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考(新高考)苏教版化学选修4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3.2.1溶液的酸碱性(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1.对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pH等于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H+)=c(O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2.下列各种试纸,在使用时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的是()
A.红色石蕊试纸
B.蓝色石蕊试纸
C.碘化钾淀粉试纸
D.pH试纸
3.下列溶液肯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
B.能使酚酞呈无色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c(OH-)<c(H+)的溶液
4.(双选)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为1×10-12,若该温度下某溶液中的H+浓度为1×10-7mol·L -1,则该溶液()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c(OH-)=100c(H+)
5.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6.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混合液的pH为()
A.7.2 B.8
C.6 D.无法计算
7.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pH=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1
B.0.017 mol·L-1
C.0.05 mol·L-1
D.0.50 mol·L-1
8.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
c(H+)
c(OH-)
,则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25 ℃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 ℃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 ℃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 ℃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9.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3-2-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3-2-1
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弱
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D.若1<a<4,则A、B都是弱酸
10.李强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
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李强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填“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上述操作是否一定有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0 mL pH=4的盐酸,稀释10倍到100 mL时,pH=________。
(2)常温下,pH=5和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12.纯水在10 ℃和50 ℃的pH,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B.后者大
C.相等D.不能确定
13.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K W=3.8×10-13,则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
14.室温下,在pH=12的强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A.1.0×10-7 mol·L-1
B.1.0×10-6 mol·L-1
C.1.0×10-2 mol·L-1
D.1.0×10-12 mol·L-1
15.下列措施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加热
B.加入硫酸溶液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降温
16.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
C.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
17.在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H+)为1×10-12mol·L-1,该溶液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A.pH=2的HNO3
B.pH=12的Ba(OH)2溶液
C.0.01 mol·L-1的醋酸
D.0.01 mol·L-1的盐酸
18.95 ℃时,水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0-6mol·L-1,若把0.01 mol的NaOH固体溶解于95 ℃水中配成1 L溶液,则溶液的pH为()
A.4 B.10
C.2 D.12
19.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3-2-2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图3-2-2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20.常温下,在体积均为1 L,pH同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投入0.23 g金属钠,图3-2-3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图3-2-3
21.在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______。
(2)在此温度下,pH=a的NaOH溶液V a L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
①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则V a∶V b=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b=12,则V a∶V b=______。
22.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3-2-4所示:
图3-2-4
(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
(3)95 ℃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与该强碱的p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
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
第1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1.C[解析] 溶液的酸碱性是由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2.D[解析] pH试纸若用蒸馏水湿润,会将原溶液稀释,有可能造成误差。
3.D[解析] 溶液的酸碱性由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决定。
4.BD [解析] c (OH -
)=K W c (H +
)=10-
1210
-7=10-5mol ·L -1,溶液中c (OH -)=100 c (H +
)>c (H +
),溶液呈碱性,故正确答案为BD 。
5.C [解析] A 、D 项中碱过量,B 项恰好完全反应,C 项酸过量。
6.C [解析] 求酸与碱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时:应首先判断两种反应物哪一种过量,如果酸过量,则直接求混合液中c (H +
