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1《大自然的力量》说课稿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1《大自然的力量》说课稿15
一.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力量》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1的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
生了解大自然的力量,感受自然界的伟大和神秘,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他们生活经验不足,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较浅,对于如何保护自己和环境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力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原因及应对方法,提高学
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自然灾害的种类、原因及应对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提高自我
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和自然灾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
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导入新课《大自然的力量》。
2.教学基本内容:
(1)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
(2)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
(3)讲解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如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3.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例,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
因及应对方法。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认识到保
护自己和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思考如何保护自己
和环境。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
大自然的力量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
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
应对方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等;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自然灾害知识的理解程度、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知识点儿整理:
《大自然的力量》这一章节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包括地震、火山、洪水、台风等类型。
2.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
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3.火山:火山是地壳 breaks down 的地方,岩浆、热气和碎屑物从地下
冲出地面。
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4.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泛滥,水位急剧上
升,淹没土地、摧毁建筑物等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
力达12级以上。
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
6.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都是自然灾
害发生的原因。
7.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例如,地震
发生时,可以躲到狭窄的空间,如桌子下面,保护头部;火山爆发时,避免呼吸烟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洪水来临时,尽快撤离到高地,不要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台风来临时,待在室内,远离窗户,避免外出。
8.保护自己和环境:尊重自然,珍爱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例如,节约
用水、用电,减少污染,保护植被等。
9.生活实例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
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方法。
例如,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如何设计才能减少损失;
洪水来临时,如何利用地理环境进行逃生等。
10.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组讨论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11.课后作业: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环境。
这
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灾害,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大自然的力量》这一章节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灾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同步作业练习题:
1.以下哪项属于自然灾害?
B. 交通事故
答案:A、D
2.地震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A. 地壳运动
B. 气候变化
C. 人类活动
D. 太阳辐射
3.火山爆发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 靠近火山口观察
B. 躲到开阔地带
C. 呼吸烟尘
D.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4.洪水来临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尽快撤离到高地
B. 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
C. 避免外出
D. 尽快登上屋顶
5.台风来临时,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 待在室内,远离窗户
B. 外出观看台风
C. 骑自行车上学
D. 开窗通风
1.地震发生时,躲到狭窄的空间可以保护自己。
()
2.火山爆发时,呼吸烟尘对身体无害。
()
3.洪水来临时,尽快撤离到高地是正确的做法。
()
4.台风来临时,待在室内,远离窗户是正确的做法。
()
5.保护自己和环境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
答案:1. 对 2. 错 3. 对 4. 对 5. 对
1.请简要说明地震发生的原因。
2.请简要说明火山爆发时如何保护自己。
3.请简要说明洪水来临时如何应对。
4.请简要说明台风来临时如何应对。
5.请谈谈你对保护自己和环境的看法。
6.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壳运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导
致地震波的产生。
7.火山爆发时,应该躲到开阔地带,避免靠近火山口,用湿毛巾捂住口
鼻以防止吸入烟尘。
8.洪水来临时,应该尽快撤离到高地,避免靠近河流、湖泊等水域,尽
快登上屋顶或寻找高处避难。
9.台风来临时,应该待在室内,远离窗户,避免外出,确保人身安全。
10.保护自己和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减
少污染,保护植被,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案例分析题
假设你所在的城市最近发生了地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应对地震的正确
做法。
答案:应对地震的正确做法包括:1. 迅速躲到狭窄的空间,如桌子下面,保护
头部;2.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避免发生踩踏事故;3. 尽量避免使用电梯;4. 如果在户外,迅速到空旷地带避难,避免靠近建筑物、电线杆等危险物品;5. 了解地震后的安全措施,如检查煤气、水管是否漏水,关闭电源等。
通过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