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花牛苹果品牌历史悠久,一直是甘肃省天水市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更是果农脱贫致富的法宝。

早在20世纪70年代,花牛苹果就进入国际市场且名声大噪。

经过几十年的精心打造,花牛苹果已具备明显优势,可以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苹果齐名,并称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
牌[1,2]。

2019年后,天水市苹果外贸出口量呈逐年下降趋
势,国际贸易壁垒、果品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果品结构不合理、采后处理技术低下等因素再一次突显[3]。

本文通过对兰州海关、天水市果业局的权威数据和果品出口公司出口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花牛苹果面临的国际贸易壁垒进行研判,提出合理对策和建议,为花牛
苹果走出困境提供支持,助力天水市乡村振兴[4,5]。

一、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现状(一)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量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近十年兰州海关苹果出口数据表明,近十年天水市鲜苹果总出口量77383.512吨,美元总值达到了77373042元。

2019年天水市鲜苹果出口量达到了13466.249吨,其中花牛苹果出口量达到了巅峰量的11446.31吨(图1)。

2019年前出口量和交易值虽呈现不稳定波动,但始终保持正比,出口量和成交价格相对平稳。

2019年后出口量和交易价格呈现明显反比,体现在产量和出口量虽然创造历史新高,但成交价格却处于最低谷。

由于花牛苹果品质下降和果农对市场变化不了解,导致成交价格被市场打压而持续降低,因此2019年虽是高销量,但未形成高回报。

图12011—2021年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量和交易值变化图(数据来自兰州海关)同时,近十年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量出现了多次波动,出口低谷在2015年和2018年,均未达到2500吨。

2017年国际市场中的苹果最大出口国印度停止花牛苹果的贸易进出,印度的高原红苹果对花牛苹果造成冲击,仅靠国内销售无法缓解苹果市场压力,加之果农因无法判断国际市场变动一味增产,最后导致花牛苹果滞销。

通过分析,国际市场的确决定着花牛苹果的出口,天水市出口企业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能力弱和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产业的命脉。

同时,花牛苹果果品质量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国际市场、花牛苹果产业化程度低同样是影响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二)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地区分析
近十年天水市花牛苹果主要进口国有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阿联酋、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总进口量为77383.512吨。

其中印度作为最大出口国,出口量为33011.829吨。

其次是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出口量分别是23564.725吨和10195.03吨。

出口交易价格较高的国家分别是尼泊尔、泰国、缅
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分析
朱辰龙,陈佰鸿
(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
摘要:通过分析天水市花牛苹果近10年的出口数据,发现其出口量波动较大,2019年后出口量逐年下降,出口形势遇到瓶颈,提升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年来花牛苹果品牌、品质、价格、市场、品种、物流等因素进行分析,为提升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提出推动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品质标准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贸易品质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23)06-0060-03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536期
2023年第06期
Serial No.536
No.06,2023作者简介:朱辰龙(1988-),男,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果树生产技术研究;通讯作者:陈佰鸿(1969-),男,甘肃古浪人,教
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从事果树生物技术研究。

60--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甸、印度尔西亚和菲律宾。

通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印度虽然是天水市花牛苹果主要进口国,但是自2017年停止进口花牛苹果以来,国际市场主要被尼泊尔和孟加拉国所替代,成为近三年的主要进口地区。

不难看出,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欧美和俄罗斯等高端市场占有率基本空白。

同时,主要出口地区均为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较低的国家,这足以说明花牛苹果远距离运输能力较弱、运输水平低下。

(三)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品种分析
花牛苹果经过几代育种,从早期的“老红星”、“红冠”、“红玉”到目前主要栽种品种“首红”、“俄矮二号”、“天汪一号”等,通过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育技术的大力提升,如今的花牛苹果在国内外市场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形端庄,果实色泽艳丽,口感浓郁清香等优良品质。