),再求溶液的pH ;如果碱过量,则要先求出c (OH -
),再由水的离子积常数求出c (H +
),最后求溶液的pH 。
经判断,此题中酸过量,c (H +
)=11×10-
5 mol ·L -
1-9×10-
5 mol ·L -
111+9
=1×10-6 mol ·L -
1,所以溶液的pH =6。
7.C [解析] 设原溶液的浓度为c ,两者反应后碱过量,可先求出c (OH -),c (OH -
)=
3c -2c 5=0.01 mol·L -
1,解得c =0.05 mol ·L -
1。
8.D [解析] 解题时要正确理解题设新信息,结合已有知识逐一分析。
A 项中溶液呈中性,c (H +
)=c (OH -
)=10-
7mol ·L -
1,则pH =7,AG =lg1=0;B 项中溶液呈酸性,c (H +
)>c (OH
-
),则AG =lg c (H +
)c (OH -
)
>lg1,即AG >0;C 项中溶液呈碱性,c (H +)<c (OH -),则AG =lg c (H +
)c (OH -)<lg1,即AG <0;D 项中在25 ℃时,K W =1×10-14,则AG =lg c (H +
)c (OH -)=lg c 2(H +
)10
-14
=2lg c (H +)+14,而pH =-lg c (H +),即AG =2(7-pH)。
9.A [解析] pH 相同的两种酸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B 的pH 变化小,说明B 是比A 弱的酸,则pH 相同的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 (B)>c (A),稀释后A 酸的pH 大于B 酸的pH ,故A 酸的c (H +
)小于B 酸的c (H +
),A 酸溶液酸性较弱。
若是pH =1的强酸稀释1 000倍,pH =4,弱酸中因存在弱酸的电离平衡,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右移,故1<pH <4。
10.(1)不正确的 若溶液不呈中性,则H +
或OH -
被稀释,测出的不是原溶液的pH (2)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则不会产生误差
(3)盐酸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会继续电离产生H +
,使得被稀释的溶液中c (H +
)较盐酸中的c (H +
)大,误差较小 11.(1)5 (2)3.3
[解析] 强酸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 增加一个单位。
两种强酸等体积混合,其pH 为较小的值加0.3。
12.A [解析] 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因此水中的氢离子浓度也增大,pH 减小。
13.B [解析] 水的离子积大于10
-14
,因此纯水的pH<7。
14.D [解析] 溶液中的氢离子全部由水电离产生。
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
子浓度相等。
15.A
16.D [解析] 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呈中性。
17.C [解析] 25 ℃时水电离的c (H +
)为1×10
-12
mol ·L -
1<1×10-
7mol·L -
1,说明此溶液抑
制水的电离,可以是酸溶液也可以是碱溶液。
如果是酸溶液,c (OH -
)溶液=c (H +
)水=1×10
-
12
mol ·L -
1,c (H +
)溶液=10-
2mol ·L -
1,故该溶液可以是pH =2的HNO 3也可以是0.01 mol·L -1
的盐酸,但不可能是0.01 mol·L
-1
的醋酸;如果是碱溶液,c (H +)溶液=c (H +)水=1×10
-12
mol·L
-1
,c (OH -
)溶液=1×10-
2mol ·L -
1,故该溶液也可以是pH =12的Ba(OH)2溶液。
18.B [解析] 95 ℃时,c (H +
)水=1×10-
6 mol ·L -
1,则得c (OH -
)水=1×10-
6mol ·L -
1,可求知K W =c (H +
)·c (OH -
)=1×10
-12。
当把0.01 mol 的NaOH 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时,c (OH -
)
=0.01 mol·L -1
,c (H +
)=10-
120.01mol ·L -1=1×10-10 mol ·L -1,所以溶液的pH 为10。
19.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电离平衡,关键是找出两种酸各自的曲线。
思路是:两种酸起始pH 相同,即c (H +
)相同,说明:起始时,c (弱酸溶质)远大于c (强酸溶质);弱酸原来的c (H
+
)已等于强酸的c (H +
),由于稀释使弱酸的电离度增大,所以在稀释的整个过程中,弱酸的
c (H +
)都大于强酸的c (H +
),即:弱酸的pH <强酸的pH ,所以曲线Ⅱ是醋酸、Ⅰ是盐酸,A 项错。
由于在整个稀释过程中,醋酸的浓度始终大于盐酸的,所以D 项错。
溶液导电性强弱取决于离子浓度大小,对于酸而言,其pH 越大,c (H +
)越小,离子浓度越小,导电能力越弱,所以B 项正确。
K W 的大小只取决于温度,与溶液的浓度无关,C 项错。
20.B [解析] 1 L pH 同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 (H +)=0.01 mol ,恰好与0.23 g 金属钠反应,反应后,产生H 2的量相同,前者的pH 变为7,CH 3COOH 为弱酸,剩余的CH 3COOH 继续电离,使溶液呈酸性,pH 小于7。
反应过程中醋酸溶液的c (H +
)减小的慢,反应速率快。
21.(1)10
-13
(2)①1∶10 ②10∶1
[解析] (1)该温度下,0.01 mol·L -1
的NaOH 溶液中c (OH -
)=1×10-
2mol ·L -
1,由pH 为11
知该溶液中c (H +
)=1×10
-11
mol ·L -
1,故K W =c (H +
)·c (OH -
)=10
-13。
(2)pH =a 的NaOH 溶液,c (H +
)=10-a
mol ·L -1
,c (OH -
)=K W c (H +
)=10-
1310
-a mol ·L -1=10a -13
mol ·L -
1;pH =b 的硫酸,c (H +
)=10-
b mol ·L -
1,当二者的混合溶液为中性时,则有n (H
+
)酸=n (OH -
)碱,即10a -13
mol ·L -
1·V a L =10-
b mol ·L -
1·V b L ,整理得 :V a ∶V b =1013
-a
-b
,若a =12、b =2,V a ∶V b =1∶10;若a +b =12,V a ∶V b =10∶1。
22.(1)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 (H +
)、c (OH -
)小
(2)10∶1(3)a+b=14或pH1+pH2=14
(4)曲线B对应95 ℃,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搞清楚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pH的影响。
(1)当温度升高时,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水中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水的pH减小,但溶液仍呈中性。
因此,结合图像中A、B曲线变化情况及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可以判断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为A。
理由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降低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减小,c(H+)、c(OH-)减小。
(2)25 ℃时所得混合溶液的pH=7,溶液呈中性,即酸碱恰好中和,即n(H+)=n(OH-),V(NaOH)×10-5mol·L-1=V(H2SO4)×10-4mol·L-1,得V(NaOH)∶V(H2SO4)=10∶1。
(3)要注意95 ℃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即c(H+)·c(OH-)=10-12。
根据95 ℃时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由100×10-a=1×10b-12,即10-a+2=10b-12,得以下关系:a+b=14或pH1+pH2=14。
(4)在曲线B对应温度下,因pH酸+pH碱=2+10=12,可得酸碱两溶液中c(H+)=c(OH-),如是强酸、强碱,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现pH=5,即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说明H+与OH-完全反应后又有新的H+产生,即酸过量,所以酸HA是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