等,纺织专家认为这是原始踞织机的部件。 缝纫用的是骨针,有90多件,最小的骨针长仅9厘米,径大0.2厘米, 针孔大0.1厘米,与今天大号钢针差不多。从出土的苇编和器物上精 致的图案看,当时织品为经纬线数量相同的人字纹和菱纹。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木桨共8支,系用原木制作,形似后世的木桨,只是形体略 小一些。有桨一定有船,推测河姆渡人已划着独木舟在湖泊之中捕鱼 采菱,也可能用于氏族间交流时的交通工具。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漆器 有20多件,早期单纯用天然漆漆于木器表面,稍后在天然漆中掺和了 红色矿物质,使器物色彩更加鲜亮,第三文化层中 出土的木胎漆碗是 其中的代表作品。
经济发展
(2)渔猎: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计有哺乳类、 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种。绝大多数是 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动物,仅 鹿角即有 400多件。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还 发现有极少的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带动物的 遗骸。骨镞达千余件之多,以铤部不对称的长锋或短锋斜 铤镞较富特色,另有窄长锋柳叶形镞、钝尖或锐尖的锥形 带铤镞等形制。未见网坠之类渔具,而存在大量鱼骨,有 些骨镞当兼用于射鱼。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 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 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利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 既是一种乐器,狩猎时也可吹音用以诱捕动物。
经济发展
(3)原始手工业:陶器以夹炭黑陶最富特点。尤其在早期,无论炊器和饮 食容器,都属这种陶质。胎泥纯净,含铁量仅为1.5%左右。以大量的稻壳及稻 的茎、叶碎末为羼和料。工艺技术上比较原始,器物均为手制,不甚规整; 据测试,烧成温度为800~900℃,在缺氧的还原焰中烧制而成。胎质比较粗 厚疏松,重量较轻,吸水性强。晚期阶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经慢轮 修整。出现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较复杂的器形,有的陶器烧成温度提高到 1000℃左右。 关于编结纺织,在河姆渡发现有芦苇席残片,采用二经二纬的编织法。质 轻的木纺轮,连同大小轻重不一的陶、石纺轮。可供抽纱捻线之用。还发现 了据认为可能属于原始腰机部件的木质打纬刀、梳理经纱的长条木齿状器、 两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轴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 匕、有柄匕、梭形器、锯形器、凿、匙等各种器物,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 领域。有笄、管、坠、珠等装饰品。还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 4种)、靴形器等暂不明用途的器物。磨制普遍精细,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 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堪称精美的实用工艺品。另有20余件象牙制 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蝶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织纹和似蚕纹 的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精湛技艺。
考古发现
(3)榫卯木构件和企口板:在河姆渡遗址第 2 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这是中国目前所知 最早的水井遗迹,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 结构的最古老遗存。水井位于一处浅圆坑内,井 口方形,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井内紧靠四 壁栽立几十根排桩,内侧用一个榫卯套接而成的 水平方框支顶,以防倾倒。排桩上端平放长圆木, 构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围是一圈直径约6米呈 圆形分布的28根栅栏桩,另在井内发现有平面略呈 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可见井上还当 盖有井亭。
考古发现
(4)墓葬:在河姆渡第4层的居住区,发现以陶釜、陶 罐为葬具的婴儿瓮棺葬2座。第1至3层有20多座墓,均不 见墓坑和葬具,仅有1座以木板垫底。成人和婴儿多为单人 葬。有3座是两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两个儿童。第2和3 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侧身屈肢葬,个别的是俯身葬,头向东或 东北,大多数无随葬品。第1层内的墓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 也有个别仰身屈肢葬,头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 随葬品但并不丰富,最多的两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 豆,少见生产工具。总的看,不同时期的葬式、头向和随 葬品是有所变化的。
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研究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 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 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 堆积厚度四米左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其中,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 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 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 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 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 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 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发掘发现的文物遗存具有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特点,为研究距今七八千 年前氏族公社繁荣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材料。如两次发掘出 土的陶片达40万片之多,用同样的发掘面积作比较,是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不及。 又如出土的纺织工具有纺轮、绕纱棒、分径木、经轴、机刀、梭形器、骨针近10种, 根据这些部件,可以复原当时的织机,其它的遗址就没有这么具体。它的文化特色主 要还在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纺织和水上交通方面、以象牙雕刻为代表的艺术创作
文化特色
(1)耜耕农业: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 -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 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颖脉清晰、芒刺挺 直,经专家鉴定属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籼混合种,以籼稻为主(占 60%以上)。伴随稻谷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农具、主要是骨耜,有 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骨耜的功能 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说明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已进入“耜耕 阶段”。当时的稻田分布在发掘区的北面和东面,面积约6公顷,最 高总产为18.1吨。 农业起源表明人类社会从单一的攫取式经济开始向生产式经济发展, 这一转变拓展了食物来源,为人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所以在人类发 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姆渡原始稻作农业的发现纠正了中国栽 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 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而且起源地不会只有1个的 多元观点,从而极大地拓宽了农业起源的研究领域。河姆渡遗址人工 栽培稻谷的发现说明农业不是哪个圣人发明的,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 结果,从而有利人们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和群众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