然而相较于国外市场高端苹果和他国新品种,花牛苹果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势,如优质品种产量较少,早熟、中熟、晚熟比例不合理,缺乏早熟品种,晚熟品种过剩,苹果再加工产业较少,这些都是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弱的体现。

二、影响天水市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因素
(一)果品质量和采后处理因素
花牛苹果一直作为水果明星美国蛇果的替代品进行出口,但是并没有真正实力与美国蛇果抢占市场、齐头并进,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花牛苹果自身品质问题。

在市场驱动下,花牛苹果追求模仿蛇果外形,一味地增加拉长剂使用量,最终导致果形夸张,果实皮厚,易发绵,口感清淡,缺失了早期红元帅的独特风味。

同时花牛苹果种植模式以分散式家庭果农承包制为主,标准化果园屈指可数,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果农素质低,栽种技术也较为传统,种植投入少,使用化肥随心所欲,全凭种植经验,缺失系统专业培训教育,因此花牛苹果果品质量难以保证达到标准化绿色无污染,难以抢占国内外中高端市场。

花牛苹果采后处理技术较国内外标准化采后处理技术还有较大差距。

世界发达国家以其先进技术基本实现了苹果采后100%处理,采摘后苹果预冷环节完善,除去田间热,迅速加入冰水选果机,加入咪鲜胺杀菌消毒,保证果品质量安全,采后24小时及时预冷,达到2小时进冷库进行保鲜。

而天水市花牛苹果采后处理技术极为缺失,除为数不多的标准化果园外,大多数农家分散果园依旧是传统的田家地头人工分级、装箱和交易,导致花牛苹果多发虎皮病。

分销商果品公司采后处理技术同样不尽如人意,设备落后、技术缺失、操作工厂简陋,分拣包装人员多为当地妇女、散工等,贮藏不规范,运输容易发绵和溃烂,失去了花牛苹果真实的口感和外观,很难达到符合出口检疫和安全绿色的要求,更难以在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二)出口市场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花牛苹果的出口国际市场主要以南亚、东南亚国家地区为主,集中在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和泰国等。

这些发展中国家大多都是以价格便宜为诉求来进口花牛苹果,说明花牛苹果在国际市场定位就是中低端消费市场,具有价格优势。

而对于发达国家高端市场,除了果品品质本身因素外,运输成本较高、运输方式单一都是制约花牛苹果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制约因素。

(三)出口品种因素
目前花牛苹果主要栽种品种为首红、俄矮二号、天汪一号等,这些品种为了迎合市场、为了外形酷似美国蛇果而改良培育,却因过于追求外形相似而产生了许多弊端。

首先,品种果皮较厚,口感发绵,果实风味变淡,果实色度红而发黑,外形五棱凸起后花萼片处会开口,选果机水洗时容易导致水分进入果实内部而易腐烂。

目前市面的花牛苹果品种均具有这些改良后的弊病,反而不能得到绿色化、健康化国际市场的青睐。

2019年后,国际市场订单突出的是花牛苹果老品种“老红星”。

相比于首红、俄矮二号、天汪一号,“老红星”果形圆润、无棱角,但果实皮薄,口感甜脆,易贮藏,易运输。

目前种植“老红星”的地区和果园寥寥无几,以天水市甘谷县和陇南市礼县居多。

(四)国际贸易壁垒因素
2018年以前,绝大多数花牛苹果销往印度,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后,花牛苹果才逐渐销往孟加拉国等其他国家。

曾经花牛苹果也远销埃及、利比亚等国家,可新形势下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因埃及入境手续等贸易壁垒原因,切断了花牛苹果外销的多条渠道。

