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材回归(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服丧一年,叫“期服”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
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 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
解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
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覆视:查核,查看;矜:同情;闻:上
固定句式
1.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既……又) 2. 有所希冀。(有……的人、事物)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没有什么用来) 4.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所以。)
拓展提升
1.除 除臣洗马
授官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台阶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除去
即除阉党废祠之址以葬之 清理
李密先被地方荐为“孝廉”和“秀才”,后被朝廷召为郎中, 又拜为太子洗马。他不愿背负叛国之名,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其逋慢;郡县逼迫,催其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
于是,李密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理,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 ,上 请辞。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途径很多,有世袭、
纳赀、军功、荐举、恩荫和科举制等。主
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
秦的世袭制、
和
。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 的一种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 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 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 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 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则刘病日笃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历职郎署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凡在 谨拜表以
4.
1、九岁不行: 2、举臣秀才: 3、除臣洗马: 4、臣欲奉召奔驰 5、臣之辛苦 6、则告诉不许: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急于星火
行当伯终命拜是 息朝薄矜至见
于
以
今臣亡国贱俘 而刘夙婴疾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少仕伪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
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2 Nhomakorabea矜锄耰棘矜(qin)非铦于钩戟长铩 矛柄
愿陛下矜悯愚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怜悯同情 夸耀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夸耀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竭力保持庄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一、仿真训练
C 1.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b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 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报。)
2.洵卒,赠光禄丞。既 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时 新法,
轼上书论其 ;(
))
已经除去丧服,回到朝中,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实行新 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
作业
1.完成复习学案中的情景默写和成语积累。 2.完成《全程备考》中的实词词意推断。
j
陈情表
李密
复习目标
1、复习课内文学文化常识
2、梳理并积累课内文言知识
3、构建
提升
复习方法:
1.诵读强化理解与记忆
2.自主梳理(
)
3.拓展提升(点拨指导)
4.迁移应用(
)
一.自主梳理
1.文化常识 2.文言知识 文言实词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文言句式
1. 文学文化常识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6年,魏亡晋兴。晋武帝时期, 为巩固其地位,多征蜀汉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其视野。
A.除:任命,授职。B.拜:授予官职 。C.辟 :由中 央官署 征聘, 然后向 上举荐 ,任以 官职。 D.出: 京官外 调。
A.除:任命,授职。B.拜:授予官职。C.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 任以官职。D.出:京官外调。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表”是一种文书,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 恳,措辞谦恭。 B. 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姐妹、 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 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 在晋朝时,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 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
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 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
解析:(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督察,有依据法律应当处死而情理上有值
得同情的,记下情况上报朝廷。(覆视:查核,查看;矜:同情;闻:上
固定句式
1.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既……终……,既……又) 2. 有所希冀。(有……的人、事物)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没有什么用来) 4.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所以。)
拓展提升
1.除 除臣洗马
授官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台阶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除去
即除阉党废祠之址以葬之 清理
李密先被地方荐为“孝廉”和“秀才”,后被朝廷召为郎中, 又拜为太子洗马。他不愿背负叛国之名,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其逋慢;郡县逼迫,催其上道;州司临 门,急于星火。
于是,李密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理,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 ,上 请辞。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的途径很多,有世袭、
纳赀、军功、荐举、恩荫和科举制等。主
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
秦的世袭制、
和
。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 的一种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 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 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 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 彩.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则刘病日笃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历职郎署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凡在 谨拜表以
4.
1、九岁不行: 2、举臣秀才: 3、除臣洗马: 4、臣欲奉召奔驰 5、臣之辛苦 6、则告诉不许: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9、急于星火
行当伯终命拜是 息朝薄矜至见
于
以
今臣亡国贱俘 而刘夙婴疾病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少仕伪朝
爆竹声中一岁除
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2 Nhomakorabea矜锄耰棘矜(qin)非铦于钩戟长铩 矛柄
愿陛下矜悯愚诚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怜悯同情 夸耀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夸耀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竭力保持庄重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
一、仿真训练
C 1.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b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 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报。)
2.洵卒,赠光禄丞。既 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时 新法,
轼上书论其 ;(
))
已经除去丧服,回到朝中,任命他为判官告院,王安石创立实行新 法,苏轼上书评论新法的弊病。
作业
1.完成复习学案中的情景默写和成语积累。 2.完成《全程备考》中的实词词意推断。
j
陈情表
李密
复习目标
1、复习课内文学文化常识
2、梳理并积累课内文言知识
3、构建
提升
复习方法:
1.诵读强化理解与记忆
2.自主梳理(
)
3.拓展提升(点拨指导)
4.迁移应用(
)
一.自主梳理
1.文化常识 2.文言知识 文言实词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文言句式
1. 文学文化常识
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6年,魏亡晋兴。晋武帝时期, 为巩固其地位,多征蜀汉旧臣,西蜀名士李密走进其视野。
A.除:任命,授职。B.拜:授予官职 。C.辟 :由中 央官署 征聘, 然后向 上举荐 ,任以 官职。 D.出: 京官外 调。
A.除:任命,授职。B.拜:授予官职。C.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 任以官职。D.出:京官外调。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表”是一种文书,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 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 恳,措辞谦恭。 B. 古代丧礼,凡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姐妹、 妻子服丧一年,叫“功服”。 C. 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职权不同。 在晋朝时,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 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