因此,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和建立新销售模式已迫在眉睫。

(五)冷链物流因素
天水市大多数农户家庭果园花牛苹果鲜果运输仍然较为原始,多采摘后直接装车模式,这种原始运输模式极不利于苹果的保鲜和运输。

据调查了解,天水市约有70%的果园仍采用普通货车进行运输,只有30%的苹果加工企业运用冷链车全过程运输,而成本价格差距仅为2000元左右。

标准化冷链物流应为果实采摘后预冷,将苹果温度降至贮藏温度,24小时候装车,全程打冷气保证苹果休眠度,这样运输的果实保持水分和新鲜度。

因此,建立标准化冷链体系,改善贮藏水平和技术,
61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全过程冷链运输才能更好提升花牛苹果市场认可度。

三、提升花牛苹果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一)推动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推广力度,积极提高花牛苹果品牌效应。

牵头带领龙头企业参加国际知名专业果蔬展、国际果业协会;借助名人效应宣传“潘苹果”、“陇上花牛”等产品,借助“直播带货”、“微博”“TikTok”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增强花牛苹果的影响力。

要充分利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政策,发展天水市的特色农业,提升果农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度,增强企业、农户的品牌意识,多层次、综合性地带动群众传播品牌。

积极开拓国内外中高端市场,与国内外“友好建交城市”加强合作,拓展花牛苹果销售市场。

利用国际果品交易会探索欧盟市场和西亚市场,通过中欧班列抢占西亚市场先机,打通冷藏柜列车限制。

同时,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和模式,大力推出扶持电商、微商、农商等电子销售模式优待政策,优化网络直销、代销等新销售模式,与大型超市和优质水果专营店积极合作,形成花牛苹果销售网络化。

(二)调整品种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优化花牛苹果的品种结构,摸清国际市场需求,找准花牛苹果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和方向。

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对花牛苹果的优质新品需求不多,反而对果形自然、口感甘甜的“老红星”系列格外青睐。

因此,应优化花牛苹果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良品种和花牛苹果新品种的培育,建立优质果园示范基地,发展特色果园和试点果园。

提升果农素质,摆脱随心所欲的种植方式,系统性打造品种合理的优质花牛苹果产业。

合理搭建规划早、中、晚熟品种结构,增加早熟、中熟品种的种植,有效适应供应市场周期,满足国际市场的多元需求。

(三)优化品质标准,改善采后处理技术
积极建立标准化现代化果园,简化果园申建的流程和手续。

引导企业、果农科学种植意识。

由政府主导建立责任制,企业带动农户,传授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切实提升果品品质。

改变分散家庭果园模式,积极倡导采用承包制果园模式。

提升果农素质,剔除传统经验和模式,提高现代化果园管理能力。

同时,加强绿色食品安全的科普和引导,加大力度检测不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花牛苹果,确保优质花牛苹果走向世界。

提升果品加工企业和果农的采后处理技术,最大限度实现基本全程冷链技术,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采后处理成功经验,提高贮藏和保鲜水平。

从采后24小时内预冷,到水洗分拣全过程冰水,再到全程冷链车运输港口,最大限度保证花牛苹果的新鲜度和水分,减少腐烂率,提高花牛苹果的果品品质。

(四)拓展出口市场,冲破国际贸易壁垒
精准研判国际形势,准确把握花牛苹果在国际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积极拓宽出口市场,增加花牛苹果国际知名认证,提升花牛苹果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

努力开拓欧盟和中东地区市场,减少市场风险,冲破国际贸易壁垒。

同时,努力增加花牛苹果加工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提高浓酸苹果汁等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加工产品的知名度,多元化提高花牛苹果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贾美娟,褚会民.“花牛苹果”印象[J].西北园艺(果树专刊),2010,(1):45-46.
[2]逯国文,杨安顺,张志恩,张守江.甘肃天水花牛苹果生产经验[J].中国果树,2010,(5):52-54,80.
[3]周晓蓉.甘肃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4]马丽荣,李红霞,张国和.天水市苹果出口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15,(11):70-73.
[5]姚佩萍.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7-9.
[6]张瑞.我国果品采后处理现状与展望[J].果农之友,2016,(S1):39-41.
[责任编辑兴华] 62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